APP下载

浅析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课堂的应用

2015-04-21潘萍桂

关键词:课堂学生

潘萍桂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国家基础教育所提倡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在中学地理课堂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地理学科的独特特点,主要阐述了小组合作的概念、发展现状及改进小组合作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地理;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1-052-1

小组合作学习已在中学地理课堂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一方面提升了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也呈现出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切实体会小组合作学习的理念,正确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可更好的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提高课堂效率。

一、合作形式多元化

1.常规式。在已经普遍实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学校,可以按照班级已经存在的小组开展地理合作学习。一般在组长的带领、协调下组员依次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汇集整理大家的讨论结果,将合作成果展示给全班同学。如在讲述地球的自转产生时间差异这一难题时,可以将课本13页的活动3布置给组长,由组长协调讨论,在同一时刻,姨妈和畅畅互致问候,为什么会有时间差异?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还存在哪些事例表明时间差异的存在?组长带领大家讨论交流后由记录员记录交流成果。

2.同桌合作式。地图中隐含了地理事物内在的必然联系,是地理教学的灵魂,地图的恰当运用可使教学成果事半功倍。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所需,同桌可随时对照不用的页面,直观明了地完成同一问题的解答。如在讲述印度粮食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时可采用这种合作方式。一名同学翻到课本31页图7.34印度的地形,一名同学翻到课本34页图7.42印度水稻、小麦的分布,这样便可直观地指出印度水稻和小麦分布区的主要地形特点。

3.辩论式。初中地理中很多内容并没有确切的定论,特别是人文地理部分答案较为灵活多变,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采用辩论式讲解。例如在讲述人类聚居地——聚落第一课时,在讲述完乡村与城市的差异后,可将男生编为一组,女生编为一组,采用辨一辨的方式,说一说你喜欢住在城市还是喜欢住在乡村?在第二课时中讲述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时,可分组辨析对于家乡的古村落,古建筑是该保护还是拆除?这种合作方式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4.游戏式。初中生感性认识较强,可以适当运用灵活多变的形式讲解知识。例如在讲述地图的阅读这一课时,讲述地面上的八个方向,刚好把全班分成九个小组,中间组代表中心点,其余八组分别代表北、南、西、东、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教师说出任一个方向时,代表该方向的小组成员全体起立。在玩中学生快速识记了地面上的八个方向,寓教于乐,提高了课堂效率。

5.竞赛式。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初中生争强好胜的特点,适时展开小组竞赛。如在讲授中国的行政区划后,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拼图大赛,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小组合作能力。

二、明确任务,突出合作学习主题

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该精选合作任务,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或资料,让大家有据可依。例如在讲述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时,可让学生提前搜集整理关于描述天气或者气候的谚语或诗句,这样课堂上小组讨论时能够确保每个人都参与其中,特别是一些学困生,因为下课做足了功课,课堂上进行小组交流时就能大胆发言,阐述自己的理解。又如在阐述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时,可将世界地形图、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等图件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讨论时有充分的资料可以参考。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

三、教师要加强指导与调控

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是行散而神不散,这就需要教师适时的指导与调控。老师要深入到学习小组中,切实参与学生的交流活动,及时指导学生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随时调控合作学习的进程,提升合作学习的质量。如在讲述聚落时,设计了一个“我来做设计师”的活动,分别给出木头、草、冰、土、石头、沙、毛毡、砖、竹子等建筑材料,给出热带雨林,内蒙古草原地区,北极地区,西亚沙漠地区四个情境,请各个小组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经济实用的原则选取其中一个情境来设计适合当地的房子。任务讲解清晰以后,教师就要不停地穿梭于各个小组之间,看一看班级中九个小组选择的结果是否包含四个情境,哪个情境选择的多,便于活动结束后的总结;二看所建房屋是否符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是否就地取材;三看各小组进度与质量。同时在观察过程中选取四个优秀小组的作品进行当堂展示、讲解。

四、健全评价体系

制定细致的、统一的评价规则,如课堂纪律得分,课堂展示得分,课堂作业得分,阶段性检测成绩得分,组长、班长、任课老师与班主任综合打分等。实行学生个体评价与小组整体评价相结合。首先每个个体都是小组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课堂伊始为每个孩子制定详细积分表,个人优异的表现可以促进小组整体优异,既增加了个人的自信心又为小组争得了荣誉。其次强化小组整体评价。小组得分一部分来自个人得分的累积;一部分来自小组整体的课前准备。笔者在上课过程中发现小组整体加分,可以促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做好课前准备(书本、文具、精神状态),这样师生便可在愉快的氛围中开启一节课。此外笔者还根据小组上一次考试平均成绩,制定最近一次考试目标,只要完成目标即可加分,超出目标分双倍加分,这种奖励机制在复习备考阶段效果较好。每学期期中、期末根据个人得分奖评两次,评选出优秀学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小组每月奖评一次,评选出优秀合作小组,当堂奖励,如颁发奖状、奖励作业本等,通过及时的激励机制,调动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自豪感。

小组合作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也是促进学生学会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但要发挥其优势,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研究,让这种学习形式更合理、更有效。

猜你喜欢

课堂学生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赶不走的学生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