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堂差异教学的思考
2015-04-21苏哲
苏哲
摘要:差异教学作为新的教学理念对现代教育起到了深刻的影响,作为物理教师,准确把握差异教学的理念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物理;差异教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1-078-1
一、学生差异与差异教学
1.差异。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儿童,他们的差异就像是身材、爱好、个性差异一样因人而异,学生虽然同处一个课堂,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有着不同的差异。差异的类型可以分为性格的差异、兴趣的差异、能力的差异,以及学生准备水平的差异和学习风格的差异等。差异在类型上可以分为习得性差异和非习得性差异。
2.差异教学。
差异教学是关注每个某个学生或某组学生的学习需要的教学,而不是常见的班级授课的形式,差异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将学生的个别差异视作教学的组成要素,教学从学生不同的兴趣、准备水平和学习风格出发来设计差异化的教学内容、过程与成果,最终促使所有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
差异教学的特征:差异教学是教师主动关注学生差异的教学;差异教学重“质”胜于“量”;差异教学提供以评估为基础;差异教学提供学习内容、过程和成果的多元选择;差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差异教学是全班小组与个别教学的组合;差异教学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
差异教学规避了个别化教学的弊病,是真正适合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
二、高中物理差异教学的理论构想
1.差异教学的课堂。
(1)灵活分组:在课堂上,我们需要在准确测查学生差异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组,分组方式不拘一格,灵活的分组有助于确保学生获得广泛多样的学习机会和学习安排。做到小班、大班、个别和小组教学的有机结合。吸收“特朗普制”的优点,先大班上课,然后小班上课,学习大班的授课材料,进行讨论让学生发表补充意见,个别教学时,一部分的作业可以由教师指定,一部分的作业应该让学生自选,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物理实验课堂中,灵活的分组更加重要,在不同性质的实验中,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来对学生进行分组,以使学生优势互补,促使所有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
(2)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学习具有其他学习方式无法替代的优势,但不可滥用。由于各学习小组是将不同准备水平、认知方式,兴趣等的学生分为一组,形成一个特殊的学习团体,他们在合作的过程中会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力量,即“l+l>2”的效果。由于合作学习小组内各成员表现出不同的智力优势,对同一主题会用不同的方式学习,最后所得出的结果肯定会侧重于不同的角度,并带有个人色彩。通过欣赏他人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可以使小组成员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差异教学。
在差异教学的课堂中,教师讲的少一些,更多的开展“有价值”的调查及团体活动,小组和个人活动多一些,以使每个学习者接受的任务都必须同样有趣。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所学习的科目中出现的信息、原则和技能。教学要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因为在差异课堂上学生才是课堂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在教学中,教学要以概念为基础,强调学习核心的概念和原则,培养学生学习迁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建立起相关知识间的联系,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认识和研究生活,为将来的学习建构知识结构。
3.差异教学的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可以便于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的把握,也可以加深教师对学生差异的测查,更深刻地了解学生差异。布置作业的时候要基于学生的需要,要体现不同学生的不同目标,对于不同的学生在内容上要有所区别,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的不同,难度也要有所差别。作业的布置要有必做题和选做题区别,必做题是所有学生必须要完成的任务,用于巩固基础知识;选做题要在考虑学生兴趣和能力基础上提供选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以保持学生学习兴趣。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时间分配上要有差别。
4.差异教学的评估。
对学生的计算和概念理解情况进行观察是有效评估的前提。差异教学基于对学习者的学习需要而进行有效的、形成性的评价。考试和测验不再是教师采用的唯一考核方式。教师可以对学生独立学习或在小组学习的情况进行观察,以此对学生进行评估。教师可以听学生小组讨论,以考核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三、物理教师的差异教学观的培养
1.认识多元智能理论,正视学生差异。
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即人有八种智能:即语言文字智能、视觉空间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旋律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自我认知智能。人的各个智能发展水平不尽相同,教学应该关注个人的优势智能。教师需要深刻认识多元智能理论,并应用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之中,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抱有积极的期望。寻找和发现学习后进生的“闪光点”,不要让短处盖过了长处。帮助学生高效率地学习,体验成功,用爱的眼光看待学生。
2.了解差异测查知识,准确把握学生差异。
差异教学是教师主动关注学生差异的教学,只有具备一定的差异测查的知识才能有效地实施差异教学。通过测查才能全面了解学生在心理上的量化差异和质别差异。在差异的比较中,教师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的特长和不足,帮助学生更好地做到扬长避短,促进学生自身发展和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做到个体间差异测查与个体内差异测查相结合,使用观察、记录、测验、调查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客观的测查。
3.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应用新的教育理念。
现代社会日益凸现出知识、信息、经济的全球一体化,开放性、高度信息化成了现代经济社会的鲜明特征。传统的教育观念已经远远的落后于时代了这种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具有差异的学生的学习需要了,现代课堂改革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