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探索
2015-04-21陆虹
陆虹
摘要: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思维,推动课堂走向预期目标,同时检测课堂教学效果。在此,本文主要探讨目前高中语文课堂在提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的途径。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1-047-1
一、目前高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1.提问陷误区,问题无意义。
新课改强调要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师生互动。这却使一些对课改精神理解不透彻的老师陷入了一种提问误区。这些老师认为,课堂提问越多,课堂就越热闹,学生的主动性就发挥得越好,课堂互动就越充分。因此在我们的高中语文课堂上,竟然充斥着无数诸如“对不对”、“行不行”、“是不是”、“好不好”之类的毫无意义的问题。纵然看似课堂热闹、互动充分,实则于学生思维无益,属于无意义的提问。
2.有“提”而无“问”,教师一言堂。
另一些老师围绕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所提的问题具有思考性。但是,往往是一个学生回答不出来,教师就自己上阵;或学生刚开了个头,教师就打断往下讲。这样的课堂上,有“提”,可教师却没有真正地“问”。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的主动性依然没有得到发挥,学生的思维无法打开。久之,学生会懒怠动脑,会造成学生的依赖性。
3.提问重数量,学生疲应付。
也有些老师从课堂的”满堂灌”开始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课堂提问过多。如笔者听过一堂《读〈伊索寓言〉》的课,教师设计了大量的问题,从第一个寓言一直提问到最后一个。同听课的老师戏称为“十万个为什么”。如此密集的提问,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又有多少呢?一堂课听下来,发现学生的回答都很肤浅。可见,提问数量过多,只能使学生疲于应付,根本无法对问题深入思考,那这样的提问,又有什么价值呢?
4.提问重个别,覆盖面不广。
有些教师(包括笔者)提问时会有偏向,总是提问一些固定的同学。这些同学或成绩较好、或表达能力强、或思维活跃……提问他们,我们的语文课堂会更按自己的预期推进。但是,我们却忽略了其他同学。曾听有同学私下议论:“反正老师不会叫我,上课不用那么费神想问题。”就可见提问覆盖面小的危害了。被忽略的同学会对课堂提问失去兴趣,会变得懒于思考。长此以往,必将引起语文素养的下降。
二、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有效提问
1.问题目的明确,形式多样。
课堂提问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我们的问题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哪一方面的能力。我们的问题必须有意义,值得学生思考。
其次,应根据不同的课文采取不同形式的提问方式。如果是说明类文章,可适当采用判断性问题,否则尽量少用。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还能想到什么”。如笔者在教授《报任安书》时,除了问“是什么”、“为什么”外,还与《渔父》结合起来讨论一下“面对生死的选择”。课堂教学实践表明,课堂反应热烈,学生思维活跃,争先发言,课堂效果很好。
2.教师善于倾听,师生互动。
改变教师是课堂“主宰者”的心态,要善于做一名“倾听者”。在课堂提问中,教师的倾听传递的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学生在教师的倾听中获得了足够的心理安全感,这样,他们才会继续投入到对问题的思考中来。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答案中的有用信息,善于倾听学生答案中的奇思妙想。课堂上信息的传递最终需要通过老师的倾听来完成。
对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师与学生各自会从自己的角度进行建构。两者之间,必然会有差异。因此,我们的课堂提问就要达成这样一个目标:教师的理解与学生的理解互相碰撞、互相融合,最终形成全新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明确:课堂提问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是“师生互动”,也是“生生互动”,不要急于公布答案。
在《荷塘月色》的课堂上,作者的情感把握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不同的同学会有不同的看法。有些同学会认为,作者描绘的荷塘月色如此宁静优美,作者肯定满含喜悦之情。也有同学认为作者出门就是因为“心里颇不宁静”,且荷塘四周之景太过幽深,作者心里必定是忧伤的。这就需要老师巧引导,启发学生结合背景来讨论,就可得出作者的心情是变化的这一结论。这样师生互动,互相补充,方能做到“教学相长”。
3.问题设计巧妙,适时适度。
在进行课堂教学前,教师应仔细研读文本,挖掘知识点间联系,围绕教学目标,根据班级学生层次精心设计问题。如果缺少这一环节,那么课堂上的提问往往会偏离教学目标,具有随意性。问题不宜过易,过易则不能使学生产生思考的乐趣;不能过难,过难会打击学生思考的信心;问题要有明确的指向,引导学生把握重难点;问题设计要成体系,不能零零落落。
其次,课堂提问还要注意时机。孔子曾有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强调了时机的重要性。如在《米洛斯的维纳斯》的课堂上,笔者在导入新课时就设置了一个启发式讨论题:环肥燕瘦西子病,她们却是历史上著名的美女;许多名将也都是英年早逝,但人们传颂至今,为什么?学生的反应非常热烈,讨论出了一致意见——缺憾美。这样,整篇文章也就随之展开了。
4.提问注意分层,多重标准。
学生之间存在个体的差异,不同的学生基础不同,理解能力不同,思维的方式也不同。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层次性,从学生需要出发,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分层设问。比如,在《想念地坛》一文中,“作者在地坛中寻找到了什么”这一问题就适应范围很广,有些可在文中仔细寻找而得出,就可找基础稍差的学生;有些需要自己根据文中内容概括,可让中等层次的同学回答;有些需要根据文本内涵自行梳理,就留给语文素养较高的同学。对学生的回答应设多重标准。学生回答之后,不论是否准确全面,都应作出积极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