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习能力可以“问”出来
2015-04-21朱生跃
朱生跃
摘要:化学课堂上,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至关重要,笔者就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化学学习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化学学习能力;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2-048-1
研究表明,教师通过课堂提问这种手段可以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下面,是笔者就一次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对“能力可以问出来”所做的一定尝试。
例题: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做了许多实验,其中两个如下:
实验探究一: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步骤:(1)取两个试管,各加入5mL 12%的双氧水(H2O2)溶液
(2)将其中一支试管直接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对比两支试管中现象
实验现象:被加热的试管迅速产生大量气泡,未加热的试管缓慢产生气泡
结论: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甲同学认为该实验不够严密,你同意这种看法吗?(填“同意”或“不同意”),原因是
如果你认为不够严密,该如何改进?(认为严密可不填该空)。
实验探究二:在一定条件下,大部分化学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以KI溶液和FeCl3溶液反应为例(2Fe3++2I-=2Fe2++I2)设计实验,探究此反应存在一定的限度。
可选试剂:①0.1mol·L-1 KI溶液;②0.1mol·L-1 FeCl3溶液;③FeCl2溶液;④盐酸;⑤KSCN溶液;⑥CCl4。实验步骤:
(1)取5mL 0.1mol·L-1 KI溶液,再滴加几滴0.1mol·L-1 FeCl3溶液
(2)充分反应后,将溶液分成三份
(3)取其中一份,加试剂(填序号),用力振荡一段时间,现象,说明。
(4)另取一份,加试剂(填序号),现象,说明。
很多同学都答非所问,面对这样的情况,笔者在评讲该习题时,特意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对于“实验探究一”笔者只问了一个问题——水在烧开有什么现象?学生很容易就想到会产生大量气泡(最近发展区)。于是大都顺利地填写出了答案:同意;一般液体加热沸腾也能观察到大量气泡,不一定是化学反应。改直接加热为水浴加热。通过设计这个问题不仅巩固和延伸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有了思考问题的兴趣,进而让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得到了增强。
学生的“能力可以问出来”,但有两个问题必须要解决。一是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何时提问题?笔者认为应在教学过程的最佳处设疑,就好比“打蛇要打在七寸上”。因为适当的目标设置能够唤起对象的多种需要如成就需要等,并促使对象激发相应的动机。选择好的设疑时机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及时反馈学生信息。教学的最佳处可以是以下几种情况:即当学生的思想囿于一个小天地无法“突围”时;当学生疑惑不解、厌倦困顿时;当学生各执己见、莫衷一是时;当学生受旧知识影响无法顺利实现知识迁移时,如“实验探究二”中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选择试剂。二是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提什么问题?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启发诱导的方式进行,可以从联系旧知识入手进行启发;可以增设同类,对比启发;可以指导读书,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也可以从直观进行启发;同时,仔细把握教材内在逻辑关系,逐步提问引导也是重要的一环,如“实验探究二”笔者就设计了五个问题,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学生不知不觉就顺利获得正确的答案。可谓水到渠成,毫不费力,因为教学实践已充分证明,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活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当然,教师此时所提的问题也应当是经过周密考虑并能被学生充分理解的。
化学课堂教学很多时候完全可以采用“化学实验为核心,精心设问为辅助”的教学模式。例如:在讲授“钠与水反应的方程式”时,教师往事先滴加酚酞的溶液中加入一个黄豆般大小的钠粒,剧烈新奇的现象深深的吸引了学生的目光,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愿望。利用学生总结的现象——酚酞变红,学生得出结论:生成了碱——NaOH;另一现象——钠粒在水面上不停游动,得出结论:生成了气体——H2或O2(根据原子守恒)。笔者顺势又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请同学们设计实验,判断该气体究竟是什么?此时学生们展开了积极的讨论,不断地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最后选择了一个既安全又方便的设计方案:用一个反面装有大头针的橡皮塞,并在大头针上插一小块钠,然后将橡皮塞塞在一个注满水且带有支管的U型管中,当钠反应完后,将产生的气体从尖嘴导管放出,用燃烧的火柴检验,若火柴更旺,则气体是氧气;若尖嘴导管口出现火苗,则气体是氢气。通过设计这样的问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提问、分析、验证的过程中,学生会养成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中用自己敏锐的眼光捕捉学生心灵的信息,及时设疑、巧妙设疑,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质疑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课堂提问的设计直接或间接决定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设计问题时尽量做到:诱导学生去思考,鼓励学生多思考,启发学生巧思考。如此,学生的能力在这些问题中不知不觉就会得到锻炼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