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名词性从句教学中的应用
2015-04-21鲁宗钢
鲁宗钢
摘要:名词性从句是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重要且较难的知识点,笔者通过对任务型教学法概念、特点及名词性从句功能的阐述,提出任务型教学法在名词性从句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名词性从句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2-046-1
任务驱动教学就是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驱动教学,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主动学习的习惯。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形成一个渴求学习的良性循环。
一、设计有趣的课堂准备活动
设计有趣的英语教学准备活动,是学生积极热情地投入英语课堂学习的重要保证和前提。为充分驱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并结合教材的需要,选择各种任务型英语小游戏、小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笔者曾在导入中使用Guessing Game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用名词性从句重新组织同样的内容让学生猜测句子的意思,引出语法。
T:What is the meaning of the picture?
It is about appreciation.
(第一次用简单句描述学生熟悉的人或者环境,让学生理解句意)
T:What we have talked about is appreciation.
(第二次用的名词性从句描述同样内容,但笔者会用重音读what,引起学生注意并作适当解释)
T:What have we talked about?
(这次以问题的形式重现相同的内容,让学生用名词性从句回答)
二、设计有悬念的课堂展示活动
对新知识的展示与传授,要始终铭记这样一句话“永远不要直接告诉学生你所要传授的知识,而是要让学生始终想知道你所要传授的知识”,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不停地动脑想,不停地动嘴说,不停地侧耳听。特别是在语法教学中,设计有悬念的课堂展示活动是非常有效的。如在名词性从句中如何区分what和that的用法。以猜谜的形式开场如:What words has two functions?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的们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全面参与,获得成功体验,自然兴趣就越浓了。
三、设计有效的课堂操练活动——对话交流
设计有效的课堂操练活动加上教师及时的评价,会使学生自信心倍增,这样才能驱动学生当课堂主角的欲望。如:在课堂操练活动中要谨记一条规则,课堂上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杜绝以往的教师唱独角戏的现象。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使“死”语法知识变成学生脑子里的“活”知识,学生不再只会死记语法规则。在规定练习这一环节里,要组织学生进行双人练习或小组练习,让学生充分练耳练嘴,加强新语法规则的熟练度。教师一定要弄清自己的角色——驱动学生当主角,教师只当导演。在“任务”驱动中,要非常注意什么时候该给学生纠错及怎样给学生纠错,非常重视如何给学习类型、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练习任务。尽最大可能争取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自主探究学习的行列,驱动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学习的主人。笔者让学生运用名词性从句编写情景对话,简单介绍自己最近的学习或者生活情况,如下:
A: What makes you so excited?
B: I got good news.
A: What is it?
B: The news is that my father bought a new mobile phone for me.
以上任务属于“任务链”中某个微型任务,是基于“猜谜”学习后学生已掌握名词性从句语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学生也能够输出语言知识,加深对名词性从句的理解和掌握,完成这具有实际意义、真实情景的任务,为下一任务做铺垫。
四、设计有意义的语言应用任务
学生能够灵活自如地应用所学到的英语知识是检验我们的英语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这一步做好了,才达到了我们教与学英语的真正目的。为此,笔者在设计应用英语说或写的任务时牢记“要尽量让学生练习的语言更灵活,更贴近生活”。在设计活动任务时,尽量把英语生活化,尽量把生活英语化,让他们用英语来交流生活、来记录生活。为驱动学生将学习从课内拓展到生活,在应用中,笔者注意激发他们的积极性,重视他们的思想和想法,而不仅仅只是关注他们语言的顺畅性、准确性。通过进行活学活用语言这一步,学生们不再对英语有恐惧感、陌生感,不再对学习英语的目的感到迷茫,而是敢于用英语来交流了,话题和视角也从课内拓展到了生活。
笔者还呈现一些图片,学生感兴趣的或者备受关注的问题,如环境保护、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以便于在调动学生兴趣的前提下更容易进行名词性从句的运用。把全班分成以4人为单位的合作性小组,小组成员根据对名词性从句的掌握情况参考决定。要求描述图片的内容并说明其意义。
教师在设计名词性从句的教学活动时应尽量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出发点,最好是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和他们感兴趣的场景。设计任务时应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一环一环的“微任务”互相联系,紧紧围绕名词性从句这个语法中心展开。如以上设计的不同层次的任务:在初级层次的任务中笔者用名词性从句描述周围学生了解的人或物,让全班学生猜测所描述的内容并注意关系词的使用,引出名词性从句语法,每个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得;在中级层次的任务中学生利用名词性从句描述彼此,对语法当然有所加深,以对话形式找同伴结对学习,互帮互助;在第三个任务活动中学生以短篇描述图片,使用了大量的名词性从句,对名词性从句的掌握理解当然一目了然,自然任务就升级到了高级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