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面膜治疗痤疮40例
2015-04-20王方圆艾叶盛
陈 淇,王方圆,艾叶盛
(1.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杭州310053;2.吴江市菀坪卫生院中医科,江苏苏州215223;3.杭州市西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杭州310012)
痤疮是一种毛囊与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青年男女发病率高[1-2],影响患者的心理[3]和生活质量[4]。西医治疗[5]以异维A酸为主,但因其存在禁忌症及不良反应等问题,临床应用受到较大的限制。中医内治[6-7]以清热解毒、活血散结法为主,然而易出现汤药难以入口、药物苦寒损伤脾胃等情况。中医外治[8]在痤疮的治疗上有明显优势,尤其是中药面膜具有安全性大、刺激性小等特点。现采用中药面膜外敷治疗痤疮。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自2014年3—7月杭州市在校大学生群体,共51例。依国际改良分级法分级,分为轻度Ⅰ级、中度Ⅱ级、中度Ⅲ级、重度Ⅳ级,每个级别按4∶1比例抽签,共选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11例。治疗组轻度Ⅰ级15例,中度Ⅱ级10例,中度Ⅲ级7例,重度Ⅳ级8例。对照组轻度Ⅰ级5例,中度Ⅱ级2例,中度Ⅲ级2例,重度Ⅳ级2例。治疗组男9例,女31例,年龄19~26岁,平均(22.63±2.36)岁,平均病程(2.89±3.29)年;对照组男3例,女8例,年龄19~27岁,平均(23.27±2.49)岁,平均病程(3.50±3.72)年。2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及分级标准 诊断标准依据《中国临床皮肤病学》[9],分级标准依国际改良分级法。轻度Ⅰ级:以粉刺为主,少量丘疹和脓疱,总病灶数少于30个;中度Ⅱ级:有粉刺,中等数量的丘疹和脓疱,总病灶数为31~50个;中度Ⅲ级:大量丘疹和脓疱,偶见大的炎性皮损,分布广泛,总病灶数为51~100个,结节少于3个;重度Ⅳ级:结节性、囊肿性或聚合性痤疮,伴疼痛并形成囊肿,总病灶数多于100个,结节或囊肿多于3个。
1.3 纳入标准 符合诊断标准,年龄15~30岁,前2周内未服用或外敷与本病治疗相关的中西药物及护肤品,患者知情同意。
2 治疗方法
2.1 一般护理及禁忌方法 宜少食高脂、高糖饮食及牛奶[10]。忌用油脂类、粉类护肤美容化妆品及含激素成分的软膏和霜剂。每日早晚宜用温热水洗脸1次。
2.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外敷中药面膜,方药组成:白芷 12 g,刺蒺藜 12 g,茯苓 15 g,山药 15 g,白蔹12 g,生白术12 g,白鲜皮 12 g,丹参 15 g,生大黄12 g,葛根15 g,天花粉 15 g,白薇 12 g,玉竹 12 g,绿豆 50 g等。将上述中药打粉,经60目筛网过筛。用温水清洁面部后,取10 g药粉,用温水调开成糊状面膜液,外敷于面部,经10~15 min后,再用温水将面膜洗去。睡前外敷,前5 d为1次/d,后改为隔天1次。予一般护理及禁忌方法。对照组仅予一般护理及禁忌方法。2组疗程均为30 d,每5 d回访1次。
2.3 观察指标和评分 选择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0天作为评分时点。参考痤疮综合分级系统(GAGS)评分量表[11],因中药面膜只用于面部,未用于胸及上背部,故Ⅵ区胸及上背部的分值不纳入总积分,具体分区及各区的因素分值:Ⅰ区前额(2)、Ⅱ区右颊(2)、Ⅲ区左颊(2)、Ⅳ区鼻(1)、Ⅴ区下颏(1),括弧内为不同分区的因素分值;每个区域皮损分值:无皮损(0)、粉刺(1)、丘疹(2)、脓疱(3)、结节(4),括弧内为皮损分值,以分区内最严重的皮损决定该分区的分值。某一分区分值=因素分值×皮损分值。各不同分区总分之和,即为该评分法的综合分值。因GAGS评分量表,无法体现皮损数量及自觉症状情况,故自拟评分量表,总积分为两个评分量表积分之和。详细记录不良反应出现的症状、时间等情况,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拍摄各分区皮损照片。
表1 自拟评分量表
2.4 疗效评价 从痤疮皮损数量、皮损类型、皮损部位、自觉症状4个方面综合评分。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2]制定评价标准,临床治愈:皮损消失,或仅遗留少许色素沉着,自觉症状消失,疗效指数≥95%;显效:皮损大部分消退,自觉症状明显减轻,疗效指数≥60%;好转:皮损部分消退,自觉症状改善,疗效指数≥30%;无效:皮损消退不明显或反见加重,疗效指数<30%。总有效率=临床治愈率+显效率+好转率。
2.5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将采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所有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3 结果
3.1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治疗组40例中,临床治愈8例(20%),显效 10例(25%),好转 18例(45%),无效4例(10%),总有效率90%;对照组11例中,临床治愈1例(9.1%),显效1例(9.1%),好转1例(9.1%),无效 8例(72.7%),总有效率27.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2 2组治疗前后总积分及疗效指数比较 见表2。
表22 组治疗前后总积分及其疗效指数比较,n=40)
表22 组治疗前后总积分及其疗效指数比较,n=40)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
3.3 治疗组内各分级患者治疗前后总积分疗效指数比较 见表3。
表3 治疗组内各分级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指数比较)
表3 治疗组内各分级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指数比较)
?
3.4 不良反应 治疗组中有2例(5%)不良反应,1例为刺激性接触性皮炎,表现为局部皮肤出现丘疹伴瘙痒、疼痛,停止中药面膜外敷1周,自行缓解,后改为中药面膜粉浸泡液外洗,无不良反应发生。1例为过敏性皮炎,出现局部皮肤红肿、瘙痒,停止中药面膜外敷1周,自行缓解,后再用中药面膜外敷,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组间比较,P >0.05。
4 结语
痤疮好发于15~30岁青年人群[13],该人群的特点是学习、工作压力大,易精神紧张,饮食较偏好肥甘厚味,且正值气血旺盛之时,感受邪毒后,其所发痤疮易从热化、火化[14],临床上多见其皮损具有皮色红赤鲜明、高肿突起,瘙痒或疼痛明显,或有脓疱,成脓后脓液稠厚,易破溃,破溃后溃疡红活润泽等阳证表现[15]。根据以上病因病机及症状分析,参考中医经典及前人临床经验,自拟中药面膜方外敷治疗。针对其阳证表现特点,本方以白芷、白蔹、白鲜皮、天花粉、白薇、绿豆,清热消肿、散结止痛,以丹参、生大黄,凉血解毒;兼以刺蒺藜、葛根祛风散邪止痒;并以茯苓、山药、白术、玉竹滋养肌肤,促进皮肤的修复。全方共奏清热消肿、散结止痛、凉血解毒、祛风散邪、滋养生肌之效,从多角度、多方位地进行治疗,可有效地减轻皮损严重程度、减少皮损数量及减轻皮肤自觉症状,对于不同程度分级的痤疮均有较好疗效。
[1]SHEN Y,WANG T,ZHOU C,et al.Prevalence of acne vulgaris in Chinese adolescents and adults:a community-based study of 17,345 subjects in six cities[J].Acta Derm Venereol,2012,92(1):40-44.
[2]陈莹,吴婧,杨柳,等.广州大学生痤疮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9,16(2):131-132.
[3]邓益帼,周佳慧,李燕芳,等.痤疮患者的日常生活方式情况及其心理状态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22):133,135.
[4]谢淑霞,张云青,王玲,等.痤疮对男女大学生心理人格倾向及生活质量影响比较[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3,20(5):323-326,336.
[5]DAWSON A L,DELLAVALLE R P.Acne vulgaris[J].BMJ,2013,346(7907):30-33.
[6]周思锋,王旭.痤疮的中医治疗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1):113-114.
[7]蔡元元,陈力.痤疮的中医药辨证治疗[J].吉林中医药,2013,33(2):144-145.
[8]李贤俏,杨金生.痤疮的病因病机和外治法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6):713-716.
[9]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167.
[10]ISMAIL N H,MANAF Z A,AZIZAN N Z.High glycemic load diet,milk and ice cream consumption are related to acne vulgaris in Malaysian young adults:a case control study[J].BMC Dermatol,2012,12(1):13.
[11]ADITYAN B,KUMARI R,THAPPA D M.Scoring systems in acne vulgaris[J].Indian J Dermatol Venereol Leprol,2009,75(3):323.
[1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282.
[13]张贺.痤疮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及中医分型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55.
[14]刘庆帮,吴德.从火热病机辨治痤疮探讨[J].新中医,2011,43(12):1-2.
[15]李京玉.论皮肤病阴阳辨证[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