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趣·文趣·理趣·情趣
——以“趣”激学,让学生爱上汉字

2015-04-17福建省晋江市新塘街道教育办王万致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5年12期
关键词:意趣识字汉字

◎福建省晋江市新塘街道教育办 王万致

◎福建省晋江市鲤城区侨星中心小学伍明珠

意趣·文趣·理趣·情趣
——以“趣”激学,让学生爱上汉字

◎福建省晋江市新塘街道教育办王万致

◎福建省晋江市鲤城区侨星中心小学伍明珠

“乐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巨大动力,科学的识字教学方法是在符合汉字科学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汉字本身的构形乐趣,创设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乐趣”教学形式,把由点点划划组成的楷书汉字变成理趣盎然的拼图或形象生动的图画,使小学生在充分体悟汉字美妙的同时,知识上构建了一个逻辑关系比较严密的汉字系统,从而加深他们对汉字构形规律的理解,减轻记忆负担,提高识字效率,激发其对祖国文字的喜爱和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真正实现识字的“乐趣教学”。

汉字学;乐趣教学;识字教学;科学教学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带领学生欣赏汉字的意趣、文趣、理趣和情趣责无旁贷。如果教师能重视汉字科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把握汉字形、音、义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形美音美,品味汉字表情达意的魅力,学生就可由衷地喜欢汉字,产生学汉字、用汉字的兴趣。

一、意趣——在识记中遵循汉字构形规律

汉字易学首先在于汉字的构形符合人的记忆规律。汉字中的象形字、形声字与会意字恰好可以用形象记忆、谐音记忆和联想记忆这三种形式解决记忆难题。比如,小学生初学识字时,要记住“田”字,能根据农田方方正正的形状得到提醒;要记住“园”字,可以用一元钱的“元”字谐音来帮助记忆;联想记忆的作用更大,只要联想到“鱼”和“羊”的美味,就一定能记住“鲜”字。

汉字表意的系统性,以有限的字形记录无穷的词汇,正是汉字有别于其他拼音文字的根本优势所在。它不仅有表音的功能,还有表意的功能,能完美地表达文字的音、形、义三维结构,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它的类属,能够区分是动物还是植物,是草本还是木本。有些字不仅表义、表音,还能表示特征。如“鲥”表示这种鱼出现在一定的时候,是按“时”而来;又如“鲨”,表示这种鱼的鱼皮像“沙”一样粗糙。汉字表意的系统性,使学习者举一反三,融汇贯通,掌握的字越多,掌握的词也越多,而且是成倍的加速度地掌握,并从中感受到汉字的意趣。

二、文趣——在理解中挖掘汉字文化魅力

余秋雨说:“什么是中国人?中国人不是一个地域的概念,不是一个国籍的概念,甚至也不是一个种族的概念,中国人更应该是一个文化的概念!”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议和会上,某国代表对清政府说:“对联是贵国特有的文学形式,现在我出一联,你们若对得上,我给你们磕五个头;如果对不上,你们给我磕头。”他们出的上联是: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正当他们得意洋洋的时候,清政府的一位代表投笔而起,朗声对道: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清政府代表以中国人对语言艺术的精深领悟,维护了中国文化的尊严,用文化的力量捍卫了中国人的尊严,为中华民族出了一口恶气!

而汉字正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北京2008奥运会开幕式节目《文字》尽显中国汉字魅力。巨幅画卷中间为我们呈现从古体的“和”字到现代字体的“和”:一个“和”字荏苒千年,表达了孔子的人文理念,彰显中华民族的和谐观。

将汉字的文化魅力引入识字教学,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帮助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以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二册第三组《识字三》中的“秀、香、和”这几个要求会认的字为例,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形象生动的汉字文化解析,给学生讲解偏旁“禾”:

古时候,先民们对赖以生存的农作物格外关注,对它们进行了深入地观察,创造了“禾”字。金文字形,像垂穗的禾本科农作物。带有偏旁“禾”的字多与农作物有关。

接下来运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讲解以下字:

“秀”,石鼓文,上为“禾”,下像禾穗摇曳。禾穗摇曳,姿势很美,“秀”因此表示美丽之意;“香”,从禾,从甘。“甘”表示香甜美好,后来为了字形美观,“甘”逐渐演化写作“日”。因此“香”的本义为香喷喷的谷物或粮食。

此时水到渠成,讲解“和”:

“和”是人人都有一“口”饭(禾)吃,这样,人与人之间就和谐了。这正是中华民族的和谐观,孔子的人文理念“和为贵”的原理所在。

最后,教师编出符合汉字科学的顺口溜,总结刚学的这几个字:禾苗摇曳多“秀”美,禾苗成熟米饭“香”,人人都有一口禾,幸福生活永“和”谐。

此课例说明,这样进行识字教学能使学生在认知汉字的基础上,感受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浸润汉字文化的魅力熏陶,从而由衷地佩服我们祖先的文化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热爱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和民族文化。

三、理趣——在探究中发现汉字科学奥秘

小小的方块字并非如从字典查出的字义那么呆板,它不仅立体形象,有生活气息,更有着耐人寻味的科学趣味性。

我们的老祖先是极富智慧的,对难以用象形字表达出来的抽象事物,就用“指事”的办法来表现。比如“旦”字,就用一短横,来表示地平线,寓意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同样是笔画横,这一横还可以代表天际,在“人”的头顶上加一横,指出那高深莫测的地方就是“天”。而“雨”上的横,则渗透着更丰富的科学意趣。经常有学生少写了“雨”上的横,我在教学中告诉学生:“雨”上的横是下雨之前天上密布的乌云,所谓“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婚”,所以“雨”上的横是至关重要的,不能少写。这样讲解,学生几乎不再写错“雨”字。

将这样的科学道理深入浅出地给小学生讲解,能极大地激发小学生探索汉字奥秘的求知欲,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好其他自然学科的浓厚兴趣,真是一举多得。

四、情趣——在感悟中提高汉字书法审美

我们的祖先不仅使汉字易知易明,蕴含无穷意趣,还要让汉字好看耐看,它凝聚了多少年多少人的努力、创造与智慧。汉字不仅作为一种信息交流工具,而且成为一门独特的极富魅力、光彩照人的艺术形式——汉字书法。

行书如雅士游春,楷书如老僧禅戒,隶书如将军升帐,草书如战马狂奔,但无论哪种字体,汉字都是大小匀称,笔画多不见密,少不见空,具有对称美、平衡美。笔画方面,如斜撇,由粗逐渐向左下细出,撇尖锐利,顺势斜出,形状像一把刀;悬针竖,上粗下细,下端尖尖,形状很像一根针。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有效地利用一些艺术作品,可以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喜爱之情,提高学生写字的兴趣。一位教师在教学“京”字时,向学生展示了2008年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会徽中央的艺术字“京”代表该届奥运会的举办地北京。它就像一个中国人张开双臂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和人民,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品味到了中国汉字古朴、典雅的文化神韵。

此外,教学中可用形象的儿歌讲解笔画。比如:一点像个桃,一撇像把刀,一竖像根针,一横扁担挑。这样讲解不仅让学生对笔画的写法印象深刻,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了学生将字写好、写美的兴趣。

对汉字“形”的结构美的感悟,还有助于学生轻松把字写得正确,减少错字。以伍老师在《女娲补天》一课对“修”字的教学为例。

师:“修”也是形声字,猜猜表示和意思有关的部分是?

预设生:单人旁。

师:查字典就要查单人旁,不过,今天老师告诉大家,这个字和意思有关的其实是三撇儿。这三撇在修字中就表示花纹状的装饰(出示图片),修本来的意思就是画上花纹,使图画更美。后来也指修饰,使事物更美。

师:把眉毛画得更美就是——

生:修眉

师:把房子装饰得更美就是——

生:装修

师:把话说得更美就是——

生:修辞

师:把坏的东西修理好,使之恢复完美,就是——

生:修理、修复

师:我们课文里的“修补”就是这个意思。

师:“修”字,除去三撇部的部分其实是它的声旁。“悠闲”的“悠”的上半部份(“悠”字在《杨树之歌》学过),生死攸关的攸。看看它是怎么变形的?(出示汉字演变动画)

生:反文上移,并做了美容手术,改成了折文。

师小结:这样,它和彡组合时,就更加整齐美观了!

师:“修”这个字,不论在字义上,还是在字形上,都给我们以追求美的启发。请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写这个爱美的“修”字。彡呈阶梯状排列,要舒展些。

从上例中,我们看到了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教师在写字环节就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字义,观察字形,留意易写错的笔画,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进而提高识字写字效率,培养学生热爱汉字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责任编辑:左小文)

猜你喜欢

意趣识字汉字
层叠意趣
神韵秀逸 意趣妙生
略述《篱园秋实》的壶中意趣
汉字的水墨意趣
识字
识字儿歌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识字谜语
巧妙引导,快捷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