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媒体辅助教学凸显课堂实效提升
——浅议小学品德与社会多媒体教学策略

2015-04-17福建省平和县育英小学林碧凤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5年12期
关键词:品德课件多媒体

◎福建省平和县育英小学 林碧凤

巧用媒体辅助教学凸显课堂实效提升
——浅议小学品德与社会多媒体教学策略

◎福建省平和县育英小学林碧凤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应立足于课程理念精髓,优化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活动策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活跃品德与社会课堂活动氛围,简化文本枯燥、深奥的知识,熏陶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提升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实效。

媒体;辅助激趣;丰富内容;情感体验;提升

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至关重要。教师应充分领悟课程理念要求,抓住学生的身心特点,采用生动、新颖、趣味及客观实在的多媒体课件,营造各种有效的品德与社会知识学习情境,优化整合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策略,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品德与社会知识学习活动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情感和个性,让教材的思想内涵与学生的生活、情感体验获得完美结合,提高学生的品德与社会知识认识水平,逐步丰富学生品德与社会知识情感,在潜移默化中渐渐端正学生的道德行为,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知识的形成,同时丰富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和趣味性,提升教学实效。

一、课件辅助激趣,引发自主参与

爱恩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科学性与理论性相互结合的学科,教师要有效利用生动形象的课件,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明确学习品德与社会知识的动机,进而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知识的兴趣,强化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激起学生迫切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自主、积极深入思考、探究、体验与感悟,更好地理解这一学科的知识内涵,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和能力。

例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时,教师要求学生先看教材内容,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接着播放课件,课件呈现了播放起《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的歌曲:“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组兄弟姐妹是一家……”随着音乐曲调的律动,课件中一幅幅穿着民族服装的人的图片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在优美的音乐曲调中欣赏了大屏幕上美丽的画面,认识到各个民族的人们在着装上有着很大差异。在歌曲即将结束之时,画面上出现了各族人民穿着民族服装的团结照,展现了“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欢乐祥和的愉快场景,这一生动的画面顿时把学生带进“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此时,学生的情感与教材中所表述的情感相互共鸣,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内驱力,充分调动学生集中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知识的兴趣,引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品德与社会知识探究中。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丰富教学活动内容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中,多媒体课件可以多方位地传递教学信息,帮助学生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启迪思维,发展能力。教师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要善于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运用多媒体信息资源辅助教学,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程序加以优化,使枯燥的品德与社会知识转变成形象化、具体化的教学内容,丰富教材教学内容,填补学生感性认识的空白,使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有效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促使其积极自主参与学习,主动探究、体验与感悟新知,进而增强了课堂的教学效率,有助于学生道德意识的形成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今天你安全吗》时,教师课前布置学生上网查找资料,内容包括:怎样才能做到安全用电?怎样才能做到防煤气中毒?如何防火、防摔伤、防溺水?在生活中与小动物接触时怎样预防被动物抓伤、咬伤?查询完资料后,让学生把搜集到的小常识做成卡片,带到课堂上进行交流。教学活动中,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个小朋友的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学生观看课件后,教师进行提问:“看了这个家里布置和电气设备等等,你觉得这个家安全吗?有哪些安全隐患?为什么?说说你的看法,并提出应该怎样做,才能使自己和自己的家更安全呢?”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结合生活经验和课前上网学到的知识,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探究,这些安全隐患属于生活的哪些方面,为什么它们是安全隐患?通过探究后,学生掌握一些避免伤害的方法,提高安全意识。教师先播放生活中安全隐患导致重大安全事故的实例让学生观看,紧接着以“安全生活”为话题,开展一个主题班会,引导学生结合刚刚在多媒体课件中看到实例进行表达,如何在生活中做到注意安全?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动态、开放化的教学过程,设计了更加丰富、具体的教学内容,将有力地拓展学生掌握品德与社会知识的时空,锤炼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道德问题的能力,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实效。

三、巧用多媒体课件,深化情感体验

品德与社会教材内容立足于社会生活,小学生的知识和社会阅历经验较少,缺乏感性认识,教材中很多内涵难于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由于多媒体课件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教师应巧用课件,把多媒体课件中的图表、视频、动画应用结合教学内容,把品德与社会教材内容相结合生活实际,把直观形象、真实传神的画面呈现给学生,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产生心理认同,激励学生的道德情感,深化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创造能力,有效地激情、启思、明理、导行,帮助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

例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时,教师在新课伊始,播放精心制作的课件《我的家乡》,课件呈现:县城“一果一茶一陶瓷,一山一寺一名人”的生动画面。学生欣赏着画面,沉浸在家乡的美景之中,心中油然而生一股自豪之情,此时的学生已入情入理。学生深切体验到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理解文本内容后,学生自然树立为家乡的发展而努力学习的思想感情。教师巧用课件把枯燥的文本内容活化,拉近与学生生活的距离,让学生的认识与情感相互内化,增强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道德认知力,帮助和指引学生的道德行为。

(责任编辑:林文瑞)

猜你喜欢

品德课件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