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幼儿生态教育初探
2015-04-17陈丽湘
陈丽湘
(福州市丞相坊幼儿园,福建福州,350003)
实施幼儿生态教育初探
陈丽湘
(福州市丞相坊幼儿园,福建福州,350003)
生态教育是提高生态意识,塑造生态文明的基本途径,生态教育的状况和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为此,从幼儿阶段开始实施生态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幼儿园生态教育的内容选择以及幼儿园生态教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等层面的探讨,促进幼儿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自然资源的珍惜,提升教师对幼儿生态教育实施的能力,初步建构幼儿园生态教育体系。
幼儿园;生态教育;保护环境
福州市丞相幼儿园以“生物多样性”为切入点在不同年龄班幼儿中进行了生态教育内容和幼儿园生态教育途径的探讨。经过一年的研究,在生态教育背景下如何进行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如何有机地进行幼儿的生态教育方面总结出可资借鉴的经验,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和教师关于保护自然和保护环境的意识的培养和行为的养成。
一、实施幼儿园生态教育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对教师进行生态教育的理论培训
课题研究初期,课题组成员对于什么是生态教育概念懵懂不清,有的教师狭隘地认为生态教育等同于环保教育,通过大量学习关于生态教育的典籍、资料及国内外幼儿园对生态教育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利用周末休息时间自发参加了民间机构组织的“气候变化教育项目”的培训,聆听了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鼎华教授的《森林与气候变化》及中国环境报福建记者站站长的《生态环境教育为什么要从娃娃抓起》等讲座后,教师们慢慢地转变了教育观念,逐步掌握生态教育理论知识,明白生态教育是“关于保护自然和保护环境的教育,借助于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两种手段,构建一种先进的、科学的、高效的、优质的教育环境,确保学生、教师和学校三方共赢的教育”。
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教师们更认识到在幼儿园进行生态教育,应结合幼儿的生活需要,引导他们体会人与自然的依赖关系;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如:“和幼儿一起通过户外活动、参观考察、种植和饲养活动,感知生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以及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的过程;引导幼儿关注和思考动植物的外部特征、习性与生活环境对动植物生存的意义。引导幼儿关注和了解自然、科技产品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渐懂得热爱、尊重、保护自然”。
(二)明确课题研究目标,制定适合幼儿园实施的生态教育课程
经过多次对生态教育理论的学习、专家答疑解惑,明确以“生物的多样性”为课题切入点,在幼儿园进行生态教育。幼儿园生态教育的重要性、随机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教师们通过不断地学习,让自身的生态教育知识储备越来越丰富,此外,教师们的生态触角越来越敏锐,能随时捕捉教育契机,把生态教育融入幼儿一日活动中。如:在主题活动、区域活动、游戏活动及一日生活的各环节都渗透了生态教育。
在专家引领下,确立了小班主题活动——蝌蚪、中班主题活动——水、大班主题活动—垃圾为生态教育内容,通过系列研讨活动,以点带面,促进教师课题研究水平的提高。
二、探索幼儿园生态教育课程,在一日活动中实施生态教育
(一)确立适合各年龄段的生态主题课程,实施生态教育
开展生态主题活动前期,教师们对相关主题内容以问卷调查的形式,选择主题内容。如:与小班学生商量利用周末时间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野外踏青,感受大自然的美。孩子们在池塘里惊喜地发现小蝌蚪,引发对小蝌蚪的观察兴趣,从而确定了小班主题活动——蝌蚪。在此基础上和幼儿一起探讨制定班级主题实施计划。自制捕捞网——到社区池塘边捕捞小蝌蚪——放养到幼儿园内的池塘里;通过对蝌蚪的观察,组织孩子们进行了写生活动——画蝌蚪;开展了语言活动——说蝌蚪;孩子们常常趴在池边观察着,发现小蝌蚪发生了奇妙的变化,身体长出了腿,最后池塘里的小蝌蚪不见了,到底到哪儿去了?带着疑问,老师利用故事《小蝌蚪找妈妈》解答了孩子们的疑问。表演游戏《小蝌蚪找妈妈》以艺术活动的形式,穿着和爸爸妈妈一起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的服装道具,让孩子扮演小蝌蚪。在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中,孩子们亲身体验、直接感知了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了解了青蛙保护庄稼对人类的益处,萌发了幼儿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专家和园领导对课题实验班教师的教学进行观课评课活动,为老师们解惑答疑,教师们能够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发现问题、学会思考、学会总结,互相交流、分享成果和困惑。专家的引领使老师们受益匪浅,学会将课题研究的途径和方法运用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逐渐形成适合幼儿园生态教育的主题活动课程。
(二)以 “生物的多样性”为课题切入点,实施生态教育
1.主题活动中渗透生态教育
课题组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探索幼儿园不同年龄段的生态教育课程:
大班“以植物的多样性”为大主题,各班教师通过和孩子共同协商,讨论确定孩子们感兴趣的植物进行主题活动——花、树、菇三个主题,力求和幼儿一起通过户外活动、参观考察、种植花草树木、蔬菜等植物,感知植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以及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大班幼儿关注和思考植物与人类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形成保护植物,保护身边环境的良好行为。
中班以“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为生态教育的切入点,三个班级分别选择了海洋里的鱼、贝类、甲壳动物为主题活动内容,通过参观海底世界、水族馆、观看海洋动物视频积累有关海洋生物的知识,了解大海里各种各样的鱼、贝类、甲壳类等动物的外形特征,感受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了解海洋污染对海洋生物及人类产生的危害,让孩子懂得只有保护好海洋,保护好身边的环境,才能让我们人类更健康。
小班以“动物的多样性”为生态教育的切入点,通过参观动物园、饲养兔子和小鸡,让孩子认识常见的动物,能注意并发现动物是多种多样的。三个班级选择了不同的动物主题——鸟、家禽家畜、野生动物为班级主题,让孩子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参观动物园、熊猫馆,饲养兔子、小鸡,观看“动物世界”视频等活动,让孩子们观察动物、喂养动物,了解动物,与动物建立感情,从而萌发幼儿喜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幼儿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因而在对幼儿进行生态教育时必须采取生动形象的方法,用幼儿喜爱的形式,让幼儿感受体验。运用游戏对幼儿进行教育,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易于幼儿接受。如游戏“呼吸树”——一名幼儿扮演树木,以各种姿态站立,其余幼儿扮演各种动物,教师则扮演砍树工,游戏过程如下:动物只能站在树旁才能呼吸5下,然后用手捂住鼻子屏气,直到跑到另一棵树旁再呼吸;当动物移动时,砍树工开始砍树,被砍的要倒下,此时小动物就不能到被砍的树旁呼吸了,树全部被砍,小动物全部昏倒,游戏结束。最后所有参加游戏的人员围坐在草地上,开展讨论。幼儿在游戏中明白:树木可为人类提供氧气,是小动物们栖身的好去处,树木可以清洁空气、去噪音、保护水土流失等……然后再引申到该怎样爱护树木、保护植被,保持生态平衡等。如此游戏,使幼儿更直观感受到保护动植物的重要性,既增长了环境知识,掌握了环保技能,又获得参与活动的乐趣。
2.区域游戏中渗透生态教育
根据开展的“生物多样性”主题活动,在区域中设置了主题区,将有关本主题的动物、植物、海洋生物的图书、资料、搜集来的标本、实物、图片投放在主题区里,结合主题调整材料,在主题活动中大家遇到的问题,写成图文并茂的问题卡片,贴在区域主题墙上,如:“海马是鱼吗?”“小动物吃什么?住哪里?”“你听过长颈鹿的叫声吗?”“春天到了,花、草、树木有什么变化?”等。孩子们有的在图书里找到了答案,有的在种植区发现了答案,还有的在区域探索时的交流中找到了答案……从爱护小动物到不吃野生动物;从爱护植物到了解水土流失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从不浪费每一滴水到生活中水的循环利用;从不乱丢垃圾到了解垃圾如何分类处理……这些生态知识的获得和好习惯的养成,通过在区域游戏里孩子们自主的探索和学习、老师浅显易懂的讲解中慢慢地越积累越丰富。
3.表演游戏中渗透生态教育
《塑料袋的故事》、《我给地球洗个澡》、《小熊砍树》、《大海笑了》、《去年的树》等表演游戏,让孩子们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扮演小树、动物、垃圾箱等角色,熟练利用废旧的塑料袋和易拉罐、垃圾袋、雨衣、光盘等材料制作小树、小河等表演游戏道具。幼儿期是一个更多地依赖情感而不是依赖理智生活的时期。幼儿虽然对世界的认识受到自身经验的局限,然而情感却是最容易受到感染的,行为习惯也是最容易养成的。我们利用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在小的时候就真正地、发自内心地去爱这个世界,并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动(如保持生活环境的清洁、爱护小生命等)去实现自己的愿望。这些比起那些似懂非懂的认知,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孩子们的亲身扮演,将自己带入角色中,懂得初浅的保护环境的方法:垃圾要扔到垃圾箱里,不随地乱扔;不往河里倒垃圾、污水;出门尽量多坐公共汽车或者骑自行车等等,逐渐内化为保护生态环境的实际行动。
4.在“绿色小使者”播报活动中宣传生态知识
在晨间活动、离园活动时,中、大班的孩子轮流担当“绿色小使者”给大家进行播报,宣传有关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知识。播报主题有《我爱花,我爱草》、《有水的生活真幸福》、《爱海洋,爱环保》、《拒绝象牙制品 保护大象》、《交通中的低碳常识》、《节约用水小窍门》等等,呼吁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动物、爱护身边的环境、珍惜水资源、懂得如何节能减排、爱护我们的地球妈妈。孩子们骄傲地站在门厅入口处,面对过往的家长和小朋友们认真播报着,有些胆小的孩子平时沉默少语,但轮到他们播报时都能克服胆怯心理,不仅锻炼了胆量,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更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保护生态从我做起的重要性。播报内容通过喇叭声传送到社区、街道,常见园门口驻足而立的人群,聆听着孩子们的稚嫩童声,直到播报结束才赞叹着慢慢散去。可见,播报活动不仅仅对园内的孩子们进行了生态教育,还将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辐射到了周边社区。
5.环境创设中渗透生态教育理念
根据各年段的主题,将生态教育理念渗透进各楼层的环境创设中。小班年段根据开展“动物多样性”的主题活动,楼道以动物们生活的丛林为背景,并顺应季节变化营造出春夏秋冬交替的四季特色。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小班幼儿认识了各种各样的鸟、饲养的动物以及陆地上的野生动物,如:鸽子、青蛙、兔子、牛、羊、小猫、熊猫、大象、骆驼等。幼师还用纸箱、纸皮、花布、购物袋等材料制作了大型绘本《好饿的毛毛虫》安装在公共楼道内,极富童趣。离园时,常见家长带着孩子驻足在绘本前,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述故事。同时家长和幼儿还用环保废旧材料,如:纸筒芯、纸盘、鸡蛋壳等环保废旧材料制作了各种各样的动物,悬挂展示于丛林背景中。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小班幼儿认识了各种动物的形态特征,了解了人们周围生活的动物是多种多样的,懂得了动物居住在森林里、草原上,那里是小动物们的家。萌发了爱动物,保护动物栖息地的愿望。
中班随着《海洋生物多样性》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孩子们对海洋生物的多样性越来越感兴趣,认识了海洋里的鱼、各种贝类以及甲壳动物。了解了鱼的生活习性、特殊本领,贝壳的种类、习性及构造等,满足了幼儿探索海洋世界的欲望。每个班都以不同的角度呈现出孩子们的创作力,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孩子们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美术创作活动,有用纸卷芯做成的小鱼小虾、纸盘做成的鲨鱼、贝壳和鲸鱼、纸杯做成的水母、纸袋做的小丑鱼等。老师和孩子们将作品布置成了“海底隧道”,在向幼儿传授初浅的生态环境知识的同时,帮助幼儿获得人类与环境、动植物与环境的基本知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每当家长们来接园时,都会拉着自己的爸爸妈妈们站在“海底隧道”下介绍着:“这是我做的大鲨鱼,它会吃小鱼,但是它也怕碰到七鳃鳗,因为七鳃鳗会吃它。”“这是我做的小丑鱼,它的好朋友是海葵哦。”等等。
在最后“保护我们的海洋”活动中,家长们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和孩子们一起探讨保护海洋的方法,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出来。整个活动中孩子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对海洋的初浅认识,同时也培养幼儿正确对待周围环境的意识,了解人与环境的相互制约性,激发幼儿热爱、珍视生态环境的美好情感。
大班年段的楼道环境创设以“植物的多样性”为载体。整体环境以枯枝和藤蔓为主的田园风为大背景,同时,结合各班级的主题和班级特色活动,让幼儿参与到大环境的创设中。例如,结合“菇”主题,孩子们用各种表现手法创作出枯枝上、藤蔓中的各种菇。结合班级特色,利用各种废旧材料———纸袋、纸筒、乒乓球等创作出枝头上的鸟类、昆虫。不仅提高幼儿美的感受力、表现力,还增强幼儿变废为宝、节约能源的环保理念。
幼儿园的整体环境创设则处处体现生态教育理念,例如《做了十件事,世界更美好》、《保护地球,爱护我们的家》等浅显易懂的宣传画随处可见,从而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通过创设“生态理念妙招墙”,如:“低碳生活小妙招”“节水节电小妙招”等,将生态理念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实际行动,提高教师、幼儿、家长们的生态意识和行为。
三、利用环保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教育活动
幼儿园生态教育的方法不仅要考虑如何让幼儿获得知识,同时更要考虑让幼儿获得情感的体验。因此,除了开展探索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生态教育活动的方法,我们还利用多种途径,尤其是艺术的手段,如:童话、故事、木偶表演等对幼儿进行生动的生态教育。这是激发幼儿兴趣,培养生态意识,树立生态价值观,获得保护环境的情感的有效手段。
在第三届植树月活动启动仪式上, 幼儿园的“绿色小使者”向全园小朋友介绍了我国植树节徽标,并对徽标的含义、植树的意义做了说明,加深了孩子们对植树重要性的认识,接着大家一起回顾了往届的植树节活动,孩子们从园长妈妈手中接过活动旗帜,用洪亮的声音喊出本届植树月活动的口号“献一份力量,建一片绿洲”。孩子们通过亲手种植,用实际行动创造我们的绿色家园。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参与到了“2015年丞相坊幼儿园庆六一暨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中,活动以“环保在行动 梦想在飞扬 ”为主题,以环保童话剧表演、歌曲大合唱、手工创意坊、艺术长廊展示的方式,积极向幼儿、向家长、向社会宣传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教育理念。环保童话剧表演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为蓝本,加入了爱护地球和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理念。舞台由教师和小朋友共同布置,利用平时收集的购物袋、纸箱、光盘等废旧物品,设计制作成森林木屋、小树等进行布景,原生态味道十分浓郁。童话剧《小熊砍树》,通过小动物们阻止砍伐树木、保护森林的故事,倡导绿色,爱护环境。舞蹈“天鹅之死”告诉观众动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爱护动物让人类不孤单的道理。《塑料袋的故事》、《我给地球洗个澡》等环保童话剧,孩子们分别扮演了小鸟、小青蛙等角色,穿着自制的用废旧材料制作的服装道具,通过生动形象的表演,再现了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小朋友们充当绿色小使者,为保护生态环境献一份力量建一片绿洲的故事,表达了孩子们对地球妈妈的热爱及保护地球的愿望。
《幼儿园生态教育的实践研究》我们还将继续深入开展,将更全面地、整体地把握生态学的基本思想和主张,以此作为生态教育的理论依据。同时,结合幼儿的发展特点,从意义、目标、内容和方法几方面对幼儿生态教育进行重新解读思考。明确生态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停留在让幼儿了解生物的多样性的认知层面,更重要的是落在情感层面,让幼儿了解生物与我们生存及环境的关系,从而萌发保护自然和保护环境的情感,并最终落在行为养成的层面。
[1]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Z].2012-10-09.
[2]刘静.生态教育的内涵、意义及实施路径[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0,(6).
[3]朱继文.节约型幼儿园环境建设[EB/OL].(2011-11-10)[2015-10-30].http://www.youth.cn.
[4]左玉红.生态学精神观照下的幼儿环保教育[J].文学界:理论版,2010,(7).
[责任编辑:陈晓蔚]
G61
A
1008-7346(2015)06-0084-04
2015-11-27
本文系福建省教科所教育规划 “十二五”课题《幼儿园生态教育的实践研究》(编号:2014XB2652)的成果之一。
陈丽湘,女,福建福州人,福州市丞相坊幼儿园园长,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校外实践基地负责人,幼儿园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