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学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2015-04-16赵鹏

教育界·上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创造美翻译教学美学

赵鹏

【摘 要】时代变迁,认知深化,人们对翻译的理解也越来越全面、系统。翻译逐渐由一门课程上升为一门学科,由其他相关学科的支撑课程转化为自成体系的独立学科。综观翻译学科的课程设置,不难发现其包罗万象,既为相关学科服务,又将相关学科的知识拿来为己所用。要想做一名合格的翻译工作者,不仅要熟悉语言学、文学、词汇学、句法学等基础学科,更要熟悉美学、心理学、逻辑、哲学等交叉学科。本文从美学入手,深入探讨美学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揭示了美学对翻译教学的重要价值,提出翻译教学要注重美学价值在课堂中的渗透,要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美学 翻译教学 创造美

翻译是一种跨越时空的语言活动,是“把一种语言已经表达出来的东西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 是“从语义到文体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翻译虽为个体所承做,却是一种社会活动,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有丰富的实践内涵。就前者而言,翻译经过千百年来各国翻译家的共同努力,已经在语言学、文学、文化、心理学、人类学、哲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一套理论体系,并在具体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跨文化和语言转换模式。随着科学的日益进步,这种体系和模式正处在不断地完善之中。就后者而言,翻译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辨证的;翻译理论产生于翻译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实践转过来又丰富翻译理论。可以说,没有社会实践就不会有翻译理论的产生;没有翻译理论作为指导,翻译实践就会难免走弯路。因此,学好翻译、用好翻译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从这个角度而言,翻译教学任重而道远。

一、翻译本质探讨

翻译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需要,因为人类社会要发展进步就需要在不同文化的民族之间进行沟通,而这一全过程都离不开翻译。正如Steiner和张培基所说的那样:Translating it is that openeth the window, to let in the light; that breaketh the shell, that we may eat the kernel. (Steiner) 翻译是沟通各族人民的思想,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交流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国际斗争的必要武器。翻译是学习好外语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探讨两种语言对应关系的一门学科。(张培基等)

社会的需要首先决定了翻译的可能性。其次,尽管人类处理主观和客观世界的具体方式因受不同的文化价值观的影响而不完全相同,但各民族在生产、生活等方面存在着广泛的一致,人类的语言生成和转换能力也毫无二致。因此,一种语言所表达的东西用另一种语言重新表达出来是完全可能的。

什么是翻译?回答这个问题由于人们认识的角度不同,所以答案也就不一。有人认为翻译是一门科学,因为它有着自己的内在科学规律;也有人视翻译为一门艺术,因为翻译好比作画,先抓住客观人物的形态和神态,然后用画笔把它惟妙惟肖地表现在画上;还有人将翻译认作是一门技能,因为就其具体操作过程而言总是离不开方法和技巧的。但是总的看来,翻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因为它集语言学、文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人类学、信息理论等学科之特点于一身,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已经拥有了它自己的一套抽象的理论、原则和具体方法,形成了它自己独立的体系,而且在相当一部分的语言材料中这些方法正在逐渐模式化。由此可见,视角的不同可以导致对翻译性质认识的差异。下面是部分翻译理论家对翻译的定义,由此可见人们在翻译性质认识上的差别: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Nida)

Translation may be defined as follows:The replacement of textural material in one language (SL) by equivalent textual material in another language.(TL). (Catford)

Translation is a process in which the parole of one language is transferred into the parole of another with the content i.e. meaning unchanged. (Barhudarov)

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好的翻译等于创作,甚至还可能超过创作。(郭沫若)

...translation is first a science, which entails the knowledge and verification of the facts and the language that describes them-here, what is wrong, mistakes of truth, can be identified; secondly, it is a skill, which calls for appropriate language and acceptable usage; thirdly, an art, which distinguishes good from undistinguished writing and is the creative, the intuitive, sometimes the inspired, level of the translation; lastly, a matter of taste, where argument ceases, preferences are expressed, and the variety of meritorious translation is the reflection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Newmark)

从上述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中国翻译研究者,还是外国翻译研究者,一致认为翻译就是一种创造活动。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原文具有许多结构上的“空白”和“不确定点”,这种“空白”和“不确定点”具有一种“召唤性”,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加以填补与充实(余继英,2006)。而译者不仅是译文的构建者,更是原文的读者。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而主动地理解原文的美、欣赏原文的美,才能最终在译文中重新复现原文的美。

二、翻译美学核心价值的阐述

美学和翻译学的结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国著名翻译大家毛荣贵支持:中国传统译论的理论基础就是美学;美学与翻译的结合,乃珠联璧合;美学与翻译的结合,乃天作之合。毛荣贵教授强调在对翻译现象和本质的透视中要掺入审美、咀嚼美、挽留美以及创造美的意识,要有意培养译者的审美意识。按照余继英的观点,这样才能化被动为主动,化阻滞为灵动,创造译文美。

比如:It did not hurt him half as much to tell May a lie as to see her trying to pretend that she had not detected him.

原译:对夫人撒谎给他造成的心灵伤害,还不到发现夫人假装没有识破他的谎言而造成的心灵伤害的一半。

改译:对夫人撒一次谎,让他心酸,察觉夫人刻意假装没有识破他的谎言,让他心碎!

对比分析可以发现:改译后的译文用了“心酸、心碎”等画龙点睛的词语,将原文的形象美展露得淋漓尽致,更不用提“察觉夫人刻意假装没有识破他的谎言”这一句式的翻译。离开了美,离开了对美的欣赏,无法预料译文的建构如何进行。

三、翻译美学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上,以美学为取向的翻译原则主要为文学翻译家所提倡。如美国的意象派诗人庞德(Ezra Pound,1885—1975)、苏联的加切奇拉泽(1914—1974),我国的傅雷、钱钟书和许渊冲。庞德“重诗歌翻译的意象,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文学翻译是美感经验再现的特征”;加切奇拉泽认为,为了求得艺术等值,要发挥译者的创造性,译者要像进行文艺创作一样,选择最能反映原作美感的语言手段,再现原作的艺术现实。傅雷认为,“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钱钟书提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许渊冲提倡文学翻译要做到“意美、音美、形美”(beauty in meaning, beauty in sound and beauty in form),并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译出了举世公认的优秀文学译作。这一翻译原则的共同特点可以说是译文重神似非形似,语言必须美, 即许渊冲先生所主张的 “words in best order"、"best words in best order”(英国19世纪诗人Samuel Taylor Coleridge语)。这里必须指出,美学取向的翻译原则多适合于文学翻译,以此指导翻译实践的确产生了不少精彩的文学译作。但是,该原则对于不少人来说显得过于“高深”和“抽象”,同时也不太适合用来指导非文学作品的翻译实践。

而在现代,翻译实践证明美学价值不仅对文学翻译有用,而且对非文学翻译亦有极高的指导价值。因此,在翻译教学中,师生应该注重培养对美的识别和鉴赏能力,注重利用时间学习一些美学知识,这样才能翻译出高质量的译文。

【参考文献】

[1]毛荣贵. 翻译美学[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2]余继英,郭建中. 美学理念——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桥梁[J]. 北京:中国翻译,2006.

[3]范存忠.翻译理论与技巧[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80.

[4]谭载喜.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10.

[5]金文俊.翻译理论研究基本取向概述[J].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1):24.

[6]傅仲选. 实用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7]钱钟书.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A].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论文集[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猜你喜欢

创造美翻译教学美学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纯白美学
浅议军校学员审美能力的培养
如何让“美”走进信息技术课堂
思维导图&概念图辅助翻译教学实现途径探索
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及提升策略探讨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策略探讨
演唱者要善于发现美创造美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