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服务“三农”的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2015-04-16邱林

教育界·上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三农电子商务农产品

邱林

【摘 要】通过分析农业电子商务的人才需求及培养目标,论述培养服务“三农”电子商务人才所需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从中总结出在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所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为涉农类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的参考模式。

【关键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服务“三农”

1 服务“三农”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背景

广西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之一,是粮食及经济作物的主产区,不但农产品种类多,结构也多样,农户要面对的农产品供求信息自然也丰富多彩。这就对传统的“三农”信息服务方式和需求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电子商务这一新兴模式应用到“三农”服务中,形成信息共享型、技术合作型的“三农电子商务”平台。“三农电子商务”是指围绕着农业、农产品生产经营而开展的一系列的电子交易和管理活动,包括农产品的信息采集与发布、农产品网上销售与管理、农产品的流通等。“三农电子商务”可以借助电子商务的优势,结合自身特色,更好、更快地帮助农业、农村和农民促进信息、产品的交流互通,解决生产生活遇到的“新”问题。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广西唯一一所农牧类为主的高等职业院校,且生源大部分来自农村,因此如何将本院的发展特色与促进农业产业相结合,特别是培养出合格的农业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成为我们研究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目标。

2 服务“三农”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分析

据统计,2013年全国涉农网站有3.1万家,其中电子商务网站有3000多家。特别是近年来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淘宝注册地在农村(含县)的网店达到203.9万个,比上年增长24.9%,交易额超过500亿元;京东生鲜农产品网络零售交易额超过100亿元。农产品电子商务在不断做强做大的同时,却面临着农业电子商务人才的缺乏。从目前来看,农民由于教育水平和农村的基础条件设施有限,直接参与电子商务活动的概率不大,而现在从事农业电子商务活动的主要是农村的供销社和农业企业,但长期从事农业电子商务活动的人才却少之又少。对于一些高职院校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却又就职于城市的大中型企业。因此,农业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尤其是基层农业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已经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农业类高职院校培养的农业电子商务人才,应是符合“三农”发展的需求,既懂农业发展特色和产品特性,了解市场,又熟知电子商务操作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3 服务“三农”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

当前各类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目标各不相同,有的院校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偏重于商务活动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及网站的开发与建设;有的院校以培养“商务型”人才为主,偏重于电子商务活动中的电子商务交易;有的院校以培养“管理型”人才为主,偏重于在互联网上进行经营与管理。作为农业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结合本院特色及“三农电子商务”的特征,立足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面向广大企业尤其是农业企业及农民的商务领域,培养具有扎实电子商务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电子商务应用、农产品营销策划与推广技能,具备网站维护与管理、农产品及农业网络信息编辑和发布能力,从事电子商务的服务“三农”第一线的综合技能型人才。

4 服务“三农”电子商务人才的实践课程体系构建

4.1课程体系构建

在课程的设置过程中,要更加明确培养的人才服务于“三农”的原则,所以电子商务专业在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上与其他高职院校相比更要突出与农业相关的特色,体现农业院校的特点。以下为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该课程体系由基础必修课+专业能力核心课+专业能力拓展课组成。专业能力核心课又分为三个模块:电子商务专业基础模块、电子商务技术模块和电子商务运营管理模块。在教学中要整合“三农”及“三农电子商务”的相关知识。比如在课程设置中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设了网络营销、物流管理等课程,但是针对农业来说,农产品网络营销与其他产品的销售还是有一定的区别,农产品因为季节性不同,会对农产品的保存、运输和销售提出不同的要求。所以学生除了要掌握基本的电子商务知识外,还应掌握农业行业的特征,进一步掌握不同农产品的相关知识,更好运用电子商务手段实现推广和销售。

课程的设置要突出专业的针对性和技术的应用性,调整了教学内容及优化了课程结构,把专业能力核心课程分为两个方向,在学生掌握了专业基础知识后,根据自身的情况及今后就业的方向,可选择从事电子商务技术方向,还是从事电子商务运营方向,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权利,而不是把所有课程开设后,学生对每门课程仍只停留在了解的阶段,没有深入的学习和运用。

4.2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高职院校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技能操作能力,能真正为服务“三农”提供有力的保证。电子商务的实践教学体系采用“五段渐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课程实训→专业综合实训→企业实践→创新实训→创业实践。

(1)课程实训。针对电子商务设置的核心课程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在掌握课程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辅以案例,进一步加强对电子商务的认识,特别是利用虚拟实验平台,模拟电子商务交易对象,掌握电子商务中B2B、B2C、C2C及网络营销等交易流程。

(2)专业综合实训。将本校的教学资源和企业资源进行优势互补,建立具有农业特色的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环境,让学生通过真实的项目,能对农业电子商务有个全面的认识,使学生具备农产品网络营销能力、农业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与运营能力、农产品信息采集与发布能力、沟通交流的能力等,为企业解决在电子商务中存在的问题。

(3)企业实践。在电子商务专业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学习时间分成若干阶段,让学生多次在企业和学校进行交替式学习。目前,我们已经和多家企业进行合作,由校企合作的电商企业联盟方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整合各企业电商优势资源:由企业方提供稳定且有品质保证的货源、网店运营一键式服务、物流、客服、售后退换货服务建设电子商务实战经营平台,搭建校内理实一体化的真实环境,将真实的电商运营融入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这种模式打破了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能更真实地体验电子商务实际操作。

(4)创新实训。校内网电子商务购物平台的构建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时实践的环境,能让他们更快地熟悉电子商务运作流程。首先,可利用学校自身的优势进行商品的选择,比如校内企业绿悦公司生产的面包、蛋糕和月饼,食品系研制的香蕉酒、香蕉醋、葡萄酒、红薯干,园艺工程系培育的草莓、青瓜、番茄、青菜等各种当季果蔬,电子系的电子产品等。这些商品的选择有别于传统商品,体现了作为农业类院校的特色。其次,将利用所学的建站知识在校内搭建购物平台,并能在平台中开设多个不同类别的网店,每一个网店有一个团队负责,并对农产品进行拍摄、信息采集和发布以及网上销售。最后,在非课堂时间解决客户提出的问题并将客户在网上购买的商品在非课堂时间进行配送。通过这个校内网购物平台,一方面方便了学校师生的购物,另一方面,让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环节,为他们掌握了从商品选择、拍摄、发布、销售到配送的电子商务过程。还可以通过竞争,对服务好、产品质量好、销售量好的团队给予一定的经济回报。

(5)创业实践。有了虚拟环境操作作为基础,可以在网上免费的平台,比如在淘宝、拍拍、当当和卓越等开设网店,利用广西的特色对当地农民或农业企业所生产的农产品进行销售,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市场的分析能力、网上销售能力、客户关系的处理能力及物流配送能力等。

5 实践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

5.1 学生缺少在农业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的机会

虽然学校已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例,也让更多的企业与学校之间建立校企合作的方式。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实践的时间太短流于形式,学生没有真正学习到想学的东西;实践的内容与专业不相符,学校只是完成了让学生去实践的任务,而没考虑实践意义。而对于农业类高职院校来说,应从服务“三农”的培养目标出发,注重农业电子商务的应用,将电子商务专业与当地农业企业进行合作,将学生分成5-8人一组的团队,在这团队中每个学生发挥各自的特长,帮助农业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并通过团队的力量提高农民对电子商务学习的兴趣,培养更多的农民掌握电子商务技能,带动当地农业企业的发展。在这过程中,学生既能真实的参与到农业企业的运营环境中,又锻炼了学生的电子商务操作能力,还可把农业企业的运营效益与学生的考核成绩进行挂钩。

5.2 师资人数少,结构欠合理

由于电子商务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特别对于农业类高职院校来说,教师不仅要掌握电子商务知识和较强的操作技能,还要熟悉农业知识,及对农产品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没有深入到农村和农户,无法将农业知识与电子商务紧密结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鼓励教师深入到当地农业企业,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同时也可以从当地的涉农企业或者行业中聘请一些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5.3 服务“三农”电子商务人才流失严重

阻碍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很大原因是人才的缺乏。对于农业类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大部分来源于农村,在毕业时由于农村的收入低或者生活条件差等原因,学生都不愿意回到农村服务。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可以有两个:第一,订单式的培养模式。学校主动到农业企业了解其所需要的电子商务人才,实现校企订单培养模式,并与企业一起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学完基本的电子商务核心课程后,可及时深入到企业进行实践,毕业后直接为企业服务。第二,鼓励学生成立创业团队。在政府给予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利用当地农业特色创建网店或网站平台,既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也对当地农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6总结

电子商务发展到今天,对农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如何立足于农业、服务于农村,培养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服务“三农”的应用型电子商务人才,是当前农业类高职院校需要解决的问题。我院通过实践,初步形成了这套人才培养模式,并从实际出发为新农村服务,开展农业电子商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多更优秀的复合型电子商务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孙伟.浅谈应用型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以服务“三农”为视角的探讨与研究[J].北方经贸,2013(02):34-35.

[2]王宝海,丁慧平.农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和改革的探索[J].中国电子教育,2009(02):44-48.

[3]商闻.我国农产品电商超3000家[N].中国商报,2014(14).

[4]谢娟.农科类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11(06):72-74.

猜你喜欢

三农电子商务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