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医院卫勤保障能力现状分析与策略
2015-04-16齐晓林王振德黄奕江姚运红
齐晓林,王振德,黄奕江,姚运红
军队医院卫勤保障能力现状分析与策略
齐晓林,王振德,黄奕江,姚运红*
Hosp Admin J Chin PLA,2015,22(4):321-322.
当前军队后勤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加快推进现代后勤“三大建设任务”,加紧提升军事斗争后勤准备质量水平,加大全面深化后勤改革力度,以核心保障能力的提高牵引带动后勤建设协调发展、全面跃升,坚决完成军委赋予的各项任务[1]。建设保障打赢现代战争的后勤是我军后勤现代建设的首要任务。“能打仗、打胜仗”是军队后勤的天职,军队医院首要任务就是要为保打赢提供可靠的卫勤保障,必须认真审视卫勤准备与作战需求的差距,找准突出的短板弱项和重难点问题,切实弄清卫勤准备的现状和方向,要进一步增强卫勤准备的紧迫性、针对性、实战性,不断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卫勤保障能力,着力解决卫勤能力跟不上需求的问题。
1 卫勤保障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
1.1 信息化战争卫勤保障面临新挑战 现代战争以信息化为核心,激光、微波、粒子束等高科技和新概念武器应用,新型伤类增加、伤情复杂,对医疗救治和医学防护提出新挑战;战场前后方界限模糊,伤员发生的时空分布广泛,军队编制趋于小型化、一体化,对卫勤力量机动化、模块化提出新挑战[2];非战争军事行动拓展军队卫生工作内容,卫勤力量成为抢险救灾的“主力军”和“突击队”,卫生勤务属性由平战时单纯保障性向兼具保障和战斗双重属性转变;新时期新阶段军队战备训练任务更加繁重,卫勤伴随保障任务增加,军人健康内涵不断拓展,军人保健需求不断增长,由疾病防控和伤病员救治向预防医疗保健一体化转变。
1.2 信息化战争卫勤保障要求提升 未来战争要求具备一体化卫勤保障能力,即一体化卫勤组织指挥、三军一体、卫生专业一体和军民一体卫勤保障等;未来信息化战争,卫勤保障面临的时间、空间、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强,对专业技术的多样化需求也在增加,卫勤保障应具备全时空、全天候、全专业的综合保障能力;根据信息化战争卫勤保障能力需求,应具备合理编程卫勤力量的能力,组织形式要更加注重模块化编组,具备视需求不同灵活编组的能力,同时,配备的装备要向小型化、集成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1.3 卫勤保障的精确性适应性标准更高 未来战争要求卫勤保障在时间、空间、数量和内容上的准确性,要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为各种作战力量及作战行动提供“适时、适地、适量”不间断的保障。要在精确把握保障时机、保障地点、保障内容和保障数量的基础上,对卫勤保障活动动态调节和控制,随时根据战场情况调节保障行动,使有限的卫勤资源发挥最大的保障效能[3]。另外,卫勤力量必须反应快捷,未来战争突发性强、作战节奏快、机动频繁,伤员伤情、伤类复杂,救治时限要求紧急。卫勤力量适应能力必须过硬,担负多样保障任务,保障环境的不确定性大,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复杂环境适应能力。
2 卫勤保障准备现状与保打赢要求存在差距
经过多年努力,军队医院卫勤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是用现代战争卫勤保障标准来衡量,按“三句话”强军目标来衡量,还有一定差距,存在较多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一是战斗力标准没有完全确立。受长期和平环境以及市场经济的影响,官兵军人意识淡化,“仗一时打不起来、打起来也轮不上我”的思想普遍存在。按照战斗力标准要求,距能打仗、打胜仗标准要求差距较大。二是卫勤保障能力水平亟需提升。基础设施体系有待完善配套;野战卫生装备水平集成化、便携化程度不高;战伤救治能力需要由陆上向海空行动转变,保障条件由有依托向无依托展开转变,尚未形成陆海空三维一体,救送诊治防要素齐全的卫生体系。三是信息化程度不高。未来战争是基于信息化的高科技战争模式,对信息化的要求极高,现有的指挥、装备、训练、通讯、运输、伤员资料等手段信息化含量较低,难以做到数据实时采集、远程传输、智能处理、动态共享,为救治效能提供有力数据保障支撑。
3 以保打赢为基准 着力加快卫勤保障能力准备
针对新形势新任务,以及卫勤能力准备现状,必须要有“时不我待”的精神,要以实战需求为牵引,找准问题矛盾,着力加快卫勤保障能力准备,突出重点,加大投入,狠抓落实,确保如期形成能力,保持卫勤准备常态化,为“打得赢”提供可靠的卫勤保障。
3.1 以实战化需求为牵引 加大战备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快战备库室高标准建设。医院的战备基础设施如军事训练场、卫勤指挥室、战备物资器材库、战备资料室等应加强建设力度,实现装备、药品、器材信息实时可视化管理,提高训练和装备药材使用管理质量效益。二是加大卫勤保障信息化建设。积极开发完善单兵搜救系统,实现伤员搜救、战场急救、快速前接、准确分类、有效救治;开发利用基于野战医疗队的远程智能救护系统,实施伤员信息采集、生命体征监测、远程快速救治等,真正实现智能移动医疗。三是加大卫生装备建设力度。加快装备器材的更新换代,加强维护保养,注重平战两用结合,既能满足战备训练需求,又能用于平时院外巡诊医疗服务,提高装备使用效能,确保野战卫生装备保障力。
3.2 以实战需求为牵引 加强机动卫勤队伍建设 一是着力缓解人员编配矛盾,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做到“把指挥人员选好,把技术力量抽足,把整个队伍配强”[4]。二是严格定岗定位,保证军人医疗队员为骨干、文职公勤人员为主体,确保机动分队人员稳定,工作训练连续。三是加强战备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保打赢”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充分认识卫勤准备的差距,铸牢灵魂、培育血性、激发热情,培养战斗精神和战斗意志。
3.3 以实战化标准为牵引 快速提升训练层次水平一是加强卫勤组织指挥训练,提高训练层次水平。针对卫勤指挥人员组织指挥水平层次低、能力弱的情况,应着重围绕提高卫勤指挥人员的军事理论、卫勤知识、指挥素养、参谋业务等方面综合素质,提高谋略水平和卫勤组织指挥能力。二是强化军事体能训练,提高训练层次水平。军事体能是战斗力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是确保“能打仗、打胜仗”的重要基础。按照上级颁发的新的体能训练标准要求及战场需求,严格组织实施,实现体能训练从基础性、操场化向应用性、实战化转变。三是通过重难点攻关,提高训练层次水平。模拟复杂环境卫勤保障、重伤员救治、批量伤员救治等。未来战争,除常规伤员外,还可能发生大量核化生伤员,应主动作为,积极开展相关课目的训练演练。
3.4 以实战化保障为牵引 提高核心卫勤保障能力 紧紧围绕新形势下强军目标和现代后勤“三大建设任务”,坚持以提升保障打赢能力为核心任务,围绕加强核心保障能力建设上下功夫、求突破。一是通过强化医疗质量建设,提高核心卫勤保障能力。平时的医疗质量高低决定战时医疗救治水平。强化“三基”训练,夯实医务人员基本功。二是通过优化学科建设,提高核心卫勤保障能力。未来战争重伤比例大,以爆震伤、火器伤、冲击伤等为主要伤类。围绕上述致伤特点,按照仗怎么打就怎么练、打仗急需什么就练什么,突出短板弱项训练,侧重加强急救、颅脑、心胸、烧伤等野战外科学科建设。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扶持与加强,以应对实战化卫勤保障需求。三是通过重点人才培养,提高核心卫勤保障能力。针对综合医院专业分科越来越细,专业技术干部业务领域狭窄的情况,加强全科医师培养,提高野战内外科综合能力素质,以适应未来战场卫勤保障需求。
3.5 以实战需求为牵引 加强横向融合及综合保障一是及时修订完善战备方案预案计划,明确基本任务,提高卫勤保障指挥能力。二是提升卫勤保障实战素质,提升战场前沿救治能力[5],加强与保障体系部队联合演练,与队属卫勤力量联合训练,进行战场野外生存和军事基础技能训练,增强机动力量综合保障能力。三是搞好地方卫生力量动员,加强军地融合。依托国防动员机制,充利用地方医疗资源,把地方的优秀医疗人才、设备纳入应急动员范围,建立常态联络制度,选拔组建卫生应急动员力量,经常组织卫勤演练和战备转进,为医院基地保障提供有力支撑。
[1] 赵克石.围绕强军目标努力推进现代后勤“三大建设任务”[J].解放军后勤杂志,2014(1):4-5.
[2] 赵锡涛.以“打仗型”后勤推进卫勤保障能力建设[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9(11):1001-1003.
[3] 殷小杰,许若飞,刘 承,等.信息化战争卫勤保障核心能力探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3,20(11):1073-1074.
[4] 关小宏,周广治,李宝军.新时期军队医院卫勤保障工作之我见[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1,6(6):884-888.
[5] 张 航.未来战争条件下机动卫勤力量保障能力建设[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4,21(10):926-927.
(2014-11-17收稿 2015-04-20修回)
(本文编辑 戴志鑫)
(解放军第123医院,蚌埠 233015)
本文根据卫勤保障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分析当前卫勤保障能力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应以实战需求为牵引,在基础设施、人员装备、信息管理、训练水平、横向融合等方面着力加快卫勤保障能力准备,为“能打仗、打胜仗”提供可靠的卫勤支撑。
实战需求;机动力量;保障能力
Analysis of Medical Support Capability of the Military Hospital
QI Xiao-lin, WANG Zhen-de, HUANG Yi-jiang, YAO Yun-hong*
(No. 123 Hospital of PLA, Bengbu 233015)
Focusing to perform the new duty of military medical support,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status and questions of medical support capability construction of the military hospital, and proposed some measures as setting actual combat requirement as the guide, and speeding up the military medical support capability construction in respect of infrastructure, personal equipm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raining level and horizontal cooperation, thus to cope with the aim of “Can Fight, Can Win”.
actual combat requirement; mobile force; support capability
齐晓林,男,硕士,院长;电话:0552-2973501
姚运红,E-mail:3041678067@qq.com
R 197.32
A
1008-9985(2015)04-03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