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卧右后斜位行胃CT 扫描的操作方法及价值评价
2015-04-16何诗跃贵州省人民医院放射科贵州贵阳550002
唐 斌,何诗跃 (贵州省人民医院放射科,贵州 贵阳 550002)
胃作为人体最重要的消化器官,如果一旦出现病变,会对人体消化功能产生很大影响,严重者甚至威胁其生命健康。而对胃进行CT 扫描检查是了解和剖析患者胃部疾病最重要无创检查之一,由于扫描时患者不同的体位扫描出来的结果也有所不同[1],因此体位的科学选择也至关重要。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仰卧右后斜位进行胃CT 扫描相对于常规的平仰卧位扫描的影像学数据结果有何不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我院选取于2012 年1 月~2013 年1 月收治的60 例进行胃CT 扫描患者,同时根据患者在扫描时选取的体位不同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有30 例。其中观察组30 例患者中男18 例,女12 例,年龄为30 ~68 岁,平均(48.6±6.5)岁;而对照组患者中男20 例,女10 例,年龄为32 ~66 岁,平均年龄为(46.6±4.5)岁。其中患者来院之前出现上腹部疼痛、泛酸和嗳气、黑便以及呕血的分别有30 例、18例、5 例以及7 例。
1.2 扫描的方法:观察组患者选取的体位是仰卧右后斜位45度进行胃CT 扫描。医生嘱咐患者在进行检查前6 个小时内要保持空腹状态,扫描开始前5 min 之内喝饮用水300 ~400 ml 作为对比剂,等到水完全把患者的胃腔充盈之后开始进行扫描。我院采用的CT 扫描仪器为西门子双源64 排螺旋CT 扫描,其球管的电压为120 KV,毫安秒为150 左右,螺距为1.2,准直器为0.6 mm,扫描范围从膈顶上2 cm 至髂脊平面,一般情况下成年人就可以把整个胃包括在内。进行增强扫描时,一般要进行两期扫描,采用肘静脉注射,高压器将80 ~100 ml350 mgI/ml 的碘海醇静脉注入,推进的速度为3.5 ml/s,在动脉期要延迟约20 ~25 s,静脉期延迟约1 分钟。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平躺仰卧位进行胃CT 扫描,其他相关的操作与观察组的相同。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对上述的60 例患者行胃CT 扫描检查的结果如为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的方法进行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t 检验的方法进行检验,当P <0.05 时,存在显著差异。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选取了仰卧右后斜位45°进行CT 扫描,其CT图像显示胃窦和胃体的后壁以及贲门至胃底和饮用水的接触面应达到最大程度,形成了与胃肠造影相似的充盈像,这样可以降低由于胃腔内残留的空气形成的干扰伪像所影响。采用低密度的水剂来充盈胃腔可与胃黏膜层形成良好的密度差,若此时胃壁上存在胃黏膜病变,通过观察扫描图像便可知道,而黏膜下层、肌层以及浆膜层也可较清晰地显示,其清晰度和显示的范围相对于常规平躺仰卧位的对照组来说,观察组的清晰度更好,更全面,而且其胃部疾病的检出率也更高,两组存在显著的差异。
3 讨论
胃是唯一的将人体食入的食物进行蠕动成渣的消化器官,也是很容易出现病变的器官。若胃出现疾病时一般都会出现腹部不适或者疼痛、纳差、呕吐或者呕吐、黑便等临床症状,一般多见于炎症起病比如胃炎、胃溃疡等。目前我国对胃疾病的检查技术还不是太成熟,其中胃CT 扫描检查手段在我国被广泛应用,主要是因为CT 扫描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都很高,而且所需要的时间也比较短,其对于扫描后的图像后续处理的功能非常强大。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所选用的体位为仰卧右后斜位45度进行胃CT 扫描,所有患者在扫描前后均一次性通过,图像后处理的图像要较常规平仰卧位的图像更全面和清晰。采用仰卧右后斜位进行胃CT 扫描的优势有:第一,选取该体位不会促使患者胃内的水剂更快地排出胃腔,这样可确保在水剂充盈胃部的时间段完成扫描;第二,采用该体位使胃窦、胃体后壁以及贲门和胃底尽可能地在同一水平面上,从而使水剂和胃壁的接触达到最大程度,继而是CT 扫描的图像更加清晰、全面。综上所述,选取仰卧右后斜位相对于常规的平躺仰卧位具有一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首先,仰卧右后斜位可以比较全面地显示患者胃部疾病的具体情况,对整个尾部进行了较全面地检查和扫描,对极小的病灶或者炎症都可以清晰地显示出来,甚至于可以较清晰地观察到胃壁等区域的疾病的情况。其次,仰卧右后斜位的CT 图像可以很清晰地显示了病灶的具体位置,以及大小、体积以及其周围胃组织的情况等[2]。
综上所述,选取仰卧右后斜位行胃CT 扫描相对于常规平躺仰卧位行CT 扫描显示图像比较清晰,提高小病灶的检出率,操作简单易行而且比较全面可靠。
[1] 李 攀.胃癌及胃间质瘤64 层螺旋CT 灌注成像的初步临床应用研究[J].郑州大学,2011.
[2] 王毅雄,李 阳.仰卧右后斜位行胃CT 扫描方法探讨[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2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