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血液净化治疗ICU 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分析
2015-04-16许传洁贵州省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遵义563000
许传洁 (贵州省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 遵义 563000)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患者多为接受外科大手术或者出现严重感染、创伤等进而导致序贯或者同时出现至少两个器官系统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发现,凝血系统及炎症激活交叉是临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重要标识,因此仅通过炎性反应的控制并不能够对脓毒症进行有效的控制,在治疗中为达到良好的效果,需要同时接受抗炎及抗凝治疗[1]。为对连续血液净化治疗ICU 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笔者对我院近两年收治的60 例ICU中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12 年8 月~2014 年8 月收治的60 例ICU 治疗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其中男36 例,女24例,年龄22 ~85 岁,平均(61.33±13.28)岁,原发疾病:感染性休克21 例,肺部感染合并急性肾衰竭10 例,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9 例,肠梗阻合并结肠穿孔5 例,严重创伤合并DIC5 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力衰竭7 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肾损害3 例。
1.2 方法:所有符合条件患者,均对其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同时24 h 不间断给予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患者均采用Seidinger方法对股静脉进行穿刺,连续性血液净化使用金宝牌CRRT 机进行,同时对患者血清内阳离子(K+、Ca2+、Na+)等水平进行观察,并根据其具体情况适当加入10%氯化钾溶液,或者适当增减置换液中的生理盐水和氯化钙溶液。前稀释法将置换液输入,输入流量维持在2 ~4L/h,并根据患者的生理需要及全天治疗量对超滤量进行设定。首次治疗时,患者一次性使用2 500~5 000O 低分子肝素抗凝,间隔30 分钟采用200 ml 生理盐水对冲洗滤器进行冲洗,患者每天在床边接受8 ~12 h 连续治疗,血流量维持在每分钟200 ~250 ml。
1.3 观察指标:对治疗期间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对比采用t 检验,以P <0.05为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患者治疗前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分别为(125±4)mm Hg(1mm Hg=0.1333 kPa)、(82±5)mm Hg、(7.25±4)次/min、(96.58±4.21)%,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分别为(124±60)mm Hg、(81±6)mm Hg、(74±4)次/min、(96.55±4.8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2 治疗有效率:60 例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57 例患者存活,死亡3 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
3 讨论
多器官功能障碍是患者在感染、外伤等危急重症治疗中伴随发生的多个器官功能障碍或器官衰竭的一种疾病,该病发病有明显的进行性、顺序性与继发性[2]。通常情况下,此类患者因特殊情况下炎性反应出现异常的放大,致使机体遭到一定损害,从而导致患者发生器官功能障碍。感染及外伤均可引发炎性反应,炎性反应失控可促使患者发生自身性破坏,这被众多医学研究人员认为是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的主要原因[3]。
连续血液净化是多器官功能障碍应用最为广泛的治疗方法,可促使此类患者体内内源性有害物质或外源性有害物质缓慢而持续的消除,对患者体内水电解质平衡有显著地维持作用,同时可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给予所需药物及营养物质。目前,血液净化已发展为ICU 必不可少的治疗方法。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等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说明治疗效果显著。多器官功能障碍应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时容易出现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受损,这对患者预后有直接影响,而有报道显示,血清二胺氧化酶、D-乳酸和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受损有密切关系。本次研究中患者治疗后血清二胺氧化酶、D-乳酸显著低于治疗前,说明在连续血液净化后患者血清二胺氧化酶、D-乳酸水平均出现显著下降,这说明连续血液净化对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有一定影响。
综上所述,连续血液净化治疗ICU 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有助于改善患者机体体内水电解质、酸碱紊乱,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1] 马海鹰,武巧元.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中凝血功能的变化[J].广东医学,2013,34(15):2363.
[2] 邵洁莹 卢叶明 黎晓辉,等.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串联血液灌流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