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培育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观的内在意蕴
2015-04-16陈木坤
陈木坤
(闽南师范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伴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断深入,职业或行业的核心价值观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成为热点。作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特殊的群体,战斗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一线的高校辅导员们来说,他们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这个群体有必要也有条件率先亮出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同时,我们必须从精神内核深处去分析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观问题,引导辅导员形成既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又体现自身角色使命的核心价值观。
一、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观凝练的内容现状
2012年1月,上海市教卫党委、上海市教委通过广泛征集,精心筛选,最终确定将“忠诚人民教育事业,依法履行辅导员职责;坚定信仰,不辱使命;敬业爱生,立德树人;励学笃行,提升专业水平;平等尊重,体现人文关怀。为学生终身发展,导航青春;为民族伟大复兴,奠基未来!”作为上海高校辅导员誓词。同时,在誓词的基础上,又凝练出了上海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取向,即:“矢志忠诚、立德树人、敬业爱生、明理笃行”。[1]虽然上海率先凝练出高校辅导员誓词与核心价值取向的举动,在社会上引发了强烈反响,但学界关于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却比较鲜见,基本上只有以下几篇文章。现将涉及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内容归纳如下:
李月玺在《高校辅导员的核心价值观及其培育》[2]一文中,从矢志忠诚的理想信念,厚德育人的职业追求,敬业爱生的奉献精神,勤学笃行的专业素养,开拓创新的科学态度等5个维度概括了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李军海在《以爱育爱:辅导员的核心价值理念》[3]一文中,以山东中医药大学学生工作为例,凝练出“以爱育爱”的辅导员核心价值理念。杨亮在《高校辅导员的核心价值观及其培育》[4]一文中,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本质要求、辅导员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辅导员传统价值标准、辅导员前进动力、辅导员共同的理想追求这五个维度入手,将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凝练为:忠诚教育、为人师表、关爱学生、求实创新、专业精神。王琼在《基于教育价值视角下的辅导员核心价值观研究》[5]一文中,以“三生教育”理念为指导(“三生教育”即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提出了两种辅导员核心价值观的表述方案:第一种是“四字方案”,表述为“学生为本、仁义慈爱、公平正义、共同发展”。第二种是进一步精炼的“二字方案”,表述为“生本、仁爱、公正、发展”。张萌在《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与培育》[6]一文中,将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观表述为:忠诚教育、立德树人、和谐发展、中正仁爱、乐业奉献、博学笃行。
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已经基本形成了共识性的理念内容。首先,从内容涵盖的关系范畴上,包括了辅导员在实施教育、管理、服务过程中所要处理的主客体关系。如辅导员与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关系,与学生的关系,与其他教育工作者的关系,与自身发展的关系等。其次,从凝练原则和标准上,能够以高校辅导员职业性特征为出发点,兼顾历史品格与时代精神,积极主动地追求更加完善的自我实现。最后,在表述方式上,语言简洁,指向明确,容易为辅导员们所识记。
二、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核
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观从无到有、从模糊到清晰的演变过程,是辅导员价值观走向理性成熟的重要标志。同时,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观是辅导员价值观体系的内核,是占统治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价值理念,是最深刻揭示高校辅导员群体本质的精神内核。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四个层次进行内核解读。
1.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观是辅导员群体角色确立的重要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一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都会具有相应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并承担一定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职责,这就是个体或群体的社会角色。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社会结构中一个特定的角色类别,他们身上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期待,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这些责任与使命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内化为群体的角色特征和文化特质,最终形成了辅导员这一群体所独有的特殊本质和价值追求。具体而言,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观对于辅导员正确扮演其角色具有三重基础性作用:一是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观是辅导员角色确立的价值基础。任何一种社会角色都存在一个正确回答“我是谁”或“我们是谁”的角色认同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所谓的社会角色确立。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观作为辅导员群体的一种共同意识和价值共识,可以帮助辅导员正确认识和对待自身所扮演的角色,特别是正确履行自身所肩负的独特的社会义务,提高角色扮演的有效性。二是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观是辅导员角色扮演的基本规范。在角色期望阶段,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观可以使辅导员群体正确对待人们给予自身的各种社会期望,也使自己能对这一角色的行为有着更为自觉和科学的预期;在角色领悟阶段,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观可以使辅导员对自身角色所需要的思想基础、道德水平、职业标准等方面有一个相对客观正确的认识;在角色实践阶段,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观可以为践行辅导员角色在方式、方法和途径上提供指导和规范,增强角色实践的有效性。三是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观是辅导员角色失调的“矫正器”。基于多重因素,辅导员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角色冲突,进而出现职业倦怠。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观可以指引辅导员建立职业认同,形成职业忠诚感,使他们有效避免因角色失调所带来的种种负面体验。
2.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观是辅导员群体价值高度自觉的产物。人的意识有自发和自觉之分,而认识事物的过程往往就是从自发的、感性的认识开始,进而过渡到自觉的、理性的认识。这种自觉理性的认知也是人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本质所在。核心价值观作为由主体的意识建构起来的精神世界,是主体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从事实践活动的潜能去反思和创造的结果,是价值主体自觉的、主动的价值理想和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观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而是源于辅导员群体所具有的较为同质的心理体验和工作感悟,源于辅导员对于本群体所秉持和实行的价值原则和价值规范的清晰认知,源于辅导员群体共同的、内敛性的价值追求。从宏观的视角来看,这一过程是辅导员群体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和生活实践中积淀形成的;从微观的视角来看,是辅导员群体凭借高度的自觉在现有的价值理论的指导下对于价值观念的选择和内化,是辅导员从自发走向自觉、从离散走向共识的主动建构过程,也是辅导员队伍不断发展成熟的结果。
3.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观是辅导员实然性的价值准则与应然性的价值追求的有机统一。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观是辅导员群体共识性的价值理念,具体涵盖价值准则和价值追求两个基本层次,是实然性与应然性的统一。所谓实然性是指人在现实中实际表现出来的行为、做法和观念。所谓应然性则是指作为主体的人认为应该发生或期望出现的一种理想性和趋势性。价值观的实然性是价值观形态中所具有的普遍现实性,是真实表现出来的人的价值取向,因而是人们普遍能够做到的。价值观的应然性是价值观形态中所具有的现实可能性,是人们对自身行为的较高目标,是人对于价值取向的一种期望和目标,是超出普遍现实性的人生追求和理想信念。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观的实然性体现在从事辅导员职业的过程中,是辅导员在知识、技能、道德、文化、价值等现实性要求下的具体表现,是信守辅导员职业所必须坚持的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作为辅导员的基本职业规范。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观的应然性首先是辅导员职业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体现,是现代教育制度背景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方向的定位;其次,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观应是辅导员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而持有的价值,是相对于价值观实然性而言的更高追求。可以说,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观是实然性和应然性的有机统一体。
4.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辅导员队伍中的延展和体现。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辅导员这一职业群体中的具体化,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又充分体现了辅导员的职业特点。二者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具体表现为: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关照时代和全体人民的现实需求,是社会各个阶层绝大多数社会成员价值诉求的综合和提炼,是社会总的价值追求,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广泛性;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观作为辅导员群体在特定的工作实践中形成的核心价值观念,是辅导员职业群体所特有的,体现了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优良传统、时代发展对辅导员的要求以及辅导员价值追求的内在统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特殊性。第二,群体虽然有其相对独立的存在方式,但本质上是不能脱离社会存在的。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构建的,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观点和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的实践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群众的观点,都是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遵循。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观具有导向和引领作用,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观必然反映了社会普遍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共识,内涵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和基本内容。
综述,作为高校辅导员群体得以存在并同其他社会群体区别开来的“魂”,辅导员核心价值观的生成是以价值主体的意识自觉为基础,以群体成员的互动共识为内在机制,以价值理想对价值现实的超越为驱动力。同时,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覆盖不同群体、不同阶层,成为每个个体、每个公民的自觉追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颜维琦,曹继军.上海:亮出高校辅导员的“精气神”[N].光明日报,2012-3-12(1).
[2]李月玺.高校辅导员的核心价值观及其培育[J].教育探索,2013,(4):92-94.
[3]李军海.以爱育爱:辅导员的核心价值理念[J].社科纵横,2013,(6):338-339.
[4]杨亮.高校辅导员的核心价值观及其培育[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3,(5):82-86.
[5]王琼.基于教育价值视角下的辅导员核心价值观研究[J].山东省团校学报,2013,(1):55-57.
[6]张萌.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与培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7):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