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维度与实践价值
2015-04-15■颜玲孙斌
■颜 玲 孙 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汲取了民族精神最深刻的思想内涵,是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反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源泉和精神支柱,体现了主体与客体、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和中国特色与世界文明的逻辑统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夯实共同奋斗思想基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维度
(一)主体与客体相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作为主体的人民精神追求的价值指向,又是作为客体的社会实践价值认知的提炼升华,反映了人与社会共发展的价值需求,实现了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逻辑关系。“‘价值’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1](P406),是主体对于满足自我需要在外在的客体世界中的一种反映,是主体在客体对象化上的本质力量的显现。只有当主体能够从客体世界获得满足时,客体才能体现存在之意义。而客体也只有满足了主体的需要才有存在的可能性,所以价值反映的是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而价值观则是基于主体的需求为出发点,对主客体之间所形成的价值进行整合,以体现主体的愿景和需要的思想和思想体系[2](P353),是对价值现象的概括和升华,它既体现了主体在一定历史时期对价值判断的意识形式,又体现了客体对主体所表达出来的效益关系。因此,价值观就包含了两方面的内涵:一方面主体的需要是根本,另一方面客体必须具备满足主体需要的某种性质、功能。只有当主客体在达成某种程度上的一致性时,才能形成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就是所有价值观的集中反映,处于核心和指导地位,“对其他价值观念起着批判、引导和统摄作用的那一部分价值观念”[3](P24)。
从主体的需求来看,人在追求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但需要有物质生产的需求,而且更需要精神生产,这是人与动物区分的根本性特质。马克思指出:“人是唯一能够由于劳动而摆脱纯粹的动物状态的生物,他的正常状态是他和他的意识相适应的而且是由他自己创造出来的。”[4](P535)也就是说,价值观是人的发展必不可少的需求,而且会在人的实践中不断创造。从主客体的相互关系来看,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并存于人类社会的生产之中,“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5](P72)。而精神生产又取决于物质生产,因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5](P54),就是通过物质生产满足人的生存,然后精神生产也会“随着物质生产改造而改造”[5](P7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产生在人与社会实践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之中,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发展,同样,社会主义的实践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来指导,才不会迷失方向。如果没有社会实践为基础,价值观就是不切实际的,是空想;如果不能满足主体需要,价值观就是一种超现实的、无意识和无作用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6](P28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既满足了人民精神道德提高的需求,又回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要求,体现了人的需要与现实发展价值的相匹配性,是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自觉的价值观。
(二)历史与现实相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价值观发展的历史与继承,又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写照与回应,反映了历史性与当代性相融合,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逻辑关系。价值观不是偶然生成的,它必然与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和社会历史的演进密不可分,因为“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5](P35),反映的“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6](P29),并且“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6](P543),所以,价值观的形成必然再现人类的生产生活,并对生产生活的经验进行科学总结和理论升华,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产生这些体系的时代的需要。每个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以阶级关系的历史形式及其政治的、道德的、哲学的和其他的结果为基础的。”[5](P30)所以,价值观的发展离不开那个时代,从发展的历史角度上,价值观不是内容和形式上的简单延续,是“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5](P32)。 因此任何一种价值观都有着其对历史的总结和对现实的反映,是“现实的历史”[5](P632)。既反映当时的现实,又成为发展的历史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中“仁、义、礼、智、信”等优秀成分,具有历史厚重感,另一方面又把中国传统的价值内容赋予当代社会发展的新内涵,体现时代的现实特征,实现“古为今用”。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展示了价值观形成的历史进程,既有对人类文明、科学价值观的改造,又有对社会主义社会自我价值观的认知,体现了价值观发展的历史继承性。从现实性的视角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现实关照,不断回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的价值观需求,在发展的进程中体现了时代特征,特别是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受纷繁复杂的价值观的干扰,社会主流价值观受到挑战,社会现实发展呼唤新的价值观,新的发展任务需要科学的价值观来凝精聚神,团结奋斗,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新回应,体现了价值观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历史价值观和社会现实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客观反映,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离开了历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就失去源泉和根基;脱离了现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失去了时代的特征和长久的活力。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逻辑关系。
(三)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类价值观的科学总结,同时又是社会实践的经验总结,反映了抽象与具体的相融合,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逻辑关系。科学的理论,都是对实践活动的经验性总结,以概念、普遍性和规律性的形式引导人们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去把握和认识世界,促进人们对世界的自我理解和相互理解,并科学地引导人们把握、描述和解释世界,形成认识,为人们提供具有时代内涵的价值规范,指引人们去思考、观察对象和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为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的塑造起到引领作用。尽管理论来源于实践,但并不是简单地概括和总结实践经验,而是在抽象概括和归纳实践活动、实践经验和实践成果基础上形成的规律性的认知,是理论对实践的超越。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取决于理论满足于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5](P46)也就是说,理论作用发挥得如何是与实践紧密相连的,离开了实践,再好的价值体系也只能是空中楼阁。[7]但是如果简单地要求理论服务于实践,理解也是片面的,“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还必须使“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5](P11)所以,对待实践活动,必须要进行科学的经验总结,使之上升为理论,并为新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由此可知,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马克思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同时也是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5](P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和精神之源,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指导思想,是科学理论武装的价值认识,同时又汲取了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总结了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顺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新阶段的新要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下价值观的高度凝练和集中概括,实现了国家、社会和个人的价值准则、价值目标与价值取向相统一,因而是科学的理论。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是人民群众伟大实践的创造,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呼声,体现了群众的实践过程,并且经过群众在实践中反复检验了的正确的价值观,体现了价值的实践本质属性,蕴含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哲学思想,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
(四)中国文明与世界文明相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中国的地域特征,又融合了世界多样性的价值观,实现了中国文明与世界文明相统一的逻辑关系。“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8](P33),价值观“集中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代表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9](P34),所以,价值观必然会体现地域性和民族性,是一个民族对价值理念和目标的自我认同和自我确证,与该民族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相一致。而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多样性,又决定着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同时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5](P98),“使各文明国家里发生的一切必然影响到其余各国”[5](P67),不同民族的价值观也在民族交往中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和相互借鉴,实现价值观的相融性和差异性,因此价值观就会体现本民族的地域文化特征,又兼蓄世界文明的共性。没有民族性,价值观就失去了生存的根基;没有世界性,就失去了与世界同步的开放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蕴含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先进性的传承,在内涵和形式上,在逻辑思维和语言风格上,在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上,都打上了中国文化的烙印,体现出中国风格、中国韵味和中国表情。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系统,而且在坚持以自我文化为主的基础上,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姿态,大胆汲取借鉴人类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优秀文明成果,是一个具有世界共性的价值追求,具有鲜明的世界特征。同时,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了人类进步的价值理想,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自豪自信地同世界其他价值观进行对话和交流。英国哲学家罗素说:“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过去已被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10](P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值认同,也在人类不同价值观的交流中更加丰富和发展,体现了人类发展的共同价值理念,共同创造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的精神追求,实现了中国特色与世界文明的有机统一。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价值
(一)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本民族生存发展需要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11],价值观的作用不仅是对人的素质提升,更重要的是“因为意识上的变革,价值观和道德说理上的变革,会推动人们去改变他们的制度安排和体制”[12](P332)。 当今世界, 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以及多元文化交织和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背景下,人的价值观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道德风气败坏,导致价值观的混乱,从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人的生存危机,“理性价值所造成的人的异化,在当代主要已不是肉体的,而是精神的,即人的意义世界的埋葬”[13]。当人的价值观选择迷茫时,社会发展也会失去动力,甚至阻碍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精神生活领域占主导和引领地位的价值观念体系和行为规范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1]因此必须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中的核心地位,通过大力宣传营造氛围,让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气,树立道德标杆。
(二)提升主体的道德自觉性
主体的道德自觉性,是指人在社会共同的道德关系和伦理准则中,自觉地发挥自身的主导性和能动性,自发地遵守和践行并不断优化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的意识和行为。而这种自发行为和意识既是人的本能的体现,又受社会环境、知识阅历和道德经验的影响和限制,因此要发挥人在核心价值观上认知的主观能动性,首先就必须有一种价值观作为引导,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道德追求的一个科学目标,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基础,因此必须运用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多种手段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氛围,为主体的道德自觉提供环境上的保证。“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14]也就是说,人的价值观可以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产生改变。因此,必须立足于主体的价值需求为本,提供满足主体需要的价值观。人有“对科学的向往,对知识的渴望,他们的道德力量和他们对自己发展的不倦的要求”[15](P45), 当价值观达到主体美的需求的时候,主体的自觉性就能发挥出来,并把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实践,从而提升道德素质。也“只有具有精神力量的个人这样地对待自己和社会,才可能解决由当今现实引起的问题,并形成在任何方面都富有价值的进步”[16](P21)。也只有激发了人的自觉性,才能变成自主的行为。
(三)夯实民族精神的基础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为本民族绝大多数人接受和认同并能够为本民族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支持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道德品格的总和。[17](P392)而核心价值观,就是维系一个社会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凝神聚力的思想共识,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精神支撑。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发挥着引导、规范和制约的作用,是凝聚社会共识和调动社会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精神之源。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灿烂的民族精神财富,不但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而且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养分。社会的发展,价值观也要与时俱进。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的先进制度,社会主义“将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18](P649)。一切的社会属性最重要的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占有人的本质。而人的本质就是实现物质与精神的自由。所以,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必然需要相适应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对这个制度需求的回应,也是对民族精神时代发展的显现,是民族精神时代性补充,丰富了民族精神的内容,赋予了民族精神的新境界,夯实了民族精神的基础。
(四)打造新型价值观
任何一种社会制度必定有着与之相匹配的社会意识形态,而社会意识形态又是社会价值观产生的基础,也是对社会形态的理性认识和价值认同。社会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18](P144),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必将超越旧的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建立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本身已经创造出了新的经济制度的要素,它同时给社会劳动生产力和一切生产者个人的全面发展以极大的推动”[18](P144),最终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价值选择、追求和目标,实现了个人与社会,与集体,与国家的关系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对资本主义价值观和传统价值观的本质超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反映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向度和实践,既是维系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的精神支柱和伦理道德准则,也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价值实现的基本伦理条件,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集体、个体存在的价值在于维护和实现人民的权利与利益,在于为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理想的伦理道德环境,是一种新型的价值观。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王玉梁.价值和价值观[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3]曾建平,邹平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代挑战[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潘建红,祁由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实现逻辑[J].求实,2014,(7).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周子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哲学思考[J].理论观察,2012,(5).
[10](美)成中英.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化[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
[11]习近平.在北大考察: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 价 值 观 [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5/04/c_126460590.htm,2014-05-04.
[12](美)贝尔.文化与意识[M].赵一凡,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13]何仲华.回到自身:世纪之交的哲学重建[J].学术月刊,1995,(10).
[14]季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诉求[EB/OL].theory.people.com.cn/n/2014,2014-02-13.
[15]施韦泽.敬畏生命——五十年来的基本论述[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6]赵存生.中国社会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