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浅析
2015-04-15曾光辉徐耀耀
■曾光辉 徐耀耀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尤其是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伴随着前段时间中国股市、汇市波动,以及不久前在中国大连召开的第九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一些质疑之声,某些西媒唱衰中国之声又起,甚至质疑中国政治制度。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制度比较而言,中国政治制度的相对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民主集中与当断则断的政治效率;二是选贤任能与群众推荐相结合的遴选机制;三是多党参政和荣辱与共的政治合力;四党管军队与党指挥枪的根本原则;五是能相对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
一、民主集中与当断则断的政治效率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民主集中与当断则断的政治效率体现的相对优越性显而易见,事例也举不胜举。
民主集中制,既是中国政治制度(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原则,也是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包含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两方面,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民主集中制既尊重多数、保护少数,反对把个人意志凌驾于集体之上,同专制主义根本不同;又反对把民主和法制相割裂,同无政府主义和极端民主化划清界限。我们的国家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能够协调一致地高效运转,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集中力量办大事、提高效率办成事。一个规划、一个方案、一个部署一旦确定下来,就能长期坚持、有效执行,有利于防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从根本上避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权利分立、相互掣肘、效率低下的弊病。
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政治制度早就暴露出弊端,最近影响较大的事件是,2013年10月,美国就因民主、共和两党意见分歧,导致奥巴马联合政府停摆,上演关门谢客多日的闹剧,不禁令人哑然失笑。
而我国在国际舞台的种种举动则尽显大国风范。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中的两次重要演讲(一是2015年9月26日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的讲话;二是2015年9月28日在第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式的讲话)中,共作了“八个宣布”。联合国发展峰会通过“2015年后发展议程”不到几天,中国政府就作出“八个宣布”,难道不是直接或间接地体现了“民主集中与当断则断的政治效率”吗?
二、选贤任能与群众推荐相结合的遴选机制
治国之要,首在用人。清代诗人龚自珍写道:“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意思是:国家的兴旺必须依靠疾风迅雷、万马无声的局面令人悲哀,希望老天重新振奋起精神,打破成规,大胆地降下治国英才。
选人、用人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江泽民同志在《加紧培养适应新世纪要求的中青年领导干部》一文中着重强调了三点:“第一,选人不拘一格,用人用其所长。第二,中青年领导干部的健康成长,自身努力是内因,党组织培养是外因,内因与外因要紧密结合。第三,我们从事的事业是空前广大的,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的。”接着,江泽民同志又形象地指出:“我以上说的三点,也可以用前人的三句诗来表述:第一句是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二句是郑板桥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第三句是朱熹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就是说,培养中青年领导干部,一要不拘一格,二要加强磨炼,三要人才辈出。”
习近平主席鲜明地提出并深刻地回答了如何培养与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这一重大问题。他强调,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怎样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勤于学、敏于思,经风雨、见世面;二靠组织培养,为干部锻炼成长搭建平台。怎样把好干部用起来?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努力做到选贤任能、用当其时,知人善任、人尽其才。
习近平主席的这些重要论述,指明了培养人、选拔人的主要途径和方向,深化了对干部工作规律的认识,为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提供了科学指南。其中重要一条,就是要在选人用人上采取行之有效的遴选机制,即继续坚持与完善 “选贤任能与群众推荐相结合的遴选机制”,才能做到不拘一格、人才辈出。“选贤任能”与“群众推荐”两者辩证统一,缺一不可。“选贤任能”,无论是组织上采取直接考察、选拔的方式,还是通过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从某个角度来看,都是可取的方式,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往往却不能保证选出来的人才一定是德才兼备、廉洁奉公的。只有通过与“群众推荐”相结合,增加透明度,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才能保证选出来的人真正是德才兼备、廉洁奉公的,才能尽量防止任人唯亲、拉帮结派的现象发生,才能尽量防止瞒天过海、带病提拔的现象发生。因为广大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推荐”的内容相当广泛,它包括无论是采取哪种方式考察、使用领导干部,至少有几个共同点,这就是“三度一权”:一是增加广泛的透明度;二是考察过程中的群众“认可”度;三是任职公示中的群众“把关”权;四是任职后的定期(如年度)考核中的群众“赞同”度。
由此可见,“选贤任能与群众推荐相结合的遴选机制”的确是中国政治制度相对优越性主要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多党参政和荣辱与共的政治合力
在当代中国,共产党处于执政地位,需要始终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批评,当然也需要始终接受一直同自己保持密切合作的各民主党派的监督和批评。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参政党作用,继续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共事。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共产党领导和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不同于西方两党制和多党制那种你上我下的权力争夺型的政党关系,是一种崭新的合作型政党关系。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是对间接民主、代议民主的完善和超越,有利于汇集各方面人士的智慧和力量,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利于促进政治稳定、社会团结。
四、坚持党管军队与党指挥枪的原则
“党管军队与党指挥枪的根本原则”是中国政治制度优越性主要表现的第四个方面,也是中国政治制度的独特优势。
中国人民解放军既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子弟兵,又是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既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又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党的宗旨为宗旨,以党的目标为目标。
回顾党史军史,“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党的一贯主张。毛泽东同志作为我军的主要缔造者,为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他明确提出:“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绝不容许枪指挥党。”并把“支部建在连上”作为建军原则,在基层建立党的组织,从而使党得以切实掌握部队。
邓小平同志也从政治原则的高度明确了党同军队的关系,他强调,党要管军队,军队任何时候都要听党中央的话,选人也要选听党的话的人,军队不能打自己的旗帜。
江泽民同志指出:“一定要在全军牢固树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观念,保证枪杆子永远掌握在忠于党的可靠的人手里,保证我军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同党中央在政治上保持一致,模范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指挥,不折不扣地执行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决策和指示。”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着重指出:“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军,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永葆人民军队性质、本色、作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防和军队建设。习近平同志指出:“我军作为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把听党指挥作为军队建设的首要。”作为军队统帅,每到一地考察,习近平同志都深入军队,接见部队官兵,并在不同场合,系统论述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2014年3月15日,习近平同志担任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并于当天以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组长的身份主持了该小组首次全体会议。他在会上指出:“要牢牢把握能打仗、打胜仗这个聚焦点。坚持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坚持问题导向,把改革主攻方向放在军事斗争准备的重点难点问题上,放在战斗力建设的薄弱环节上。”习近平同志还着重指出“三个更好”:改革是要更好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更好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更好坚持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五、能相对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强有力的社会动员组织能力,历来被大多数国家政党与政府所承认、所称赞,尤其在一些重大活动与事件中,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政府强有力的社会动员组织能力,更是被世人公认,被世人赞赏。这也是中国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方面。比如,无论从2008年先后发生的“一悲一喜”的“汶川大地震”与“北京奥运会”两大事件的某些“内容”看,还是从“三峡移民”和“上海世博会”这两项壮举看,均体现了举国体制的优越性。
破坏性最强、死伤人数最多、涉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给震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是,在灾难面前,举国上下,戮力同心,尽可能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在整个抗灾救援、恢复重建的过程中,创造了无数的奇迹。正如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宣传部长,时任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同志所说:“迄今为止,人类还不能阻止严重自然灾害的发生,但优越的社会制度可以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大可能帮助群众重建家园。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3年来,四川人民穿越灾难、崛起危难,不仅创造了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奇迹,而且实现原地起立、发展起跳,创造了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奇迹!昔日满目疮痍的地震灾区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变,成为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亮丽窗口。”
也是在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媒体人杨澜在《奥林匹克的力量》一文中说:“汶川大地震与北京奥运发生在同一年,使2008年更加不同寻常。自然的威力让人敬畏,生命的损失让人痛苦,活着的人相互扶助守望,让中华之精神在瓦砾中获得新生。当经历风风雨雨,奥运圣火穿越废墟,在生存者的手中,在英雄的手中,在孩子的手中,在祖祖辈辈以此为家的人们的手中传递的时候,我们再一次热泪盈眶。”
著名的史学家周汝昌在《北京奥运赋》之尾声曰:“念兹奥运大会,起舞傞傞。幸圣火之所至,得万邦之谐和。悟人天之契合,历兆世而不磨。日杲杲以丽景,月穆穆而金波。颂京华之星象,接天际之银河。乃诗乃赋,以讴以歌。镌刻斯文,碑碣巍峨。”还有一位名叫木言的作者在《奥运夜,我对妈妈说》一文中说:“在今夜的开幕式上,我们的艺术家们和直接参与制作、演出的7万多名儿女,形象而又艺术地浓缩了她、展示了她。古老的日晷标注出现代时刻;2008尊古缶,伴述着先贤哲语。闪烁在苍穹的29个烟花‘脚印’,童声领唱、万人和声的‘五星红旗’……还有古琴、书法、造纸、活字、戏曲、丝路、龙柱、凤凰,特别是蓝色星球尽显五洲,五环繁星拔地而起,千人太极刚柔相济,李宁凌空点燃火炬,等等。”
最后,中国举办的奥运会成功闭幕,国际奥委会主席高度评价与赞赏北京奥运会的核心词就是四个字:“无与伦比!”通过以上“北京奥运会”的相关“内容”看,“96%这一奥运史上最高的民众支持率”、“102个国家和地区的35万海外华人华侨及港澳台同胞捐款近10亿元建设的‘水立方’”、“报名参加北京奥运会赛会服务工作的志愿者达到113万人”、“奥运会当夜的开幕式上,中国的艺术家们和7万多名炎黄子孙直接参与制作、演出”、“万人合声的 ‘五星红旗’”、“千人太极刚柔相济”的壮观场面与响彻宇宙的“无与伦比”赞美之声等,完全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看出中国党和政府强有力的社会动员组织能力。
众所周知,“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浩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不仅涉及数千亿元的投资,而且要迁移数百万居民。据不完全统计,为了保证“三峡工程”顺利开展,党和政府(包括移民出去的当地政府与接收移民的若干省、市、县、乡政府),先后动员与组织了数倍于移民的几百万人(包括基层干群、志愿者等)自始至终负责或协助移民搬迁、安置的全过程,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一次成功的“现代人群大迁徙”。
之后,2010年,上海又成功举办了震惊世界的“世博会”。回顾“上海世博会”,虽然时过境迁,但恢宏浩大的场面、五彩缤纷的场景、绝妙精美的场馆、扣人心弦的场演等,时不时会在我们脑海中像电影镜头般一幕幕闪现……除此之外,时至今日,还有两件事让我们印象特别深刻,甚至终生难忘。一是“上海世博会”让中国成功推动联合国设立“世界城市日”;二是“上海世博会”的直接、间接服务者、志愿者就有“百万大军”,而且除了上海本地的,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的大学生就有数十万。仅江西师范大学就有数百名大学生在“上海世博会”场馆内志愿工作几个月,这种精神令人感动。我们想,仅仅通过来自(包括整个上海本地、整个长江三角洲在内的)全国各地、各高校“百万大军”的志愿者队伍这件典型的范例,完全可以说明“举国体制”释放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巨大能量,赢得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羡慕与赞叹。
近年来,国家“完善住房保障机制”给广大住房困难群众带来了希望、期盼,即将给千万住房困难群众带来实惠——“乔迁新居”,让唐代大诗人杜甫在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名诗中的“奢望”——“广厦千万间”真正成为现实。据李克强总理2014年与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国家 “完善住房保障机制”的内容都相当明确。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国家“完善住房保障机制”的内容至少有二:其一,2013年,全国“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666万套,基本建成544万套,上千万住房困难群众乔迁新居”;其二,2014年,要继续“完善住房保障机制”。
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国家 “完善住房保障机制”的内容也至少有二:2014年,全国“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740万套,基本建成511万套”;2015年,要继续“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
国家“完善住房保障机制”的相关工作暨重大举措,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央政府对继续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重视,而且充分说明,继续“完善住房保障机制”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是相辅相成的。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4.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秋石.旗帜凝聚力量 制度彰显优势——写在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3周年之际[J].求是,2011,(9).
[4]习近平.谋共同永续发展 做合作共赢伙伴——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的讲话[R].纽约联合国总部,2015-09-26.
[5]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R].纽约联合国总部,2015-09-28.
[6]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3.
[7]人民日报社理论部.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8]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
[9]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奋力谱写共筑中国梦的新篇章[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3.
[10]刘奇葆.社会主义制度铸就抗震救灾伟大奇迹[J].求是,2011,(9).
[11]江泽民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2]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13]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