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JCI 的医疗中心建设

2015-04-15姜小明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门诊科室中心

张 南,姜小明,温 浩

(1.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展改革办公室,乌鲁木齐 830011;2.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展改革部,乌鲁木齐 830011;3.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乌鲁木齐 830011)

2014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式通过国际JCI学术医学中心评审,成为国内首个通过第五版JCI学术医学中心医院评审的综合医院,也是目前国内通过JCI评审的规模最大的学术医学中心医院。在创建JCI过程中,就发挥专业技术优势,提高疑难危重症的诊疗水平,以学科建设提升医院内涵建设,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尝试整合优势资源,探索性重组、构建医院医疗中心。

1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疗中心管理模式

1.1 基本功能定位——一个“围绕”两个“助力” 医疗中心是以三级学科为主,将发展潜力大、具有引领能力的某个专业进行划分,形成四级亚专业群,以“达到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专科能力建设的标准”为目标,重在重组和构建专科核心竞争力的管理模式。其基础职能为整合优势资源,强化专科管理。围绕“以患者为中心”,开展中心医疗、教学、科研、培训和管理等工作,成为专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助力[1-2]。

1.2 医疗中心管理模式——多元化多功能建平台根据医疗中心在医院中承担不同功能分为:①统一管理型,单一的二级或三级学科;②协商管理型,兼具不同的二级或三级学科(如心脏中心下设心内科、心外科、CCU等);③技术平台型,高效支撑临床科室;④重大专病型,跨学科、跨地区合作开展疾病综合诊治。

1.3 医疗中心管理机制——纵向到底横向到边①纵向到底。在医院层面,制定院内中心管理办法,探索中心目标考核办法建立季度医疗纠纷研讨制度、中心主任胜任力考核,明确中心准入标准,强化中心动态管理,加强医疗风险预警,探索中心差异化考核。在中心层面,制定中心例会制度、中心科务公开制度,强化中心主任的班长作用,探讨中心及内设专业发展定位,研讨医疗技术创新。

②横向到边。加强医疗中心间协作模式,完善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建立多学科联合会诊模式,强化院内不同学科间学术研讨,提升疑难危重病例诊治能力,提高风险干预能力。

2 依托医疗中心管理模式 各学科各取所需个性化发展

2.1 协商管理型 2002年成立心脏中心,2012年对其进行重新整合与认定,是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融合内科、外科及医技科室的协商管理型中心。作为协商管理型中心,心脏中心重点提高中心协管能力,优化配置中心资源,着重强化中心对科室管理效果,突破管理“瓶颈”,重点加强薄弱指标的管理。

①优化流程管理。弹性管理床位,疏通急诊绿色通道;制定CCU与普通病房双向转入、转出标准及流程,打开中心内科室间良性运转通道;

②差异化绩效分配。以中心绩效三次分配为抓手,将各科室核心指标纳入考核指标,攻破管理弱项,在统一管理指标的基础上,制定内科、外科、医技科室三种分配方案,体现工作性质的差异性。

③中心内医师大轮转。心脏中心积极配合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将住院医师纳入全院大轮转计划,中心内部启动主治医师及低年资副高中心内部亚专业轮转。弥补医师专业能力在纵向深入能力强,横向学科交叉的能力薄弱。

④多学科互动。各科室收集整理在临床工作中的经典、疑难病例,中心两周组织一次疑难病例讨论,邀请相关学科专家多学科讨论,提高学科间互动能力。

2.2 统一管理型

2.2.1 感染性疾病中心(内科)——整合管理松散科室 找准学科发展主线 感染性疾病中心是在感染科、肠道门诊、发热门诊为基础成立的,成立后感染性疾病中心积极构建组织构架、梳理制度与流程,改变既往管理松散模式,以集中式管理梳理工作制度与流程,强调诊疗规范、管理统一。

①一个主攻方向,多个亚专业组,特色发展。将诊疗疑难危重传染病和各种肝病为主攻方向,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并发症、肝衰竭及并发症、小儿肝病及小儿传染病,特殊感染为亚专业,以新疆高发的传染性疾病(各种传染病、艾滋病及机会性感染)为重点,感染重症、病毒性肝炎、HBV/HCV相关肝病为特色的发展主线。

②利用优势,合力提升。本院感染性疾病中心是中国肝病规范化诊疗和管理建设基地之一、中国乙肝临床科研随访平台建设13个基地之一、新疆最大的感染病/肝病治疗研究中心、新疆惟一肝病专业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感染性疾病中心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和平台建设,在学科发展主线集中合力,在管理中规范整合,经过近一年的运营,各项运营指标稳步提升。

2.2.2 泌尿中心(外科)——大门诊小病房 带动弱势学科发展 泌尿中心前身为泌尿外科病房和门诊、男科病房和门诊。中心成立后,各科室床位数均有缩减。泌尿中心转变发展思路,从“门诊”着手,将男科医师从病房解放出来,覆盖门诊工作日,把非手术诊疗活动转向门诊,初步实现符合男性疾病诊疗的模式——大门诊小病房。

①大门诊小病房。门诊病房占第三病区70%的床位。门诊专业组专人负责,诊疗室多人多能,工作人员跟着患者移动,如碎石室、尿动力室等。门诊病房专注于三日内诊疗任务,如前列腺穿刺活检、输尿管镜碎石等近似日间手术的诊治,缓解了其他病区的床位压力。中心组织亚专业学术交流,推动首诊后的亚专业流向,逐步实现专病诊治门诊。

②弱势学科发展。床位和工作量的减少,解放病房的男科医师,把精力转向专病门诊,开始发展男性病亚专业,理论和技术逐步提高。利用中心资源带动弱势学科的发展,使男科组成为新疆地区唯一的公立医院专业组。泌尿中心副主任医师以上确定亚专业;主治医师需在在中心内轮转,并完成总住院培养;住院医师接受医院全外科培养。为学科后续发展提供人才培养。

泌尿中心于2013年2月成立,在中心统一管理下,在科室人员未发生结构调整及床位数大幅缩减的情况下,加强科室间的协作,医院多项核心指标完成较好,平均住院日由2012年8.2天,有效缩短至7.4天,手术率由60%上升至70%,疑难危重比例同比上升。

2.3 技术平台型 介入放射中心以介入放射科为技术平台,支撑相关介入学科的发展的技术平台型医疗中心。作为外周血管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心脏介入诊疗培训基地,介入放射中心成立后,以“质量和安全”为抓手,成立介入放射中心专家委员会,采取资质准入、新技术监管、规范外请专家流程、介入手术分时段四大举措,规范了医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①资质准入——提高质量。未成立介入放射中心前,该平台科室及人员多、各科室独立开展工作、无统一管理机构、介入手术零监管,存在较大医疗安全隐患。成立介入放射中心后,首先对医师介入准入资质进行认证,将具有高学历高年资的主任医师作为介入放射诊疗的培训导师,并将启动对主治医师进行培训和动态考核工作。

②新技术论证——统一标准。组成介入放射中心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实行月例会制,论证引进的新技术。对在国际、国内领先且在本院可行的新技术,委员会提出引进方案,安排专人负责引进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如在为哈佛专家指导肾病介入放射等新技术的引进做前期准备工作。

③规范外请专家流程——规避风险。制定《新医大一附院介入放射中心外请专家流程》,规范外请专家流程,规避医疗风险。

④分时介入手术——提高手术间利用率。依据各科室手术预约情况及诊断、治疗项目的平均耗时,实行手术预约排班制,为每个科室划分介入手术时段,提高手术效率,缓解患者因等候手术带来的痛苦。开展分时介入手术以来,术前平均占床时间由6.9天减少到4.15天,手术量明显增加。仅2013年9月共完成手术866台次,较2012年同期增长282台次,同比增长48.29%。

3 医疗中心聚合力共促学科发展

消化血管外科中心、心脏中心、妇科·生殖助孕中心依托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新疆重大疾病医学重点实验室,着力提升中心科研能力,参与新疆重大疾病系统综合防治研究;各医疗中心发挥专业特色,搭建高端学术平台,连续承办4届新疆学术品牌论坛“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心脏中心连续举办7届西部长城心脏病学会议;第24届国际包虫病大会,2012中亚区域人畜共患病防治研讨会,来自世界各地多国专家汇聚新疆乌鲁木齐,共同探讨推动前言学科的发展。

4 小结

本院以JCI国际评审为契机,一切为了患者安全目标,通过探索医疗中心的管理新模式,通过构建或重组院内医疗医技中心,作为促进学科发展,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抓手,以期实现“中亚一流,具有区域特色和国际影响,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管理五位一体的研究型医院”的未来规划。

[1] 牛宏利,霍海潮,石 光,等.三级医院改革的若干基本问题辨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0,26(4):241 -243.

[2] 曹金红,刘智明,陈禹潭.三级医院医改中的相关问题与策略[J].中国医院统计,2012,10(19):382 -384.

[3] 石少辉,吴国平,李茂廷.我院骨科亚专业划分的探讨[J].航天航空医学杂志,2011,22(4):428 -429.

猜你喜欢

门诊科室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门诊支付之变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