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瘰疬辨治溯源

2015-04-15江晶晶陈仁寿

吉林中医药 2015年12期
关键词:正宗肝肾结核

江晶晶,陈仁寿

(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210023)

瘰疬,是一种发生于颈项部的慢性化脓性疾病。因其结核成串,累累如贯珠状,故名瘰疬,相当于西医的颈部淋巴结结核。中医对瘰疬的认识源远流长,古代文献中有关瘰疬的病名、病因病机、诊查要点、辨治用药论述颇为丰富,本文将其源流探究如下:

1 病名

瘰疬之名始见于《灵枢·寒热篇》:“寒热瘰疬,在于颈腋者。”此后有不同的病名见于后世文献中,晋末《刘涓子鬼遗方·卷五》谓之瘰疬疮,曰:“治痱、瘰疬疮,白蔹膏方。”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曰:“瘰疬瘘者,因强力入水,坐湿地或新淋浴,汗出头中,流在颈上之所生也。”瘰疬瘘当指瘰疬肿核溃破后流脓者,宋代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称之为“瘰疬漏”。明代陈实功的《外科正宗·瘰疬论第十九》记载“散肿溃坚汤治瘰疬马刀疮”“瘰疬酒药方治年久瘰疬结核”,所谓“瘰疬马刀疮”“瘰疬结核”均指瘰疬。清代祁坤《外科大成·卷二》认为:“瘰疬结核于颈前项侧之间,小者为瘰,大者为疬,连续如贯珠者为瘰疬。”此书根据瘰疬形状、性质及成因,又将命名为蜂窠疬、惠袋疬、气疬、血疬、筋疬、风疬、蛇盘疬、燕窝疬、瓜藤疬、痰疬、蟹疡疬、流注疬、单窠疬、莲子疬、重台疬、门闩疬、石疬、木疬、锁项疬、鼠疬。清代郑梅涧《重楼玉钥·喉风三十六症名目》称之为瘰疬风,云:“瘰疬风生似核形,又如疖毒一样一般称,莫疑此症由冤债,妙药能除夙孽平。”

2 病因病机

据古代文献记载,瘰疬病因错综复杂,《灵枢·寒热篇》曰“外感毒气”而致,《金匮要略》曰“因虚劳而得之”,《外台秘要》强调肝肾虚热而致,朱丹溪认为伤于饮食及气郁所致。《外科正宗·瘰疬论第十九》则将外感毒邪、忧思郁怒、伤于饮食一并提出。清后又有多人提出瘰疬由痰所致,而痰则起于气郁等。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2.1 肝气郁结 忧思恚怒,肝气郁结,气机失于疏泄,郁而化火,煎熬津液,灼为痰火,结于颈项脉络,遂成瘰疬。如清代程国彭《医学心悟·卷四》曰:“瘰疬者,肝病也。肝主筋,肝经血燥有火,则筋急而生瘰。”元代齐德之《外科精义·论瘰治法》:“其症皆愤怒气逆,忧思过甚。”

2.2 脾失健运 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湿,则湿聚成痰,浊痰注入肌肉,凝聚于颈项而成。如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瘰疬论第十九》谓:“痰疬者,饮食冷热不调,饥饱喜怒不常,多致脾气不能传运,遂成痰结。”肝气郁结,横逆犯脾,也会致使脾失健运,如清代陈士铎《辨证录·卷之十三》曰:“盖瘰疬之症,多起于痰,而痰块之生,多起于郁,未有不郁而能生痰,未有无痰而能成瘰者也。”

2.3 肺失治节 若肺气不足,治节无权,水湿津液失于宣化,则聚而成饮化痰,窜注皮里膜外,倘夙疾痨瘵,肺阴久耗,可内生虚火灼津炼液,凡此皆可结聚为瘰疬。明代李木延《医学入门·外集·卷五》:“瘰疬,痨症之标也。”清代梁希曾《疬科全书》曰:“疬之成症,原与痨瘵相表里也,同一阴火也,痰也。其痰其火,行之肺脏,初期咳嗽吐血,随成痨瘵,行之经络,则为瘰疬。”

2.4 肝肾不足 先天不足,禀赋薄弱,生后未及时补养,精血素亏,肝肾不足,每致颈项结核累累。肝肾虚弱往往会导致阴虚火旺,容易炼液为痰成疬。如《疬科全书》:“自襁褓而至成童,旋起旋消,或凝结久而不化,或时大时小,此多由先天虚损所致,或在其母腹内,因饮食不谨而来。”唐代王焘《外台秘要》云∶“肝肾虚热则生疬”。

2.5 外感六淫 外感风、寒、暑热,四时杀厉之气,乘虚从皮毛或口鼻侵入机体,沿经络扩散与宿邪相搏,窜注颈上、腋下,可结成顽核;倘郁滞不散,久则内溃成疬。清代吴谦《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瘰疬形名各异,受病虽不外痰、湿、风、热、气毒结聚而成,然未有不兼恚怒、忿郁、幽滞、谋虑不遂而成者也。”

3 辨证论治

3.1 疏肝解郁 用疏肝解郁药来使肝木条达,从而气机舒畅,取得消肿散核的作用。《外科正宗·瘰疬论第十九》云:“筋疬者,清其肝、解其郁,柴胡清肝汤之类是也。”代表方有逍遥散,常用药物有柴胡、香附、青皮、木香、延胡索、川楝子、枳壳等。

3.2 健脾化痰 脾虚失运,水湿内停,聚而成痰之瘰疬,治宜健脾化痰。《外科正宗·瘰疬论第十九》曰:“(瘰疬)初起如梅如李,生及遍身,久则微红,后必溃破,易于收敛。”“痰疬者,豁其痰、行其气,芩连二陈汤之类是也。”脾虚痰阻之瘰疬,方用逍遥散合二陈汤。常用药物有茯苓、白术、山药、昆布、海藻、煅牡蛎、白芥子、陈皮、半夏等。

3.3 益气补肺 瘰疬日久,气血亏虚,多见于痨虫侵袭而致者,治宜益气补肺。《外科正宗·瘰疬论第十九》曰:“志不得发,思不得遂,积想在心,过伤精力,此劳中所得者,往往有之,最为难治。有此先养心血,次开郁结,益肾安神,疏肝快膈,如归脾汤、益气养荣汤,俱加香附、青皮、山栀、贝母、木香之类是也。”

3.4 滋补肝肾 肝肾不足以阴虚火旺的症状多见,治宜补益肝肾,滋阴降火。《疬科全书》曰:“凡颈际夹起,大如卵形,坚硬异常。或一边,或两边,或带小核数粒,此乃寒痰凝结而成,名曰阴火疬。必其人体质羸弱,或后天亏损所致。当以温补肝肾固脾为主,如加减六味地黄丸之类。再审其或唇舌常白,面色痿黄,并其脉沉迟无力,必兼用附、桂,乃克奏功。”

3.5 祛散外邪 瘰疬初期起病较急,兼有表证,治疗针对不同病因与证候都选用不同的祛邪方法。《外科正宗·瘰疬论第十九》曰:“风毒者散其风、除其湿,如防风解毒汤之类是也。”“热毒者,清其脾、泻其热,连翘消毒饮之类是也。气毒者,调其血、和其气,藿香正气散之类是也。”药用金银花、连翘、黄芩、蒲公英等。

4 外治法

4.1 治则 《外科精义·论瘰治法》曰:“结核瘰疬,初觉有之,即用内消之法。”“经久不除,外治不明者,并宜托里。”认为腐蚀药治肿核及瘘管形成等症,可以使毒外泄而不内攻,恶肉易去,好肉易生。因此后世在治疗瘰疬常遵循“内而消托、外而腐蚀”的原则。而《医宗金鉴》认为“推之移动为无根属阳,外治宜因证用针灸敷贴、蚀腐等法;推之不移者有根且深,属阴,皆不治之证也,切忌针砭及追蚀等药,如妄用之则难收敛。”

4.2 治法 1)敷贴法。《医宗金鉴》根据瘰疬未溃、溃后详细罗列了外用敷贴方。未溃方:金倍散、神功散、李杲龙泉散、朱震亨贴瘰疬饼、神效瘰疬方、龙珠膏。溃后可用蟾酥拈子、五云膏、绿云膏、蛇蜕膏。2)灸法。适用于瘰疬日久,坚核不消,如《外科正宗》记载先用艾炷灸瘰疠核上七壮,灸疮起泡,以小针挑破,取冰蛳散药末,津唾调成饼状,贴灸顶上,绵纸封贴瘰疬核,勿使移动泄气。7 d后,四边裂缝;再7 d,其核自落;再搽玉红膏,内服补药,助其收口。同时还记载了瘰疬外治法,紫霞膏、琥珀膏、大红膏的具体用药和用法。3)火针、火烧法。《外科正宗》中提及火针法破核消痰功效显著,协以灯草桐油刺破疬核,能使疬核自落。而对于用灯草桐油的火烧法的运用,在清·李子毅《痰疬法门》中的外治法门中详细列出治疗痰疬的火烧方法和穴位。4)点疬法。在《疬科全书》中载有点疬药方及用法,用石灰、纯碱、朱砂以酒泡之,点于疬核周围三分处,数次之后可制服核外之根株,使疬核潜消,不能再复发。此外,民间还有挑刺法、落核法。

5 结语

古代文献有关瘰疬的研究颇多,除以上内、外治则之外,还创有许多民间验方,如内消瘰疬丸、夏枯草膏、灵鸡蛋、猫眼草鸡蛋、瘰疬鼠疮方等。纵览历代文献对瘰疬的论述,无论是证型还是治法,都远远超过当前《中医外科学》各版教材所记载,因此必须多读文献,可以拓宽思路,全面认识中医对瘰疬的诊治,做到内外兼治,标本兼顾,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缩短病程,从而提高疗效。

猜你喜欢

正宗肝肾结核
停不下的酒局饭局最伤肝肾
肝肾好的男人更健康更有魅力
认准这个“壹”,才是正宗的昌盛“海南壹号”
‘Fourand More
《我的英雄学院》——这就是正宗的《少年Jump》!
一度浪漫的结核
层次分析模型在结核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老年肝肾囊肿抽吸固化治疗效果观察
最正宗的,就是最好吃的?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的中医辨治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