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邵铭教授治疗胆系疾病

2015-04-15陈沁磊胡谦锋

吉林中医药 2015年12期
关键词:口苦金钱草小便

陈沁磊,邵 铭,胡谦锋

(1.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210029;2.江苏省中医院,南京210029)

邵铭教授为江苏省中医院感染科主任、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任江苏省中医学会感染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委员、师从全国著名老中医徐景藩教授学习,跟师期间,发表《徐景藩教授诊治肝内结石经验》《徐景藩教授论黄疸诊治》《徐景藩教授诊治肝硬化的经验》《徐景藩教授论“肝性胃病”》等多篇论文。擅长胆囊炎、胆石症、胆管炎、肝内胆管结石、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对慢性胃炎、胃溃疡、肠道感染等疾病亦有颇深的造诣。笔者有幸师从邵铭教授学习,现撷取邵铭教授两则胆道疾病验案,以飨同道。

1 病因病机

胆囊炎、胆结石等胆系疾病属现代医学范畴,中医无此类病名,但有相关记载,可将其归为“胁痛”“胆胀”“黄疸”等范畴[1]。胆胀一名最早见于《灵枢·胀论》:“胆,少阳也,是动则痛……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叹息”,简要指出了胆胀的症状[2];张仲景也在《伤寒论》中描述“结胸实热,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往来寒热,身黄如桔色”,并提出大陷胸汤、大柴胡汤等组方[3]……这些文献中不仅指出了胆囊炎、胆石症相关的症状,还提出了胆腑与黄疸的关系,为目前的临床诊治提供了更好的依据。

胆系疾病与肝的疏泄功能失常有着密切的关系。胆附着于肝,构成经脉互为属络的表里关系,肝胆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同司疏泄,共主勇怯”,肝主疏泄,分泌胆汁,胆藏泄胆汁,二者协调合作,胆汁疏利于小肠,帮助脾胃消化食物[4]。

2 病案举例

病案1 黄某,女,50岁,2015年2月2日初诊,右上腹胀痛1周,右上腹胀痛连及后背,口干口苦,稍感腹胀,食纳尚可,夜寐较差,易醒,小便偏黄,灼热感,大便质软成形,日行1次,舌质较红,苔薄白稍腻,脉细弦。查 B超示:肝脏回声增粗,ElastPQ均值5.2 KPa,胆囊壁毛糙。无“慢性肝炎”病史。邵师拟方:醋炒柴胡6 g,炒枳壳15 g,白芍20 g,炙甘草5 g,延胡索10 g,乌药 10 g,苏梗 10 g,金钱草 30 g,鸡内金10 g,川黄连 3 g,肉桂1.5 g,草豆蔻4 g ,厚朴5 g,茯神 15 g,糯稻根 15 g,煅龙骨 10 g,煅牡蛎 10 g,炒麦芽15 g。14剂,1剂/d,水煎服。2015年2月16日2诊:患者诉右上腹胀痛及后背疼痛明显好转,口干口苦偶作,食纳可,夜寐一般,大便正常,小便仍有灼热感,伴有尿痛,舌质红,苔薄白微腻,脉细弦。予原方加金钱草30 g,荔枝草15 g。14剂。2015年3月3日3诊:患者已无明显上腹部疼痛,时感口苦,无明显口干,小便灼热感有所好转,食纳可,夜寐一般,二便调。继予2诊方,14剂。半月后随诊,上腹部胀痛、口干口苦等症状均明显改善。

按:1诊患者右上腹胀痛连及后背,腹胀,伴口干口苦,因近期生活琐事致情志不畅,食纳尚可,夜寐较差,易醒,大便质软成形,日行1次,舌质较红,苔薄白稍腻,脉细弦。辨证为肝郁气滞型,同时夹湿。患者为中老年女性,因情志不畅,气机郁结肝胆,导致胆汁疏泄失畅,故见胁痛放射至后背、脉弦;肝郁气结,横逆犯胃,以致脾失健运、胃失和降,酿生湿热,症见口干口苦、腹胀、苔白稍腻等表现。患者年过五八肾气渐衰,情志不调内伤心脾,肾阳不能上济于心,故见寐差。治以疏肝理气兼化湿。邵铭教授处方以四逆散合二金汤加减而成。醋柴胡、炒枳壳、白芍、炙甘草4药组成四逆散,方中醋柴胡与炒枳壳配伍,疏肝解郁、破气除胀,佐以白芍养血柔肝,收敛肝气,疏散与收敛相结合,防止气散而不收;乌药、延胡索、苏梗合用,行气止痛宽中,治疗两胁部及腹部胀痛;金钱草、鸡内金利胆排石、消食健脾;川黄连、肉桂配伍实为交泰丸,清心火,暖水脏,交通心肾,清心安神;茯神宁心健脾;患者舌苔稍腻,加草豆蔻、厚朴燥湿化痰,行气除胀;龙骨、牡蛎相须为用,能平肝潜阳、镇静安神。2诊时右上腹胀痛及夜寐已有所好转,但仍有小便灼热感,加金钱草、荔枝草清热通淋。3诊后症状明显改善,肝郁气滞之象不著,小便基本正常,予原方巩固。

病案2 王某,女,39岁,2015年3月20初诊,反复右胁不适10年余,加重1月。患者诉右上腹胀痛,后背酸胀疼痛,呈阵发性挛痛,厌食油腻,口干,无发热,食纳欠佳,夜寐尚可,时有排便不畅,小便偏黄,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患者10年前查B超示: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2009年行“胆囊切除术”;2015年3月1日查上腹部MRI:肝左右叶内肝内胆管多发结石,局部胆管炎,胰腺形态饱满,胆总管上段增粗,下端变细。2015年3月10日查胃镜示:食道未见异常,慢性胃炎。患者拒绝手术。邵师拟方:醋炒柴胡5 g,黄芩 10 g,青皮、陈皮各 10 g,制大黄 10 g,半夏10 g,金钱草 30 g,鸡内金 10 g,皂角刺 10 g,三棱10 g,王不留行 5 g,九香虫 8 g,五灵脂 10 g,黑丑4 g,杏仁 12 g,当归 10 g,炒麦芽 15 g。14 剂。1剂/d,水煎服。2015年4月3日2诊:诉右上腹胀痛稍有好转,口干,胸部胀闷,食纳尚可,夜寐一般,大便质软成形,1~2日1行,小便偏黄,舌红,苔微黄,脉弦。予原方加瓜蒌皮10 g。14剂,用法同上。2015年4月17日3诊:口干及上腹痛较前明显好转,食纳夜寐尚可,二便调,舌红,苔薄白,脉弦。予1诊方继服14 d。嘱患者注意饮食及情绪,不适随诊。

按:患者为中年女性,右上腹胀痛,呈阵发性,伴有口干、便秘、尿黄、舌苔黄腻,辨证为胆腑郁热证。患者或因饮食不节或因情志不舒,中焦气机壅滞,少阳枢机失利,影响胆腑气机升发通降;胆失升发,则相火内闭,郁而化热;胆失通降,则胆汁内瘀,衍生实邪,热实相搏,使胆失宁谧,发为胀痛,同时伴有口干、便秘、苔黄等热象。治以通腑清热,行气导滞;邵铭教授处方由大柴胡汤加减而成。方中柴胡、黄芩和解少阳;青陈皮、炙大黄、法半夏行气导滞,燥湿化痰。金钱草、鸡内金利胆排石,健脾;皂角刺、三棱、王不留行、九香虫破血活血,攻窜通络。邵铭教授认为,对于疼痛屡发,结石较多或较大者,可用攻窜通络法加强疏通之功,来加速胆汁的流动,其效果尤佳。许尤琪等[5]认为活血化瘀法能促进胆道中湿热瘀毒的排泄,并增强胆囊的收缩和排泄效能,“通则不痛”;另外,胆结石如泥沙样结石本身可以认为属“瘀”的范畴,故破血活血法不仅能利胆通腑,还有溶石的功效。五灵脂、黑丑共奏消胀祛积之效。灵丑散由章次公先生所创,国医大师朱良春认为:凡痰瘀交阻、宿食不消、浊气填塞,而致腹痛撑胀,此药悉可选用,往往可奏浊气下趋,阴阳调和,胀消痛定之效[6]。杏仁、当归合用增强活血止痛、润肠通便之功;炒麦芽不仅消食健胃、又能疏肝解郁,改善肝气郁滞的症状。2诊时患者腹胀症状好转,大便调畅,表明胆腑气机壅滞之象得以改善,伴有胸闷,加瓜蒌皮利气消胀;3诊患者腹胀、口干症状好转,舌苔薄白,胆腑郁热之象已不显,通腑清热疗效显著。

3 小结

胆囊炎、胆石症的病位在胆,与肝、脾胃相关。邵师指出其主要病机为肝气郁结,疏泄失常,胆汁郁阻化热所致。治疗应以疏肝理气,清热利胆,缓急止痛为主。肝之疏泄功能正常,则胆汁排泄通畅。从临床病案来看,确实有良好的疗效。对于肝源性胆囊炎或病毒性肝炎合并胆囊炎者,邵铭教授指出,肝脏体阴而用阳,慢性肝病日久易耗伤肝阴肝血,造成“肝体不足”或“肝用有余”,导致胆汁生成乏源,不能一味疏肝理气,更当重视养阴柔肝,加入白芍、枸杞子、乌梅、麦冬等,滋阴养血、酸甘化阴,胆汁生成得源,往往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1]吉芳亚.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囊炎40例疗效分析[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4,28(3):222-224.

[2]都亚楠.《黄帝内经》肝系疾病名义考[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12.

[3]方令.张仲景柴胡剂药证方证探讨[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

[4]吴欣.中医药治疗胆石症综述[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6):244-247.

[5]许尤琪,吕真.活血化瘀为主治疗胆石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6,4(3):141-143.

[6]何迎春.朱良春治痰经验浅析[J].中医杂志,2012,53(21):1812-1813.

猜你喜欢

口苦金钱草小便
口苦口臭,可能是肝脏不好受
Las semillas de cuscuta y la lisimaquia
为什么人紧张的时候就想小便呢?等
大便便和小便便
口苦咽干,是生病了吗
金钱草醇提水沉工艺的优化
施肥水平对金钱草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晨起口苦是怎么回事?
金钱草外敷治腮腺炎
嘴里有苦味是咋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