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爱》——一部女性的抗争史

2015-04-15雷牧野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罗彻斯特舅母海德

雷牧野

(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引言

《简·爱》是19世纪英国文学史的一部经典作品,主人公简·爱的抗争是贯穿全书的主线。简·爱是一位进取、自立、顽强的女性。她出身贫寒,容貌平凡,但她并不以此自卑。她蔑视权贵的跋扈,讥讽他们的浅薄,显示出自立自强的高贵品格。她有顽强的生命力,绝不向命运低头,最后有了自己期盼的理想生活。一百多年以来,简·爱这一女性形象一直被视为敢于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和爱情的精神典范。夏洛蒂·勃朗特运用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从主人公的童年一直写到其结婚生子,描绘了简·爱一生经历的磨难。一般认为,简·爱对命运的反抗主要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以五处房屋为代表:童年时期的盖茨海德,少女时代的罗伍德寄宿学校,当家庭老师的桑菲尔德庄园,与表兄一起生活的莫尔顿村和婚后的芬丁庄园。这五个地点相辅相成、环环相扣,构成了一部女性的抗争史:女性反抗的萌芽——发展——逐步成熟——巅峰——胜利。

一、女性反抗的萌芽——在盖茨海德

盖茨海德是简·爱最初的抗争之地,她以叛逆者的形象抗击着舅母一家的阶级压迫和性别歧视。首先,简·爱反抗的是阶级压迫。由于她是没有遗产的孤儿,与物质条件丰裕的舅母一家形成尖锐的阶级对立。盖茨海德的舅母一家是上等人,而简·爱则成为被歧视、被排斥、被虐待的下等人,这种阶级的不平等只留给简·爱一条出路——反抗。里德太太冷血无情,三个表兄妹欺压善良,简·爱在家中的地位如佣人般低下,没有感受到一丝怜悯之心。表兄约翰曾谩骂到:“你本来该去讨饭才对,不该在这儿跟我们这种上等人家的孩子一起生活。”出乎意料的是,简·爱声嘶力竭地回击着侮辱,挫伤了表兄约翰的威风,幼小的躯体栽下了反抗的种子。

除了反抗阶级的压迫,简·爱还抗击着性别的歧视。表兄约翰人品恶劣、不务正业,却凭借其男性身份成为里德舅母的掌上明珠,成为盖茨海德的少主人;表妹乔治亚娜心肠恶毒,偏偏却得到全家人的纵容,原因就是她披着一张遮蔽丑陋的外貌。简·爱面对苍天愤怒的大喊:“……,不公平!不公平!”

在盖茨海德,没有物质基础,没有男性身份,没有美丽外表,简·爱受到了阶级与性别的双重压迫,但简·爱却在弱小的身体里迸发出争取家庭地位的反抗。

二、女性反抗的发展——在罗伍德寄宿学校

如果说简·爱的反抗性格在舅母家有了萌芽,那么在罗伍德寄宿学校,她的反抗精神得到进一步发展。为了惩罚简·爱,她被舅母送到一所孤儿院式的寄宿学校——罗伍德寄宿学校,那里,生活资料匮乏,戒律森严,疾病流行,学生惨遭打骂、罚站、剪头发。即使环境如此恶劣,简·爱仍大胆地反抗着,这与她的朋友海伦逆来顺受的性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目睹着斯卡彻德教师残暴地抽打海伦,简·爱愤怒地说:“我要是你的话,准会恨她,反抗她。要是她敢用那根鞭子抽我,我就从她手里夺下来,当着她的面把鞭子折断。”面对海伦的宽慰,简·爱再次反驳自语:“她对欺辱她的人表示宽容,这让我更无法理解,也无法产生同感。”在简·爱眼中,人都有权利表达内心不满,受到不公时应该为了尊严而反抗,而不是信奉无用的宗教迷惑。海伦死后,简·爱决定离开这个令人窒息的魔窟,开始向着新工作、向着新生活勇敢上路。

三、女性反抗的逐步成熟——在桑菲尔德庄园

简·爱怀着新的渴望来到桑菲尔德庄园做家庭教师,不久便和男主人罗彻斯特坠入爱河。罗彻斯特家财万贯,生活奢华,而简·爱的社会地位却微不足道、不值一提。这是一桩不被看好的恋爱,但简·爱将世俗的偏见搁置一旁,奋力追求自己平等的爱情。

罗彻斯特起初也赞同恋人的平等爱情观,但由于骨子里的大男子主义倾向,他没有从根本上把简·爱视作独立的个体。他凭着经济上的优势,企图支配和占有简·爱。虽然爱得深沉,简·爱依旧没有忽视对独立生活的渴望。她拒绝罗切斯特送的衣服和珠宝,认为金银首饰是束缚的象征,命运应该掌握在自己手里;婚礼当日,当发现罗切斯特的前妻仍然健在,简·爱毫不犹豫地逃婚出走,不做豢养的小鸟,不做千夫所指的情妇,也不屈从他人的意志,只想坚持精神上的自尊。

尽管与罗彻斯特分离十分痛苦,她坚守着忠于自我的本真。她抗拒了生命中第三位男权主义者的权威,又踏上了一条人迹罕至的路。

四、女性反抗的巅峰——在莫尔顿村

经历了严冬与乞讨的折磨,悲痛欲绝的简·爱倒在了上帝的又一门前——圣·约翰家。令人惊奇的是,圣·约翰竟是她的表哥,瞬间简·爱寻找到亲情,好似到达了幸福的终点站。当简·爱继承叔叔两万英镑的遗产时,她果断决定和圣·约翰平分。在简·爱看来,钱与亲情比起来,一文不值,简·爱以实际行动抗击着维多利亚时期的金钱至上。

在与圣·约翰的交往中,简·爱的性格也自然闪现出反抗的特征。去印度传教前,圣·约翰向简·爱求婚,现实版的郎才配女貌就要上演。可圣·约翰的理由却是需要一名很有教养的传教助手,不是因为爱,是因为女人的工具性。“在阶级社会里,社会生活中的美丑斗争的实质是先进阶级与反动阶级的矛盾和斗争,表现为进步力量、正义事业与各种丑恶势力的比较,对立和抗争”,简·爱认为婚姻应该以相互平等为基础,没有平等就好比人间地狱,于是愤怒地反击着圣·约翰——这个宗教代言人的压迫,唱响了女性反抗的最强音。

五、女性反抗的胜利——在芬丁庄园

简·爱拒绝圣·约翰后,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鼓足勇气,决定再探望一下罗切斯特。难道简·爱放弃了原则,屈尊要做一个情妇?不!她冥冥中听到了罗切斯特的呼唤。再次回到桑菲尔德庄园,房屋已成废墟,疯女人成为大火的陪葬品,罗切斯特也双目失明。面对这样的变故,简·爱还能接受罗切斯特吗?能!穷困潦倒、疾病缠身的罗切斯特正是简·爱的理想伴侣,追求平等的顽强意志和篾视传统伦理的可贵使有情人终成眷属。

简·爱将家安置在森林深处的“芬丁庄园”,与罗彻斯特结婚生子,进入了灵魂的世外桃源。

结语

《简·爱》中的五栋房屋标志着女主人公不同阶段的反抗历程。在敏感叛逆的盖茨海德,她开始探寻家庭的慰藉;在懵懂无知的罗伍德寄宿学校,她努力呼吁教育的公正;在寄人篱下的桑菲尔德庄园,她渴望爱情不被金钱所占有;在慎独反思的莫尔顿村,她打破宗教强加于女性的枷锁;在回归心灵的芬丁庄园,她收获了梦寐以求的爱情。简·爱以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情感一次次抗击男权社会的虚伪,一次次否定金钱婚姻的庸俗,一次次鄙视上流社会的空洞。她不搀和杂念,不做他人附庸,独立、强大、自重,渐渐地成熟,赢来新生。

[1][2][3][4](英)夏洛蒂·勃朗特.简·爱[M].贾文渊,译.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5]谭丽华.试论简·爱的反抗精神[J].六盘水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1):43.

猜你喜欢

罗彻斯特舅母海德
舅母趣事
独一无二的海德
海德汉EMO2019展品预览
冬青树
独一无二的海德
EMO HANNOVER 2017之海德汉
残缺也是一种美
——《简爱》中罗彻斯特的魅力
迷失藻海
本性的回归与自我救赎
——罗彻斯特人物解读
宁静的舞台深厚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