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嘉庚精神: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宝贵资源

2015-04-14

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嘉庚精神: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宝贵资源

林德时

(集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福建厦门361021)

[摘要]嘉庚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丰富多元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三个倡导”的内容是相契合的,是厦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土化载体,因而是进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宝贵资源。

[关键词]嘉庚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宝贵资源

一、引言

2014年10月,值陈嘉庚先生诞辰14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给集美校友总会回信,希望广大华侨华人弘扬“嘉庚精神”。[1]随后,福建省委书记尤权、省长苏树林分别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做出批示,要求全省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继承和弘扬“嘉庚精神”。[1]同时,厦门市举行了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140周年座谈会及其他纪念活动,集美区把宣传嘉庚精神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掀起新一轮学习、宣传、研究和弘扬嘉庚精神的热潮,最大限度地释放嘉庚精神的正能量和时代价值,极具现实意义。

陈嘉庚伟大的一生所建树的业绩是空前的,对中国、东南亚乃至全世界的进步事业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他一生忠贞爱国而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一生艰苦创业而为成功的华侨工商业家,一生倾资兴学而为卓越的教育事业家,一生爱侨护侨而为杰出的华侨领袖,赢得了中共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和称赞,被毛泽东同志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2009年,陈嘉庚入选由中宣部等11个部门联合评选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陈嘉庚光辉的一生孕育了嘉庚精神。嘉庚精神是陈嘉庚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经历长期复杂的历史阶段,集思想政治、经济实业、文化教育、社会公益诸方面之大成,形成的一系列崇高精神和高贵品质的统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做出的重要论断。如果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今中国社会的“最大公约数”,那么嘉庚精神则是海内外华人的“最大公约数”,两者都是内容丰富的理论体系,在内涵上存在不少交叉点。笔者拟对嘉庚精神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宝贵资源议题初步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二、嘉庚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涵上相契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三个倡导”中的第一个倡导,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是立足国家层面提出的要求;第二个倡导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上的规定,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要求;第三个倡导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要求。这三个层次的理念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实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导向和理想追求。[2]

嘉庚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部分内容有共通之处。总的来说,嘉庚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丰富而多元的,它既包含有陈嘉庚“尤所服膺向往”的“轻金钱,重义务,诚信果毅,嫉恶好善,爱乡爱国诸点”,[3]弁言6又包括他倡导和终生践行的无私奉献、急公忘私、勤敏俭约、艰苦创业等,可以浓缩为“忠、公、诚毅、勤俭、创新”八个字,表现在爱国爱乡、无私奉献、诚信果毅、勤俭清廉和改革创新五个方面:爱国爱乡是嘉庚精神的本质特征,无私奉献是嘉庚精神的主要体现,诚信果毅是嘉庚精神的精髓所在,勤俭清廉是嘉庚精神的传统本色,改革创新是嘉庚精神的时代特点。[4]17-18陈嘉庚毕生忠于祖国和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他与时俱进、追求正义和进步,从善如流;他心系统一、叶落归根、建设家乡,他居安思危,参政议政,献计献策、老而弥坚,他崇尚科学、倾资兴学,急公忘私、奉献社会,他克勤克俭、清廉朴素,艰苦创业、革故鼎新,他诚以为人、毅以处事,自强不息、敢拼会赢,他爱好和平、嫉恶如仇,思尽天职、遵纪守法……这些嘉庚精神的主要涵义,也包含对待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元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的基本要求是相一致的,即嘉庚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涵上是相契合的,[4]105具体表现如下:

(一)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内容看

陈嘉庚一生不懈奋斗的目标,是为了彻底改变祖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改变专制独裁政府的腐败无能,改变人民大众的愚昧无知;是为了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民主;是为了祖国社会的文明、公正、和谐。陈嘉庚早年重视教育、兴办学校,就是想改变祖国教育“前途之涂炭”、人民积贫积弱的状况,他要“急起直追以尽天职”,以免遭到“天演之淘汰”。[5]160

陈嘉庚对官僚主义深恶痛绝。他在1957年全国人大一届四次会议上,作了题为《从治标治本两方面克服官僚主义》的长篇发言:“……因此官僚主义作风,旧者难改,新者又来,随时随地皆有发现。这种积重难返之势,非徒用口舌宣传所能奏效,要认真革除,应从治标治本两方面办法入手。”[6]237“治标办法,除宣传告诫外,各省应设查访机关,犯此风者即应免职,送往特设训练所或学校学习改造,结训后方得试用。至治本办法,须从正规学校教育做起”。[6]237“学校之中尤以师范学校为主要。师范学校为人民教师所自出,一个良好教师可以影响千百个学生,转移社会风气的潜力完全在此……要打破官僚主义作风,必先树立劳动观点。课外劳动必须有教师领导,才有计划性,才能经常化”。[6]241

陈嘉庚著专论《住屋与卫生》约8 000字,在1945年12月印了3 000本,分寄国内各省市当局,作为“战后建国首要”的参考。之后印了3版5.3万本还供不应求,1949年初拟重印《住屋与卫生》30余万本,寄赠解放区各县市当局以广宣传,要让乡村与城市居民,“普遍知疾病健康以及寿命长短,与住屋卫生有密切之关系,共同注意,致力改善,此亦建设新民主国家要务也”。

陈嘉庚认为除积弊、革陋俗都应坚决彻底,著专论加以阐述。他于1948年撰写了《民俗非论集》,全文约9 000字。他认为改革落后的风俗习惯乃“事关祖国兴替”的大事,不可等闲视之。[5]136他对过去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落后的风俗习惯,如操办喜事、丧事中陋俗恶习等,提出尖锐的批评。为此他号召全社会共同驱除愚妄,宣传科学、相信科学,更显示他重视社会教育、立志移风易俗的可贵精神。

陈嘉庚对于祖国及南洋华侨社会中盛行的各种颓风陋俗十分反感,大力提倡移风易俗,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他对社会生活领域的改革尤为广泛,认为侈奢无度的嫁娶、作生日、丧事、作功德、迎神等有损国计民生;迷信风水、烧纸钱、收童养媳纯属愚昧陋俗;赌博、狂饮、嫖娼、吸毒等有害社会风气;孟兰会习俗未见其福、惟见其祸;同席共食不讲卫生,开会、宴请不准时等不良习惯都应革除。

陈嘉庚认为衣服式样是一个国家社会教化程度和文野高低的体现。1937年1月,他应《东方杂志》的约稿,撰写了《民族复兴与服制》一文,全面论述了服制的演变过程,指出“吾人欲谋民族之复兴,一切改革必须力求其彻底”。[5]238他曾经于1934年、1938年向国民政府提出废止胡服长衫马褂,主张妇女服装以便于工作、节约朴素为原则,质朴勤俭最为首要等。

以上事例都表明,陈嘉庚崇尚国家富强、民主,期待社会达到文明、和谐的景象。

(二)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内容看

陈嘉庚在侨居海外长达半个世纪中,为了反对殖民主义者对广大侨胞的歧视与压榨,为了维护广大华侨的自由、尊严和利益,他曾多次大无畏地进行斗争,并大力促进广大侨胞的团结,所以堪为“华侨史上第一个勇敢地站出来捍卫华侨利益的领袖人物”。

1946年9月,陈嘉庚致电美国的总统、参众两院议长,劝告美国应立即撤退驻华军队,停止对国民党政府的一切援助,电文义正词严,震惊了全世界。11月,陈嘉庚创办了《南侨日报》,宗旨是本爱国真诚、求和平建设等。该报得到中国共产党的重视与支持,为加速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陈嘉庚不务名、不居功、不损人利己,善于和乐于助人,有强大的人格感召力。他有强烈的法制观念,在南洋能遵守侨居地各种法律法规、在祖国居住期间也大力推崇知法守法。

在《集美志》的书末,列举了陈嘉庚的遗教二十则,系陈嘉庚关于家族、社会的处世经验与为人之道,兹重温这些遗教,又惊叹它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部分内容,极具现实意义。

第一则的“我居星数十年,未尝犯过英政府一次罪”;第五则“居安思危,安分自守”;第十三则的“吾人应安分守法,以培后盛”,显示出陈嘉庚的法律意识强烈、法制观念浓厚,既能遵守祖国的法律,也能遵守居住国的法律。第四则的内容虽短,但含义明确,即“怨宜解,不宜结”就体现了陈嘉庚爱好和平、和睦、和谐的精神。第七则写“家庭之间,夫妇合好,互谅互爱;治家之道,仁慈孝义,克勤克俭”则体现了他讲究平等、和谐、友善的理念。第三则的“宁人负我,毋我负人”和第十八则的“凡做事须合情合理,如不合情理,应勿为之”,体现了他的民主、公正。第十九则“我毕生以诚信勤俭办教育公益,为社会服务”[7]117-118含有富强、诚信等多项内容。

(三)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内容看

陈嘉庚一生奋斗中所体现出来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都有突出事例,与“三个倡导”中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所提出的要求是相吻合的。

陈嘉庚是个杰出的爱国者,他对祖国的忠诚热爱源自于他对祖国的信念。不管祖国处于何种境地,无论是积贫积弱、内部纷争不止,还是外敌入侵面临亡国的状态,陈嘉庚都没有放弃他对祖国的希望、没有放弃他尽“国民一分子”的社会责任,坚信自己一分一毫的努力将有助于国家纾难。

在敬业方面,陈嘉庚热爱本职工作,有勤勉的工作态度、旺盛的进取意识、无私的奉献精神等。他有亲力亲为、身体力行的风范,有为民请命、忘我工作的激情而成为敬业者的模范。这可以从他倾资办学、经商置业、抗日救亡、参政议政的具体过程得到印证。

在诚信方面,陈嘉庚早年“替父还债”的故事为当时及后人所传颂;他一生诚实守信,言而有信、行必有果,一生对“诚信”充满自信,以诚信为立身处世准则,成为诚信的榜样。诚信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之一,更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三个倡导”中第一个倡导的内容,契合当前的思想政治宣传与教育主流。以上三方面的事例较多,恕不详述。

在友善方面,陈嘉庚能团结广大华人华侨和衷共济,成为独树一帜的华侨旗帜,包含了团结的旗帜、友好的旗帜。全面抗战开始后,陈嘉庚在新加坡组织了“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并任主席,这是南洋各地华侨的第一个统一的组织,是南洋华侨空前大团结的标志。1940年,陈嘉庚率领南侨慰劳考察团回祖国考察,在重庆期间多次设法劝说国共两党要团结抗战,不要分裂,“‘如不幸分裂,则无异自杀’,心中忧虑无穷”。[8]109“万望两党关系人,以救亡为前提,勿添油助火,国家幸甚,民族幸甚”。[3]122他到延安后对毛泽东说过:希望国共合作,兄弟间一切磨擦都等打败了日寇再解决;他认为国共两党可以说是兄弟党、姐妹党。这些都体现了陈嘉庚以民族利益为重,关切国共团结抗战的精神。

陈嘉庚是海外华侨与侨居国人民友好相处的倡导者,他在从事种种爱国活动时注意引导华侨遵守当地法律,与当地人民搞好团结;他以和平手段审慎从事,得到当地政府的信任和支持。在对待战争的非正义力量时,他主张联合一切反法西斯力量,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

陈嘉庚于1929年亲自制订了《陈嘉庚公司分行章程》,在《章程》的各页眉头印有陈嘉庚亲自拟定的81条警语,引喻巧妙,含义精确,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守法、敬业、诚信、友善等精神内涵,特辑录几条如下:

“公司之规章,同于国家之法律”“法律济道德之穷,规章作办事之镜”“好国民守法律,好店员守规章”(体现守法、法治) ;“能自爱方能爱人,能爱家方能爱国”“惟有真骨性方能爱国,惟有真事业方能救国”(体现爱国) ;“人而无恒,终身无成”“欲念愈多,痛苦愈大。在职怨职,无职思职。蹉跎到老,必无一得”(体现敬业) ;“与同业竞争,要用优美之精神与诚恳之态度”“货品损坏,买后退还。如系原有,换之勿缓”“招待乡人要诚实,招待妇女要温和”“待人要敬,自奉要约”(体现诚信、友善)……[5]155-158

这些警语展现了陈嘉庚的经营理念、人生准则,耐人寻味、发人深省,是我们学习传承嘉庚精神的可贵资源,对于广大干部群众争当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和启迪意义。

三、嘉庚精神是厦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土化载体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落实到细处、落实到小处、落实到实处,才能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和实际行动,需要积极探索有效载体和传播方式。

陈嘉庚是厦门人民的荣耀和自豪,也是厦门城市的重要名片和旗帜,被厦门人的认知是十分广泛、持久的。对厦门人来说,陈嘉庚的光辉名字已融入现实生活,嘉庚精神是多么可亲、可近、可学,弘扬嘉庚精神需要将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因此,厦门市应当把嘉庚精神作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题材,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着力点;要把嘉庚精神作为建设美丽厦门最接地气、最直接、最生动的切入点,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本土化的重要载体,从而营造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集美作为陈嘉庚的故乡和嘉庚精神的发祥地,在这一方面做得有声有色,值得推介。

在2013年,集美区宣传部、文明办抓住陈嘉庚创办集美学校100周年校庆的契机,在全区组织开展“弘扬嘉庚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不俗的荣誉。例如,组织制作13集电视动画系列剧《陈嘉庚的故事》和拍摄电影《侨女日记》。《陈嘉庚的故事》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深度挖掘嘉庚精神,于2014 年5月入选中宣部、人民网、新华网和光明网联合举办的“我们的中国梦——讲述中国故事”51件全国重点推荐作品之一,并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播放。青春励志电影《侨女日记》再现集美学校校友、抗日民族女英雄、新中国“双百”人物李林的感人事迹及其精神,巧妙地将嘉庚精神、李林事迹融入当代中学校园故事之中,在引导当代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实现中国梦等方面具有教育意义和价值,入选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的“第33批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影片片目”名单。[9](本批仅8部影片)

2014年10月值陈嘉庚诞辰140周年之际,厦门市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并决定以后每年10月为“嘉庚精神宣传月”。集美区委宣传部、文明办共同开展了“弘扬嘉庚精神,践行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并开展“嘉庚精神宣传教育百日行动”(包括“图说嘉庚精神”“嘉庚生平故事”等公益宣传系列广告几万幅,嘉庚精神系列宣讲活动100多场),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通俗化、本土化的生动载体。

四、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主体,包括政党、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但最主要的主体应是个人,个人是三个层次中的基础。陈嘉庚重义轻利、无私无畏、不畏权势,因为他心中装的是国家、社会、人民的利益,是“公”字当头,存公心、讲公道、敢公开、求公正。这些都是时下官僚主义与腐败现象的天敌,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与弘扬的。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时强调指出,抓作风建设就要加强道德修养。为此他提出了4点要求,其中第二点是下决心减少应酬,保持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等;第三点是实实在在做人做事,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堂堂正正、光明磊落,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10]陈嘉庚一生的品行修养、立身人格、生活作风,是切合或接近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两点要求的。总之,陈嘉庚堪为我们当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嘉庚精神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宝贵资源。

[参考文献]

[1]胡斌.习近平总书记给厦门市集美校友总会回信[N].福建日报,2014-10-22 (1).

[2]祝福恩,谢璐妍.“三个倡导”助推“中国梦”[N].光明日报,2013-03-02 (11).

[3]陈嘉庚.南侨回忆录[M].新加坡:南洋印刷社,1946.

[4]林德时.嘉庚精神简明读本[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

[5]王增炳,陈毅明,林鹤龄.陈嘉庚教育文集[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

[6]张其华.陈嘉庚在归来的岁月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7]陈厥祥.集美志[M].香港:香港侨光印务有限公司,1963.

[8]陈碧笙,陈毅明.陈嘉庚年谱[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

[9]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公布《第33批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影片片目》的通知[EB/OL].(2014-10-17)[2014-11-05].http: / /www.gov.cn.

[10]习近平.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与焦裕禄精神是高度契合的[EB/OL].(2014-03-18)[2014-10 -17].http: / /www.news.xinhuanet.com.

(责任编辑陈蒙腰)

Tan Kah Kee Spirit: Precious Resources to Cultivate and Practice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s

LIN De-shi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Jimei University,Xiamen 361021,China)

Abstract:Tan Kah Kee spirit,with its rich and diverse connotation,accords with the“three advocates”in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s,and is a localized carrier to practice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s in Xiamen.In this sense,Tan Kah Kee spirit is the precious resources for the cultiv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s.

Key words:Tan Kah Kee spirit; core socialist values; precious resources

[作者简介]林德时(1965—),男,福建安溪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陈嘉庚精神研究。

[收稿日期]2014-12-01[修回日期]2014-12-20

[中图分类号]D 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89X (2015) 01-13-05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微信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困境与思考
少先队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浅析高职院校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整体合力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