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轼生平考

2015-04-14

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生平



陈轼生平考

张小琴

(闽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福建漳州363000)

[摘要]陈轼是明末清初福州遗民文人,他一生经历明清易代,生活特殊,使得他阅历极其丰富复杂,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与思考也较为深刻。因此,研究陈轼的生平经历,对进一步研究他的遗民志节、创作思想及风格特征,乃至明末清初福州遗民文人群的整体心态等,颇有必要。根据《道山堂集》及相关文献资料,将陈轼的一生分为四个阶段:读书应试、求取功名时期;朝代鼎革,宦粤交游时期;中年坎坷,颠沛流离时期;隐居道山,酬唱著述时期。

[关键词]陈轼;生平;《道山堂集》

陈轼(1617—1694),字静机,为明末清初福州遗民文人,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考取进士,后被授予南海知县一职。至南明隆武朝时擢升为御史,永历朝任职苍梧道,入清后不仕,归隐乡间,以遗民自居,致力于诗文词曲等创作。

陈轼现存可考的作品有诗文词集《道山堂集》和剧本《续牡丹亭传奇》及其与金鋐、郑开极等合纂的《福建通志》(六十四卷,康熙间刻)。他所交游的友人,大多在遗民文人思想上有共鸣之处,身上具备明显的遗民品质与志士情怀。明末清初这个特殊的环境,使陈轼具有其特殊的存在意义。因此,研究陈轼的生平经历,对我们客观地评价陈轼乃至对福州遗民文人群心态的了解,应有特殊的文学价值与意义。陈轼的一生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以下略作考述。

一、读书应试 求取功名

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陈轼还得到两位先生的勉励与教导。一为郑峚阳,一为方汝典。《道山堂集》中,对此叙述甚为清晰。“余幼时读先生制义,私意为一代文人,及披从信录,读先生谏留中疏,风采奕奕,知先生非但以文名也……先生虽死,而先生之名如木兰之不陨,宿莽之不枯。”[1]314可见,陈轼在幼年时期,就能读懂郑峚阳的文章,并熟识其文风特色。郑峚阳去世之后,他还对其敬重有加,以木兰、宿莽作比,表达敬重与缅怀之情。另外,陈轼少年时期也曾师从方汝典。“余少时与力锦溪同受业方汝典老师之门。”[1]485可以说,郑峚阳与方汝典是陈轼青少年时期的启蒙老师。

1639年,陈轼时年23岁。他与邓绪卿同上公车一门,两人结为师友。“邓为望族星聚,以丙子介从,以己卯同上公车一门之中。自为师友,亦彬彬一时之盛也。”[1]459这说明陈轼与邓绪卿两人志同道合,和睦相处,共同追求仕途理想。为实现仕途升迁的理想与愿望,陈轼于1640年赴京城应试,得中进士。此间,他结识了同试中举的友人,如黄周星、林平山、周梓庵、林殿扬及董汉桥等。陈轼与诸友互相切磋,意欲建功立业,可谓年轻气盛,奋发有为。

总之,陈轼在25岁之前,已形成了追求仕进的政治观念,这一时期的作品并不多,但其作品也蕴含了他的求学思想与仕途经历。

二、朝代鼎革 宦粤交游

陈轼26-34岁(1642—1651)期间,正处朝代鼎革,他历官东粤期,结识了许多友人。“余前后宦粤十年,而南海黄子协先,余壬午分较所取士也。余自辛卯归闽,已二十七年。”[1]396陈轼述及自己前后宦粤10年,辛卯(1651)回闽,可知他于1642至1651年期间,主要任职于粤地,黄协先是陈轼到东粤后较先认识的一位友人。《番禺县志》记载:“陈轼,福建侯官人,十五年任。饶元璜,江西南昌人,举人,十七年(1644 )任。”[2]可见,陈轼于崇祯十五年(1642)至崇祯十七年(1644)任番禺县令。陈轼任职时才26岁,他建功立业,执官为政的理想已初步得到实现。

1644年,饶元璜接任番禺县令后,陈轼回闽。时年“甲申国难”,全国各地战争与动乱交织于一起。陈轼开始过着避兵流离、奔波不定的生活。“乙酉(1645)秋,板荡间关,崎岖岭海。余乃复得与静机相见于榕城。”[1]2801645年闰六月,陈轼在奔波流离中,与挚友黄周星再次相见。他们共同任职于唐王朱聿键幕下,陈轼任御史。1646年,清军擒杀唐王朱聿键于汀州,隆武政权覆灭。陈轼任御史之职又见告终。他于丙戌年(1646)再度入粤。

陈轼再度入粤后的经历,据其作品所言:“余与比部邓绪卿同寓粤峤五载,辛卯归里门,比邻而居。”[1]459而邓绪卿“乙酉,以征辟擢刑部河南司主事,是时国难方殷,时局草创。”[1]459后又“佐郡琼海,兼署儋、万诸州,复试新兴令。”[1]459解组归里后,陈轼以“邦之寿耈,世之遗民”[1]459视之,称其“数十年来安贫乐道,有如一日靖节之高卧北窗。”[1]460陈轼称邓绪卿为遗民,说明陈轼与邓绪卿“同寓粤峤五载”,并非任职于新朝。根据史载,顺治三年(1646)十一月十八日,朱由榔于肇庆称帝,以次年为永历元年。因此,陈轼与邓绪卿当时应是投靠称帝于肇庆的永历帝,即桂王。《福建通志·文苑传》记载:“陈轼,由知县入为御史,历广西苍梧道参议。解组归,葺道山故居,著书一室以终。”[3]卷213:618又记载:“《广西通志·职官表·苍梧道》,明至国朝均无轼名,则轼入国朝后未尝登仕籍明甚。”[3]卷213:618由此推知,入清后,陈轼未曾任职,他任职苍梧道参议,应是在永历政权期间。

综上,1642年至1644年是陈轼宦粤交游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他任番禺县令。1644年,陈轼自番禺县令任上解组后回闽。他开始过着避兵流离、奔波不定的生活。1645年闰六月,朱聿键于福州称帝后,陈轼于福州投靠隆武帝。1646年秋,隆武政权灭亡,他再度入粤,投靠永历帝,即桂王。在永历政权期间,陈轼官苍梧道,并与比部邓绪卿友好共事五载。至辛卯年(1651),他们一道回闽,并比邻而居。

2.2 tRNA与氨基酸的结合 tRNA是将氨基酸运到生产线上的搬运工,种类有61种,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教师通过自制教具展示tRNA的结构,呈三叶草的叶形,一端携带氨基酸的部位,另一端有三个碱基是其对应的反密码子。在课堂上提问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什么?引导学生找出其对应的密码子是AUG,甲硫氨酸由哪种tRNA搬运呢?其tRNA上对应的反密码子是什么?层层递进,引导学生说出tRNA上反密码子是UAC。同理,可以推出搬运组氨酸的tRNA上反密码子是GUA或GUG。

三、中年坎坷 颠沛流离

陈轼35-61岁(1651—1677)期间,历经坎坷,大部分时间生活无依,处于颠沛流离的状态。但他仍孜孜不倦地致力于著述事业。人生的经历和感悟为其创作做了坚实的铺垫,使他创作出了内容真实、感情丰富的各种体裁的作品。

陈轼自1651年回闽后,与孙鹤林、孙受庵、郑如水、叶霞浦、邓绪卿等友人密切往来,饮酒酬唱,游览山水。可惜这样的时光并不多。他的五言古诗《闽雪》有序言“丙申灯夕饮曾远公池亭,雪下三尺,吾闽从古所未有也。”[1]336“丙申”二字,可知此诗作于1656年。又据郭伯苍所言:“闽雪,按顺治十三年正月十五、十六大雪三尺,见《邵标春集》,又见林之蕃诗。”[4]可知,陈轼于1656年元宵佳节与友人们共饮于曾远公池亭,却遇天下三尺厚雪,闽地自古未有。积雪使得周围的自然景物异样无常,在座的宾客也深感恐慌。“相对各叹惜,聊尔尽余觞”[1]336道出了作者心中不可抑制的伤感。

根据《榕城纪闻》记载可知,己亥十六年(1659),陈轼与部院李率泰等人发生冲突,被判以通贼罪,监禁于江苏大丰。“巡抚固山并三司道主议,令乡绅前往招安国姓,有原任广东道陈轼,同生员林芝草、林叔器三人贪功,往任其事,再至未果。部院李率泰以通贼罪之,监禁候旨。”[5]156这次的监禁,对陈轼而言无疑是一次重大的打击。

陈轼被监禁将近一年的时间,直到1660年六月,因干旱田荒,才得幸被放出。“(庚子十七年六月)自己亥七月三十日,大风雨后,旱至本年四月,各乡田荒。大丰引旧例,放出前往招安海兵乡绅陈轼、林芝草、林叔器。”[5]162不幸的是,陈轼被放出一年后,又于1661年七月十三日被监禁候旨。“(辛丑十八年)自六月部院搬住,按司署李率泰怪其聒耳。令勿打。数日后,鼓楼即被火。前数日有僧沿街敲梆,云:‘七月初一日诸佛下降,城中有灾,各人修省。’至初一后不见。”“招安海外乡绅陈轼、林芝草、林叔器已放。上本批审。七月十三日复监候。”[5]168从目前文献资料看,陈轼于何时重又被释放,我们尚未能得出确切的结论。但根据他所作《鼓山为霖和尚五十寿序》一文推知,陈轼曾为为霖和尚五十大寿作序,时值1664年二月二日,则陈轼至迟在1664年一月底即被释放。

关于陈轼历经海外乡绅被监禁之事,《道山堂集书后》根据《榕城纪闻》给予评价:“《纪闻》云:‘贪功往招安’。黎序云:‘当先生在岭表,久为四民爱戴,时年才逾三十,又四宇太平,使功名之念未销,不难濡足蹇裳冀用其所不足。而先生不尔不则,以先朝逋旧易为名,高肆志微,文亦足附西山之高义,而先生又不尔。’观此则轼不独以遗老自居,且与丧节卖国之周亮工盘桓(见黎序)。故往招国姓事即以被迫论亦轼或有以自取者矣。《纪闻》作者隐其名为‘海外散人’,乃一极爱国之士,目轼此举为贪功也,固宜。”[1]603此评价有一定的道理。追求功名仕途是当时士人的生存之本。陈轼以进士出身,存有功名之念实属正常之理。又因时局动荡,政局不稳等因素对陈轼个人的思想意志、行为举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当个人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时,意志再坚定的人也会因此而稍作改变。应该说,陈轼此一阶段的思想较为复杂多变,导致其遗民志节稍有削弱。

但正因为陈轼在坚持遗民志节与“招安”之间的矛盾斗争,才造就了他丰富多彩的人生,使他的思想更为深刻。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否定其遗民意识与遗民品质。相反,陈轼可能因受到监禁之后,才进一步增强了遗民意识,坚定了民族思想。陈轼获释后,生活无依,经济困顿。为谋生计,他流寓江浙一带达14年之久。在流寓期间,他与故友重逢,也结识了不少遗民文人。这对他的遗民品质、遗民思想的塑造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1674年,陈轼从恒阳往毘陵,途中经过其同籍进士赵止安墓,作《兵部职方司主事赵公止安墓表》:“余同籍进士,其在毘陵者四人,曰毛公亶鞠,吴公蓼堪,杨公鸣玉,赵公止安。自亶鞠以吾闽学,使者殉难。建溪三公尚优游林下。及余甲寅恒阳归,过访其地。而三公墓木俱已拱矣。遗老零落,惋惜久之。”[1]320陈轼称其同籍进士为“遗老”,还亲访墓地,表示对友人的惋惜之情。可见,他对诸友的遗民品质是十分认同的。1675年,陈轼寓居吴地,曾与郑桐庵唱和往来,作《和郑桐庵乙卯元旦》。大概于同年秋天,与谢穉升相逢于虎丘。次年三月,陈轼再次寻访毘陵时,又与即将北往真定的谢穉升相见,作《送谢穉升之真定》。陈轼每到一地,都能与当地的文人士子,尤其是遗民文人交游酬唱。

从1674年到1677年期间,陈轼一直流寓苏州地区。1677年春天,陈轼与寿安逊庵相会于吴门涌莲净室,并作《寿安逊庵语录序》。此年冬天,陈轼很重要的一次交往显然是与其相识多年的挚友黄周星相逢于吴门。此后不久,陈轼即结束了流寓他乡的奔波生活,于1677年冬天启程回福州。在途中经过姑苏城,又遇见即将回乡的南海故友黄协先。陈轼为其作诗序以叙离别之情:“余自辛卯归闽,已二十七年。……余马首且南,而协先亦将归粤。聊书数言,以叙离别。”[1]396

总之,陈轼从35岁到61岁期间,处于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其间还因“招安”一事被监禁。奔波不定的生活,使陈轼备尝人生的艰辛与痛苦,同时,他也因此结识了不少文人志士,这不仅对他的精神生活起到支撑和鼓舞的作用,同时,也在互相了解中增长了学识,加强了他对历史和人生的理解。丰富的阅历,为他的诗文创作提供了十分鲜活生动的素材。

四、隐居道山 酬唱著述

陈轼62-78岁(1678—1694)期间,隐居道山,酬唱著述,安度晚年。陈轼于1677年冬天,自姑苏城启程,1678年春天抵达故乡。此时的陈轼已过了花甲之年。他回闽后即隐居于道山,参禅悟道,教育子孙后代,并与邻里故友饮酒酬宴,唱和往来。归闽后,陈轼看到鼓山寺庙风气处于颓废的状态,十分希望寺庙宗风再振。于是,很快就向为霖和尚寄去《与鼓山为霖和尚书》一文,恳请其住持鼓山寺。

陈轼一方面参禅学佛,一方面与邻里故友频繁往来,为不少友人作传记、序文、墓表及墓志铭等。《林平山八十寿序》《翁恭人传》《寿为霖和尚》等,即是此时期的作品。

1680年,陈轼于道山故居作七言律诗《庚申除夕》和词作《柳初新·庚申元旦》等作品。“世事相填,惟是忍。不待更央詹尹。花畦药臼,鸡埘豚栅,兼有宝书玉轸。且任春来嘲辴湏却避,一堆蝼蚓。早识浔阳遗隐,久忘怀《楚辞·天问》。抽梢竹种,斗香梅影,全向东君索韵。此日椒盘花酝,一般儿繁华芳讯。”[1]597观此词,则可知陈轼年老归闽后,以宽容忍让的态度处理世事。他不再过着奔波劳累的生活,而是在鲜花绿草、鸡埘豚栅的田园风光陪伴下,过着闲适自得的书斋生活。作者借“浔阳遗隐”的典事,表达了他对隐逸山林、参禅学道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陈轼闲适自得的书斋生活,比起中年时期奔波不定,有更多的时间体会和感悟人生。1681年,陈轼已65岁。这一年,他连续创作了多首关于元旦、除夕的诗作。如“自笑管宁帽,年年对客骄。”[1]559“欢呼传火市,偏照老人星。”[1]560“来朝百卉发,又是一年春。”[1]560这首诗即表达了时光易逝,百花盛开,自己却年老力衰的感慨。他虽然如此感叹时光易逝,年老力衰,但并没有消极地对待人生,反而在田园生活中寻找乐趣,充实生活。同时,还经常与好友互相往来,赠予酬唱宴饮之作。1684年,适逢林平山八十大寿,陈轼作《林平山八十寿序》《寿林平山》《双头莲·寿林平山》,并为林平山夫人作《翁恭人传》。同年,为霖和尚正值七十大寿,重返鼓山。陈轼为其作五言古诗《寿为霖和尚》,表达对为霖和尚七十大寿的祝贺,更为其重返鼓山表示欢迎,从中蕴含着自己对参禅学佛的向往与追求。可见,陈轼年老时,禅道思想倾向颇为明显。

陈轼虽年老,但他并不忘用自身的文学才识为亲朋好友祝寿、作传。这一年,他还为交情笃深的好友黄处安作《黄处安工部七十序》和《满江红·寿黄处安》。陈轼与黄处安曾同朝共事,同甘共苦,他们在苦难颠沛的生活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689年,黄处安去世,陈轼作《井上述古序》表达沉痛的哀思之情。不仅如此,黄处安去世一年后,陈轼还亲到黄处安坟墓悼念亡友,作《黄处安传》。可见陈轼对黄处安寄予深切的怀念之情。

陈轼晚年生活主要隐居于道山书房,以教育子孙、酬唱宴饮、读书著述为主,较之中年时期身处异乡、奔波劳累的生活状况,明显有很大的改善。但身边好友相继逝去,使陈轼心灵深处充满了苍凉感。1694年,这位充满坎坷人生的遗民文人与世长辞。他完成的著作有近30万字。这些著作大多写于国变后,寄慨深远,融入了陈轼对社会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思考,是一份颇有价值的文化遗产,值得后人品读、珍藏。

五、结语

陈轼的一生可以说是读书著述、交游广泛的一生,陈轼所交往的友人大多是遗民文人或僧人。他们在交往中,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在明末清初特殊的时代格局中,他们在思想上产生了共鸣,在人生取向上以坚守遗民志节和禅道禅宗为主。从其创作著述中,可窥见陈轼及友人鲜明的志士情怀与遗民心态。陈轼因生逢衰世鼎革,也曾一度为谋生计而遭监禁,流寓异地他乡。但这样坎坷的人生经历更让他坚定了对遗民志节的操守,丰富了人生阅历,为其著述提供了现实题材。从某种意义上说,陈轼是一位波澜起伏、思想丰富的遗民文人。

[参考文献]

[1]陈轼.道山堂集[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01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

[2]李福泰.番禺县志[M].同治十年(1871)刻本.卷8: 257.

[3]陈寿祺.福建通志[M].道光十四年(1834)刻本.

[4]郭柏苍.全闽明诗传[M].清光绪十六年(1890)郭氏沁泉山馆刊本.卷47: 4.

[5]海外散人撰.榕城纪闻[M]/ /陈支平.台湾文献汇刊:第2辑:第14册.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56.

(责任编辑林芗)

An Investigation of Chen Shi’s Lifetime

ZHANG Xiao-qin

(College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Minnan Normal University,Zhangzhou 363000,China)

Abstract:Chen Shi,an adherent of the Ming Dynasty,was a man of letters in Fuzhou in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y.He went through the change of the dynasties.This made his life experience rich and complex,and gave him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and reflection of the society and people then.Therefore,a study of his life experiences is essential to the research on his mind as an adherent,his works and their styles,and the overall mentality of the adherent literati then in Fuzhou.According to The Collection of Dao Shan Tang and the relevant literature,Chen Shi's lifetime could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the first period when he received education and took exams for official ranks,the second period when he served as an official in Guangdong after the dynasty change,the third period when he wandered around in his rough middle age,and the fourth period when he withdrew himself to the mountains as a hermit and started his writing.

Key words:Chen Shi; life time; The Collection of Dao Shan Tang

[作者简介]张小琴(1981—),女,福建平和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戏曲与小说研究。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基金项目(JAS14188)

[收稿日期]2014-12-09[修回日期]2014-12-22

[中图分类号]I 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89X (2015) 01-89-05

猜你喜欢

生平
傅忠诚教授生平
论杨衒之的生平仕履与史家意识
“曲圣”魏良辅生平考述
曾巩生平
关于王凤池生平及其瓷画的考辨
张公瑾教授生平
包何生平考述
泼尽水墨是生平
元曲三家生平新考
勿忘初心不改其乐——许集美同志生平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