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2015-04-13马贤俊

时代金融 2015年8期
关键词:医患关系

马贤俊

【摘要】生命科学的发展,实现人类健康状况改善以及重大疾病治疗的突破,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医疗机构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医患双方之间尚未建立健全沟通机制,导致医患关系出现复杂化和多元化趋势,医患双方之间矛盾不断加剧。为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化解医患双方之间的矛盾,顺利推进我国医疗体制改革进程,我们要秉承着生命伦理的基本原则,构建医患伦理道德体系,推动和谐医患关系发展。

【关键词】生命伦理 医患关系 医患伦理

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健康领域的诸多顽疾已经得到有效的根治,不仅实现人类自身寿命的延长,而且提高了生命健康质量。但是,和现代医学发展以及医疗设备不断更新换代相对应的则是,医患纠纷频发,既有各种医疗事故,亦有伤医事件的发生,导致医患关系不断紧张和恶化。因此,在21世纪生命科学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不仅要构建符合时代特征的生命伦理道德规范,通过伦理道德的手段协调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还要缓解当前医患之间的紧张对立局面,建立更加完善的医疗保健制度,推动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一、医疗纠纷频发原因

当前频繁发生的医疗纠纷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与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患者都有密切联系。首先,尽管我国医疗保健制度初步建立并取得一系列成就,但仍旧存在管理方法不科学、管理制度不健全的现象,医护人员的培训机制尚未建立,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管理体系尚未建立;其次,当前医护人员队伍整体素质有所降低,缺乏积极沟通意识和心理疏导能力,医疗责任心和人文素养较低,过度依赖现代化的医学设备;最后,患者对自身健康值期望过高又缺乏对疾病治疗的专业认知和判断,对医护人员的信任程度不断下降,对医疗机构制定的治疗方案和医学鉴定结果采取不信任的态度,往往无法正确地面对疾病治疗的失败,甚至会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和不适宜的行为。

二、医疗纠纷涉及的道德原则

为缓解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局面,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我们既要注重医疗机构的制度建设,实现医疗机构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亦应重视道德教化的作用,加强对医护人员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育。为了缓解当前医疗纠纷不断加剧的情势,我们在道德领域形成四个基本的道德原则:互相尊重原则、真诚沟通原则、社会公益原则、以人为本原则,指导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对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对峙局面的缓解是长期缓慢的,需要法律、制度和道德的共同作用。尤其是在医疗机构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医疗保健制度逐步健全的今天,更要注重道德教化的作用,在医疗领域建立完善的道德体系,提升医护人员的道德素养,化解医患矛盾,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良性发展的实现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维护。

三、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医患伦理作为生命伦理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医患双方在疾病治疗与康复中建立的各种伦理关系,对于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尊严具有重要意义。缓解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现状,需要社会、医疗机构、患者以及舆论的共同参与。既需要在医疗诊治过程中尊重患者的主体地位和生命价值尊严,提高医护人员的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也应完善医疗保健制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建立良性沟通机制。同时还需要患者理解并信任医护人员的医疗诊断措施,尊重医护人员为自身疾病康复付出的劳动。

(一)医疗机构: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随着我国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医疗机构改革过程中,既带来先进医学理念的引入和现代医学设备的更新换代,以及医疗服务设施的完善和医务人员队伍的增加;也导致医疗机构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忽视自身公益性职能,同时制度建设尚未完善,服务水平并未与设备更新和理念升级相一致,导致当前医患关系不断紧张,医患纠纷愈演愈烈。

研究表明,多数医疗纠纷产生和加剧并不是技术型医疗过失导致的,反而是由于医护人员服务质量引起,加之医患双方交流沟通不畅、患者的心理压力和困惑缺乏及时有效的疏导。所以,在当前医疗机构市场化改革过程中,需要根据我国实际国情完善医疗保健制度,加强医疗机构制度建设,将医护人员的沟通疏导能力和服务态度纳入年度考核和晋升中,从制度上加强医护人员对上述问题的重视程度。

同时,在重视医学科学发展,加快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提升医护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的基础上;亦以建立和完善医患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提高医护人员的沟通能力,有针对性的在医护人员中加强沟通技巧和心理疏导方法的学习,改善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提升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杜绝因制度缺陷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加剧的状况。

(二)医护人员:尊重患者主体地位,提高自身道德素养

1.尊重患者的主体地位以及生命价值尊严。在医疗诊治和医学实验中,医患双方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尤其在患者自主意识、医学素养和民主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为了化解医患纠纷,缓解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更加需要尊重患者的主体地位以及生命价值尊严,实现医患双方地位的真正平等。患者作为社会独立个体所拥有的各项权利并不因为患者所患有的疾病而改变,患者自身的生命价值尊严和恢复自身健康的权利更需要尊重和维护,要杜绝医护人员在医疗诊治和医学实验中对患者的歧视心理和行为。同时,既要重视现代医学设备的诊断数据,也应加强和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交流,全方位的了解患者的病情,做出合理准确的判断。要尊重患者在自身疾病治疗中的知情同意和知情选择权,不能够单纯凭借医学设备诊断数据妄下结论。在整个疾病诊治和康复过程中,既要做到重视疾病的诊治和康复,也应及时疏导和化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关心和爱护,及时发现医患矛盾并针对性的进行疏通解决,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2.增强医护人员的人文素养和道德自律意识。我们应明确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以及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本质目的都是治愈疾病、保障人类生命健康、提升人类生活质量。而医护人员作为医疗诊治和疾病康复过程的参与者和实施者,其人文素养和道德自律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上述目标的顺利实现。

因此,在当前医疗机构市场化改革中,为了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我们不仅需要推进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更应注重提升医护人员的人文修养和道德素质。要着力加强医护人员心理沟通能力和疏通技巧的培训学习。明确要求医护人员在医疗诊治以及医学实验中,坚持行善原则、自主原则、不伤害原则以及以人为本原则。既要以社会公众和患者的合法权益作为疾病治疗的根本出发点,亦应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和知情选择权。任何医疗诊治方案和医学实验进行前,都应该对可能导致的后果进行全面的解释说明,只有在获得患者和受试者同意之后才能够进行疾病的治疗以及医学实验。同时,践行不伤害原则,杜绝因医护人员疏忽导致的患者身体和精神的损伤。

随着医疗机构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更应实现经济职能和公益职能的协调运作。医护人员要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自律意识,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在疾病诊治中努力做到医疗机构资源的公平合理分配,坚持以社会公众和患者的利益为本,减少和杜绝医疗腐败现象,推动医疗诊治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实现医学科学发展和患者合法权益维护的有机统一。

(三)患者:合理疏导心理压力,尊重医护人员医疗活动

作为医疗诊治活动最大的受众对象,在当前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过程中,患者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医疗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和谐医患关系的建构。尤其是随着患者医学素养的提高和民主权利意识的觉醒,患者更加重视疾病诊治和康复过程中自身主体地位和合法权益的维护。

同时,作为疾病诊治的被动接受方,患者自身由于对恢复健康的期望值过高、对医学诊治方案和医护人员的不信任、家属的不适应情绪和行为等因素,极易导致自身心理压力过大而且得不到有效地疏导,往往会导致不适应的情绪和行为,甚至出现对医护人员的言语攻击和人身伤害等行为,直接导致医患关系的紧张和恶化。故而,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离不开患者的参与和配合,患者及其家属应该及时的面对自身的心理压力,接受医护人员的疏导,而不是单方面的累积扩大。更应对医生的医疗诊治方案加以信任和配合,对其中的疑问和不解应及时的提出。对于医护人员为自身疾病康复所付出的劳动应给予足够的尊重。

(四)社会舆论:加强监督,合理宣传,正确引导

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既需要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努力,也离开社会舆论的参与、监督和引导。随着舆论媒体对我们日常生活影响的深入和广泛,其自身职能能够正确的发挥对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意义重大。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局面的加剧和部分媒体的误导宣传和虚假报道有着紧密的联系,为了获取公众关注和社会影响,部分舆论机构故意夸大和歪曲一些医疗纠纷,导致社会民众不能够全面准确的了解,加剧了社会公众和患者对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不信任心理和不适宜行为。

医疗机构市场化改革的顺利进行离不开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为此,我们应该发挥媒体舆论的监督作用,督促医疗机构加强自身制度建设和对医护人员的管理,完善培训、学习和晋升机制;也要对医疗机构市场化改革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加强宣传,对医护人员在社会公众疾病治疗和康复中付出的劳动进行正面的宣传报道,提升公众和患者群体对医护人员和医疗机构的信任程度,减少误解和纠纷;亦应发挥舆论机构的引导作用,引导社会公众和患者正确认识和了解当前我国的医疗机构改革进程和取得的成功经验,使之知悉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为患者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减少社会公众对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误解。

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多个社会主体的参与和配合,不可能一蹴而就。既需要医疗机构加强制度建设,也应增强医护人员的人文素养和道德自律意识。同时加强舆论的正确宣传和积极引导,提高患者对医疗机构以及医护人员的信任程度。我们相信,在社会主义医疗机构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只要我们坚持多元化的主体参与,必将构建起和谐的医患关系体系。

参考文献

[1]沈铭贤.生命伦理飞入寻常百姓家——解读生命的困惑[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1.

[2]吴素香.善待生命——生命伦理学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

[3]王学川.现代科技伦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华梨.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分析与思考[J].苏州大学学报.2009.20(19)

[5]赵达军,龚志成.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J].湖湘论坛,2007,(5).

[6]王晓燕.医患关系现状分析研究[J].中国医院,2008(12).

猜你喜欢

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与我国卫生财政支出模式关系探讨
医学院校辅导员在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大学生如何从医患关系中看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
基于中国医患关系现状研究
沈阳地区青年人对当今医患关系看法分析
医生告知说明义务对患者治疗满意度影响的调查报告
浅析当前医患关系背景下的卫生职业学院学生教育
“微信”在医患沟通中的作用研究
对医患关系本质及双方权利义务的探讨
伦理道德视角下的医患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