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医患关系现状研究
2016-12-14陈烨
【摘 要】近年来,我国医患关系紧张导致医患纠纷层出不穷,“医闹”屡见不鲜。这不仅损害医患双方的利益,也影响到了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通过对我国医患关系的现状,研究其产生原因,并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医患关系;现状;原因;看法
一、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
2016年5月18日13时,邵东县人民医院发生一起患者家属殴打伤害医生的案件,造成该院五官科医生王某严重受伤,经5个多小时全力抢救无效死亡。2016年5月,湖南又现暴力伤医,为了孩子早几分钟清创,家属围殴医生致死。2016年5月广东一名口腔科主任医师在家中被自称25年前的病人连砍数刀,生命危殆。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在官方发布平台表示,强烈谴责暴力伤医事件,并强调对一切暴力伤医事件“零容忍”,同时呼吁社会各界齐心合力,共同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务人员人身安全 。医患关系已达到箭拔弩张,一触即发的地步。
二、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分析
医患关系愈演愈烈,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体制,机制上的问题,也有医学上的原因;既有医疗机构监管不力的原因,也有患者方面的原因。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冲突,致使医患关系愈加紧张。
(一)社会体制及政府政策因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后,医院已经定位为服务行业,政府对医院的补助越来越低,只有医院收入的10%,这种水平的财政补助只能冲抵离退休职工的费用。医院为了维持生存和发展,必须用自己的劳动和服务来换取收入。用市场的观点来看,实际上是把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当成产品出售给患者,而患者付出钱,得到相应的医疗服务。
在政策方面,我国的医改虽已取得重要进展,医疗保险体系已初步建立,但当前医疗保障水平仍较低,医疗保险制度,再加上对药品和医疗器械价格监管不到位、不健全,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存在弊端,以及政府监管不力等原因。医疗资源总体不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疗保障覆盖面小以及医疗费用上涨快也是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原因之一。
(二)医学方面的因素
虽然现代医学不断发展进步,不少医学难题迎刃而解。但医疗领域充满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加之新的病毒不断出现,病种增多,即便医学再发达,医生再努力,一些“抢救无效”的不幸事例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这不仅是自然规律,也是促进医院和医生不断探索医学科学的动力。因此,医疗技术局限性已经成为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疾病治疗也存在着个体差异,有些患者及其家属对医学不理解,对医疗期望值过高,当心中存在不满时便辱骂、侵犯医务人员,这是违背道德伦理的极端做法,更是对医生基本人格的不尊重。
(三)医疗机构的管理因素
个别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医疗质量不高、医疗服务态度不好,医患沟通不够、医疗纠纷增加,是医患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原因。对于医患关系的改善,医护团队的共同努力至关重要。而深化医疗服务内涵,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拉近医患距离,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四)患者方面的因素
医学知识上的不对称性是影响医患关系的现实而重要的一个原因。患者期待受到尊重和全面了解诊疗方案,而如果医生仅给患者提供模糊的、不全面的诊疗情况介绍,将使患者对疾病治疗选择无所适从。疾病本身带来焦虑情绪,患者在寻求解决疾病的过程中的紧张情绪使医患关系更加敏感。此外,患者的经济状况影响着医疗服务需求。
三、医患关系现状的看法与对策
首先,建立健全医疗纠纷处理机制。目前,我国处理医疗纠纷的方式主要包括三种方式:一是医患之间协商解决。但这种方式缺乏必要的依据,同时也不利于加强医方防范医疗纠纷的意识,存在一定缺陷;二是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虽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性,但由于体制的关系,其意见往往不能使患方信服;三是医疗纠纷司法鉴定。其执行主体为司法鉴定机构,鉴定的主要包括是否存在医疗过错,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及过错的参与度等问题。鉴定由司法鉴定机构进行,消除了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利益关系,客观上更能体现医疗纠纷司法鉴定意见的客观性、公正性。
其次,注重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医疗卫生事业是为保障国民身心健康服务的公益性事业,但在现行体制下,我国的绝大多数医院带有明显的盈利目的,这就加重了病人负担,激化了医患矛盾。因此,国家必须加强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支持力度,增加投入,既改善医疗卫生事业的硬件环境,又要改善基层医护人员的待遇,减轻病人的负担,使病者有所医,体现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
另外,应加强媒体的沟通和联动, 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促进医患关系的健康发展。虽然医疗卫生行业中存在一些不正之风,但毕竟不是主流,我国广大的医务工作者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因此,作为媒体工作者,报导应实事求是,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带有倾向性,防止影响人们对客观事实的正确认识。特别是医疗纠纷,其原因复杂多样,报道应科学分析,正确引导,从而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从而有效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最后,加强医患沟通,改善医患关系。新型医学模式要求医疗服务必须以病人为中心,既要重视对躯体健康造成损害的致病因素,又重视对精神健康造成危害的心理社会因素。医患之间有效沟通,不仅可以打消病人的疑惑心理,减轻甚至去除病人的精神负担,而且增进与医生之间的理解,积极配合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目前,人们的维权意识逐渐加强,加强医患沟通,能减少因沟通不良、告知不及时所引起的医疗纠纷,有效维护医患双方的权利。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大学第15批学生科研课题立项资助项目“我国医患关系现状实证调研分析”(项目编号:15C272)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烨(1994.10-),女,江苏连云港人,本科,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公共事业管理(医疗保险)系,主要研究方向:医疗保险。
参考文献:
[1]吴云红,朱亮.医疗责任保险改革的新思维[J].中国医院管理,2008(02).
[2]李菊萍.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制度的缺憾与完善[J].中国司法鉴定,2006(04).
[3]梅春英.新闻媒体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05).
[4]黄劼.多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初探[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02).
[5]方正秋.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医患关系管理探讨[J].管理观察,2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