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螺旋藻产品脂肪酸G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的研究

2015-04-12李羽翡仝伟建杨晓楠

中国酿造 2015年9期
关键词:螺旋藻亚麻酸甲酯

祖 新,李羽翡,仝伟建,杨晓楠

(甘肃省食品检验研究院,甘肃 兰州 730030)

螺旋藻(Spirulinasp.)是营养成分最全面、最均衡的食品之一;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多糖、不饱和脂肪酸、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1]。由于天然螺旋藻产量有限,不适合大工业生产,市场上的螺旋藻均为人工养殖产品,而伴随养殖企业规模、设备、技术以及选种的差异,其产品质量的好坏也突显出来,甚至假冒伪劣产品也充斥其中。因此,有必要建立能够标示其化学特征的指纹图谱,进而对螺旋藻产品质量进行有效描述和评价。

螺旋藻属于低脂肪含量的食品,脂肪含量约为6%~9%,而且其中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和一些饱和脂肪酸,尤其是含有大量的十六碳酸(棕榈酸)、9-十六碳烯酸(棕榈油酸)、顺-9-十八碳烯酸(油酸)、顺-9,12-十八碳二烯酸(亚油酸)和顺-6,9,12-十八碳三烯酸(γ-亚麻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调节人体脂质代谢,维持神经系统发育,促进免疫等生理功能[2]。目前国内外虽然有多种脂质提取方法[3],但技术实质仍是萃取。现代脂肪酸检测普遍采用色谱分离技术,尤其以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GC)法最为精确,实用[4]。螺旋藻保健功能主要依赖的生物活性物质是γ-亚麻酸[5],特征性极强,因此,可以通过测定其脂肪酸组成,来绘制螺旋藻产品指纹图谱。本试验采用气相色谱法对螺旋藻产品的脂肪酸进行分析,通过内标加入,在测定脂肪酸比值同时,对目标组分定量检测,可绘制功能完善的指纹图谱[6],对于提高螺旋藻产品质量,促进该保健食品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螺旋藻产品样品:随机选取市售10种不同品牌螺旋藻片剂产品,分别用A~Z中10个英文字母表示;脂肪酸甲酯标准品(棕榈酸甲酯、硬脂酸甲酯、油酸甲酯、亚油酸甲酯、γ-亚麻酸甲酯、α-亚麻酸甲酯、山嵛酸甲酯、芥酸甲酯)、内标(富马酸二甲酯):德国Labor Dr.Ehrenstorfer-Schafers公司;正己烷、氢氧化钾(KOH)、甲醇、硫酸氢钠:天津化学试剂一厂;所用化学试剂均为色谱纯。

1.2 仪器与设备

2010型气相色谱仪配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FID)检测器:日本岛津分析仪器有限公司;SP-2560型毛细管色谱柱(100 m×0.25 mm×0.20 μm)、24DL型固相萃取仪:美国Supelco公司;T-25型高速均质机:德国IKA公司;L-530型离心机:湖南湘仪实验仪器开发有限公司;SK-1型涡旋振荡器: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

1.3 试验方法

1.3.1 样品预处理[7-9]

称取10.0 g螺旋藻产品样品,加50 mL正己烷,用高速均质机均质破壁,使脂肪完全溶解,离心沉淀,取上清液10 mL进行分散固相萃取(dispersive solid-phase extraction,DSPE)净化,以去除叶绿素等干扰,得到螺旋藻净化液。

1.3.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10-12]

取螺旋藻净化液5 mL,加0.5 mL 2 mol/L KOH-甲醇溶液(称取11.3 g KOH溶解于100 mL甲醇),涡旋振荡2 min,50 ℃、30 min完成酯交换反应使油脂甲酯化,静置至澄清,向溶液中加入约1 g硫酸氢钠,猛烈振摇,以中和剩余的氢氧化钾,4 000 r/min离心5 min,取上清液2 mL,转入样品瓶,即为供试品溶液。

1.3.3 标准溶液配制

准确配制质量浓度分别为0.1 mg/mL的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γ-亚麻酸等脂肪酸甲酯正己烷溶液,制得标准溶液。标准溶液用于脂肪酸组分定性分析。

1.3.4 色谱条件

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20 ℃,保持0 min;以10 ℃/min升温至230 ℃保持30 min;汽化室温度:250 ℃;检测器温度:300 ℃;载气(N2)流速:0.5 mL/min,氢气流速:40 mL/min;空气流速:300 mL/min;隔膜吹扫:3 mL/min;进样量:1.0 μL;分流比:50∶1。

根据标准溶液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对样液各组分色谱峰定性,采用峰面积归一法对脂肪酸各组分定量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脂肪酸标准品的气相色谱检测

脂肪酸混合标准品的气相色谱检测结果见图1。

图1 脂肪酸标准品气相色谱图Fig.1 Gas chromatogram of fatty acids standard

由图1可知,出峰时间为34.586 min、37.450 min、38.922 min、41.114 min、42.946 min、44.088 min、45.867 min、48.465 min分别对应的脂肪酸标准品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γ-亚麻酸、山嵛酸及芥酸。结果表明,各色谱峰峰形对称,基线平稳,分离度好。

2.2 内标物气相色谱检测

选取富马酸二甲酯作为内标物,配制成质量浓度为1.00 g/mL内标液,在相同色谱条件下进样测试,得到内标物GC色谱图如图2所示。

图2 内标物气相色谱图Fig.2 Gas chromatogram of internal standard

由图2可知,富马酸二甲酯可在该色谱条件下完全分离,且化学性质稳定,初步符合内标物选择要求[13-14]。

2.3 加入内标的螺旋藻产品中脂肪酸色谱图

在供试品测定液中准确加入1.0 μL 1.00 g/mL内标液,在相同色谱条件下进样测试,得到加入内标的螺旋藻产品脂肪酸色图谱如图3所示。

图3 加入内标的螺旋藻产品脂肪酸色谱图Fig.3 Chromatograms of fatty acids in spirulina products with internal standard

由图3可知,内标物与螺旋藻产品脂肪酸组分出峰时间完全分离,同被测组分有相似检测响应,且无干扰,该内标物适用脂肪酸检测。

2.4 螺旋藻产品中脂肪酸指纹图谱的建立

分别取10个品牌螺旋藻产品供试品测定液各1.5 mL于样品瓶,准确加入1.0 μL 1.00 g/mL富马酸二甲酯内标液,振荡混匀,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60 min色谱图,根据10个样品的相对保留时间及指纹图谱的整体谱峰特点对峰进行匹配,以保留时间的平均数建立共有模式,脂肪酸气相色谱指纹图见图4。

图4 螺旋藻产品脂肪酸指纹图谱Fig.4 Fingerprint of fatty acids in spirulina products

根据10个品牌不同供试品指纹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检测结果,确定了6个共有峰作为螺旋藻脂肪酸指纹图谱的特征指纹峰,脂肪酸的分析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该测试条件下,10批螺旋藻产品供试品中单峰面积占总峰面积>10%的主要共有峰为:2号峰(43.5%~51.2%)、5号峰(17.2%~21.6%)及6号峰(12.3%~23.0%),这三个主要共有峰面积占总峰面积比值均>83%,特征明显,而共有峰总面积占总峰面积比值均>95%,非共有峰面积占总峰面积比值均<5%,符合指纹图谱规定要求[15-17]。根据10批供试品的检测,可以看出多种组分含量上有明显不同,其中螺旋藻生物活性物质γ-亚麻酸含量波动在12.3%~23.0%,相对差值高达61%。

表1 10个品牌螺旋藻产品中脂肪酸的分析结果Table 1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10 batches of fatty acids in spirulina products

2.5 方法学考察

2.5.1 精密度试验

取同一螺旋藻产品供试品溶液,在相同的气相色谱条件下连续检测5次,考察各色谱峰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一致性。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各色谱峰保留时间和脂肪酸质量浓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均<3%,说明此方法精密度良好,符合指纹图谱规定要求。

表2 精密度试验结果Table 2 Results of precision experiments

2.5.2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螺旋藻产品分别制备供试品溶液6份,分别注入气相色谱仪,考察各色谱峰相对保留时间、相对峰面积的一致性,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重复性试验结果Table 3 Results of the repetitive experiments

由表3可知,各色谱峰相对保留时间和峰面积比值的RSD均<3%,说明重复性良好,符合指纹图谱规定要求。

2.5.3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螺旋藻产品供试品溶液,分别在0(1#)、2 h(2#)、4 h(3#)、8 h(4#)、16 h(5#)时,室温(25 ℃)条件下进行检测,考察各色谱峰相对保留时间、相对峰面积的一致性,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螺旋藻产品供试品溶液在16 h内,各色谱峰保留时间和峰面积比值的RSD均<3%,说明稳定性良好,符合指纹图谱规定要求。

表4 稳定性试验结果Table 4 Results of the stability experiments

3 结论

螺旋藻产品脂肪酸组分GC测定方法可靠、简便、重现性好,按相关技术标准要求,可用于指纹图谱的建立。本研究建立的螺旋藻产品脂肪酸GC指纹图谱绘制方法,经方法学考察,该方法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均符合指纹图谱规定要求。结果反映了螺旋藻指纹图谱建立的实用性,可用于评价螺旋藻产品质量的依据。

[1]王传荣.螺旋藻保健鲜啤酒的研制[J].中国酿造,2006,25(4):74-76.

[2]董 华,樊超男,王 翠,等.n-3 脂肪酸变化对仔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22(5):488-491.

[3]贺赐安,余旭亚,赵 鹏,等.微藻油脂提取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油脂,2012,37(8):16-20.

[4]陈亚飞,程速远,孙 宇.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海狗油胶丸中X-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11,24(5):499-501.

[5]陈伟平.螺旋藻的化学成分分析及药效学研究[J].中药材,2000,23(8):470-473.

[6]任德权.中药指纹图谱质控技术的意义与作用[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2,12(3):135-141.

[7]程小雪,袁永俊,胡丽丽,等.中温浸提法制备食用花椒调味油及其成分分析[J].中国酿造,2014,33(2):42-46.

[8]郑 平,陈晓辉,毕开顺.辛夷挥发油的GC 指纹图谱[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9,26(4):303-306.

[9]许 华,潘灿平.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螺旋藻中脂肪酸[J].食品科学,2009,30(22):280-282.

[10]孙 博,侯冬岩,回瑞华.螺旋藻中脂肪酸的GC-MS 分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12(4):36-38.

[11]陈小萍,郑丽红,林国斌,等.不同产地螺旋藻中脂肪酸的GC-MS 分析比较[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0,10(4):404-405.

[12]邹耀洪,螺旋藻脂肪酸2-氨基-2-甲基丙醇化学修饰气相色谱-质谱分析[J].食品科学,2006,27(2):202-206.

[13]王 燕,王 芸,孙文基.气相色谱内标法同时测定土木香中土木香内酯、异土木香内酯的含量[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0,19(7):527-529.

[14]李 伟,陈华勇,张 凯,等.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鱿鱼油中的胆固醇[J].食品工业科技,2011,32(1):284-289.

[15]张卫军.苦瓜皂苷的分离纯化及其指纹图谱的建立[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8.

[16]魏 刚.中药GC-MS 指纹图谱的方法学探讨[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5,16(1):73-76.

[17]范骁辉,叶正良,程翼宇.基于信息融合的中药多元色谱指纹图谱相似性计算方法[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6,27(1):26-29.

猜你喜欢

螺旋藻亚麻酸甲酯
油酸甲酯基琥珀酸单甲酯的结构表征、热稳定性及抗磨性能
油菜高亚麻酸育种探析
基于不同酸碱值与培养养分差异的螺旋藻扩殖生产优化研究
甲酯废水处理新方法
日粮亚麻酸钙对羊肉背最长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迷迭香酸甲酯对帕金森病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α—亚麻酸及其分布
重金属对程海螺旋藻生长的影响研究进展
会发光的螺旋藻
卡前列甲酯栓联合钙剂预防及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