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氨磺必利联合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治疗精神分裂症43例

2015-04-12张巧敏

中国药业 2015年23期
关键词:氨磺精神分裂症阳性

张巧敏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医院,河北 保定 07245)

氨磺必利联合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治疗精神分裂症43例

张巧敏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医院,河北 保定 07245)

目的 探讨氨磺必利联合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氨磺必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综合康复护理干预,疗程均为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4% (P<0.05),且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减轻(P<0.05)。结论 氨磺必利联合综合康复护理干预能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降低药品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氨磺必利;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疗效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常见、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用于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笔者观察了氨磺必利联合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诊断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1];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PANSS)不低于60分;病程不超过2年;均未经系统治疗,至少2周内未用任何抗精神病药;排除有严重躯体性疾病、药物或酒精依赖、严重攻击行为和自杀倾向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19~68岁,平均(36.5±5.6)岁。对照组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20~69岁,平均(37.1±5.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口服氨磺必利片(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230,规格为每片50 mg),阳性症状为主的患者每天起始剂量为400~800 mg,阴性症状为主的患者每天起始剂量为50~300 mg,每天1 200 mg为极量;阳性及阴性症状混合阶段治疗初期,应主要控制阳性症状,每天剂量为400~800 mg。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反应调整至最小有效剂量,连用8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以下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干预时间8周。

心理护理干预:精神分裂症患者即使处于疾病状态,其精神活动的某一部分仍可能是正常的。心理干预就是设法找出患者精神活动的正常部分,积极与患者沟通,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信任。

安全护理:消除和减少危险因素对患者的影响,保证其健康和安全是护理重点。对外出返院和探视后的患者应实施安全检查。当患者出现暴力的前驱症状时,及时给予疏导、治疗性会晤等。

开放式管理:包括扩大活动范围、提供家庭式的自由休养环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多创造与家人、朋友团聚的机会。在医护人员陪同下,定期集体外出郊游或爬山、野餐等活动。

药物治疗护理: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服药。护士应全面掌握药物的特性及不良反应,认真观察,及时发现不良反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加强对不良反应的护理,尽可能地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3 疗效判定标准[2]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疗效标准:PANSS减分率≥75% 为痊愈,50% ~74% 为显著进步,25% ~49%为进步,<25% 为无效。前三者合计为总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8.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 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见表1和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n=43]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n=43]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由一组症状群所组成的临床综合征,是与多因素有关的疾病,主要靠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氨磺必利作为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用于伴有阳性症状或阴性症状的急性或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和较好的耐受性,目前作为一线药物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3]。氨磺必利是苯甲酰胺类衍生物,可高选择性地作用于多巴胺D2和D3受体。患者在开始服用氨磺必利时,与突触前多巴胺D2和D3受体结合,使突触间隙的多巴胺浓度上升,增加额前皮质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传递,改善患者阴性症状。随着患者服用药物剂量逐渐增加,氨磺必利与突触后多巴胺D2和D3受体结合,减少多巴胺的结合位点,改善患者的阳性症状[4]。

近年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逐渐由以往单纯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向药物与康复护理相结合的综合性治疗发展。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规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能力,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加强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明显缓解患者的精神症状,减少复发率和致残率,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享受正常生活[5]。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减轻,表明氨磺必利联合综合康复护理干预能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减少药品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78.

[2]兰开荣,吴筱芬 .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30例 [J].中国药业,2012,21(1):70-71.

[3]黄素培,张瑞岭,王来海,等.氨磺必利的药理学进展与临床应用评价[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1,11(8):679-683.

[4]张加明,刘焕美,孙 青.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J].中国药业,2014,23(15):113-114.

[5]夏荷秀,金玲珠,卢菊清.齐拉西酮联合康复护理干预治疗精神分裂症40例[J].中国药业,2013,22(7):71-72.

R969.4;R971+.41;R473.74

A

1006-4931(2015)23-0244-02

2015-08-14)

猜你喜欢

氨磺精神分裂症阳性
食品核酸阳性情况为何突然变多
无抽搐电休克(MECT)、氨磺必利联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的有效性、安全性观察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人-人嵌合抗丙肝抗体检测阳性对照品的研制及应用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二维液相色谱测定氨磺必利血药浓度的临床应用分析
氨磺必利临床研究进展
抛开“阳性之笔”:《怕飞》身体叙事评析
基于稀疏表示的精神分裂症生物标记物筛选方法
hrHPV阳性TCT阴性的妇女2年后随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