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0例及护理体会

2015-04-12林,张

中国药业 2015年23期
关键词:尿激酶血肿微创

孙 林,张 玲

(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湖北 襄阳 441021)

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0例及护理体会

孙 林,张 玲

(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湖北 襄阳 441021)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降低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焦虑状态和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医院收治的因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尿激酶治疗的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 术后随访1年,两组干预前GQOLI-74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GQOLI-74评分、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水平,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优质护理;微创血肿清除术;尿激酶;焦虑

高血压脑出血(HICH)是内科常见急症,发病急,病情重,致死率和致残率高,给患者生存质量带来极大不良影响。微创血肿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手段,可清除血肿,接触压迫和降低颅内压。由于是微创治疗,也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并发症,同时加重患者的焦虑情绪[1]。优质护理服务强调以人为本,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本研究中观察了优质护理干预对降低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尿激酶治疗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效果和对焦虑状态的缓解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医院收治行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尿激酶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其中男46例,女54例;年龄27~68岁,平均(58.4±2.3)岁;基底节区出血28例,脑叶出血27例,丘脑出血26例,原发性脑室出血19例;均行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尿激酶治疗;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医院医学伦理学委员会批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每日监测体温、血压,遵医嘱按时用药,并给予住院患者一般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措施:确定专病服务理念,组织召开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尿激酶治疗病友及家属座谈会,就其需求进行了解,确定服务重点;营造舒适、美好的病房环境,使患者淡化对住院的恐惧,提高亲和感;开设心理咨询室及设立心理咨询热线,由具心理咨询资质的专业人员或医护人员对患者及家属展开心理辅导,讲解相关疾病的基础知识、预后注意要点,以其满足心理需求;加强社会支持,并注意预防并发症,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同时,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给予针对性的预防策略:迷走神经异常,主要与焦虑和疼痛有关,因此必须注重术前宣讲和术后疼痛护理,采用针对性的个体化优质服务,在规定时间内拔管(一般为术后4~6 h),如出现异常,及时给予吸氧、补液等处理;低血压,主要与患者疼痛、出汗及迷走神经异常有关,因此术后必须严密监视心率和血压,吸氧,必要时快速补充血容量,并静脉注射阿托品1~2 mg;血栓,术后常规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查房时注意询问患者肢体感觉,并检查术侧肢体,必要时给予局部按摩,并根据穿刺术肢的颜色和温度决定是否采用保暖或红外照射治疗。

1.3 观察指标

生活质量[2]: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干预后生活质量展开调查,含物质生活状态、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4个维度,除第1项含4个因子外,其他均为5个,单个项目应用5级评分,分值越高,效果越好。

护理质量:应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对环境、健康宣教、治疗结果、操作、态度5方面评分,单项总分均为100分,分值越高,效果越好。焦虑评定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本量表含有20个反映焦虑主观感受的项目,每个项目按症状出现的频度分为4级评分,其中15个为正向评分,5个为负向评分,然后将20个项目相加总粗分经换算成标准分。均由专业培训调查人员评价。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结果见表1和表2。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SAS评分变化比较(±s,分,n=50)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SAS评分变化比较(±s,分,n=50)

注: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βP<0.05。

项目 观察组 对照组物质生活状态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SAS评分干预前21.5±3.2 30.5±3.1 31.6±3.1 32.1±3.2 67.8±8.0干预后28.4±3.1β38.7±3.6β38.2±3.2β38.4±2.5β16.3±2.4β干预前20.9±2.8 31.0±2.9 30.8±2.7 32.9±2.8 68.0±7.5干预后23.5±3.0 34.9±2.8 34.1±2.9 34.1±2.7 43.6±2.9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n=50]

3 讨论

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尿激酶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重要方法之一,属于有创治疗,常发生不同的并发症。故进行了专科性集训化护理,针对不同并发症的产生原因和特点,采用定时的强化护理模式;另外,患者难以长期住院治疗,自我监测显得非常重要,应进行定期电话随访,保持持续关注,并观察和记录不良反应[3-6]。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期间进行优质护理干预,观察组干预后4项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说明优质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的心理、躯体和社会功能上均有显著意义。分析原因有:营造舒适的病房环境,弥补患者情感和日常生活中的部分缺失,使其体会到关爱与尊重,增强生活勇气,提高医护依从;加强医护人员综合素养培训,组织医护人员就微创血肿清除术护理进行培训,运用弹性排班模式,减轻工作压力的同时,激发为患者服务的热情,促使综合素养的提高,为患者提供更周到全面的服务[7-8]。干预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优质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对不良反应的适应能力。如加强了对微创血肿清除术原理和围手术期处理的理论培训,并加强医护间的合作,在掌握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尿激酶治疗并发症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认真倾听患者主诉,观察并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协同上级医师给予处理,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同时,严格按护理程序进行处理,反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术后并发症出现原因和防治方面的健康教育,教会患者自我管理方法。患者多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普遍存在抑郁或焦虑情绪,导致生活质量下降,而往往被临床医生忽略,影响治疗疗效[9-10]。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加入心理护理内容,发现干预后的SAS评分明显降低,说明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治疗初期积极建立信任的护患关系,使患者积极地参与其中,并在此基础上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评估,对患者重要生活信息进行详细记录,了解其生活中的基本信念、期望值及态度[11-12]。在治疗中积极协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疾病的症状病因及预后情况,增强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及时进行病情反馈。注重沟通交流,组织多名患者进行心理治疗。每次活动与患者共同筹划、设计具体的活动内容,提高其对自身价值的肯定,使其更好的回归社会,适当安排参加娱乐活动,嘱家属亲朋好友多关心、关爱和心理支持,协助其解决生活中各项问题,有利于缓解其负性情绪[13]。

综上所述,开展人性化微创血肿清除术专业化护理,可显著提高护理水平,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应用价值较大。但由于本研究纳入样本量不足,其大样本统计还需进一步随访。

[1]Bertrand OF,Bélisle P,Joyal D,et al.Comparison of transradial and femoral approaches fo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hierarchical Bayesian meta-analysis[J].Am Heart J,2012,163(4):632-648.

[2]Applegate R,Sacrinty M,Schafer P,et al.Cost effectiveness of radial access for diagnostic cardiac catheterization and coronary intervention[J].Catheter Cardiovasc Interv,2013,82(4):E375-E384.

[3]Burzotta F,Trani C,Mazzari MA,et al.Vascular complications and access crossover in 10,676 transradial percutaneous coronary procedures[J].Am Heart J,2012,163(2):230-238.

[4]Coluccia V,Burzotta F,Trani C,et al.Management of the access site after transradial percutaneous procedures:literature overview[J].J Cardiovasc Med(Hagerstown),2013,14(10):705-713.

[5]Manoukian SV,Feit F,Mehran R,et al.Impact of Major Bleeding on 30-Day Mortality and Clinic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n Analysis From the ACUITY Trial[J].J Am Coll Cardiol,2007,49(12):1 362-1 368.

[6]Ndrepepa G,Berger PB,Mehilli J,et al.Periprocedural Bleeding and 1-Year Outcome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Appropriateness of Including Bleeding as a Component of a Quadruple End Point[J].J Am Coll Cardiol,2008,51(7):690-697.

[7]Secco GG,Marinucci L,Uguccioni L,et al.Transradial versus transfemoral approach for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 in elderly patients[J].J Invasive Cardiol,2013,25(5):254-256.

[8]Koutouzis M,Matejka G,Olivecrona G,et al.Radial vs.Femoral approach for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octogenarians[J].Cardiovasc Revasc Med,2010,11(2):79-83.

[9]林 宽,陈均昌,刘海生.微创术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0):48-50.

[10]Korte W,Cattaneo M,Chassot PG,et al.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of antiplatelet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artery disease[J].Thromb Haemost,2011,105(5):743-749.

[11]Steurer J.Ruling out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primary care:development andvalidationofa simple predictionrule[J].Praxis,2011,100(1):47-48.

[12]钟治军,段继新,杨雷霆.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手术方法疗效的比较[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2,17(8):750-751.

[13]Rasulova N,Nazirova L,Akhmedov K,et al.Observed influence of nitroglycerine on myocardial perfusion scintigraphy inpatients with multiple vessel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well-developedcollaterals[J].World J Nucl Med,2012,11(2):57-64.

R969.4;R973+.2;R473.74

A

1006-4931(2015)23-0135-03

2015-08-13)

猜你喜欢

尿激酶血肿微创
不同浓度尿激酶在PICC导管堵塞再通中的应用进展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超声针联合微泡干预尿激酶溶解体外血凝块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脑血栓患者尿激酶溶栓疗法治疗的效果分析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