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探索
2015-04-10覃定忠
覃定忠
[摘要]初中生正处在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的思想还未完全成熟,需要用教育的手段来加以引导。思想品德课堂担负着培养学生积极阳光的思想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的责任,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将思想品德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基于生活实际来提升教育质量,正是当前思想品德教学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思想品德 教学生活化 以人为本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70076
思想品德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也正因为它能够对学生的认知、生活、思想和道德产生引导作用,故而才成为初中阶段的重点学科。但是目前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教师消极怠慢,学生慵懒散漫的现象屡见不鲜。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师生没有意识到思想品德课对生活的促进和提升作用,进而忽略甚至轻视这一学科的学习。笔者经过长期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发现教学过程必须从学生个体的发展出发,扎根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想品德课的教育作用。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要想通过思想品德教学来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和道德品行,就必须知行结合,借理论知识来提升生活品质,同时经生活实践来巩固思想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要以人为本,不仅是指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还突出了教育要服务人的生活。
一、 当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 教学思想偏差,教育理念落后
思想品德课程在初中阶段的人文培养中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语文、数学、英语等应用型学科已占据越来越多的教学时间,思想品德学科的地位出现了一定的偏差。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部分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出现三种偏差:一是对思想品德教学不重视,往往敷衍了事,进而造成学生对思想品德这一学科的轻视,这也是现今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状况;二是教学与生活相脱节,思想品德教学本就是对学生生活、行为、道德等方面教导与应用的过程,脱离了实践的教学没有明显的说服力,学生自然也就不能将之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三是德育与智育的教学主次不分,很多教师甚至将思想品德当成了一门背诵学科,培养出的学生都是高分低能,这与新时代的素质教育理念明显不符。
2. 教学内容枯燥,学生缺乏激情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内容整体而言是枯燥乏味的,学生自然也就无法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思想品德教材的编撰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没有在基于理论的基础上,融入生活中的实例和趣味性的内容。同时,教学内容也没有体现出社会与生活的现状以及学生的个人实际,这样的教学难免脱离于实际。
此外,在教材内容的设置上,文字与图片的比例是存在问题的,思想品德教材中文字占据了大量的篇幅,反而图片这一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匮乏,让学生在阅读教材时容易产生厌倦心理。大部分教师习惯于按照教材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从而使学生缺乏听课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低。教学内容的枯燥还与教师有关,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不能照搬教材上的内容,而应该有筛选、有改进,这样才能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3. 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质量低下
纵观长期以来的思想品德教学,“填鸭式”和“一言堂”是教学的主要开展形式,这些陈旧的教学方法已逐渐满足不了当今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导致教学质量低下。科学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能力,发掘他们的学习潜能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因而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
旧有的教学方法下,学生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学到的只是一些教条性的知识,不知道有什么用,在生活中如何用,进而降低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必须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课堂主体特性,借助课堂教学内容来提升生活品质,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引导教学与生活、现实相结合,才是应当提倡的教学方法。
二、促进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1.更新思想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
要想有一个优化的教学过程,首先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只有在理念上对教学进行规划和设计,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稳步实施。先进的教学理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借助教学进程来培养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二是教学不仅要源于生活,更要高于生活,教学的生活化不仅仅是生活实例的简单应用,更是在其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提炼和升华;三是指教学基于生活,更要运用于生活,教学不只是对学生思想行为上的一种准则规范,真正的目的还是在于生活品质和思想道德的提升。
除了更新教育理念外,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自身能力的培养和教学技能的锻炼。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更要从自己的教学生活中寻找教学灵感与实例,将自己真实的体会、感悟与教学联系起来。
2.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充分增强生活化体验
情境教学法是笔者推崇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有助于学生在模拟的真实情境中进行学习思考,为真实的生活积累经验。加强思想品德教学的生活化,借助生活情境就是非常行之有效的一种手段。
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诚实守信》这一课时,可以先给学生创设以下情境,让学生自行讨论和总结。
情境一:期中测验成绩出来了,小帅数学考了55分,班级倒数第一。老师让他把成绩告诉家长,小帅想:“爸爸要是知道我的成绩肯定会骂我,干脆我告诉他我考了80分,他就不会生气,我也不用倒霉了。”
情境二:小明帮妈妈去买酱油,超市阿姨多找了他五元钱,当时他没吭声。出了店门他在想:“我要不要把钱还回去呢?可是刚才没有还,现在还回去人家会不会说我?”
学生因为对以上两个生活中的情境有着切实体会,因而能够有兴趣进行讨论分析。利用这种特定的情境开展教学,有助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相似问题时做出正确选择。
3.积极营造生活氛围,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性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要想体现这一点,营造积极活泼的生活化课堂氛围非常有必要,这是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和讨论的基础。例如在教学“家庭保护与学校保护”这一内容时,笔者邀请了几位学生家长与学校学生事务处理处的教师共同进行教学内容的研究,借助他们的力量,来探讨家庭与学校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身与思想安全。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力求营造一种生活化的教学氛围,除了关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以及教学内容的趣味化外,还主动听取学生的心声。如在《平等待人》一课教学过程中,笔者让学生自由讨论、交流生活中所遇到的自己和他人平等待人的实例,并让他们思考与他人平等相处的意义。积极的生活化教学氛围,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主动性,进而使课堂教学更高效。
4.创新生活化探究活动,引导开展自主探究
思想品德教学不是按部就班地照着教材进行教学的,笔者在教学中更注重生活化探究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能够自主进行探究,产生思想上的升华。探究活动的开展形式丰富多彩,它不仅要基于教学与生活进行,还要富有趣味,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消费者如何维权”是一个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内容,学生在生活消费中难免会遇到自身消费权益受损的情况。于是笔者在课后给学生布置一个探究活动课题“消费者如何维权”,让学生自行查找资料,然后进行讨论,并最终以报告会的形式展示成果。
此外,辩论赛、知识竞赛等也是思想品德教学中常开展的探究性活动,我们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兼顾教材与生活实际的特点设计一些探究话题,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主动进行思考与评判,形成了严明的道德行为准则,同时,这也是学生思考能力的一个锻炼过程。
5.教学融入生活反思,关注学生人格的塑造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反思这一过程必不可少,它包含了对教学内容的思考、对生活的反省以及思想道德行为的规范。
笔者常用社会上的一些热点事件来作为课堂讨论过程的结尾。如在《民族精神》这一课末,笔者列举了2008年以来的抗震救灾事件,利用多媒体等形式播放一些图片影像资料,让学生进行思考。教学的反思能够让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从而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产生积极的作用。
三、促进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1.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品质
思想品德教学就是应学生成长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其生活化的教学更是基于实际生活基础上进行的,对学生在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树立正确的思想行为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上文所说的“消费者如何维权”内容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在现实中遇到消费权益受损、想要维护权益时有法可依,从而解决问题。同样,“学会拒绝”的教学不仅可以避免学生受到不良诱惑的影响,从而走上歧途,还能帮助学生更友好地拒绝他人,维护相互之间的关系。思想品德课教学要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也要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有效改善现实中的人际关系。
2.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
初中生的思想还不成熟,需要我们教师多加重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多注意学生的实际思想动态,借助课堂教学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我班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由于自身的见识不广等原因,某些学生会产生自卑感。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意识到这一点,特地在《珍惜无价的自尊》这一课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探究活动,让每个人都能够主动地尊重别人,同时要有自己的自尊,树立一种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尊重的思想。
总之,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需要我们教师大力推行,教师要善于运用生活中丰富的教学资源,使教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回归生活。
(责任编辑 柳 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