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及其当代价值

2015-04-10柴晓慧

关键词:利益观物质利益马克思

柴晓慧

一、马克思主义利益观

利益观是人们对利益问题的总体看法和观点,大致可分为三类:唯利主义利益观、非利主义利益观和功利主义利益观。唯利主义利益观主张把物质利益的追求放在首位,其次才考虑思想、理性、道德规范等。非利主义利益观与之相反,重思想动机、重道德规范,却极端否认利益的作用。最后功利主义利益观则是以实际功效和利益作为其价值取向,主张个人利益是人类行为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应充分发挥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作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利益观。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分析社会利益现象而创立的科学的理论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基础性范畴,利益从本质上表现为一种社会关系。

1.代表大众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的大众立场。大众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维护和实现大众的利益是马克思大众立场的体现。这一属性也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所代表的永远是大众的利益,人民群众的生存发展、命运转折和精神世界都是其所关注的焦点。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马克思主义利益观作为符合时代要求的理论观点,是真正的为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理论体系。马克思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由此可见,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代表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社会历史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2.物质利益是唯物史观中的基础性范畴。研究物质利益问题是促使马克思转向唯物主义的前提,是马克思整个世界观的基础。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物质利益是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因,是最基本最首要的利益范畴。人与人之间最直接的关系就表现为物质利益关系。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从事的各种经济或者政治活动,都是试图以最少的损耗来获取最大的物质利益。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之所以成为人们进行生产活动的动力,是因为利益是人们生存的前提条件,人想要生存就必然离不开吃喝住穿,而人们对这所有生产生活资料的追求都是以满足物质利益需求为直接目的的,这是从事一切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列宁曾经深刻指出物质利益是“人民生活中最敏感的神经”。利益是思想的基础,利益决定思想,因此,无论是追求社会的发展,还是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都要以满足人们的物质利益需求为起点,充分发挥物质利益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3.生产关系的实质是利益关系。物质利益是生产关系本质的体现,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人们从事一切生产活动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生产关系的内容就是各个时期人们对产品的占有、分配、交换的物质利益关系,正是这些利益关系的不同及其演变形成了不同的利益差别、利益矛盾和利益对立。毫无疑问,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个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物质利益这一条主线。物质利益既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动力,又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目的和归宿,人类历史的画卷正是围绕着谋取利益、实现利益而展开的。

4.分工是导致社会利益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人类社会的发展最初源于生产力的发展,分工是生产发展的结果,同时也造成了私有制的产生,进而引起利益的分歧和对立。分工的不同会导致人们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也不同,利益产生于人们之间的社会劳动分工,只要有分工存在,人与人之间就会形成纷繁复杂的利益关系产生利益矛盾,这种劳动分工从根本上决定了人们之间的利益差异和地位差别,而且随着分工的日益细化以及个人分工越来越发达的状况,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矛盾会变得更加复杂化,多样化。

二、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当代价值

研究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在的本质的要求。深入学习探究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对促进社会发展提升个人素养都具有很重要的实践价值。

1.从社会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当代价值

第一,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建立健全利益疏导机制。首先,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强调物质利益,但同时认为物质利益并不是唯一的利益,精神利益和政治利益是建立在物质利益基础之上的。要求我们在争取、创造物质利益的同时,还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从政治利益的高度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各方利益的均衡发展。其次,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承认合理追求个人利益的科学性,但还要兼顾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当前群体性事件频发和群众所坚持的价值观、利益观有很大关系,在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上,应该建立一种个人与集体相互互动的新机制,经济上建立谈判契约,政治上坚持民主制,文化上互相磨合逐渐达成共识,这种完善的、积极有效的利益机制的建立对协调整合利益问题,规避和弱化利益纷争有很大的作用。最后,马克思主义利益观认为在满足眼前利益的同时还可以适当的把目光放长远,考虑未来的利益。利益是一种社会关系,它既是现实的又是长远的,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利益观中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辩证关系,有利于我们从唯物主义出发,着眼于现实,在分析解决当下问题,满足眼前利益的基础上,向更远大宏伟的目标进发。

第二,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股无法抗拒的历史潮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给社会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难免产生一些负面效应:伴随着新旧体制的更替,社会关系的重新调整,人们之间的社会利益关系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动,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甚至贪污腐败现象也会蔓延滋长,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规范人们的言行和欲求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创建了和谐稳定的环境,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

第三,有利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谓精神文明建设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主观世界方面获得进步和提升,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直接反应了其精神文化生活的进步程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马克思主义利益观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利益原则,有利于纠正人们关于利益问题的一些错误认识和消极情绪,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在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同时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所秉持的合理的利益判断标准,不仅保证了利益分配的公平公正,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人们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事业当中的内在动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理论基础。

2.从个人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当代价值

第一,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一个人如何看待利益问题,如何看待个人利益、如何对待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如何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这是同人的人生观、价值观联系在一起的。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利益观。现实生活中,徇私枉法、官官相护的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因,大多是因为当事人价值观、利益观的扭曲、混乱,可见,一个人的利益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的好恶趣味、是非判断。因此,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利益观,以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和利益原则为指导,对我们在看待、处理利益问题时所持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导向作用。

第二,帮助人们合理有效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所谓利益关系,主要表现为人们生存所必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在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分配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利益是人类用自己的实践活动创造的,它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的社会历史自我发展的产物。利益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是具体的,特殊的,现实的,利益范畴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基础性范畴,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利益,恰当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是每个人、每个社会群体追求的目标,是人们行为活动的动力,但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生活环境、文化素养、社会地位等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他们所获取的利益也是千差万别,比如住房、工作、物价、收入等一系列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一旦不能得到妥善处理让群众满意,人们就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对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通过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哲学研究,深入对利益理论与利益问题的探讨,有助于人们更准确的认识和把握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审时度势,尽可能的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第三,激励人们为个人理想的实现而努力奋斗。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也就是说人们的欲求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社会的进步。正确树立马克主义利益观,不但能够帮助人们科学的分析、解决利益问题,恰当处理好利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而且鼓舞人们勇于追求正当利益,坚定理想信念,在为了长远利益而不懈追求的过程中,最终收获自己应有的现实利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 列宁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利益观物质利益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列宁教育强国论对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利益观教育路径的启示
毛泽东思想利益观的历史进程、核心内容和未来进路
从理性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利益观的形成理路研究
试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物质利益相结合原则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与物质利益思想
利益与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的现代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