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地区农村党员队伍结构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015-12-16徐燕峰
徐燕峰
本次调研实践活动,我们对临汾地区的乡宁、隰县以及尧都区的农村党员队伍采取抽样调查,包括党龄结构、学历结构、学习情况、政治心理、流动党员情况、村党支部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并切实加以整理与分析,这对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临汾地区农村党员队伍的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1.农村党员队伍老龄化现象严重,“断层”问题突出。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以后,有效问卷160份,共有党员73人。其中党龄在20年以上的人数有39人,其占比重是54%,这部分党员,由于年龄偏大,普遍都是有心无力,思想有些保守,缺乏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不能够有效充分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龄在5年以下的党员有9人,这部分青年党员所占的比重是12%,总之不论是百分比还是绝对数量都很少。这部分党员大多数都接受过较高层次的教育,都是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人,想要在基层挥洒自身的热忱,然而问题却是没有发挥自身聪明才智的舞台,不能为新农村建设,为基层党组织建设贡献一己之力,更无法带领当地农民发家致富奔小康。这一普遍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农村党员队伍结构的优化,影响到我党执政根基的稳定。因此这必须引起我们的党组织和每位党员的重视和深思。统计情况正如表1所示:
表1 农村党员党龄结构分布
2.农村党员的文化程度和学历水平整体偏低,参差不齐。在调查的所有党员当中,有22人为本科学历,所占比重是30%,绝大部分都是新入党没几年的青年。这些青年人通常都要求积极上进,追求进步,想有一个展示自身的平台,但是绝对人数还是过少,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本地区农村党员队伍学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党员人数是25人,所占的比重是34%,这部分党员在平时的生产生活当中,并没有积极主动要求学习,要求进步,政治素养偏低,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们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尤其是影响到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影响到了我们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专科学历人数占14%,高中学历人数占22%,这部分党员最大的问题是思想保守,因循守旧,觉悟低,从整体上看仍然是文化水平不高,这种所谓学历上,思想觉悟上的“断层”现象务必得到彻底有效解决。如表2所示:
表2 农村党员学历结构分布
3.部分农村党员党性意识淡薄、信仰不坚定、政治素养偏低
由于临汾地区地处黄土高原山区,这里的农村当中,小农意识根深蒂固,从而对农村党员造成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每当在为农村为集体做贡献的过程中总是会先考虑自身利益,不顾身边群众困难疾苦,不关心集体利益。例如,我村李家圪垛,位于塬上,交通不是很方便。全村有200余人,党员有8人,且党龄都在30年以上。然而他们并没有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甚至眼里只有自身利益。每年冬天下大雪之后,这些党员并没有积极主动带领大家解决问题,服务人民的意识淡薄。在每次发展新鲜血液时,会有部分党员宗族观念浓厚,政治素养不高,推荐一些与自身关系密切的亲戚朋友。更为严肃的问题是:很多农村党员政治信仰动摇,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弄不明白,甚至出现了党员信教的现象,将马克思主义信仰抛在脑后。
4.流动党员规模不断扩大、管理监督难度加大、党员应有作用削弱。流动党员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过程中而产生的,这部分党员常年在外打工或者经商,从而不能按时参加村党支部召开的活动会议,党组织对他们的学习和教育管理监督不到位,并且流动党员自身也不积极主动,导致他们长期游离在组织的边缘,甚至很多党员现在已经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如表3所示:
表3 关于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情况图(单位:人)
根据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可以明显看出本区农村党支部对流动党员无硬性要求其参加教育活动的人数占绝大比重,但仍有部分村党支部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管理流动党员,要求流动党员参加教育活动。
二、农村党员队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客观因素。绝大部分农村地处山区,生产生活条件比较差。并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严重侵蚀着农村青年的思想,不愿意留在农村,认为在农村没有发展前途,这在客观上造成了本地区农村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无法及时输入新鲜血液,进而削弱了农村党员队伍的力量,这种现象长期无法得到根本扭转。
2.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发展党员不热心,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认为发展党员和自己没有密切的关系,导致责任感较差。正是由于这种疏忽怠慢进而造成了发展党员的困境,自认为找不到好“苗子”。久而久之,农村党支部也会老龄化,我们的农村党员队伍就会“青黄不接”,最终的结果就是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弱化,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弱化,不利于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而阻碍“中国梦”的实现。
3.农村缺乏创新性学习教育,教育方法过于传统,教育内容过于空洞,总之都不符合当今农村党员自身的实际情况,从而造成了部分党员在思想上的松懈,麻痹大意,不能够与时俱进,思想觉悟比较低。首先是学习内容方面,各支部学习教育的内容仍是空洞抽象的理论,脱离党支部成员的实际文化水平。从而没有激发党员的学习热情。其次,各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员干部教育的方式仍然是传统的方式,读报纸,读文件,开座谈会等,没有创新。这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党员自身的实际情况了。
4.临汾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客观上制约了农村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的提升。本地区的农村普遍以单一的农业为经济基础,更多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经营规模小,生产成本高,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差,利润低等缺点,并且这些农村多分布在山区,交通不便利,农业的市场化程度低,信息不通畅等,从而客观上早就了本地区农村党员思想封闭,传统观念浓厚,变革创新意识淡薄,甚至都将党性意识忘却。
5.部分农村党员自身思想觉悟比较低,不积极主动,不要求进步,不敢于实践。受到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导致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扭曲,忘记了党员光荣而神圣的职责。这部分党员在农村还是比较多的,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不能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甚至还会给组织带来麻烦,有损党员的形象,从而传递给百姓负面影响,不愿意加入共产党。
6.部分村党组织对农村党员队伍疏于管理,最基本的“三会一课”制度都不能很好地贯彻执行,更别谈建言献策,发挥党员作用了。正是因为这样,进而造成了许多问题。常说“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必先从严”加强管理是农村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但是,部分党支部对现有党员的管理放任自流。对本村中表现优秀的党员不进行奖励,对村中政治觉悟低,思想固执的党员没有及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即使教育了也只是流于形式,对那些不履行党员义务,甚至有损党员形象的党员也不闻不问。
总而言之,以上这些主客观原因造成了当前的这一现状,我们党支部当务之急就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塑造服务人民的光辉形象,让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三、解决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对策分析
针对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党员队伍中相继出现党员老龄化,学历结构断层,普遍党性意识淡薄及思想觉悟低,流动党员规模逐渐增大,管理难度加大等问题的相继出现,党支部的当务之急就是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的结构。因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关系着我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关系着我党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地位的巩固,关系着“中国梦”和“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因此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见解和对策。
1.村党支部要转变观念,增强使命感,拓宽优秀青年培养渠道,搭建就业创业舞台,进而培养优秀青年人才。首先,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成员首先从自身做起,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日常的生产生活过程中要多加培养那些具有带头致富能力,拥有一技之长,会管理、善经营的农村青年,初高中毕业生,以及返乡大学生,将这部分青年人作为重点选拔对象,通过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现人才,重点培养,为我党输入新鲜血液。其次,各个村党支部要努力搭建青年人返乡就业创业的平台。例如,可以根据本农村的经济实力,提供就业创业启动基金等优惠政策,激发外出务工青年人的返乡热情,让他们可以有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舞台;可以组织开办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班,培养新时代下的新型优秀技术人才;党支部要建立外出农民登记档案,及时掌握他们的最新动向,作为选拔对象的衡量指标之一。
2.重视已有农村党员的继续再教育,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首先,村党支部要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开办远程教育学习班,运用发达的网络平台学习全国各地先进教育经验,学习我党十八大以来的历次会议精神,比如去年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题内容是依法治国;经常开展先进人物座谈会,如每年评选的全国道德模范;在党支部的组织下可以外出参观学习先进地区经验等活动。其次,各村党支部要根据本村党员的结构差异,开展分层次,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做到教育形式新颖,教育内容贴近党员自身。对高党龄,思想保守,因循守旧的党员,要多开展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为主题的活动,让这部分党员能够继续为发挥自身余热,为现代化新农村建设贡献微薄之力;对缺乏技能的贫困党员,应该加强技能培训,拥有致富能力,从而尽量摆脱党支部的扶持,减轻支部经济负担;对自身政治觉悟较低的党员,要转变传统教育方式,选择他们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和通俗易懂的教育内容,最终从整体上提升农村党员的综合素养,进而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牢固我党在农村的政治根基。
常言道“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当前,我们党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很多新问题新挑战,需要与时俱进地加强科学理论武装。尤其是农村党组织,必须加强对本村党员的党性修养,加强理论武装头脑。唯有如此,我们党员队伍才可有效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才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3.创新流动党员组织管理机制,加强监督管理。流动党员这一特殊的群体,是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而产生的,这部分农村党员不满于农村的现状,于是选择外出务工或经商,长期脱离组织,甚至失去联系。针对这部分人,村党支部应该着重对待,对其传播有关的理论知识,让这部分人先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养。充分让他们感受到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运用现代化的创新管理模式,例如,建立本村党支部与党员流入地党支部的联系,对这部分人进行规范管理。建立流动党员教育学习投入机制,定期拨款,加大远程教育资源投入;普及宽带使用率,使本村尽量网络化,紧跟当今时代的潮流,充分发挥信息化时代的优势,使这部分流动党员能够随时随地的掌握最新的文化信息和接收最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同时也要建立惩戒约束机制,对那些不愿参加组织活动,不愿履行党员义务的党员做出处分和惩罚。
4.培养和选拔农民群众需要的“领头羊”。“为政之要,莫于先用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尤其是必须加强对基层干部队伍的选拔和培养。为实现新农村建设,必须选拔出好干部,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了好干部的五条标准:信念坚定、服务人民、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因此,我们的党支部在换届选拔干部时,必须以这个标准来衡量候选人,建立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唯有如此,我们的党员,我们的老百姓才能真正跟着党走,才能心甘情愿服从党组织的安排,为实现“中国梦”这一宏伟目标而奋斗终生。
总之,在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期,农村基层党组织要走出困境,优化当前农村党员队伍结构,提升农村党员的整体素质。我党应该从以上这几个方面做参考,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让我们农村党员队伍的思想觉悟得以提升,年龄断层学历断层问题得以解决,从而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更好地服务人民。我相信在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引领下,我们每位农村党员奔小康的梦想都能实现,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1]中共中央宣传部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王渊.欠发达地区农村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J].甘肃理论学刊,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