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摭谈《论语》中的隐逸思想

2015-04-10牛甜丽

关键词:归隐品格论语

牛甜丽

《论语》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而成的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虽然只是片段的记录,而非他一生的完整表现,但透过《论语》,我们仍可探究出他的主体思想。在后世高蹈其入世精神的同时,亦不可否认其实孔子正是后世士人归隐的滥觞。

毋庸置疑,孔子是一位积极入世、渴望施展宏图的儒士。长久以来大家对儒士的看法存在着一定的偏见。何为儒士?真正的儒士是心系天下,治国安邦的知识分子,同时又可在功成之时选择身退的自由之士。历来“势”与“道”的关系决定了儒士必须如此。孔子一生志于道的传播,希望仁政广施天下。奈何环境、时机所限,理想不得实现。故而他发出了“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的呼喊。所以,在《论语》中我们是可以窥探到孔子的隐逸思想的。下面就从他隐逸思想的表现,产生的原因,及其隐逸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来探讨一下孔子的隐逸思想。

一、孔子隐逸思想的表现

孔子的隐逸思想在《论语》中主要表现为:

1.显露在日常生活中的隐逸思想。在《侍坐》篇中,孔子与其弟子各谈自己的政治理想,子路、冉有、公西华分别谈到了自己如何治理国家,唯曾点讲了一幅暮春三月郊游图,洒脱自在,其乐融融。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真情之流露往往恰在生活之细微处,在学生面前,他是一个真挚的老师,于内心处,他是一个真实的人,有着忠实于自己的纯粹的感情。由此观之,他乐得潜藏山水,自由逍遥。作为一个真正的儒士,他深知自身的责任,做不到不顾天下苍生而放任于自然。他自己始终都遵守着“有道则现,无道则隐”的原则,同时又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努力的机会,在百般无奈的情况下,他亦会感慨“道不行,则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到海外归隐起来。他曾对弟子们说:“予欲无言”(《论语·阳货》),欲拯救这个混乱的时代,却终究无力改变,不得已而说再也不想谈自己的政治理想了,此时,孔子对隐居的向往是显而易见的。他进一步谈到自己不言的原因“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这是一种听从命运、消极处世的思想,更是一种无力回天时候的归隐思想。

2.对隐士的态度流露出的归隐倾向。面对荷簣者对自己的鄙视,孔子非但没有恼怒,反而很是佩服“果哉!末之难矣”(《论语·宪问》);楚狂接舆歌谏孔子,孔子对他心生尊敬,欲与之交谈;面对长沮、桀溺的不理解,他怃然曰:“天下有道,吾不与易也”(《论语·微子》);伯夷、叔齐饿于首阳山之下,他称之为“古之贤人”(《论语·季氏》);籧伯玉能够做到“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卷而怀之”,他赞赏其“君子哉”(《论语·卫灵公》)。

概而总之,他对隐居避世、洁身自好的人是发自内心的尊敬。讲孔子是一个积极的入世者,是因为他遵循着自己作为儒士的伦理方式,是责任与信念。从他作为一个偶在个体而言,他对归隐却是心生向往的。

二、孔子隐逸思想的原因

1.外在原因:“势”与“道”之间的矛盾。孔子一生致力于道,何谓道?我们认为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王道,国家政治清明,礼乐征伐出自天子,百姓安居乐业,即意味着天下王道盛行。二是作为儒士自身所遵循的独身之道,不是充耳不闻天下事,而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之道。独身之道遵从自己内定的伦理方式,这是一种原则的方式、信念的方式、义务的方式。孔子作为一个心怀天下苍生的圣人,他是一个有信仰的人,一个守道的人,只要有道的存在,他就必须毫不犹豫地要去实行,因为这是原则,是信念,更是义务。壮哉,此等胸怀!

而代表封建统治的“势”,它亦有自己所特定的伦理方式,这是一种责任的方式、结果的方式、目的的方式。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统治者从来没有固定的原则可遵循,如若有,那也是自己的目的。为了目的,他将选择达到目的的最佳方式与途径。所以,“道”从不会构成对“势”的约束,而“势”只是有选择地去利用“道”。不同的人或势力遵循着不同的伦理方式,那么,作为儒士,内心必然会有矛盾出现。这就是孔子为何在诸侯国虽受礼遇却不得重用,这就是其为何“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借助“势”来弘扬自己的“道”是一种最为快捷的方式,故而孔子游说十三国,不畏艰辛,可惜频频受打击,只好选择隐居讲学。隐居讲学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一种慢速的弘道方式。

由此可知,孔子作为“道”的代表,固守自己的信仰,“有道则现”,但在始终得不到“势”的真正重用之下,无力扭转局面之时,作为一个偶在个体,亦会选择“无道则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

2.内在原因:孔子高尚的品格与儒士的文化习性。

第一,孔子归隐的原因与自己的高尚品格是密不可分的。孔子一生可谓奔波劳碌,为达于治世而奔走呼号。作为拥有三千弟子的至圣先师,他传授给学生的亦是“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无可否认,他是一个积极的入世者。但入世不是为谋求富贵,而是为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宁,百姓幸福的信念。故而出仕必须具备特定的前提“危邦不入,乱邦不居”,“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天下有道,政治通达,则出来从政,为国家尽自己的责任;天下无道,社会混乱,则隐居草泽,修身养性。同时,“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论语·先进》),若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能被君主采纳,不能按照自己的道的原则行事,那宁可辞官归隐,洁身自好,也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如芙蓉般纯洁的高尚情操决定了即使自己惶惶如丧家之犬,也不会助纣为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第二,儒士的文化习性。孔子可谓是儒士中的最高典范,在他身上有着内嵌于自身的特定文化结构,我们可以称之为儒士的文化习性。其中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保守性,作为一个内为圣、外可王的德高望重者,完全可以选择推翻君王这条道路,尽管甚是艰难,却不是完全不可施行。但他受自己文化习性的影响,绝不会去想取而代之。这正是孔子凄凉之所在,更是他选择隐居避世的原因。

所以,“势”与“道”构成的矛盾,洁身自好的高尚品格与儒士的文化习性,使得孔子的宏图不能施展,政治理想无法实现。这样,隐居讲学,慢速弘道的归隐思想也就成了孔子的必然选择。

三、孔子隐逸思想对后世士人的影响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不是对出仕顽固执着,而是对道不懈坚持。这源于他内心对黎庶对天下的人道关怀,正是此博大的胸怀、高尚的品格才成就了其圣人的地位与高度。我们在为他“学而优则仕”的口号积极呐喊的同时,更应注意到孔子的隐逸思想对后世知识分子不可埋没的影响。

“有道则现,无道则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他当仕则仕,当隐则隐的为官之道为后世士人很好地发挥和应用,他高尚的品格和强大的内心亦成为大家效仿学习的典范。

有老师的以身作则,孔子的弟子中亦是有隐居以求志的,闵子骞拒绝做费城的长官,朱熹对这一做法深表赞赏,并说处乱世,遇恶人当政“刚则必取祸,柔则必取辱”;作为亚圣的孟子提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处世之道;荀子深受孔子的影响,讲说:“人主用之,则势在本朝而宜;不用,则退编百姓而悫”,此与孔子的思想是血脉相连的;东汉隐士戴良甚至自诩“我若仲尼”;先隐后仕的诸葛亮,正是在“势”与“道”的矛盾中艰难前行的中国古代文人的典范,在他的身上印有孔子的深深烙痕。历来大家都认为是刘备的三顾茅庐打动了诸葛亮,其实不然,聪慧的他怎会不知这其中的缘由,刘备的一句“先生不出,奈天下苍生何”正中他的心坎,是他的重民思想让他决定为之服务,同时也是达于治世时机成熟下的一种举措。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孔子的光辉。这种情况并不是个别例子。纵观中国古代儒士,他们当中追求纯洁高尚品格却又不愿隐居草泽的大有人在,孔子对他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隐居以求其志”,卧薪尝胆,固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不是消极的隐退,而是以退为进。

以上就是孔子隐逸思想的积极影响。他倡导“有道则行,无道则隐”的仕隐原则,有人认为对后世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在世道昏暗的情况下,有志之士更应该出仕为达于政治清明贡献自己的力量。细分析之,这种说法是片面的。我们应该将孔子一生的经历、作为与他提出的原则相结合,如此,便可以充分理解他提出的仕隐原则。孔子以他切身的经历向我们展示了,他并不是在天下混乱的时代就隐居山林,而是明知前途渺茫,仍不懈努力,他注重的是推行自己仁政的过程,而不是汲汲于结果。最终在无力回天的情况下,才会选择隐居以求志的慢速改变政治的方法。值得商榷的是,这与一开始看清政治黑暗就选择避世的隐士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总之,孔子隐逸思想的影响是利大于弊的。他让后世的士人懂得在乱世保全自己的性命,韬光养晦,静待时机与环境的成熟,从而为国家贡献自己的才华。无可讳言的是,他也产生了一定的弊端,在政治昏暗的时代,一些有才者可能未做百分的努力直接选择遁世隐居,消极待事,而正当此国家急需人才之时必然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1]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3]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4]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5]范晔.后汉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6] 朱明勋.论孔子的隐逸思想[J].名作欣赏,2010,(3).

猜你喜欢

归隐品格论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如何读懂《论语》?
草堂归隐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天宫院
论陶渊明归隐的挣扎与追寻——基于《饮酒》其四的诗歌文本分析
沈从文与汪曾祺的归隐情结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