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研究的学习型科组活动案例
2015-04-10广州市大沙头小学李燕红
文广州市大沙头小学 李燕红
基于教学研究的学习型科组活动案例
文广州市大沙头小学 李燕红
学习型组织是一种能够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我行为和思想、不断超越自我、创造未来的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的团队。在中小学校里,科组是一个最小的单位,构建高效、敬业、乐业的学习型科组,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校语文科组立足学科教学特点,以课例研究为重点,开展系列活动,促进科组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也促进了学习型科组的建设。
一、活动主题
通过学校语文科组开展理论学习—确定研究专题--集体备课—集体观课—集体评课等活动过程,展现学习型科组建设的过程,促进语文科组教师自我学习、自我反思、自我成长,从而提炼出基于教学研究的学习型科组建设的基本途径。
二、方案设计与要求
本方案设计以语文科组开展的一次完整的教研活动为重点,探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个人及团队的成长。
三、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活动情况
本学年学校语文科立足于课堂教学,结合低中高年级学习重点,确定了各年段研究专题,期望通过两到三年的研究,低中高年级形成相对富有特色和成效的研究成果。
1.自学理论。教师既是教育者,也是学习者、研究者、创造者,我们制订了现代教师培养目标和要求,提出完成“四个转变”(即由职业型向事业型转变,由应试型向育人型转变,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使每个教师有目标,树立起工作即学习,学习即工作的理念。开学初,学校主管教学的行政就以区教育发展中心下发的小语科教学反馈为重点,并组合我校近年来语文教学的关注点,向语文科各位教师推荐了三篇自学文章,让老师们在课余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自学、思考,并在分年级教研时,与同级组老师分享自学的收获。
2.确定研究小课题。结合自学的文章以及我校各年段研究的重点,确定了各年级分别确定了各自的研究小课题,并以小课题研究为切入口,探索小学语文各年段教学的热点问题。低年段(一、二年级)的研究课题: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之爱读书会写字。中年段(三、四年级)的研究课题: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之课内外有效阅读。高年段(五、六年级)的研究课题: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之读写有效结合。
3.集体备课。语文科组教师以年级为单位,结合本册教材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课文,实施本年级的研究课题。大家通过多次的集体备课,讨论,形成第一次的教学设计方案。一年级课例:《乌鸦喝水》《四个太阳》。二年级课例:《雷雨》《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三年级课例:《可贵的沉默》《太阳》《妈妈的账单》。四年级课例:《触摸春天》《乡下人家》《鱼游到了纸上》。五年级课例:《冬阳童年骆驼队》《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六年级课例:《一夜的工作》《灯光》。
4.上组内研讨课。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在课堂内实施,检查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方法策略是否合适。同年级的教师互相听课,在课内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否达成课前目标设置。
5.组内评课、交流。各年级组的老师上完课后,依据第一次教学的实施情况,互相交流、评课,改善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完善教学设计。因此,每一位老师都进行了两次备课。第二次教学设计后,又进行了第二次课堂教学实施。课后再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的得与失,撰写课例,包括导言、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主要事件及策略、反思等部分。通过反思,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归纳解决问题的策略得到了提升。
6.校内公开课。五年级罗丽梅老师执教《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一课作为校级公开课,为全体语文老师提供了观摩课例,围绕五年级研究专题“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之读写有效结合”,设计了“初读——精读——仿写”教学环节。初读环节,让学生从读中感受描写人物的方法,以读促写。精读环节,设计了“品读”活动,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课上播放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的片段,让学生体会作者用精确的语言去描写摔跤场面,以突出人物形象。仿写环节,以同级学生的作品作为范例,帮助学生建立写作的自信心。
7.观课后工作坊。主管行政以工作坊的形式让语文科老师就课例目标的确立以及策略选择等方面展开了深入思考、交流、讨论和分享。老师发挥团队的力量,以图文并茂的汇报纸,比喻生动的评述,让教研活动气氛活跃轻松,大家收获良多。
责任编辑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