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连续性文本国内语文科中的本土化
2017-06-08宗晨晨
内容摘要:非连续性文本这个名词由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于2000年提出的,我国2011年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非连续性文本引介到国内。文章从非连续性文本的提出背景和基本概念出发,探讨非连续性文本在国内的语文科中所作的改变。
关键词:非连续性文本 本土化 语文科
一.背景
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开发的项目,PISA的设计依据是终身学习的动态模型,学校的功能之一在于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内容分为三大领域:阅读,数学和科学,每个领域都包含三个维度:知识的内容和结构维度,运用过程维度和在现实情境中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运用维度,非连续性文本处于知识的内容和结构维度,从这几个名词之间的关系我们能够看到,非连续性文本存在于阅读、数学和科学三大领域的知识的内容和结构维度,简单而言非连续性文本在阅读、数学和科学三个领域都有表现,它不是专属于语文科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首次提到“非连续性文本”这一名词,在第三学段(5—6年级)提到“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在第四学段中(7—9年级)提到“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这是课标中关于“非连续性文本”的所有内容,显然这里的“非连续性文本”是从PISA阅读中引进的,但是我们仔细看PISA中关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阐释就知道非连续性文本不是语文科专属的,它更偏向于存在于各个领域中,偏向于学生处在真实的情境中。我国的“非连续性文本”直接将之纳入到语文科中,而且纳入到极其重要的《课程标准》中,没有对其进行概念的解释。《课程标准》作为我国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必须对其中提到的专有名词特别是新增的专有名词进行解释,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学,模糊的表述只会让教学无所适从。如果想要对《课程标准》中的“非连续性文本”进行解读,就必须回归到最初的源头去考察其定义和内涵。
二.基本概念
从“非连续性文本”这一名字我们就能看出他实际上是在连续性文本的基础上提出的,PISA测试中给出的定义是:“与连续文本形式不同的、不是以句子为最小单位的、需要不同于连续文本的阅读策略的文本,也可以看做由表单组成的文本。”[1]我国引进的“非连续性文本”干脆连描述都没有,但是在非连续性文本进入《课程标准》之后,我国的一些学者对于非连续性文本进行了概念的界定,张年东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描述是在对“非连续”和“文本”两个词进行界定的基础上,认为“非连续是一种文本意流的非连续”,将非连续性文本分为两类:一是以图文结合方式呈现的非连续性文本,其中的“图”指为了更详细、更直观、更形象地说明文本信息的一切图画、图形、数字、视频、列表等;另一类则是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某一主题,而选自不同材料的纯文本的信息组合,这些不同来源的文本可以是彼此独立的,甚至可以是相互矛盾的,它需要读者对来自不同材料的文本进行分析和整合,才能全面把握所要说明的主题。[2]许锦则表示只要文本存在间断性(无论篇章形式或语义逻辑)都可以成为非连续性文本。[3]
从PISA的描述和国内学者的描述中能够看出,国内学者在对非连续性文本阐释的时候扩大和丰富了其内涵,PISA的表述是“表单”,而国内的学者认为“图画、图形、数字、视频、列表以及纯文本的信息”,笔者在查阅PISA中的非连续性文本的试题时发现其试题非常简单,主要考察学生对简单图表或者图表文字组合的信息提取能力,国内学者的“中国化”有一个非常典型的倾向就是提高“非连续性文本”的难度,丰富其内容和表现形式,这是“中国化”其中的一个表现。
在这里还存在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就是,PISA中的非连续性文本是分布在阅读、数学、科学三大领域的,归类于知识的内容和结构维度,也就是说非连续性文本更像是一种形式,这种形式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必须了解的。而到了中国之后,“非连续性文本”属于语文特有的了,觀察PISA中非连续性文本的试题我们能够看出试题其实和语文的关系不是很大,试题的形式很多更像我们地理试卷中的图表题,更像数学试卷中的数据分析题。而国内将其归为语文科目之后,就更注重其在阅读方面的发挥,淡化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这也就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将非连续性文本放在语文科目中,语文是否能“承其重”?二是如何在非连续性文本语文化后保证其“语文性”。这两个问题要放在具体的PISA试题和我国的非连续性文本的试题中去考察,通过对比发现两者的不同,“本土化”的倾向以及利弊。
三.非连续性文本在国内语文科中的改变
我国在“非连续性文本”引入国内之前,“非连续性文本”就在国内的教学和考试中有所涉及了,这种现象很容易解释:非连续性文本形式多样,充斥在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只是这个名字比较新鲜而已。最常见的就是地理教科书中的地图,数学书中的各种图形题,像政治历史语文这种文科性较强的科目中的非连续性文本其实非常少,主要是以连续性文本为主。如此说来,把非连续性文本放在语文科目中其实是比较牵强的。那么一众优秀的教育专家没考虑到这一点吗?或者说到底是怎样的动机才使得他们将“非连续性文本”归入语文课程标准之中呢?将“非连续性文本”纳入课程标准之后对其做了哪些改变呢?
上述三个问题,我觉得作为国内最优秀的教育专家,他们在将一个全新的理念引入国家重要的纲领性教育文件中的时候,必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至于为什么将“非连续性文本”引入语文科,大胆揣测我觉得语文作为一个容纳性比较强的学科,对于比较模糊的定义纳入语文科总是不会错的,而且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化”(PISA中的非连续性文本分布在阅读、数学、科学三个领域)之后,将其纳入语文更是无可厚非了。可以说,将非连续性文本引入语文科中也是比较不得已的选择。对于第三个问题“将非连续性文本纳入语文课程标准之后对其做了哪些改变呢,这些改变表现在哪些方面,产生了怎样的利弊”,需要在比较中明确。
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的PISA测试扩大了文本形式的种类,包括“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清单,列表),混合文本(由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组合而成)和多重文本(多种材料来源的集合)”。而在新课标中,非连续性文本依然是相对于连续性文本而言的,但是在呈现形式和构成元素上着眼于“图文组合”和“多种材料组合”,涵盖了PISA测试中的多重文本和混合文本。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国内的非连续性文本的范围和内涵是大于PISA中的非连续性文本的,表现在具体的题目中就是材料形式更加丰富,试题难度加大。笔者选取了PISA中一道典型的非连续性文本和高考题中的非连续性文本进行比较。
根据“热气球”,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
1.这篇课文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A.辛哈尼亚的气球之旅处于危险之中。
B.辛哈尼亚创造一项新的世界纪录。
C.辛哈尼亚游遍陆地和海洋。
D.辛哈尼亚的气球是巨大的。
【阅读情境】教育
【文本格式】非连续性文本
【问题】
2.辛哈尼亚采用了其他两种交通工具的技术,是指哪几种交通工具?
【阅读情境】教育
【文本格式】非连续性文本
表一选取了PISA样题中的部分考题,展示了PISA测试中典型的非连续性文本,题目的主干部分包括“题头和一张图片”,试题形式有选择题和主观题,大部分信息都可以从图片中直接获取,非常简单。国内将“非连续性文本”引介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必须要对其进行丰富化,加大难度,特别是在中考和高考题中,太简单的题目起不到考察和区分学生水平的目的。所以在平时的教学特别是大型考试中,试题的难度必须增加,内容和形式也必须多样化。在这里笔者选取的是高考题,因为即使国内只将“非连续性文本”纳入义务教育阶段,但是高考中也有涉及非连续性文本,其中有一道“图文转换”题是典型的非连续性文本,作为一道在高考中稳定下来的题目类型,笔者觉得对其进行分析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表二中的这道题目是2016年全国课标卷的图文转换题,本题考察的是学生直接提取图表的显性信息,并根据信息进行总结、概括的能力。这道题给的信息非常少,题干部分也只是提供了试题的背景,和PISA试题中比较相似的是对于图表信息的提取能力,不同的是要求学生根据信息进行推断总结、概括的能力,这是更高的能力,难度加大,也是非连续性文本在中国应该改变的倾向,这是其一。其二从考题要求来看,PISA中的试题考察形式多是选择题即客观题,题目的答案很容易在图片中直接获取到,而在中国的高考题中表现形式是主观题,并且在提取所有信息的同时要求语言简洁,不能超过85个字。
通过这两道题的对比我们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在考点上:PISA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提取信息的能力;高考题考查的是提取信息的能力,总结概括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在考题形式上:PISA的试题形式以选择题即客观题为主;高考试题是主观题,形式上也更复杂,对学生要求更高。实际上,仅以2016年全国卷和各省、市的高考题来看,“图文转换”这一题多以多重文本和混合文本的面貌出现的,少有单纯的非连续性文本。
接下来我们就需要思考另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做这些改变?除了中考高考的现实需要难度提升之外,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这个原因背后又涉及到了另一个问题:即语文能否承担非连续性文本之重?相信大家看了PISA中表一的试题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即这个试题的内容好像和语文没什么关系,反而更像是地理试题(因为本来PISA中的非连续性文本就不是归于语文科的,它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和终身发展的能力)。再来看我们的高考题,笔者在观察了2016年全国卷和各省市的高考题之后发现有些题目在选取材料上特别注意紧贴语文,比如“中华文化体验、汉字字形演变表、漫画”等等,这是选取材料上特别注重“语文味”;其次,在试题要求中都有“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少于N字”的要求,这是典型的语言表达试题,是语文责无旁贷要承担的教学内容,这是考查内容上的“语文味”。從这两点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在将“非连续性文本”引进语文科时所做的努力,以“非连续性文本”为形式,以“语文”为内容。
参考文献
[1]陆璟.PISA如何测定阅读素养[N].中国教育报.2001.
[2]张年东,荣维东.从PISA测试看课标中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J].语文建设,2013.
[3]潘红.近年来非连续性文本研究文献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15.
[4]蒋德仁.国际学生评价(PISA)概说.浙江教育出版社[M].2012.
(作者介绍:宗晨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曾参与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主持的《名人传--孙中山传》(中小学版)的部分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