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在悲剧中挣扎的萨特笔下人物

2015-04-10韦丽华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洛根萨特本质

韦丽华

(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山西·朔州 036000)

一、概述

20世纪的初期和上半叶,西方社会矛盾激化,悲观情绪严重,无情的生存竞争,动荡的社会,残酷的战争,死亡的恐惧,弗洛伊德对潜意识的发现等,人不再是高大的形象了,传统的世界观遭到普遍的质疑,世界变得不可理解了,充满了荒诞,精神文化面临全面的危机。作为文学家的萨特从“存在”这一视角入手揭示了作为有限存在的人在面对客观世界时遭受的种种限制,他笔下的人物也因此而充满了悲剧性,挣扎在痛苦的人生中。

二、存在主义哲学对萨特文学创作的影响

萨特是一位有着深厚哲学底蕴的文学家,哲学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是非常直接和明显的,在萨特的作品中没有不谈论哲学的主人公,各个阶层,各色人等都纳入了作者对哲学问题的探讨中,萨特作品中的人物不再具有传统文学当中人物的典型性性格,而是具有某种思想的人物,他们探索着各种各样的人生问题,他的作品常常是通过人物内心的感受来揭示人生的痛苦,存在的悲剧。萨特生活的时代是人遭遇严重精神危机的时代,西方传统的解释一切,控制一切的理性对此无能为力,人们发现理性在不断的剥夺着人类的自由。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人越来越像工具,人自身的主观情感一再受到压抑。于是非理性主义便作为寻回人自由的工具而兴起。自从叔本华以来西方哲学开始关注具体的活生生的人了,关注个体的具体的生存状况了,注重人的主观的感受,强调人的主观意志,逐渐的这些更具人文关怀的非理性主义成为了文学创作的哲学基础,存在主义正是兴起于这一思潮之下。

萨特幼年时就具有很高的文学天赋,在祖父家读过不少的哲学书籍,加上自己特殊的生活经历,使他早早的对一些哲学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在他以后的作品中自由意志一直都是他思考的对象,萨特存在主义的核心就是人的“自由”,他认为“自由”是人的本质。萨特认为“存在先于本质”,他说:“我们说存在先于本质的意思是指什么呢?意思就是说,首先有人,人碰上自己,在世界上涌现出来—然后才给自己下定义。”他反对先验说,认为人事作为偶然现象出现于世界上,人先是进行主观的选择,才能对他下定义,然后才有他的本质,也就是说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全是人自己选择的结果,如果要实现人的自由必须在面对繁杂的世界时经过独立的思考而坐出自己的选择。萨特认为存在主义就是要人自由的承担责任,就是在任何的情况下人都是自由的,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能归于遗传与环境,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不可取,萨特并不是无视外界的客观条件对我们选择的制约,但是如果人承认外部环境的最终决定作用,那么也就只能是服从外界的环境了,自由也就是无从谈起了。现代社会物质极大的丰裕,人变为了物的奴隶,人受到了物的支配而放弃了自己的自由,萨特认为这是自欺。正是在这一思想背景之下创作了一系列的文学作品,以更形象的方式探讨着自由的各种可能性。萨特强调文学要介入生活,作家要对自己生活的时代的重大问题做出回答,因此他的作品亦对人生活中面对的自由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让现代人知道了自己的生存困境从而唤起他们对自由的追求。

萨特的思想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二次大战前他是个绝对的自由论者,他仅仅注视着个体的自由问题,二战后他走向了社会,开始探索人在广阔的社会中实现自由的可能。本文将力求对萨特这一探索脉络进行梳理,理清萨特的存在之思。

三、萨特对人的自由可能性的探索

萨特通过一系列的文学作品对自由进行着探索,在他的作品中主人公无一例外的分为自在者与自为者两种形象,自在者没有自我意识他们不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像物一般的适应着生活。自为者则具有自我意识能感到自己的存在,他们或是感到存在的荒诞或是感到存在的偶然,这两种人在萨特的作品中都是存在的悲剧,他们在找不到自由出路的黑暗中不断的挣扎着。

(一)自在者的悲剧

《恶心》中就塑造了这样一群自在者。主人公洛根丁是一个青年历史学家周游了中欧,北非和远东以后回国,定居于布城,正在收集和研究一个虚构的十八世纪冒险家德?罗尔邦侯爵的历史资料,着手写他的传记。在此期间,他以日记的方式记录了自己大量的真实性的感受。他意识到自己是个没有理由的,偶然的存在。于是便陷于虚妄、荒诞的感觉之中,整部小说就是刻画了洛根丁的这种心理体验。洛根丁在冷静的思索自己的处境的同时也深刻的体验着他周围的人的存在,马布利咖啡馆的主管法斯盖尔先生的全部心思都在生意之中,他生活的全部就是工作,当咖啡馆没人的时候他的脑子也就空空的陷于无意识当中了。女仆吕西家庭生活非常的不幸,她无法摆脱这种痛苦与人聊天的时候别人的安慰能使痛苦稍稍的减轻一点,一个人的时候即使哼着歌也无法摆脱,她无法自我安慰,又不甘沉沦,始终做不出自己的决断,痛苦与快乐全部来自于周围环境,完全是一种被动的物一般的存在。主人公洛根丁感受到了“存在”这个东西,但“恶心”也随之而来,他发现了存在这个东西之后他的思想便不能不想这些杂乱的异己的东西,他对现实感到苦闷压抑,忧郁孤独,自学者的手放到了他的手里像是一条肥大的白色蠕虫,太阳及蓝天看起来像是假的。苍白的天空,寒冷的阳光,冰冷的水沟令他恶心,房间里雕塑呆笨的样子让他恶心。别人眼中的亘古不变的东西在他的眼中成了恶心的杂乱的存在了,洛根丁感受这世界的恶心的同时却不能做出自己的选择,他在面对别人的眼光时连一张纸片也不敢捡起,他挣扎在存在的牢狱中,却没有勇气打破他。在小说的结尾处洛根丁依然没能走出那一团黑暗,他依然在 “有节奏的受苦”。《恶心》中塑造的这些人物都是没有接触到生活本质的自在者,他们像物一般的生活,丧失了作为人应该有的自主性,因此他们是不自由的,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悲剧性。

《禁闭》是一部探索自我与他人关系的作品,剧中的三主人公也是三个自在的人,他们死后在地狱中同处一室。加尔散曾有外遇,和一个混血女人同居,还领回家过夜,战争爆发后人们主张抗战,他却宣传和平主义,最后因逃跑而遭到枪毙。伊内丝是个同性恋者,他从他的表哥手中夺走表嫂,最后导致他们身亡。艾斯戴尔亲手杀死自己与情夫所生的孩子,气的情夫开枪自杀,在地狱中加尔散为表现自己不是胆小鬼,总想说服伊内丝,而对艾斯戴尔喜欢男性的加尔散,讨厌同性的伊内丝。他们都处心积虑的隐瞒自己生前的罪恶,不敢说出自己的死因。他们又不改生前恶习,出于各自的目的而互相折磨,因而他们每个人都是痛苦的。他们都做了传统所不容忍的事,在遭到传统禁锢时又没有足够的勇气来否定传统,按自己的意志行事。加尔散本来是个和平主义者,还创办过一份和平主义的报纸,战争爆发他被动员上了前线,他因拒绝战争而在半路逃跑了,别人因此给他扣上了“逃兵”帽子。他对此深深的苦恼极力的躲避,他做逃兵也许是因为拒绝战争而不是贪生怕死,但他自己却对别人称自己为“胆小鬼”感到非常的不适,他不能从自己内心来否定这一传统称呼的意义,不能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他不能实现自己所想要的人生价值,没有去进行自主的选择,作为一个活生生的存在者他却没有本质。

该剧还从另一层面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即人与人之间互为地狱,因为人总是处在与他人的联系之中,完全与世隔绝的人事不存在的。每个人都在影响着他人,评判着他人,你无论怎样做都会有让你感到不适的人。用萨特的话说就是:“别人的存在给我的自由带来了一种事实上的限制。”为了避免孤独,人不免要与他人进行接触,但这样就要时时面对他人的关注,整个人类就像是一座环形监狱。

(二)自为者的悲剧

萨特倡导积极的介入生活,因而他也塑造了一些勇于把自己的自由意志付诸实践的人物,但世界的荒诞性以及人选择的偶然性,又使得这一类人的生存也陷入了困境当中,《墙》中的主人公伊比塔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作为一个勇于实现自己心理自由的英雄,当他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他觉得自己的存在很荒诞。“这时候,我觉得我的整个一生都展现在我的面前了。我想:‘这全都是该死的谎言。’既然我的一生已经告终了,那它也毫无价值了。我纳闷我怎么会和那些姑娘一起去闲逛、胡闹的。早知道我会这样死去,我就不在招惹她们了。我的一生就在我的眼前,它已经终结,关闭了,就像一只袋子。然而袋里装的东西却是未完成的。有一阵,我试图对它做出评价。我想说:这是美好的一生。可是,我不能对它做出评价,因为这仅仅是一些模糊的轮廓。我的时间都用来为永生签发通行证了,我什么也没有弄懂。”1这一段话写出了伊比塔在面对死亡的时候重新审视自己的存在的感受,因为死亡使得存在变得虚无了,小说中主人公感受到这一点的时候他这样想到 “此时此刻,假如他们来宣布饶我一命,我可以安心的回家了,我会无动于衷的。当你对于人生已经失去了幻想,等待几个小时与等待几年就都无所谓了,我对任何东西都已失去牵挂。”伊比塔作为自为者虽然与自在者相比他感受到了存在并作出了自己的选择,但死亡的逼近使他感到做与不做最终的结果是一样的,同样的归于虚无之中,从而使得他不再从理性的角度来做选择了,他最后没有出卖格里斯的原因并不是为了某个具体的目的,也不是什么崇高的道德使然,他并不认为格里斯的生命比他的更有价值,也没有想到西班牙的革命事业,革命者与无政府主义者已经变得不重要了,他这样做只是因为“顽固”,一种纯粹的非理性的心理。如果说没有发现生活的本质是一个悲剧的话,那么发现存在的本质是一片虚无则是一个更大的悲剧。

第二次世界大战萨特被迫入伍,在战俘营生活了十个月,战争让他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他“从纯粹的个人转向了社会”这也反映到了他的文学创作中,《自由之路》的第三部《痛心疾首》中马蒂厄与前两部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不再沉浸在自己的个人体验当中了,而是走向社会,自己的在目睹了他们的部队不断地逃跑后导致战争失败后,他意识到自己对战败也是有责任的,也就在此时他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他认为“自己一开始就错了”,因为他一直不曾走出过自己的小天地,他参加了钟楼狙击战,钟楼上最后只剩下了他一个人,他走近栏杆,站着射击,他感到自己的每一发子弹都是对过去的清算,他终于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并且通过这一选择实现了自己的自由,找到了自己的本质,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投身于广阔社会生活中的马第厄通过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而实现了自己的本质。

四、结语

萨特作为一个存在主义的哲学家,他具有敏锐的思想与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他对现代人的生存状况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他从自由这一西方传统的价值观入手,揭示了现代人生存的种种不自由的状况,虽然他的思想具有浓郁的悲观主义与非理性主义色彩,但是他对人的自由的高度肯定,以及对人实现自己价值的呼吁,仍然会使浮躁的当代人对自己的人生多几分深刻冷静的思考。

[1]沈志明、艾珉.《萨特问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2]柳鸣九.《萨特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4]张志伟.《西方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译,三联书店,1989.

[6]龚翰熊.《现代西方文学思潮》,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

[7]张汝伦.《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8]万俊人.《于无深处—重读萨特》,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9]吴岳添.《萨特传》新世界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洛根萨特本质
自因还是自为?*——萨特自因理论探究
时刻保持沸腾状态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白马非马
萨特的电影剧本创作与改编述评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WUU——让“物”回归其使用本质
布拉德·皮特主演二战坦克兵电影《暴怒》
1956年英法以密谋对付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