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公共服务理论视野下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研究

2015-04-10刘建龙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江阴214431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

刘建龙(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江阴 214431)



新公共服务理论视野下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研究

刘建龙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江阴214431)

【摘要】高等院校教育管理体制研究是高校发展内在的客观需要,也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新公共服务理论为我国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方法论,有助于改变我国高校教育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从高校公共服务的内涵出发,分析新公共服务理论视野下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的启发性意义,提出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模式的具体构建方法,对解决我国高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服务理论;新公共视野

0.前言

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带动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的变革,尽管经过多年的创新研究,我国高校教育管理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新公共服务理论要求高校教育管理更加具有人性化,确保高校管理工作有序的进行。

1.高校公共服务的内涵

从工作的属性分析,高校教育管理有两个显著特征:公共性特征和服务性特征。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公共性具体体现在对相关资源以及条件的应用上,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要能够以公共利益为基础,并做有利于公共利益的事情。一般来讲,在高校进行具体的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求其主体工作对全社会进行公开,保证每一个成员都可以享受到平等的权利,拥有同样的机会。在此基础上,也要对行为准则进行严格把握,使得教育管理工作能够在公共利益的标准要求下进行,从而对社会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另外,教育管理工作需要承担一定的行为责任,不仅需要高等教育在大范围内产生正面影响,还要能够承担起科研的工作,针对知识以及相关理论进行推陈出新的创造,从而能更好地推进这项公共服务工作。因此,教育管理工作要具备一定程度上的公共性属性。

在公共性基础上,教育管理工作很大程度上的展现出面对公众的服务性。在这一属性体系中,首先要明确针对学生的促进作用,使学生在教育管理工作中能够健康的成长起来。与此同时,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以社会的主体需求作为人才质量衡量的标准之一,以此对教育水平进行进一步评价。另外教师管理也属于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针对教师要做好管理制度的建设,从而对教师的行为以及道德进行规范化约束。强化教师队伍的综合水准,促使专项业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并针对教师的薪资待遇进行一定程度的提升,确保教师队伍的发展,并且向着更加多元化方向发展,从而使得高等教育更加繁荣的发展。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求高等教育具有培养人才以及科研创造的职能,因此,高校在一定程度上担负着对我国战略发展进行推动的责任。高等院校要能够培养出精英专业人才,带动新兴产业在我国的发展;也要能够进行针对性的科研工作,使得相关技术经验能够得到充分应用,从而促进科学生产。以当下社会需求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导向仅仅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初级阶段,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人才培养升级,确保高校毕业学生能够应对未来的社会发展需求,使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的需求相平衡,减少专业人才的缺失或者断层。在整个过程中,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在尊重学生自身发展的前提下,展现出一定的主观能动性,达到现代化教育管理创新的标准。

2.新公共服务理论于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启发性意义

新公共服务理论最早是作为一种行政理念被提出来,基于对公共管理的具体研究和总结,并进行理论上的完善,新公共服务理论由此诞生。区别于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理论在服务理念中增添了行政道德标准,并能够以系统的价值量化标准进行工作评价,体现公正、公平、公开的理念。新旧理念的交替过程中,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程度上的转变,主观价值在这一系统中占据了主导性位置,对客观世界进行了全新方式的诠释,通过这种转变可以使得很多公共诉求被重视,并能够纳入到管理系统的范围中来。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新公共服务理念是作为学术理论而存在,它涵盖着丰富的内容,并且在很多观点上立场十分鲜明,将其应用于公共管理中,能够使相关管理工作得到一定程度的创新和突破,并形成标准化模式。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理论价值与这一服务理念相契合,另外,新公共服务理念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实践和应用表明此理念可增加高校教育管理实效价值。通过对新公共服务理念的研究,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启发性意义,促进高校教育管理。

首先,公共利益有其系统集成性。以个体的利益为基础,针对不同个体的共同利益观建立价值系统。公共管理过程中,要能够以公共价值作为基础来进行相关的领导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公共成员的拥戴,得以长久的发展。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要求对社会共识进行充分关注,积极推进正面价值观发展,使公共利益成为关键性内容,并以此为基础对教育管理活动进行主导,在此基础上,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才能够更加合理合法的面对社会大众。相反情况,如利用层级制对管理工作进行牢牢控制,将很难起到激励性效果,甚至会造成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只有通过多方参与的方式保证管理过程的民主性,才能使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维持在平衡状态,整个管理机制才能够保持健康有序的状态,并展现出充足的活力,使得管理工作成效更加显著。

其次,在新公共服务的系统理论中,从人本角度出发进行工作,尊重每一名公共成员的权利和地位,使相关组织或者结构获得一定程度上的公信力,从而保证其发展更加长远。相关案例的系统研究也表明,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有序发展不能缺失社会力量的具体参与,不仅需要企业,还需要个人或者相关社会组织对高校进行具体的教育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育管理工作的民主性。

最后,在公共服务系统中,责任问题面临着非常微妙和复杂的环境,需要对多方面内容进行平衡,保证竞争过程中的规范和标准。在这一过程中,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不仅有职业标准问题,还有公民偏好问题,同时还涉及到道德问题,最关键的是还牵扯到公共利益问题。在保证国家权力同时如何能够保证人民的基本权益是此过程的主要问题,只有两者得以行协调平衡,整个社会才能够和谐发展。面对这种情况,管理者要承担相关责任,在管理工作中针对竞争性规范进行审视以及合理控制,确保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3.教育管理服务模式的具体构建

新公共服务理论要求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在强化公共属性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兼顾管理的服务性,针对不同群体进行针对性服务,保证多元化管理,从而促进公共意识的形成;另外针对管理者要能够明确相关人员的公共职责,从而能够建立起公共服务意识。目前情况下,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理念正是我国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短板,高校在具体的教育管理过程中,不仅极度缺乏公共性,并且很难形成公共服务,不能够满足社会公共利益。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构建教育管理服务模式。

3.1建立服务理念,转变管理手段

在一定程度上,高校汇集了人类发展过程中所积累下来的精神文明宝藏,并肩负着传承和发扬的责任,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受到系统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难以摆脱时代背景以及社会背景而独立存在,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经济条件以及社会政治文化的差异性等因素将会对高等教育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公民有了更强烈的权利意识,在这种形势下,政府开始推行简政放权政策,给予高校管理充分自主权。在此基础上,大胆引进竞争机制,促使高校管理向着市场化方向转变,以此来刺激高校管理的生命力,同时也在相关法律上确立了高校管理的独立地位。在计划经济的大背景中,高等教育处于官僚体制的掌控之下,并通过层级制的行政手段进行管理。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需要遵循统一的标准进行行动,并且受到上级领导的严密管控。尽管这一体制支撑着十分崇高的目标,但是由于体制自身难以改变的局限性,高校教师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很难拥有足够的空间或者自由进行教育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发展也受到极大程度影响。权力集中的官僚体制下,很难开展高效的管理工作,在低效率的管理运转下,管理工作变得形同虚设。

在市场化竞争机制的之下,教育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不降反升,在市场自由化的刺激下,高校管理的行政权力助长了腐败现象的发生。很多行政管理工作领导者企图对行政管理进行一定程度的美化,将其描述为客观公正的管理模式,但是现实管理工作中并非如此。在这种权力过于集中,管理面积又过于宽泛的官僚体制下,尽管拥有理性选择的空间,但是也为不良风气提供了足够的滋长空间。一旦出现金钱或者利益诱惑,硬性的制度缺失将会明显地体现出来,管理系统中的平衡将会被瞬间打破。面对这种情况,通过新公共服务来针对管理工作进行理论性梳理,强化公共服务意识的存在地位,针对领导职能进行强制性转化,将相关权力与服务义务和责任相挂钩,随着权力而来的就是需要履行相关的责任和义务,这样一来领导才能够成为服务性角色。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发动教师的力量,同时还需要让学生对相关管理工作进行积极主动参与。高校管理工作才能够逐渐实现公正公开,就能够以此为基础进行高校管理方面的创新。

3.2构建公共价值系统,强化多元化管理

在新公共服务系统中,行政部门已经逐渐丧失了高校管理的统治性地位。在此基础上,个人以及相关社会组织的比重逐渐增加,高效管理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现状。为了能够保证这种多元化管理,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起到实质性效果,并维持一定程度上的平衡,需要建立起公共价值体系,从而使得管理各方能够在价值观上达成共识。新公共服务系统对人的性质做出了系统的规定,并且以法律制度的形式进行具体约束,保证人们能够在社会以及道德的标准约束下进行具体的管理工作。公共价值体系的建立和法制的健全,确保新公共服务系统中对人们的服务性。

高校师生应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公共事务中,并进行广泛参与,制约和监督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保证公共成员权利的公平,对行政官员施加某种程度上的压力,从而对不公平现象进行规避。在进行参与过程中,需要通过多种形式进行相关信息的获取,在此基础上向决策系统进行渗透,争取更多的权利,从而将管理过程逐步地走向公开,向着更加民主化的方向发展。在师生参与过程中,高校应做好应对突发状况的准备,正确引导参与者的行动并做好思想工作,尽量使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的和谐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要想使得高校教育管理从行政化管理的层面上,发展到公共管理,需要进行系统的改革和努力,从理论到实践,从模式到手段进行方方面面的改革。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使得教育管理变得更加公平,在公开公正中,强化管理民主性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地位。

4.结语

我国的高校管理系统中,存在着方方面面的缺失

需要针对具体管理进行系统的改革和转变,从根本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和优化。在这种情况下,对新公共服务理论进行应用,将能够为管理工作的改革提供一个广阔的视角,推进管理工作的系统化改革,使得管理工作更加优化。

【参考文献】

[1]Bae,J.Chen,S.和Lawler,J.,“”亚洲国家内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情况:跨国公司的母国和派驻国的影响,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杂志,1998,Vol.9, No.4:63-69.

[2]Dowling,P.P.,Schuler,R.S.和Welch,D.E.人力资源管理的国际维度,(第二版), Belmont,California,Wadsworth,1994.

[3]Ferner,A.来源国的影响以及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杂志, 1997,Vol.7,No.1:19-37.

[4]Harvey,M.和Novicevic,M.“全球市场定位中的人员配备问题,若对于这一点不了解,则可能造成不同结果”,世界商业杂志,2000,Vol.35,No.1:80-94.

[5]Haile,S.“跨国公司福利和薪酬制度所面临的挑战”,非洲经济和商业评论, 2002,Vol.3,No.1:1-22.

[6]Johnson,J.Lenartowicz,T.和Apud,S.,“跨国企业中的跨文化能力:关于定义和模型”,国际商业研究杂志,2006,Vol.37:525-543.

[7]McGraw,P.“对跨国公司地HRM惯例的影响:在澳大利亚的一项定性研究”,国际人力杂志,2004,Vol.25,No.6:535-546.

[8]Schuler,Dowling & Welch,“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国际背景下的人事管理”,西南学院学报,1999,Cincinnati,Ohio.

[9]Sparrow,P.R.“功能层面的人力资源的全球化:关于英国公司的国际招聘和遴选过程的个案研究”,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杂志,2007,Vol.18,Issue.5:845-867.

[10]Shen,J.,Edwards,V.,Lee,G.“制定一项整合的、国际人力资源模型:中国跨国企业的贡献”,亚太商业评论,2005,Vol,11,No.3:369-388.镇为例[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4(02):20-25.

[1]陈松.新公共服务理论视野下高校教育管理创新[J].改革与开放,2012(12):10-13.

[2]王城.新公共服务理论视野下乡镇公务员激励问题研究——以仁怀市九仓国企业所面临的问题。这些国家的文化和管理风格存在某些相似和某些差异。显然,内生因素和外生因素对于沟通风格和跨国企业开展全球业务的方式具有重大影响。此外,在本文中,还探讨了跨国公司所面临的、人员配备方面的问题。招聘和遴选的国际标准对于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方针和惯例有很大影响。在处理与人员配备方法相关的招聘和遴选时,跨国企业面临多种选择。因此,跨国公司的有效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对于管理领域的学者和HR实务人员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此外,跨国公司必须对于复杂的薪酬机制有一个认识,以便能在国际舞台上获得竞争优势。若能吸引、留住和激励员工接受外派工作,将对公司的战略目标产生重大影响。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实现本地自治和统一管理效率之间的平衡。若跨国企业不能理解这一基本且复杂的战略问题,将会在全球市场中失利。

[3]刘玉杰.公共服务背景下高校体育场地资源供给的优化研究——基于对上海市杨浦区的现状调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01):20-26.

[4]黄鹤良.新公共管理理论视野下的高校后勤社会化对策——以福州地区为例[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4(03):20-27.

[5]聂全彤.新公共服务视角下辽宁省政府绩效考评指标体系问题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4(05):10-26.

[6]黄鑫.论新公共服务理论视域下政府管理公立学院的有效性——基于校长的视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2(03):20-25.

作者简介:刘建龙(1976—),男,硕士,江苏江阴人,就职于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继续教育研究。

文章编号:2095-7327(2015)-07-0129-02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647

猜你喜欢

高校教育管理
高校教育管理中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优化研究
高校教育管理流程再造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创新发展路径
面向人本化的高校教育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新媒体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网络技术对高校教育管理的影响及对策
基于新形势的高校教育管理的现状及创新研究
基于“创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教育管理研究
试析高校应用微信公众平台的问题与策略
微博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