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认知行为理论为视角看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

2015-04-10兰超玲龙岩学院福建龙岩364012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手机依赖认知大学生

兰超玲(龙岩学院 福建 龙岩 364012)



以认知行为理论为视角看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

兰超玲
(龙岩学院福建龙岩364012)

【摘要】随着科技和知识时代的到来,手机已经进入千家万户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伙伴”。走进校园,我们会发现,手机作为一种通讯工具已经悄无声息的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和情感表达方式,大部分学生对手机产生强烈的依赖感,给大学生的成长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对某高校300名拥有手机的大学生调查的基础上,本文试从认知行为理论视角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原因:学生自身的认知偏差、从众心理和外在支持系统不到位,并从改变学生认知观念、矫正行为两方面来引导学生正确有度地使用手机,减少手机依赖对大学生带来的负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依赖;认知;外在支持

“所谓手机依赖目前国内普遍认可的是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学生课题组作出的界定:“使用手机(短信息)作为其人际互动主要手段的群体,存在强烈的、持续的需求感和依赖感的心理和行为。”手机使用就像一把“双刃剑”,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使用手机的同时,反而被手机所左右,出现了手机依赖症,不利于他们的成长。面对大学生存在的日益严重的手机依赖问题,笔者就某高校不同年级400名学生发放了关于手机依赖问卷调查,希望能从学生的视角了解到手机依赖的心理和态度,从而对其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和思考。

1.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现状

根据调查,绝大部分在校大学生认为自身对手机存在依赖感,认为手机在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学生占90%,认为手机仅仅是生活必需品的占8%,认为手机可有可无的人占2%;上课都会携带手机的学生占95%;经常在上课时或睡觉前使用手机的学生占85%,无固定时间随时使用手机的学生占35%;晚上熬夜玩手机的学生也不少,有数次熬夜玩手机经历的学生占65%。对于大学生最喜欢的手机功能,67%的学生选择上网(QQ、微信、微博、浏览网页、玩游戏等),25%的学生选择打电话、发短信,8%的学生选择拍照、听音乐等。不仅如此,本调查结果还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反应手机不在身边会感到不安,不知所措。说明福建省某高校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比较普遍。

从手机依赖倾向的特点来看,一方面,大学生手机依赖倾向在性别因素上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大学生的个人基本特征(性别、年级等)与手机依赖倾向无密切关系。另一方面,文科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及各因子得分都比理科生要高,其中在总分及冲突性和突显性的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文科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倾向超过理科生。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理科学生的专业性质及学习压力较大,作业繁多,特别是需要进行实验测量的专业,使他们更没有时间和精力花在手机上,而文科生的学习需要大量的阅读材料,需要有较多的精力去感受生活及周围和国家发生的事情,且课程较为枯燥无味,这些都会加重对学业的倦怠感,从而有可能更容易形成对手机的依赖。

2.大学生产生手机依赖的原因

2.1大学生的认知偏差和虚荣心、从众和攀比心理

第一、大学生认知偏差。认知是行动的先导,大学生刚离开家,没有了家长的管教,融入大学这个“小社会”,不断接受来自各种思想的冲击,良莠不齐,大学生稍有在认识性上的偏差,就会分辨不清什么是正确的行动。大部分大学生在上大学后都将配置一部手机,一方面是方便与家庭的联络,与朋友、同学的沟通,另一方面,通过手机也能够吸取更多的社会信息量,认知、感知我们的社会,为将来真正步入社会打下一定的基础。

但是,现在大学生对手机的认识并没有注重手机通讯及涉取社会信息与知识的功能上,而是通过手机玩各种五花八门的游戏,不能正确区分与过滤健康与不健康的信息,由于大学生好奇心较重,容易受不健康信息的误导,产生更深程度的思想认识偏差。现在大学生由于对手机功能认知的偏差,夸大的手机的有利影响,忽略了使用手机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而盲目使用手机,对手机产生不同程度的依赖,无论是上课还是业余生活,使用手机的时间占用大学生大部分的时间,不仅让大学生学习成绩不断下降,还让学生无法辨识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第二、大学生虚荣心、从众和攀比心理。人类是社会的群体,容易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在大学校园里亦是如此。随着各种智能手机层出不穷,手机成为了大学生们彰显个性,追求前卫的工具,部分大学生通过购买高级的手机,玩各种手机游戏来满足自己一定的虚荣心。甚至是有些贫困学生大并没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价值观,通过欺骗家长、朋友等,购买高级手机,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以使用高级手机作为一种炫耀,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在课堂上无法专心学习,在生活中由于借钱或使用生活费买手机等因素大大影响大学生的生活质量,甚至出现经常不吃饭省钱的情况。此外,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群体依赖感,看到周围的同学们都用手机或者使用手机玩时,由于自身的虚荣心和从众心理,很多大学生会在周围同学的影响下也会不自觉地使用手机。可见,大学生虚荣心、从众和攀比心理会让大学生对手机产生一定的依赖性,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与生活。

2.2外在支持系统不到位

第一、学校缺乏相应的手机使用管理规定,同时忽略对手机依赖症状明显学生的帮助。

虽然学校了解到手机在学生群体中的普遍使用,学生课上课下、吃饭睡觉无时无刻不沉浸的手机的世界里,针对这一现象学校也想办法阻止这一现象的发生,对学生进行教育,但是学校层面更多的是采用口头的说教方式,并没有明确制定出学生校园内手机使用管理规定,不惧震慑力,实效性差。同时,对于手机依赖成瘾学生的教育和帮助也只是浮于表面,教育成效较差。

第二、社会支持环境较弱。

现在的大学生是90后,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就是“小皇帝”“小公主”,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尽可能满足他们在物质上的一切,任其自流,情感交流较少。

3.降低大学生手机依赖程度的思路

大学生涯的生活分为学习时间与课余时间,如何降低大学生在学习时间与课余时间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在当前大学生生涯中显得极其重要,大学生课堂与课余生活可以是兴趣盎然与丰富多彩的。

3.1建立新的积极认知,强化大学生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避免过度依赖手机

3.1.1应当正确引导学生,逐步消除学生对手机的依赖

可以通过对大学生正确的引导,建立大学生对正确使用手机新的认知,让大学生明白手机只是一种通讯方式及现代生活的一部分,让大学生认识到手机正确的功能,并合理制定手机使用规范,除了日常必不可少的使用外,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使用。同时,让他们感受到大学时代在课堂上应当以学业为重,把更多的精力放入学业中。

3.1.2强化大学生的自律意识,自我控制对手机的使用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逐步提高大学生的自律性,大学生应进行积极的自我调节,要有足够的自制力去拒绝手机带来的诱惑,明确自己使用手机的目的,对手机的使用要把握好度,不能出现过度的情况,用坚强的意志去抵制手机所带来的诱惑力。让大学生将重心从玩手机转向学习与提高自身能力上。

鼓励学生在课余生活中发展自身的兴趣爱好,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平时可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试图将生活的重心从手机上转移。例如:找朋友聊天、出去郊游、去图书馆看书等等。

3.2加强外在支持系统,矫正学生手机依赖行为

3.2.1加强学校管理

第一、大学的培养目标不应只局限在大学生学业的发展,也应该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发展。学校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通过讲座、知识竞赛、张贴海报等形式加强对“手机依赖”方面的宣传和教育;此外,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学生多参加学校的活动,减少手机使用时间,进而转移对手机的依赖。例如通过组织关于手机依赖的辩论赛,让大学生更深入地,多角度去探讨手机在生活中正确的使用方式,通过该形式启发学生正确使用手机。

第二、学校应明确制定出关于学生在校园内手机使用的管理规定,让学生有意识的控制手机使用率,并且注意手机使用的方式和场合。同时,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将手机使用管理规定纳入其中,一开始就培养学生使用手机的良好的习惯。

第三、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及课堂管理能力,在课堂上尽量减少或杜绝学生使用手机行为。一方面要靠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人格魅力让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教师的讲课中来,另一方面,教师要在课堂上对使用手机的学生进行提醒和监督,将其注意力从手机转移到课堂中来。

3.2.2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

对于过分依赖手机的大学生,其家人亲戚朋友及

周围的人应及时给予纠正,进行健康教育。在学习生活工作中,主动对其表示理解与尊重,适当给予情绪上的支持和关怀,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同时,要对其使用手机状况进行监督,帮助其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逐渐摆脱手机依赖的状况。例如辅导员应当定时通过对大学生手机依赖情况的再调查,总结提高引导学生解除手机依赖的形式,对不同依赖程度的群体采用不同的、更有效的形式。多是相关部门的教师(如团委、学生处等部门)以“完成任务”为导向,只重视活动的形式和任务目标本身,使得学生干部更多的依赖教师的指导,而忽视了对于学生干部的自主性、积极性和潜在能力的开发。

3.培养在校学生干部职业发展能力的探究

针对问卷调查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有过学生干部经历的学生在毕业后的职业发展会比没有学生干部经历的学生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并不是每一个有过学生干部经历的毕业生都有很好的职业发展。因此,对于在校的学生干部的培养对于帮助他们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工作能力、专业技能,从而更好地就业、创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应围绕以下三点开展:

(1)设置合理的学生工作岗位,使学生干部结合自身特点选择适合的“岗位”,实现最大限度的人职匹配。将专业与工作相结合,使自身优势与岗位特点相结合,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能力锻炼。

(2)定期开展学生干部培训、座谈会和交流会。在培训中,让学生干部更加明确自身定位和职业目标,更早地进行职业发展规划。与此同时,就业指导中心和团委老师要定期开展咨询和服务,积极与学生干部进行交流沟通,针对学生的学习困惑、工作困难和职业规划想法等进行指导和交流。

(3)建立完善的考评体系。定期的对学生干部进行考评,主要围绕学习成绩、工作情况采取自评和互评的方式,让学生干部在考评中发现问题,进一步得到发展。当然,团委、学生处和职业发展中心的相关老师也应该对考评或是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个别指导,从而提高每个学生干部的能力。

总而言之,学生干部是高校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激情、有能力、敢于创新、乐于奉献,是一支有着极强发展空间的队伍。做好这支队伍的培养工作,帮助他们更好地锻炼能力,是促进大学生提高职业发展能力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刘彦姝.高职院校“职业发展导向”式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2,(6):124.

[2]黄琳.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提升其就业能力的关键[J].中外教育研究,2008(11):14-15.

[3]齐春雷.浅谈高校学生干部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及培养[J].沈阳农业大学, 2012(1):122-123.

[1]杜立操,熊少青.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调查及干预对策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7).

[2]姚本先.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尚莹.大学生手机使用现状调查及依赖症原因浅析[J].榆林学院学报.

[4]王蕾.大学生手机成瘾现象浅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On the Phenomenon of Undergraduates'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Behavior Theory

Lan Chao-Ling
(Longyan University Fujian longyan 364012)

【Abstract】With the arriving of the age of scientific technology andknowledge,the telephone has entered thousands of peoples’home and gradually became essential partner in life.Going into the campus,we will find that mobile phones which as a communication tool has quietly changed the college life and emotion expression,the majority of students have the strong sense of depending on the mobile phone which bring some negative effects to the growth of college students.Base on the survey of 300 college students who own a mobile phone,this essay tries to explore the reasons of college students'mobile phone depend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behavior theory:the students'cognitive bias,the herd mentality and the external support is inadequate;and try to guide students to use mobile phones correctly by changing students' cognitive concept and correcting their behavior to reduce the negative effect bring by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on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Undergraduate;Mobile phone dependence;Cognition;External support

文章编号:2095-7327(2015)-07-0081-02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641

作者简介:兰超玲(1987—),女,硕士研究生,就职于龙岩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

猜你喜欢

手机依赖认知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手机依赖影响下的高职学院学风建设新途径
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芜湖市大学生手机使用与依赖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