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的闭环控制模式构想

2015-04-10

昭通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子目标闭环控制英语

王 琳

(河南工业大学 外语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1)



●语言学研究

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的闭环控制模式构想

王 琳

(河南工业大学 外语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1)

基于闭环控制系统理论构想出的英语听说能力培养模式把大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置于了一个具有动态性、连续性和目标性的反馈控制系统之中,旨在切实高效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水平,更好更快地推动大学英语改革,实现“以听说为主,全面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教学目的。

英语; 听说能力培养; 闭环控制; 模式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自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开始作为国家认可的考核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一种测试手段和评估标准存在以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指挥棒”就一直在指导着大学英语教学。为切实高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教育部和高校也一直在致力于大学英语教学策略的提高和完善。2004年,教育部部长周济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强调了英语教学一定要有大的突破,英语教学要朝着着力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方向改革,改进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效率,使英语学习能够事半功倍。

2004年,教育部制定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了“以听说为主,全面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1]。“英语的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中,听力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如果不解决听力问题,我们的学生将很难掌握英语和使用英语。所以听力是‘纲’,其它是‘目’,只有抓住了听力,才能纲目并举,解决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问题。”[2]。基于此,教育部、学校和教师们对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积极鼓励听说能力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实践,并相应加大了四级测试中对大学生听说能力的考核比重。1987年四、六级考试刚开始实行时,听力部分占据了20%的分值,采用的基本都是选择题,题型主要包括对话和段落听力理解;到2006年四、六级考试采用新题型后,听力比例大幅度提高到了总分的35%,增加了长对话和复合式听写两项测试内容,其中主观题占10%。如果说新题型只是对老题型的改良,在保持原有题型框架结构不变的基础上适当加强了听说部分的考试难度和考核比重,那么从2008年底开始,在全国54所高校作为试点进行的英语四级机考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变革,它让听说几乎渗透到了考试的每一种题型当中,大幅度提高了针对听说能力的考核难度,真正的彰显了大学生听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听说已经成了整个四级考试的主线,占到了总成绩80%的比例。与传统笔试注重考查阅读写作能力不同,机考试题更测重考核考生的听说能力。与笔试相同,机考试题的设计中同样包含了听力填空、会话、阅读、语法、翻译和写作测试六部分,但是在测试开始时增加了一段长约5分钟的选自于电视节目或实际生活的视频和几道基于对此段视频材料理解的问题。除了阅读测试部分,其他五项测试都是以这段视频为基础的。如果考生听不懂、看不懂这段视频,后面的五项测试便无从下笔。机考试题的设计和考核重点清楚明了地凸显出了大学英语改革的目标以及“听说能力”培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大学英语四、六级机考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是大势所趋,2008年试行的四级机考真正地把对大学生听说能力的考察切实地体现了出来,并明确指明了以后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和重点。如何使大学生适应新的考试模式与要求是大学英语教学所要面临的新的课题和挑战。所以围绕改革的要求以及考试的需要,提高大学生听说能力已迫在眉睫。

二、英语学习背景及听说能力现状分析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我国打开国门,加强了对外的文化经济交流和合作,1978年到2012年底,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到264.47万人,2007—2012年,出国留学人数的年增长率超过了20%[5]。英语的重要性得以日益彰显,全国人民学习英语的热情和积极性也日渐高涨。从某种程度上,说国人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民学英语的时代也丝毫不为过。在我国实施的九年义务制教育中,英语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已经由90年代时学生从初一年级才开始认识英文字母、从头学习英文,提前到了在小学三年级时便开始学习。英语在升学考试中的重要性也日益提高,如今已经成为了和语文、数学并驾齐驱的三门主课之一,且大有赶超我们博大精深的国学之势。为了考取重点学校提升自身竞争力,很多学生都拓深了课本学习内容,加深了英语学习内容,校内学习、校外补习。聚焦学校之外,放眼社会,各种英语补习班、提高班的存在比比皆是,一出校门很多孩子便疲于奔波在两个甚或三个英语学习班之间。甚至很多幼儿园也打着双语学习的招牌吸引家长眼球、争抢学生资源,有的幼儿园甚至还聘请了外教进行英语口语授课。总之,目前我们对英语的重视程度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由于目前中国尚属于发展中国家,高等学府及配套的软、硬件设施的建设还在日益完善之中,高校能容纳的学生数目有限,满足不了所有考生的需求。尽管近些年我国加大了教育投资力度、加快了教育改革步伐,扩大了高校招生规模,但在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的映衬下,招生名额显然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在中国绝对属于稀缺资源。高考对于考生而言大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之势。

这样的学习背景使得绝大多数高考生在英语学习时会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强的功利心。由于种种原因,听说测试目前在高考中还没有取得一席之地,即使有也还没有记入高考成绩,而高考升学率恰恰正是衡量中学教学质量优劣以及教师教学水平的一项最重要指标。所以,在中学阶段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自然就被排在了阅读、完型、翻译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后面。在高考临近、竞争压力倍增时,它就完全成为了一个被彻底遗忘在角落里的小人物。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虽然在进入大学前,中国大学生已经学习了尽十年、甚或十余年的英语,却仍然既听得困难,又说得费劲,挣脱不了哑巴英语的命运。大部分学生听力水平低下,完全跟不上或者只能勉强跟上大一第一学期第一单元入门级的听说课程,对于教师的全英授课更是不适应,有的同学一节课听下来不知所云、一头雾水;大部分同学的语音语调不标准,英语表达不地道不流畅,带有浓重的中国式英语色彩,有的学生甚至连最基本的日常问候语都表述不完整,更别提用英语进行交流了。然而,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其最基础的功能便是交际,脱离了语言赖以寄托的实际生活场景,就如同把英语置于远离实际的真空之中,从而也就违背了英语存在的最本真的意义。这与大学教书育人、让学生学有所用的教学目标也是大相径庭、南辕北辙的。由此可见,由于中学阶段历史积累少、学生们的听说能力底子相当薄弱,在大学生活的起跑线上,相对于其他几项能力学生的听说能力就已经严重滞后了。再加上中国大学生往往在心理上缺乏自信、羞于开口讲英语,就更凸现出了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势在必行性。

三、闭环控制系统与听说能力培养

闭环控制系统源自工业领域,也叫做反馈控制系统。它是一个输入量直接或间接地反馈到输入端,形成一个闭环参与控制的系统。为了实现闭环控制,对输入量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的结果反馈到输入端和输出端进行相减得到偏差,再由偏差产生直接控制作用去消除偏差,使整个系统形成一个闭环。闭环控制系统理论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的决策过程之中,旨在达到企业的最终目标,追寻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和谋求企业自身的长足发展。与传统的企业决策相比,基于闭环控制系统理论的企业决策更关注企业运行的动态性和连续性,并把动态性和连续性与企业发展的总目标有机联系起来。它不是机械地针对每个子目标去孤立的进行决策,使每一个子目标的决策看起来最为高效和唯美,而是统观全局,立足长远,甚至会暂时牺牲某一子目标的利益,力求使众多子目标的决策合力达到能够促进企业总目标实现的最佳效果。基于闭环控制系统的企业决策过程是由若干个动态发展变化的对子目标的决策构成的集合体,在确保一切子目标为总目标服务的前提下,它把子目标的建立和完成看成是一个不断修订完善的过程。也就是说,实现子目标的策略在制订后不是一层不变得,而是在运行一段时间后,根据反馈得到的进展情况和所产生的问题进行再调整,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后再次反馈,再次调整……如此循环,最终实现各子目标策略之间的最佳组合和最佳平衡。

与企业的决策过程相似,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也具有动态性、连续性和目标性。由于不同地区教育水平发展的不平衡性,大中城市和偏远地区的学生在中学阶段时英语的信息输入量存在着很大差别,所以在入学时他们的英语基础处于参差不齐的状态;再加上不同学生个体对于英语学习敏感度及感兴趣的程度存在着差异等原因,导致了在经过一段时期的学习后,即使是同一位教师以同样的方式和内容授课,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程度也不尽相同。此外,不同的听说能力培养策略对同一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效果也是大相径庭的,恰当合适的听说策略可以使学习过程倍感轻松且能事半功倍地提高学习效率。所以说,大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是动态的,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地采用相应的策略因材施教。同时,听说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它不可能一促而就、在短时间内就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它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由量变引起质变的飞跃过程。基于此,听说能力的培养策略也要具有连续性,成为一个由浅入深、一步嵌一步的有机系统。为了达到学生听说能力显著提高的总目标,教师通常会设立一些子目标并提出相应的阶段性要求。大一第一学期时教师通常会侧重加强新生词汇量的迅速扩充,注重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开口对话的能力,让他们能够用简单的英语谈论与他们的学习、生活相关的内容。大二时教师则会针对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听说部分的考试内容有步骤、分阶段的加强对短对话、长对话、短文听力理解以及复合式听写的强化训练,并要求学生能够用地道的英语就某一选定话题谈及自己的感受并与其他同学展开讨论。细心的教师还会把子目标制定的更为细致,使之具体到每一学期、每一周以及每一课的学习之中,并布置给学生相应的作业和阅读书目。为了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能够全面了解并有效促进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教师通常还会对学生的到课率、作业完成情况进行严格的考评。如果分开来看以上所列出的种种为达到听说能力培养而制定的单一决策,他们都是唯美高效的。但是正如采用闭环控制理论的企业决策的过程一样,英语听说能力培养也包含着众多的子目标。总目标实现的过程在本质上就是一个不断制定子目标、达成子目标、再调整制定新的子目标、实现新的子目标……如此循环反复、日渐接近并达成总目标的过程。在此决策中首先要关注的是如何运用系统观念,力求使子目标决策的合力达到最大,而不是追求每一子目标的最佳效果,因为有时候单一目标决策的最优化反而会影响到总目标的实现。比如上文提到的到课率,因为教师的授课通常是针对中等水平的学生,而对于听说能力水平较高的个别同学,课堂上的知识输入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需要,如果这时不思变通,一味追求出勤率这一子目标的最优化,反而会影响尖子生的学习效率,不利于他们听说能力的快速提高。与其这样,倒不如给他们更多自由的空间和时间去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不妨在和这些学生多交流、了解他们听说水平、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基础上,额外推荐给他们一套高起点的教材或资料,让他们以不低于教师规定的进度在课外自主学习。每个星期教师对他们的学习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并答疑解惑,每个月末教师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其学习任务和目标加以调整和制定。

由此可见,基于闭环控制系统的学生听说能力培养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过程,其中每一个子目标的决策都旨在服务于总目标的实现,他们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体。每一子目标决策的好坏与否主要由从听说能力培养的主体学生那里得到的反馈来决定。而不同的学生由于对英语知识的历史积累、认知水平不同,他们在使用达到同一子目标的学习策略一段时间后所取得的效果也必然会存在着巨大的个体差异。听说教学是利用语言输入产生“可理解性输出”的能力,重在培养学生的交际策略,提升文化素质[4]。所以,教师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对学生的听说水平进行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及时调整授课方案和重点,适合到大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同时,教师也要从测试反馈结果中体察到学生听说能力培养的个体差异,不能机械地从头到尾地对所有学生使用同一种培养策略。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量身定制一个个学习子目标和学习策略,鼓励他们进行课外自主学习;并在一定时间后加以测试,然后根据学生的近期表现对子目标和学习策略进行适当调整,在既保证听说能力培养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同时,又使其存在个体差异、具有动态性。在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此流程,不断循环操作,最终形成一整套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的最优化培养体系。

四、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的闭环控制模式

基于闭环控制系统理论,笔者构想了一个通过采用多样化、适合不同听说水平学生的听说培养策略,有效提高大学生听说能力的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听说能力的环境、条件、机会,满足学生听说能力提高的需求,更好更快地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解决目前存在的学生会读而不能听,会听而不能讲的问题,以真正实现大学英语教学'以听说为主,全面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在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的闭环控制模式构想中,听说培养策略的选择(即教师的输入)是受到学生听说水平(即学生的输出)的反馈作用的严格控制的。此模式把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这一总目标分成了由若干个子目标构成的集合。由于学生存在着巨大的个体差异,子目标、听说能力培养策略的选择都是此模式中的变量。每个子目标的制定都主要取决于学生听说水平的现状,并辅以参考学生的学习动机、潜能等因素,现状和子目标之间的差距又决定了听说培养策略的选择,采用听说培养策略一段时间后学生的输出,即延时后的听说现状会及时反馈并作用到新的子目标的制定和策略的选择中,从而使整个听说培养模式形成一个闭环。为了更形象具体的表述这个模式,采用下图来表明听说能力培养的方案及过程。

动机、潜能 干扰

↓ ↓

总目标→子目标→培养方案→实施→听说测试→总目标的实现

↑输入输出↓

听说水平现状———反馈———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学生听说能力培养的方案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教师首先根据学生听说水平的现状、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潜能等个体因素为他们量身定制近期要达到的子目标;然后针对定下的子目标以及子目标与学生现有听说水平之间的差距选择相应的听说能力培养方案并加以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会有不可抗拒的干扰因素存在;再然后对学生的听说能力进行考核,于是得到培养方案实施一段时间后的学生的听说水平现状;最后把这一新现状进行反馈,并把反馈结果作为下一阶段子目标制定和调整的重要依据,开始下一阶段的听说能力培养……如此反复,形成一个听说能力培养的闭环控制模式,最终使学生的听说能力水平全面提高这一总目标得以完全实现。所以,通过研究学生的现状和要求,此模式搭建出了一个适用性、操作性强的英语听说能力培养平台。总目标的实现基于每个子目标的实现,而每一个子目标的制定和完成又都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培养循环过程,并以测试和评估为主要手段敦促下一个子目标能力培养的延续性。此模式中各环节的具体构成如下:

由于实现学生听说能力全面提高这一总目标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一个全面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能力的过程,所以促成总目标达成的子目标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英语学习要素,如:词汇量、语法、语音、语调、语速、语气、语感、修辞、听说理解力、听说记忆力、组织表达力、歧义容忍度、历史人文背景知识。

培养方案是此模式的核心之所在,主要包括教师的课堂输入、听说材料的选用、听说培养策略的使用和学生的输出四个部分。(一)、教师的课堂输入。教师要对课堂的授课模式和方法进行新的设计,要用简洁、准确、生动的语言真正达到'输入'的目的。具体而言,教师要以听说为主线进行精读课堂设计、多创造课内外听说的真实情景;要善于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能提供足够回馈的问题增加与学生的课堂互动,积极诱发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思考和回应,并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及时回馈;要与学生一起营造出课堂听说的热烈氛围,改变传统教学中主要通过‘黑板+口头’传递语言信息的“一言堂”局面。同时,教师要把传统的听力课堂转变为更有效的听说结合课,以说带听、以听促说,通过听说并举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表现和组织能力。(二)、听说材料的选用。听说材料的选用要立体化、多元化、自主化。“立体化教材”即综合性教材,指教材内容的综合性程度高,既注重训练学生的读写能力,又强调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其中有'学习包'(learning package),如纸质图书、磁带、光盘和其它赠品等;有study package即实地的或网上的学习活动项目。但是,这些名称都只偏重一方面,或内容,或形式,或活动,而“立体化教材”概念的内涵却要丰富得多[3]。立体化还体现在教材既要做到统一,又要向高起点版本和低起点版本教材延伸,教材要涉及到多层次,主教材和辅教材并用,以适应学生英语听说水平参差不齐的需要。多元化是指听说材料的选择不仅仅局限于课本、报纸、杂志、期刊、小说等纸质资源,还应包含电子图书、音频、视频、电影等形式多样的电子资源和网络资源。总之,材料的选择应该不拘泥于形式,只要有利于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任何材料都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所用。听说材料的自主化是指要积极开发辅助教学资源,为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和最大的便利:比如增加自主学习教室的硬件设施建设和开放数量,加大学校免费电子学习资源的供给等举措。课堂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传道解惑,更要抛砖引玉、充分调动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为之提供优厚的学习条件和环境,这些对于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三)、听说培养策略的使用。听说培养策略要多样化、具体化、多层次化。在听中实施“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处理过程,并且依靠词汇处于、图表问题或者其他的语言特征刺激图示,进行积极预测[6]。闭环控制模式中的听说培养策略的选择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它严格地受控于学生的听说现状以及现状和子目标的差距,而每个学生都是完全不同的个体,现状和差距又随着上一个策略的实施和作用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决定了培养策略必须是形式多样的、多层次的,目的明确且要具体到每个细节,切忌一概而论,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真正地做到有的放矢地因材施教,逐步培养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的兴趣,切实解决学生的听说难题,提高他们对英语语言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反应能力。(四)、学生的‘输出’。在培养方案中,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输出’平台的建设,使学生有听说的欲望、有听说的内容、有听说的质量,确保学生的每一次‘输出’都经过了精心的充分准备,并努力把准备工作细化到听说的每一个小环节,如语言材料的积累和筛选、语言的表现形式和组织形式、说话方式的选择和肢体语言的运用、语法时态的正确性以及俗语习语的地道表现。学校和教师还要积极创设环境,经常组织演讲比赛、辩论比赛、朗诵比赛、外语晚会等课外活动,为学生的‘输出’提供更多的平台,把听说延伸并融入到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

在听说测试环节中,除了通过日常观察、交谈讨论、话题讲述、即席反驳这些进展性的总体性的评估手段,还要通过量化的测试系统对学生的听说水平进行测试和分析。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有必要建设一套有效的监督测试系统和听说教学监督制度, 对教师对学生进行听说能力培养活动的效果进行考核、分析和监督。

五、结语

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的闭环控制模式构想,把听说能力的培养置于了一个具有动态性、连续性和目标性的反馈控制系统之中。在此模式中,每一个子目标的选择和基于它所选用的培养方案都是变量,严格受控制于学生的听说水平现状以及现状和子目标之间的差距,培养方案实施一段时间后学生的听说现状又会及时反馈作用于新的子目标的确定和策略的选择,形成一个闭环控制过程。这个模式让直接影响学生听说能力的教师、材料、听说策略和学生主体四大要素的交互作用得以进一步加强并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了其功用,它对于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以及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教育部.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1.

[2]张尧学. 关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总体思路[J]. 外语界,2008,(5):2—4.

[3]庄智象, 黄卫. 试论大学英语教材立体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 外语界,2003,(6):8—14.

[4]刘巍. 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优化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3,(10):116—119.

[5]鲁明泓, 殷华方. 基于学习曲线的英语学习模式与策略[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14,(1):38—44.

[6]罗玉枝. 听力理解中的预测策略研究[J]. 语言教育,2013,(3):16—20.

Conceptions of the Closed Loop Control Mode on Cultivation of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bilities

WANG Li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450001, China)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losed loop control system, a conception on the mode of cultivation of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bilities is raised and lays the cultivation of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bilities into a dynamic, continuous and purposeful feedback control system. This mode is conceived to improve student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o push forward th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and to center on listening and speaking 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of using English all-roundly.

English; cultivation of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bilities; closed loop control; mode

2014-11-01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计划资助(15B880003);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SKL-2015-1360)。

王琳(1978— ),女,河南安阳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比较文学和英美文学研究。

H319.9

A

2095-7408(2015)03-0108-06

猜你喜欢

子目标闭环控制英语
稀疏奖励环境中的分层强化学习①
基于LMI的过渡态主控回路闭环控制律优化设计
雷达群目标跟踪条件下的弹道预报方法
适用于厚度在线测量的水压闭环控制系统
智能车竞赛中的闭环控制算法应用分析
基于子目标进化算法的要地防空武器系统优化部署
读英语
SSSC的双闭环控制策略及仿真分析
酷酷英语林
企业经营决策方案评价的敏感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