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比喻辞格审美发展演变探析

2015-04-10加晓昕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暗喻明喻辞格

加晓昕

(四川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四川达州635000)

汉语比喻辞格审美发展演变探析

加晓昕

(四川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四川达州635000)

比喻辞格是人类使用最广泛的辞格,它能使被比喻的事物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审美性。按照三类比喻辞格进行审美的分类梳理具有科学性。同时,汉语比喻辞格审美发展有自己内在的规律,比喻辞格的审美和社会文化及审美心理关系密切。

汉语比喻辞格; 审美发展;社会文化; 审美心理

比喻是人类使用最多的辞格,是人类产生历史最久远的辞格,也是人类使用最广泛的辞格,比喻甚至成为了人类一种共通的思维方式。比喻辞格的发展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和轨迹,这种发展变化与民族的社会文化及民族心理密不可分。汉民族根据比喻词的显隐,将比喻辞格分为三类:明喻、暗喻、借喻。按照类别对比喻辞格的审美演变进行梳理,具有科学性。

“具有创作欲望的作家总是力求避免使用陈旧的比喻,力求在自己的创作中构建独一无二的新异比喻。”[1]美,是人类不歇的脚步。对美的追求是人类不竭的动力。比喻辞格是人类最通用的辞格之一,除了其使用功能外,辞格的审美也是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比喻辞审美的发展轨迹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实用到审美的过程。就比喻辞格审美而言,汉语比喻审美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朴实——雕琢——畅神——写意造境——综合性审美

“当两个事物进行对照时,从内质相似到外貌相似,再到状态相似,形成相似的级差序列,两个事物相似程度越低,比喻越典型,反之,越不典型”。[2]综合比喻辞格审美表现形式,包括如下三种类型:美辞、生象、造境。

不同结构类型的比喻又具有各自不同的审美特征。汉语比喻辞格的四要素,本体、喻体、比喻词、相似点与比喻辞格的审美度息息相关。根据冯广艺、加晓昕的观点:“审美张力=AB距离×B的形象丰满度×喻核潜隐性(∑主观相似、喻核数量、喻核的隐藏度)/比喻词。”[3]

汉语根据比喻词的使用情况,将比喻辞格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类。按照三种类型对汉语比喻辞格的审美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关于比喻辞格审美例证,我们前期已有较多讨论,为了避免重复论证,在此我们只对比喻辞格审美特征发展演变进行梳理。

(一)明喻的审美发展演变

明喻是使用频率最高,最常见的一种比喻结构类型。在先秦时的明喻处于朴实和雕琢兼具的阶段,在不同文体中有不同的审美特征。《诗经》中的明喻散发着典雅的中和之美,创生了丰富的意境空间。先秦诸子散文中的明喻最鲜明的特色是其思辨性强,洋溢着功用的理性精神:语言自然质朴;小句比喻和篇章比喻杂陈,形式纷呈,具有铺陈之美,先秦历史散文中的明喻辞格喻体选择灵活,语言博采众长;汉赋中明喻具有昳丽的铺排之风,喻体体现强烈的自然美,审美具有强烈的现实观照。

魏晋南北朝的明喻处于畅神阶段,其审美注重语言雕琢,追求主观相似,出现了比义性意象,这是比喻在美学上取得的一个重大的进步。在生相和造境等方面,明喻立意高远 ,具有自我觉醒的忧患意识。轶事小说中的明喻注重仪容品评,容貌之赏。

唐宋时期的明喻处于写意造境的阶段。明喻本体、喻体体现了自然美;词中的明喻尤为注重意境 ,抒发儿女情长,个人情绪浓厚。唐宋时期对明喻语言的雕琢并未偏废:使用博喻,气势恢宏,喻体的多相性,增加了比喻的审美张力。唐中期,反对浮华的骈俪文,提倡作古文,从者甚众,成为文坛的新风,大大提高了散文尤其是比喻句的抒情、叙事、议论、讽刺等艺术功能。小说中的明喻善于描形叙事,言之有物,口语风格,平实质朴。

元明清明喻审美由绚烂走向平淡,不再刻意雕琢,反映了浓浓的市民意趣。和前代一样,明喻喻体多来自田园山水,体现了浓烈的自然美。元明清时明喻具有雅俗两种比喻审美倾向:有的文辞清新秀美,兼具诗、词、赋中比喻的特点。

近现当代明喻处于综合性审美阶段,明喻意象性强,具有丰富的意境,情感浓烈,充满浪漫气息。明喻思辨性强,曲折、新奇,讲究语言的形象性,描写细腻,饶有生活趣味。

(二)借喻的审美发展演变

借喻结构分为事物型借喻和事件型借喻两类。先秦两汉的借喻也处于比喻辞朴实、雕琢的阶段。《诗经》中的借喻具有美刺功能。楚辞中几乎通篇借喻,其审美特点是:浪漫古拙,奇幻神妙。先秦诸子中的暗喻多为事件型暗喻,其审美特点是:立足生活,理深义丰。历史散文中的借喻特点是:喻体聚焦动物,重在喻理。汉赋中的借喻特点是:结构紧缩,语句精炼。

魏晋南北朝时的借喻处于雕琢、畅神的阶段,借喻注重从语言、意境和意象三个方面进行审美。借喻注重语言的华美,文气充沛,辞彩壮丽,事物型借喻,强合型的搭配方式,使语言张力加大。事件型借喻喻理少,较多是设境,使之有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事件型借喻情感意象相融,促使比喻转向抒情功能。值得一提的是:以松、菊喻高洁的人格,开启了借喻意象的滥觞。

唐宋时的借喻处于写意造境的阶段,借喻注重语言的形象、辞彩华美、文气充沛。借喻善于多角度锤炼语言,文质锦绣;借喻意象的所指固化。借喻虚在拟“物”,实在寄“情”,致力于比喻的高远意境,笔触浪漫。也有部分借喻不注重意象和意境的追求,比喻平实,切近生活场景,这是由其所在的文体特点决定的。

元明清时借喻审美在魏晋基础上继续发展,也有部分借喻归于朴真的状态。就语言而言,借喻生动形象,较注重用典;相同的句式排列、对仗工整,加强比喻的韵味和表现力。

近代与现当代的借喻审美较元明清有了一个巨大的飞跃,进入了复综审美的繁盛阶段:借喻描写细腻,饶有生活情味,注重自然美,多种辞格综合运用。生活气息浓烈、抒情性强、现实浪漫交融。

(三)暗喻的审美发展演变

暗喻可分为事物型暗喻和事件型暗喻,先秦的暗喻审美处于朴实雕琢的阶段,《诗经》中的暗喻,以物释物,追求一种等同关系。先秦诸子中的暗喻能近取譬,思辨理性,历史散文中的暗喻追求本体、喻体的等同关系,异域映射。

魏晋南北朝暗喻结构本体、喻体以事物名词充当,体现一种艺术的等同关系。但暗喻审美处于雕琢、畅神的阶段,事物型暗喻喻体的意象感强,更重视描述。注重暗喻意象的曲折巧妙性,意象重叠,暗喻和借喻有合二为一的趋势。

唐宋暗喻审美性更强,其结构灵活,事件型暗喻注重句子的繁丰度,部分暗喻古典雅致,华艳浪漫;行文自然流畅, 更注重喻体的同质性和形似感,暗喻的各种意象堆积,使全句意境胜出。喻体取象灵活,善于用典,暗中拟同,婉曲而喻,更多了几分艺术性。

元明清时的暗喻审美不及唐宋,暗喻平实质朴。这个时期的审美特色是:戏曲中的暗喻文辞清新秀美,兼具诗、词、赋中比喻的特点,注重从语言上追求审美张力,注重形胜、语言繁丰、生动形象,充满现实主义的生命意趣。

近代与现当代暗喻处于综合式审美阶段,暗喻描写细腻,饶有生活情味,灵活自由, 人、物、景互做本体、喻体。暗喻具有铺陈的特点,注重自然美,多种辞格综合运用,艺术性强。具有浓烈情感,浪漫主义气息和现实主义气息相互交融。

值得一提的是,事件型借喻的结构是本体事物名词,喻体是事件。若忽略本体,则根据上下文语境,喻体是一个标准的事件型暗喻句。从这里可以看出,事件型暗喻与事件型借喻是殊途同归的。事件型暗喻与借喻暗相契合。事件型暗喻句本体和喻体一般都是以小句的形式独自存在的,如“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即便没有本体“开妆镜也”、“梳晓鬟”、“ 宫车过”的参与,喻体“明星荧荧”、“绿云扰扰”、“ 雷霆乍惊”也可以独立存在,从封闭的语境来看,这些句子也并非实指,由喻体就可以直接领会到本体,是借喻。由这两类特例我们可以得出:借喻和暗喻实际是一类“视异(本体、喻体)为同”的比喻,二者异曲同工。

二、比喻的发展演变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关系

社会、文化决定了比喻辞格审美发展的具体表现形式。辞格的发展有自身的规律,就审美而言,它总是曲折地向前发展。每个具体的历史阶段,辞格审美发展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社会文化对其具有熔铸作用。当然,比喻也反映了各个时期的社会文化。

《尚书》中的比喻质朴、自然,语言上甚至有些佶屈聱牙的不畅顺。春秋战国,社会动荡,百家争鸣。先秦诸子的比喻一个最鲜明的特色是其思辨性强,洋溢着功用的理性精神。这个时候的比喻不但追求形似,也追求神似。既有描形性比喻,如“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离妻章句上》);也有比照性比喻,如孟子曰: “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 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公孙丑章句上);更有抒情性比喻,如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先进》),《诗经》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多年间的诗歌300多首,其中的比喻反映了西周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劳动与祭祀、压迫与反抗、爱情与婚姻等各方面的内容,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楚地的巫术浪漫、感性的文化以及黑暗的社会现实,使屈原作品中的比喻浪漫神幻,爱憎的情感倾向十分明显。

魏晋时期,政治混乱,社会苦痛,在这种文化下,人们精神上却极度地趋向自由,比喻极富艺术的才情和气势。如刘伶《酒德颂》中:“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这样的比喻句,清峻通脱,风流自赏,率真任诞,是其它任何朝代的比喻都难以企及的。唐代经济文化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唐诗推陈出新,音节和谐、文字精炼。唐诗成为抒发情感的最好形式,题裁广泛,其中的比喻也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抒情性强,致力于造境。比如:“预知愁多少,高于滟滪堆”。由于唐宋时期交通便利而发达,手工业、商业比较发达,雇主、雇员、商人、作坊主等聚居。使“说话”艺术走向兴盛——人们乐于聚居一地,或在茶坊、或在酒肆,将传奇故事或者人们生活的故事改编成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说书。“话本”中的比喻更加通俗。另一方面,聚居场所的出现以及市井酒肆人们对娱乐的需求,逐渐产生了词,艳丽浮华。经过文人的加工,词登上了大雅之堂。词的比喻也是群芳斗艳,或豪放、或婉约、或怅惘、或清丽。其比喻具有非常高的审美境界。元明清语言艺术创造转向为表达老百姓生活,以叙述方式表达的戏曲、小说等文学形式。因此,其中的比喻平白、朴质,追求生命意兴。诗词中的比喻渐渐失去了过去那种造境的能力,显得平淡。

五四新文化运动,废除旧务陈言,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反对封建主义的复古思想。比喻辞的语言从文言文转向白话文。这个改变使比喻通俗易懂,而且修饰成分增多。如:“假使真灌成片子,那声气哗啦哗啦,又像风涛澎湃,又像狼吞虎咽,中间还夹着一丝又尖又细的声音,忽高忽低,袅袅不绝。有时这一条丝高上去﹑高上去,细得﹑细得像放足的风筝要断了,不知怎么像过一个峰尖,又降落安稳下来”,审美张力增加。同时,比喻辞的思想内容也发生很大的变化。比如:“地球,我的母亲!你是我实有性的证人,我不相信你只是个虚幻性的泡影,我不相信我只是个妄执无明”。在新的审美观念指导下,文学作品中的比喻尊重人的个性,重视人的命运、发展。

新中国成立,结束了过去政治混乱的局面,比喻理论和实践不断创新,比喻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经历了“文革”10年动乱,人们开始了新的“语言实验”,出现了“朦胧诗”,其比喻晦涩而又深沉,“到处都是残垣断壁,/ 路,怎么从脚下延伸 ”等。这些比喻句充满了暗示性、多义性。有的甚至缺乏现实逻辑:“祖母是七六年死的;/一九七六年的形状像个烟斗”,歧义怪诞,陌生感强。就比喻辞的审美而言,其具有相当的美感。

三、比喻的发展演变与审美心理发展的关系

比喻是“为了特定的思想情感所经历的修辞实践,又总是体现为一种特别运用言语的心理活动过程。”[4]比喻的审美发展源于审美心理要求,审美心理是比喻审美发展的内在需求。审美心理就是对形、相的知、情、意的反映,是一种形象的思维方式。人们会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事物,比如兰花的幽香,人们就把兰香和君子的美好人格联系到一起,移情于物,从而产生一种体验,一种精神的震撼和振奋。审美常常是把内心的情感投射到外物,又吸收到自身,从而达到“物我两化”的境界。因此,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若抛开政治文化的角度不论,就审美而言,比喻的发展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 :形似——神似——神形皆备。这种改变是人们审美心理的要求,随着心理体验的复杂,人们对辞格审美的层级不断提高。

中国诗论中最早论述诗歌“境界”问题,这非常适用于比喻。托名为盛唐诗人王昌龄所撰的《诗格》,提出“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了然境象,故得形似”,早期的比喻追求形似;二曰情境,“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主要指艺术形象表亲身体验的真实感情。这个时候,不再是单独地追求形似,而是要求感情的融入。因此,比喻为了表达情感的需要,往往会发生物象的变形,追求神似:“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三曰意境,“亦张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比喻辞,不单独追求形似或者神似,而在于比喻用得巧妙,“张于意而思之于心”。如钱钟书的比喻:“禇哲学家害眼痨似的看着苏小姐,大眼珠仿佛哲学家谢林的‘绝对观念’,像手枪里弹出的子药,险些突破眼眶,迸碎眼镜。”(钱钟书《围城》)味在其中,酣畅淋漓。”“只有考察言语和语言的冲突,我们才能发现语言的创造性。”[5]从形似到神似到神形兼备,比喻审美性不断增强。形似的比喻能够使本体生动形象,但神似和神形兼备的比喻能达到一种震撼、悲楚、愉悦等心驰神往的心理体验。从形似到神形兼备是比喻审美发展的一条必然之路。

[1] 高志明.比喻损耗与激活机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7(5):16-18.

[2] 储泽祥.相似性的“N1似的N2”格式[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4):24-26.

[3] 冯广艺,加晓昕.论比喻辞格四元素对审美张力的影响[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6):76-80.

[4] 周 芸.比喻发生的心理机制[J].楚雄师专学报,2001(2):26-30.

[5] 束定芳.隐喻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60.

[责任编辑 范 藻]

On the History of Aesthetic Appreciation of Chinese Figuration

JIA Xiaoxin

(Culture and Media School of 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Dazhou Sichuan 635000, China)

Figuration is one of the speeches most widely used in language, which makes the figured things vivid and has a strong sense of aesthetic appreciation. It is scientific to assort three categories of figuration for aesthetic. Chinese figuration develops according to its inner nature 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ocial culture and aesthetic psychology.

Chinese figuration; aesthetic development; social culture; aesthetic psychology

2014-05-15

加晓昕(1974—),女,四川广元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H15

A

1674-5248(2015)01-0112-04

猜你喜欢

暗喻明喻辞格
从语言符号象似性比较隐喻和明喻
中国文学“译出翻译”的修辞研究
——以《三体》明喻翻译为例
体育新闻中的辞格运用
冰与火
隐/明喻的恰当性-规约度-熟悉度多维择选实证研究
Bao:2019 Oscar for best animated short film
巧缀辞格在诗词中的应用
关于“嵌入式”暗喻的思考及其在翻译上的应用
如何使用拈连辞格
隐喻与明喻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