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儒道文化视域下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现路径的思考
2015-04-10李瑞瑞
李瑞瑞
(安徽大学外语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中国传统儒道文化视域下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现路径的思考
李瑞瑞
(安徽大学外语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中国传统文化关注人的发展,凸显人的价值,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学资源,儒家的仁者爱人、忠恕之道,道家的知足不辱、知止不殆,都是教会人们在调节自我的基础上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有效实现有着很强的借鉴价值。
传统文化 大学生 心理咨询 实现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就业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亦呈上升趋势。近年来连续出现的大学生自杀、他杀等恶性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对高校的心理健康工作模式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提出了挑战。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是要解除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心理困扰,进而通达生命的意义,促进人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我们一直以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所借鉴的思想理论和所运用的方式方法,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忽视中国大学生的人格特质,因“水土不服”而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现路径,反思和借鉴中国传统儒道文化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国传统文化以孔子创立的儒家和老子创立的道家为典型代表,前者强调“入世”追寻幸福,后者强调“出世”超凡脱俗,表面上看起来相互背离,实际上两者在调节情绪、处理关系等方面具有高度一致性,对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现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传统儒家思想的当代审视
儒家倡导“仁”,其本意就是二个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尊重人的权利和尊严、关注人的利益和需求和开发人的能力和价值是其应有之义。儒家自创始人孔子开始系统地考察了人的“类”属性,强调对“人”的重视是不以阶级、贫富、贵贱来区分的。孔子由“爱亲”延伸到“爱人”,进而到“泛爱众”,并强调“四海之内皆兄弟”。“仁者爱人”的思想要求我们在开展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要充分尊重每一个有心理障碍、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的学生,做到不歧视、不排斥、不疏远、不孤立,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积极接纳他们,引导他们主动融入集体。
在处理人的关系方面,儒家强调“忠恕之道”,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到以自己的诉求关爱、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诉求。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就是说君愿意臣对他尽忠,他应自觉地“使臣以礼”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施教者要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诉求,包括生活诉求、学业诉求、情感诉求、发展诉求和就业诉求等,关爱、尊重大学生的理性诉求,理解、引导大学生的感性诉求。
在探讨人的天赋本性、培育健全人格方面,孔子强调人作为主体性存在具有独特的意志和自由,指出“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人的最高价值就在于人有着自觉的道德追求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孟子也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并由此得出结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儒家强调“自省”、“自反”和“参省”,“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逐步达到“君子”、“仁者”、“圣人”的道德境界。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我们要广泛通过知识传播、辅导咨询、活动设计等方式,让大学生恪守道德准则,理清发展思路,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和包容度,反躬自问,“每日三省吾身”。
孔子在强调“仁”的同时,认为做到“恭宽信敏惠”是达到“仁”的基础,这种观点具有明显的利他性。孟子在孔子思想的基础上,由“爱亲”推及“爱人”,再由“爱人”推及“仁民”,也就是如他所愿“制民以产”,要使老百姓有事做,做自己喜欢的事,做能给自己带来收益的事,这和孔子所说的“惠”是一致的。我们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往往重视对学生进行理论的灌输,而忽视了实践活动;重视了对心理问题的关注、对心理疾病的诊疗,而忽视了引导所谓的“问题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让他们在集体生活中找回自我,在活动的乐趣和成绩中找到自己的价值。
二、传统道家思想的当代审视
林语堂先生曾说:“每一个中国人在成功时是儒家,而在失败时则变成道家,道家总是与遁世绝欲、幽隐山林,崇尚田园生活,修心养身,抛弃一切俗念等思想联系在一起。”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道家认为生命的痛苦是人们产生所有消极情感的根源,因此要突破人之形骸的限囿,提升自我精神,即能“独与天地精神之往来”。
道家提倡修“心”,以心为本,修心正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就是针对于生命、死亡及生存方式的心理调适。老子认为,人的祸患多源于自身永不知足的贪婪本性,因此,圣人不仅要有优秀的道德修养、完美的人格魅力,还要筑牢廉洁自律的思想防线。“知足”是对于“已经得到满足后”的精神反刍:“知止”却是“获取过程中”的主动放弃。知足是不贪,知止是不随。知足常乐,能忍恒安;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知足知止”是道家用来调节、处理“身”与“心”(欲)关系的思想主张,也是非常可贵而独特的价值取向,它用辩证的智慧教导人们如何对待成功,如何把握名利财富,如何正确处理“身”与“心”的关系。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我们要帮助大学生了解问题的本质,对自己所遭遇的困难或问题有全面的把握、特殊的认识,进而改变面对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如我们可以引导来访大学生通过老子的“知常知和”,认识到自然规律,了解自然本身是和谐的,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有阴就有阳,对于生活中必然会出现的挫折、痛苦与压力,我们无需做出任何改变,只要“清静无为”、“顺其自然”就好。
在道家创始人老子那里,“道”也指规律。老子认为人的贵贱、祸福等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反者,道之动”说的就是一切事物都要向它的反面变化,正反双方是相互依赖的关系,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对立的一面,如果它的特点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表现出对立的另一面的特点,“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我们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要注意准确把握受教育者的心理状态,合理引导他们的诉求,防止“事与愿违”的发生。
在正确评价自我和认识他人方面,老子强调“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我们要引导学生合理认识自己的能力、展现自己的价值,做到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设定合理发展目标,同时正确认识他人在自我发展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在集体活动中彰显个人价值,体悟集体力量。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创新思考
我国在传统的儒家、道家文化影响下,对集体主义和人际关系较为重视,人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人际依赖和影响、互动关系。而个人在集体生活中更重视等级关系,尊重权威,情感内隐性明显。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的互动较差,被动接受教育内容,并不能向教育者敞开心扉表达情感诉求。西方心理健康教育中所强调的心理咨询和诊疗往往被认为是消除个体心理困扰的有效途径,其运用的共情等手段能很快建立相互信任的教育关系。但在面对中国人时,这些方面显得捉襟见肘。基于此,我们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既要把握大学生的时代特征,但也不能丢弃其身上的民族人格特征,要建立和运用中国本土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论和方法。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真正使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一,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道德教育的结合,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优秀品质的培育。心理健康教育要解决的是个体心理困扰,而心理困扰往往是因为内心体验和外在环境的反差导致的。在这一过程中,如果一个学生始终保持有良好的习惯,进而有着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道德品质,如孔子所要求的“恭宽信敏惠”,其产生心理困扰的概率将大大降低。
第二,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人格教育的结合,着力引导学生学会自省内求,帮助学生塑造理想人格。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我们不能只关注有心理困扰的学生,要着眼整个学生群体,帮助他们在内心明晰成为“君子”式人物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即“九思、五美、五耻、三戒、三患”,引导学生自己对照标准去规范自己的言行,促进内心健康发展。
第三,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文化教育的结合,在打造文化环境,提升文化素质中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中国传统儒道文化都十分看重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儒家强调“天人合一”,庄子说“圣人处物不伤物。不伤物者,物亦不能伤也”,而“不伤物”的前提就是提升文化素质。我们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文化水准,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满足学生不同的心理需求,避免和消除学生的心理困扰。
第四,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结合。当代大学生思维敏锐,个性张扬,对新鲜事物的兴趣极大,并因此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要充分了解产生问题学生的原因,学校要从情感疏导、课程建设、后勤服务等多方面做好保障,尽最大努力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真正做到孔子所说“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
我们完全可以充分汲取中国传统儒道文化中的精华,将其优秀理论运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从而形成本土化的中国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出一些适合于中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方法,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为大学和谐校园的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1]黄希庭、徐建凤.大学生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王贺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与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3]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4]刘颖.孔子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03,(04)
[5]朱小曼,朱曦.中国传统的情感性道德教育及其模式[J]教育研究,1996,(09)
[6]冯有明、沈世峰、刘隆祺.思想、心理育人模式的实证研究[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0.13,(03)
[7]申荷永,高岚.心理教育[M]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
[8]缪榕楠.传统文化下的国人心理与心理咨询的本土化[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08)
G641
A
1009-8534(2015)01-0019-02
2014-09-21
李瑞瑞(1985-)女,安徽省蚌埠人,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