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模式探析

2015-04-10柴瑜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大学生教育

柴瑜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河南·郑州451400)

新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模式探析

柴瑜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河南·郑州451400)

受市场经济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为主导的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观念不断侵蚀着大学生尚未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制约其正确理想信念的确立,阻碍其全面健康的成长。而高校在推进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偏差。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为我们今后的理想信念教育指明了方向。本文通过揭示目前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现实条件提出加强新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和对策,以增强理想信念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大学生 理想信念 教育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永恒追求,是人的心灵世界的中心,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勇敢前行的精神食粮。大学生作为优秀的人才资源,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所以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始终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党和国家长期以来一直高瞻远瞩,始终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重视新形势下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并且明确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引导和帮助其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使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筑中国梦的共同理想和笃定信念。同时,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即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一、新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

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其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就是必须树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明确做人的根本。所以应明确一下三点:

第一,引导大学生要做什么人。人的理想信念,反映的是对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期望。因此,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意味着以什么样的期望和方式去改造自然和社会、塑造和成就自身。在大学阶段,“做什么人”是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会时时面对的人生课题,只有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够很好地解答这一重要的人生课题。

第二,指引大学生应走什么路。进入大学期间,大学生都要面临着一系列的人生课题,如确立人生目标、选择生活态度、充实知识才能、设定发展方向、明确工作岗位,以及怎样择友、怎样恋爱、怎样面对挫折、怎样克服困难等等。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有一个总的原则和目标指引,这就要确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大学时期所确立的理想信念,对大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都会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会影响其一生。因此,大学生应当高度重视对理想信念的选择和确立,努力树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帮助其将来的人生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其宝贵的一生有价值,有成就,有自豪。

第三,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为什么学的问题,是与应走什么路、要做什么人的问题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艰巨任务需要大学生努力学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需要大学生努力学习,共筑中国梦的共同理想需要大学生努力学习,个人成才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也需要大学生努力学习。大学生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激发起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自身成就而发愤学习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努力掌握建设祖国、富强人民的本领。大学生不论今后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把个人的奋斗目标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今天的学习进步同祖国明天的繁荣昌盛紧紧联系在一起,使理想信念之花结出丰硕的果实。

当前形势下,我国建设和改革的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当代大学生所承担的任务与以往不同了,但同样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同样需要学习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像他们一样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克服困难和应对挑战的坚强意志。

二、新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

新形势下大学生处在政治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中,社会经济成分、分配方式、生活节奏愈来愈趋多样化,导致一部分大学生出现重个人理想轻社会理想的偏差,具体表现为:

第一、注重个人利益,社会责任感淡薄。新形势下部分大学生较为注重加强个人学习、重视自我发展、追求实现自我、强调个人幸福、社会地位、命运前途等等。但此同时,对人对事却表现的较为冷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缺乏服务与奉献精神,事事要求回报。虽然在在三观上认同奉献精神、理解社会责任感、明白国家和集体利益至上的道理,但是在具体的行动过程中,这些均变成响亮的口号。

第二、个人理想多样,实践能力不强。新形势下部分大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和教育情况的不同,使他们的理想信念呈现出多样性。其中有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出现偏差。比如:有的大学生把个人理想信念定位在对金钱和权力的占有和追求上,认为只有金钱和权力才能体现自己的社会地位、满足自己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有的大学生虽然有正确的理想信念,但在学习、就业、情感的竞争中压力逐渐增加后,不能正确清醒地认识自己,受到外界的困扰,遇到困难和挫折没有足够的承受能力,也没有克服困境的毅力。这就说明他们对理想信念缺少坚定性,再加之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年龄较小,生活阅历比较简单,思想行为比较幼稚,缺少社会实践的锻炼,仅仅从书本和老师那里形成的理想信念不够牢固,在现实生活面前容易困惑和混乱。

第三、道德理想高尚,生活理想功利。新形势下部分大学生受市场经济效益的影响,理念上其道德理想较为高尚,但是在具体行动上却十分功利。比如:有一部分大学生出现入党动机不单纯,虽然口口声声信仰共产主义,为他人和社会多做贡献,但是事实上为自己以后的仕途道理增加筹码。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在上大学和择业上考虑最多的是经济收入、生活环境等实际切身利益。还热捧网络盛行的歪理:“理想是远的、信念是空的、权力是近的、金钱是实的、要抛弃远的、放弃空的、紧抓近的、多拿实的。”着实让我们面面相觑、直冒冷汗!

三、新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

新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树立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从而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那么如何引导新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粮行动、发展,是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思的一项重大课题,我们应当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优化教育资源、开展社会实践等手段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

第一、新形势下大学生必须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指“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构建的。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新形势下大学生必须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既可以提高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国家文化的竞争力,又能够使中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更好的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第二、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增强新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新形势下大学生所处的时代网络极度发达。互联网在大学校园里已经普及,大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娱乐等等。可以说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强大的网络对大学生有很强烈的吸引力导致大学生对网络充满好奇心,其必然会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网络的发达正好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通过网络这种新平台,既大大提高了理想信念教育效率,又有效整合理想信念教育资源,为大学生是理想信念教育提供更直接更经济的渠道。

我们利用网络平台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站、通过QQ群、微博、微信等平台及时了解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互动讨论,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当然在充分利用网络的同时不可忽视网络的虚拟性,要灵活有效地将虚拟世界中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现实中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结合起来,虚实相宜、取长补短。

第三、让理论和实践真正结合,积极组织新形势下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实践是理论的来源,基础,源泉,目的;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理论可以对实践起积极作用,错误的理论对实践起消极作用。因此,如果没有实践活动,理想信念就会原地踏步,不会取得最后的成功;如果没有理想信念,实践活动就会变得无所适从。

对新形势下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活动应为校园实践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校园实践可以组织大学生参加经典的爱国主义的知识竞赛,使大学生积累一定的理论知识,其实参加比赛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等。社会实践可以让大学生在社会上最平凡的岗位上,领悟到脚踏实地做到的事情才会更有幸福感。激发大学生对生活、对人民、对国家热爱,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最终获得成功。

总之,理想信念教育对新形势下大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人生,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起着正确引导的作用。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永恒是事业。

[1]柴红伟.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探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2]顾海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J],2005(21).

[3]田心铭.再论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J],2004(2).

[4]贾建芳.确立社会主义价值目标[J].理论前沿,2003(19).

[5]周宏,侯惠勤.当代信仰问题的哲学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J],2002(11).

G641

A

1009-8534(2015)01-0003-02

2014-09-21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2013年度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院级重点项目《新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项目编号:WFSZ2013005,本论文为此课题阶段研究成果。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2013年度教育教学改革课题院级一般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CCS”实践教学范式研究》,项目编号:WFSZ2013018,本论文为此课题阶段研究成果。

柴瑜(1980—),女,山西大同人,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讲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文学教育、教育学等。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题解教育『三问』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