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症结及对策
2015-04-10姜毅
姜毅
(攀枝花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四川·攀枝花617000)
新时期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症结及对策
姜毅
(攀枝花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四川·攀枝花617000)
随着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素质和需求层次的不断提升,为了应对新时期高校教育的改革要求,实现有效的管理高校教学工作的目标,本文针对新时期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症结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使得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取得良好的进步和发展。
高校教学 管理工作 症结与对策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才战略优先发展的方针政策使得我国高校教育事业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在新时期的教育规划和改革的浪潮驱动下,实现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全面、高效的发展成为每所高校竟向奋斗的目标,同时也成为应对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因此,如何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明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全面掌握教学管理工作的发展规律,及时发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症结,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基本特点
(一)具有较强的原则性、政策性和权威性
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原则性、政策性和权威性的特点,这是由于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是以高校教学管理具体的规章制度为展开依据,在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守校方规定,并根据社会的发展要求和人才培养战略的具体部署,来规划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具体任务、目标、实施步骤、阶段等,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和权威性。在此过程中,校方管理人员需以身作则,坚持管理工作始终遵循“三公原则”,即公平、公开、公正,确保管理工作的原则性、有序性、合法性,促使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在准确性和及时性方面的特点及要求主要表现在日常琐碎、繁杂而又关键的教学工作的管理中,如果信息没有得到准确、及时的反馈,致使问题没有得到有效、及时的解决,会影响到整个教学工作开展和完成的进度,因此,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要求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在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中,这种现象很常见且影响恶劣,比如临近学生期末考试,学生都在紧张的进行课程复习以备各科考试,如果教务处对于某个专业或者班级的考试安排没有及时的公布和通知,对于停课和调课的计划没有落实,就会严重影响到教师的复课安排和学生课程复习的计划、安排,不利于教学工作的管理和展开。因此,在具体的教学管理工作中,要求相关管理责任人认真、细心的完成教学规划,及时、准确的下发教学信息,合理、科学的安排教学工作,保证教学任务和工作顺利的开展和进行。
(三)具有内在的规律性和周期性
一般情况下,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运行和开展都具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和周期性。由于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严格按照既定的计划实施,比如开学前教学工作的准备阶段、新学期课程安排与部署、期中与期末教学质量与水平的考核和评估、放假前学生教学工作的开展与落实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管理部门的每位成员都应认识到教学管理工作的内在规律性及周期性,依照教学计划,有目的、有路线、有步骤的依次进行,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推进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不断优化与完善。
(四)具有较强的动态相关性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虽具有较强的原则性和政策性,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为了实现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与社会的人才发展战略之间的有效接轨,高校在教学管理工作方面必须时刻保持与时俱进的姿态,坚持动态发展的原则,使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预见性。落实到教学管理工作中即是要求高校教学管理系统要对外界环境、影响因素和内在环境、影响因素具有高度的灵敏度,时刻关注因素和系统之间的动态变化,以便于及时的做出应对的策略。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要求管理人员对系统的变化具有灵敏的警觉性和较高的观察能力之外,还要求教学工作管理人员要做好信息的收集、反馈和处理,通过采取多种调查手段,比如问卷调查、网上民意调查、教师内部会议讨论等多种方式实现教学信息的有效收集,促使教学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
二、新时期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症结
(一)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高校的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时期新的阶段,给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既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又带来了实质性的挑战。由于部分高校在教学管理制度和体系的建设方面尚不完善,高校管理部门没能完全意识到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在教学管理方面遇到的障碍与难题没有得到有效的纾解,不利于高校教育工作的开展。经分析,造成高校教学管理工作重视度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高校在教学管理方面没有建立严格、有序的管理制度,未能实现对教学工作有效的管理。另一方面是高校教学的管理工作人员没有充分意识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事务处理过程中未能做到以身作则、尽职尽责、严于律己,使教学管理工作的落实和贯彻方面得不到有效的反馈,阻碍了教学事务顺利进行。与此同时,由于部分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综合素质不高,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工作态度完成教学任务,致使教学工作难以展开和落实到位。除此之外,由于部分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尚不完善,在对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的考核和评估的过程中有可能存在潜在的漏洞,不利于教学质量的考核和定位,而且由于考核的标准不统一,致使评估环节出现的问题较多,不利于教师工作积极性、学习进取心的提高与增强。
(二)教学管理工作缺乏动态相关性,管理目标、任务规划不明确
如今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势头迅猛,许多高校都在扩大招生规模,然而,部分高校在进行扩招的同时未能及时注意到高校教学管理系统发生的动态变化,高校教学管理的发展目标和任务规划未能得到及时的计划和部署,使得高校在新时期下的教学工作开展困难、目的模糊、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除此之外,由于新的教学技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不断引入,由于高校在管理人员及教师方面的培训工作没有落实到位,使得部分教师和管理人员工作观念和解决问题的思路缺乏创新性和时代性,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和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具体部署和安排。
(三)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缺乏专业培训,教学管理水平普遍不高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人员是实现高校教学工作有效管理的主力军,也是实现高校教学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和完成的重要促成力量,只有对管理人员进行严格、有效、合理的专业培训,才能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才能在教学工作管理的源头上促使教学任务高效开展和落实。经研究分析,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缺乏专业培训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部分高校不重视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未能认真的贯彻和落实国家的有关教师岗位培训计划方针政策,在培训方面未能提供有效的资金和其他方面的支持,致使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工作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另一方面是由于培训课程安排和规划不合理,未能结合管理人员或教师的自身特点和培训目标,只是一味的进行培训,有的是教师不懂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培训,懂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培训;有的是教师懂的培训了,不懂的未能得到及时的培训和教育等,总之未能坚持“缺哪儿,补哪儿”的培训原则,致使培训工作未能达到预想的目标和结果。因此,高校需要创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制度和体系,落实和完成培训工作,促使高校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提高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应对策略和建议
(一)转变管理观念,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和改革
首先要转变高校的教学管理观念,保持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在教学工作的管理方面,要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大胆突破陈规,贯彻“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方针,时刻保持管理观念的创新性、时代性、独特性和适应性。其次,在管理模式方面,不仅要实现教学工作管理模式的极大创新和优化,也要实现教学工作人员的管理模式的极大创新和改革,促使教学整体的管理工作顺利、高效的进行。在教学工作的管理模式方面,要善于借鉴国内外高校优秀、高效的管理模式,实现教学工作的合理分配,对教学目标和任务做出明确的规定,确保高校教学工作有序进行。在教学工作管理人员方面,要拓宽思想领域,打破思维局限,注重管理人员的自身特点与发展需求,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日常的工作中去,同时,适时对管理人员进行人文关怀,有利于增强管理人员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保障管理工作的高效性、准确性开展。
(二)优化管理制度,构建公平、公正、公开的管理体系
为了实现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和优化,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管理体系,高校就需借鉴国内外丰富的管理经验,推行“少劳少得、多劳多得、不劳不得、有错必罚、奖惩分明”的管理制度,并且将其认真贯彻和落实到各个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的身上,实行管理任务的合理分配,使每个管理人员都能够做到恪尽职守、尽职尽责,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三)提高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要求及时组织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专业知识培训和学习,增强管理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为学生的教学工作高效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管理人员在培训过程中需做到: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⑵学习现代化的办公技术和技巧,熟悉并掌握多种管理方式。⑶学习新观念和新思路,积极进行教学模式的反思和创新,以实现业务能力的不断提升。
(四)结合信息技术,实现教学管理的现代化
为了与社会的发展实现有效接轨,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的优势和特点,引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实现网络化、信息化办公模式,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及时、迅速的实现教学信息的共享和反馈。比如在高校学生的成绩查询、教师评价、选修课选择、个人学籍信息查询以及就业等信息的录入和查询过程,学生可以通过学号及时查询与自己有关的教学信息,在第一时间做出有效应对,极大方便了教学工作的开展。
四、结语
面对新时期、新形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高校要实现教学管理工作的高效、有序的管理,就必须立足于自身的特点,细心发掘和诊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症结,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积极总结、认真反思、互相探讨和学习,以期实现我国高校教育管理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1]李竑鋆,白雨可.试论当前高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
[2]薛薇.大学生参加教学管理的研究综述[J].青年与社会,2012,(02).
[3]汪静.略论高职院校班王任工作策略创新[J].青年与社会, 2012,(02).
[4]许璐璐.关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治化的思考[J].2009,(01).
G642
A
1009-8534(2015)01-0013-02
2014-10-8
姜毅(1980—)男,硕士,攀枝花学院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高校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