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2015-04-10李红梅
李红梅
(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锦州121000)
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李红梅
(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锦州121000)
人所具有的发展潜力以及美德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以积极取向为心理学的研究方向,是当代心理学最新进展。而将积极心理学运用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也是一种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重新定位和有效推进的新型观念。本文通过对积极心理学的介绍以及对高校现存心理学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分析,简要探讨积极心理学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发展意义和其有效构建的方式。
高校 积极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 现存问题 构建措施
人所具有的发展潜力以及美德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以积极取向为心理学的研究方向,是当代心理学最新进展。而将积极心理学运用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也是一种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重新定位和有效推进的新型观念。
一、积极心理学的内涵概念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属于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诞生于美国,其主要的创始人为马丁·塞里格曼、谢尔顿和劳拉·金,是一种通过心理学中发展相对完善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来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主要以“平均水平的普通人”为研究对象,强调对人的潜力以及美德的发掘,致力于促进人积极健康情绪、快乐成长以及幸福的生活。因此,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尤其对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启发意义。不但弥补了高校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也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现实指导意义。
二、传统心理学指导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现如今,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两种:心理健康理论知识的普及教育和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的辅导治疗,但基本上都是以消极预防为主,表现为:
(一)教育目标的偏颇
在高校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学基本上还是采用传统心理学中的消极模式,将不健康和病态的心理作为课程的主体,将没有心理疾病设置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就会产生错误的理解,认为不存在任何心理疾病就等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在平时的工作中,以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治疗为重心而忽视了对其潜在心理疾病的预防。这样的偏颇和失衡也就严重地制约了对大学生潜能的开发以及对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也使得整个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产生误解。
(二)教育对象的狭隘
高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象是生活在高校中的大学生。在传统心理学下,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呈现出消极取向,所以在对大学生的教育中也就主要强调的是其在学习和生活中产生的心理问题或者是困惑。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只是一味地强求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解决,那么带来的也只会是大学生对自我的积极心理以及对自身美德潜能的挖掘能力的丧失。
(三)教育内容的贫乏
“以学生为本”应该是任何教育机构所遵循的不二原则,但在现如今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却发生了偏移——“以问题为中心”。虽然心理健康教育中包含对大学生心理存在问题的解决,例如对情绪的调节、人际的交往、行为的控制等问题的预防和解决,但是教育的内容和行为却过于负面、消极,并不能真正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进行引导。
三、积极心理学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新理念
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大学生存在的积极健康因素的挖掘来不断激发出大学生内在的潜能以及美德,促进大学生心理品质、调试能力等诸多方面的提升,从而完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首先从教育对象着手,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对象则应该是个体与整体的结合。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强调的是高校大学生已经存在的明显具有心理疾病的指导和解决,而其他学生则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外围,但是纵观我国高校大学生整体的发展趋势,其发展前景依旧令人担忧,对生活的茫然、对学习的漠不关心以及对幸福和快乐的感知缺乏等等。所以,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要解决个体学生所存在心理问题,也要兼具对全体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趋势的引导。也只有做到对整体与部分的统筹兼顾,积极整合,才能真正在心理健康教育上收获到最大的成效。
其次从教育内涵着手,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要转消极为积极,加强对大学生健康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在当前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的教育内涵基本上仍是集中在对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分析辅导上,大学生过多地接触这些消极案例便会造成心理上的阴影,更甚至会对一些学生形成心理暗示,对自身正确的行为产生曲解,加重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压力。以积极心理学来解读现如今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减少学生的消极情绪,还要有效增加学生的积极情绪,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发掘自身的潜能、提升积极的品质。
再次从教育措施着手,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就不应该仅仅只是局限于一种教学方式,而是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措施来对大学生的心理进行辅导。除了现如今较为普遍的一对一的专业性矫正、治疗外,还可以通过团队活动的形式,例如演讲、辩论赛、讲座等等,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不自觉中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增强社会责任感、家庭责任感、职业道德感。
最后从主客观关系着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的主体地位再次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也不例外,教师应该要主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自身对健康心理塑造的积极性,摒弃传统心理学中片面强调教师教育、指导功能错误观念,将高校中的每一人都视为健康心理的教育者,尤其是大学生自己。让学生对自身的潜能进行挖掘,做自我心理的调适者和积极情绪的培养者,同时还要减少心理辅导对学生的消极影响,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则要以客体的身份去协助、引导学生积极人格的发展。
四、构建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一)明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
心理学家英格里斯指出,健康的心理并不是一时的表现,而是一种长久且持续发挥作用的状态,既表现在对环境的良好适应性上,更能表现出人自身的生命活力以及发展潜能。如果能够一直以积极心理学来指导自己的思想行为发展,那么心理上存在的疾病也就可以有效避免。在积极心理学认为,任何人都应该以正确、积极的态度去看待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所出现、形成的心理现象,这种对健康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过程,也正是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所在。因此,学校在课程教育目标的设立中,就首先要积极建立起一套预防机制,以在最大化程度上减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或者减轻因为心理疾病而造成的后果。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要将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作为首要目标,让学生形成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及时疏导、帮助那些存在心理问题或者具有心理疾病隐患的学生,从而保证每一个个体潜能的充分发挥,促进学生健康、积极、向上人格的发展。
(二)拓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积极心理学虽然只是心理学的一部分,但其所包含的内容也十分广泛,分别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对心理健康教育者提出了要求。例如心理健康教学要加强对大学生个人主观情感上的积极情绪的培养以及积极人格的形成,更应该包括对社会整体积极环境的建设。所以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未来的工作中就不能只是将精力集中在大学生存在的问题分析上,而应该从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详细的分析,发现每一个学生存在于身上的个性化积极品质,并针对这些品质实行差异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实现学生对自我的完善和积极人格的塑造。
(三)拓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
发展至现如今,我国大部分的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也都基本上还保持着“有病治病”的想法。在心理教育和心理辅导上,其重心也多集中在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身上,而将其他心理状态良好的学生排除在外。其实,通过对高校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可以发现,任何一个学生都需要不断地对自我心理进行完善以及对心理调适能力的不断增强。因此,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要将所有的学生都视为被教育的对象,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整体上促进大学生积极心理素质的提升,全面实现大学生对健康健全人格的培养。
(四)有效利用高校的各种教学资源
首先,高校心理健康相关教师要积极通过与其他部门的合作组织一些具有健康积极意义的文化活动,以此来实现对校园优秀文化的有效构建,也让大学生在参与体验中提升自己的素质修养和对自我积极品质的塑造。除此之外,大学生积极品格的形成还必须要有健康、和谐的校外环境,即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而当这三个积极组织系统相结合时,其便形成了最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发展的完整环境,再加之对积极心理学的深入落实,学生便可以体验到更为丰富而多样的积极情绪,最终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一个有序的保障系统和支持系统。
(五)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者的素质
传统心理学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只能算是一个普通的医生,因为他们一般只会在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正确分析并提供一定的帮助和疏导,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帮助其他心理状态表现优良的学生避免心理问题的滋扰或者促进其更好地心理品质发展。因此,为了有效解决存在于传统心理教师身上的通病,可以通过积极心理学来加强对教师的指导,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学生的立场来增强自身的积极情感体验,从而彻底抛除传统思想观念中的消极因素。在积极心理学的影响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同样也能够得到一定的发展启示:一,当人的心理充满积极因素时,消极、负面的东西对其产生的影响就越小;二,人存在和发展的意义并非是要从痛苦中解脱,而应该是为了寻求更加美好的生活;三,不应该对任何存在心理问题的人产生歧视,他们的心理和正常人一样,都拥有积极品质,通过有效地咨询也就一定能够获得“新生”。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公平公正的态度,努力发掘每一个学生存在的潜能和美德,从而更好地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在教学中的运用,有效地为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全新的发展理念和视角。也让我们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向积极取向进行转变,才能够克服并解决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不足,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形成健康积极的人格,从而在最终意义上实现学生的成长成才。
[1]曾丽红.大学生生命意义教育探析——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J].武夷学院学报.2012(01)
[2]段海军.追寻生命的意义: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乐观主义价值[J].心理学探新.2011(01)
[3]周晏.加强高校生命教育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J].现代教育科学.2010(11)
[4]蒋宗文,郭世魁.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0(10)
G641
A
1009-8534(2015)01-0017-02
2014-12-11
李红梅(1979-),女,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校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