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实践视角下的高职教师职后教育
2015-04-10柳礼奎焦慧元
柳礼奎, 焦慧元
(1.天津商务职业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天津 300350;2.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系,河北 秦皇岛 066100)
企业实践视角下的高职教师职后教育
柳礼奎1, 焦慧元2
(1.天津商务职业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天津 300350;2.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系,河北 秦皇岛 066100)
高职教师的职后教育是高职教师知识和技能更新的有效举措,是深入企业实践,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校企合作,提升学校办学质量的便捷通道。高职教师在企业实践过程中,要凸显院校的主导作用,发挥教师主体地位,强化校企合作机制,构建职后教育网络平台,让职后教育成为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分析高职教师职后教育现状,从企业实践的视角探析高职教师职后教育,以促成高职教师企业实践管理链的形成,从而使职后教育得到保障。
高职教师;职后教育;校企合作;企业实践
面向岗位群的技术应用型教育迫使高职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科行家,更要成为具有较强专业技能的实践家,因而需要持续的职后学习支撑,教师才能肩负起职业教育的使命。另外,自然科学知识在20世纪中叶每10年增加1倍,20世纪末则每3~5年增加1倍,技术工程师所拥有的知识技能5年内就有一半被淘汰。可见,面向就业教育的高职教师在逐年提高的“知识废旧率”面前,职后教育应成为重要任务。
一、职后教育现状
(一)环境要素分析
1.宏观政策大环境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对教师职后教育进行了规范。教育部、财政部从2011年至 2015 年共同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组织 45 万名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其中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培训10万名,省级培训35万名。对中级以上教师进行为期12周的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和企业实践交替进行的模式。各省(区、市)必须参照国家级培训要求,组织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参加省级培训[1]。但我国的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建设跟不上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步伐,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满足高职教师学习的实际需要。这些基地大都依托普通高校而设立,受到了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的限制,存在着专业门类不够齐全、教学缺乏针对性、授课过于理论化等问题。
2.学校、企业微环境
一些高职院校不惜斥巨资建设校园,但出资培训教师不甚慷慨,对教师职后教育抱着应付差事或敷衍了事的态度。对发展职后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缺乏足够认识,职后教育体系不健全,活力不足,缺乏有机组合和高效运行。院校激励教师学习专业技能的机制有所欠缺,没有将赴企业实践学习列入教师成长规划,学与不学区别不明显,导致部分教师缺乏主动实践与继续深造的自觉性;另外,许多企业认为高职院校为其提供技能型的合格毕业生是天经地义,不情愿开展校企深度合作,顾及不到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高技能师资。因而对教师深入企业实践学习的态度冷漠,配合教师职后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加之当前高职教师普遍课时量大,教学事务繁杂,高职教师职后教育受到制约。
(二)高职教师职后教育形式
高职教师当前接受职后教育的主要形式包括自觉式学习、到培训基地参加在职进修、进企业接受业务锻炼以及职后脱产学习。自觉式学习全靠教师的责任心和觉悟;基地培训主要采取课堂讲授的教学方式,缺乏相应的技能训练,而且培训覆盖面比较小;企业实践能锻炼教师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教学技能,效果最为明显但不一定能得到企业的配合。而职业院校繁重的教学任务及相关教学事务也使职后脱产教育规模化的难度加大。但从职业教育发展及国外职业院校教师职后教育经验来看,校企合作承载教师职后教育仍不失为长远之策。
二、企业实践与职后教育融合
(一)企业实践是职后教育的重要途径
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有多种形式与途径:政府出面选择一批企业作为教师实践基地,统一组织企业实践活动;利用已经参与教师培训基地建设的企业接纳教师实践;职业院校自行组织的企业实践活动[2]。结合当前职业教育形势,政府制定了对企业相关的激励政策,建立“动力机制”,对于执行好的企业给予一定资金支持,从制度上规范企业应肩负的社会责任。但是,这些相对于高职院校的内在需求而言都是外在因素,可控性较差,而职业院校自行组织的实践活动能结合院校发展实际,可操作性较强,收效明显。
(二)企业实践是锻造“双师”素质的有效载体
企业实践是锻造“双师”的理想平台。高职院校教师到企业锻炼,提升教师实践操作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师职业教学能力和指导学生实训、实践的能力,缩短课程讲授与生产实际的距离。实践过程中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熟悉企业相关岗位(工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等具体内容;学习所教专业在生产实践中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向企业员工学习,从而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技能和科研水平;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和用人标准,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开发校本教材。使“理论型”与“技能型”教师群体协同合作,优势互补。
(三)企业实践的职后教育通道能增进校企互信
教师企业实践,能为院校造就一批具有较高的教学、科研和创新能力的专业带头人,进一步完善师资结构。一方面使教师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更加明确教学方向,增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以及院校在同类学校中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教师从企业实践中学习,接受锻炼的过程可以不断扩大学校在地方经济中的影响力,对于提升高职院校在企业中的形象有着重要意义[3]。这些将有利于塑造高职院校品牌,成为校企互信互利、合作共赢的重要基石。
三、高职教师企业实践过程控制
高职教师赴企业锻炼,在实践中接受职后教育已在相当层面形成共识,但实践过程的有效掌控对职后学习的成效将产生重大影响。
(一)凸显院校自身主导作用
1.建立教师职后教育的企业送培制度
建立教师下企业制度,形成一线教师轮流赴企业实践的培训制度。根据不同专业教学计划的总体安排,有计划地派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带学生下企业实习,或参加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或承担产学研项目,使教师了解生产实际和新技术领域的专业发展趋势,更新知识,更好地开展科技服务和技术开发,并在实践中提高专业操作技能。
2.落实专业对接行业企业
引入多元投入机制,把企业请进校园,组织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骨干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融入行业标准。教师通过参与开发工作具有任务导向的课程体系和核心课程标准,或带项目下企业,加入企业项目研究,融入企业技术改造和新项目开发团队。创建工作案例资源库,实施校企合作,开展精品课程建设,编写相关教材,推进教学做一体化课堂教学。一方面提高课堂教学含金量;另一方面能更直接将科研成果孵化为实际效益,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
3.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经费投入
在技术革新与职业教育改革进程中,教师的作用始终是首要的。院校既要结合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要求安排校本模式培训以缓解经费紧张,又要积极创造条件,筹措专门经费安排教师到国外、普通高校、培训中心或培训基地学习、进修和短期培训,以改变重硬件建设、轻软件投入的现状。
4.注重职后教育评估
设立系统、科学、可行的实用评估体系,对教师职后教育各个环节进行跟踪与考评。调查教师对职后教育的需求,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接受职后教育。考评职后教育的整体效果,不断调整教育内容和方式。通过学生评教、专家听课等手段检测专业技能、教学能力的提高程度,建立和完善教师到社会、到企业一线顶岗实习和进修的评估体系。
(二)发挥教师主体地位
1.调整心态,做好知识储备工作
改变传统的教师职业定位,引导教师调整心态,以重新学习的姿态参与专业实践。部分教师觉得下企业后以普通员工的身份与工人在一起工作,如果有难以解决的问题则会招致嘲笑。现实情况是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迫使教师必须要有归零心态,而且要准确评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有针对性地完善职业教育理论,学习和储备专业领域知识,以保证在企业实践活动中,能够用职业教育理论整合实践知识,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以及技能教学能力。
2.明确企业实践目的与任务
专业教师参加一线生产与管理活动,其目的在于提高实践能力与技能教学水平,更在于改变思维方式,了解企业、市场对人才的具体需求。应避免只是把任务局限在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上,将企业实践的意义简单化。因此,需要了解一线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所需素质和能力,将企业运营管理的思维方式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之中。
3.教师下企业要因人而异
教师到企业实践操作应遵从“因人而异、因时制宜”的原则。对新入职教师应以自身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为主,了解专业所对应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及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能力,熟悉生产流程、生产工艺或管理流程等;中级以上的专业教师,应该在技术研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实训教材的编写、企业员工的专业知识培训等校企合作的深化方面多加探讨;而从企业引进的教师,引导其将教学与行业调研紧密结合,为专业建设发展出谋划策,在校企合作项目的深化上发挥核心作用。
(三)加强教师企业实践管理与指导
1.强化校企合作机制
尝试建立高职院校董事会或理事会,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机制。企业需要保证教师能够在生产一线获得尽可能多的生产技术信息、人才管理信息,并对其操作能力进行考核;院校应引导教师在实践活动中从职业教育的需求出发,学习实践知识、技术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课程内容,形成职业技术教学能力,并对教师的职业技术与高技能教学能力发展情况予以评估;教师个人要把下企业作为一门必修课,周期性地参与本专业相关的技术应用、开发、咨询和服务等企业实践工作。不仅要规定具体时间,更要明确教师企业实践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根据专业建设需求和教师个性发展需要设计教师成长规划。围绕“专业特色建设”对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能力测评,以促进教师专业能力与实践教学能力协同发展。
2.构建职后教育网络平台
第一,网络内容的通式化与专业化
职后教育既有通用性的教育理论、教育艺术、教育心理,又有不同学科门类自身的专业性和独特性[4]。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构建职后教育网络平台时,积极与科研单位以及兄弟院校合作,加强学科科研建设,把学科最先进的知识引入职后教育,使教师能够在职后学习中获得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艺术。在校内,让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参与继续教育,并让他们对普通教师进行培训,进行“传帮带”活动;在校外则要积极与企事业单位沟通,参与建设实验、实训基地,突出其实践应用性。这样才能兼顾职后教育通用技能与实践技能的更新,在庞大的数据交换和信息流动网络框架中填补教师职后教育 “凹地”。
第二,网络形式的即时性与互动性
网络设计过程中应把握教育形式的网络化特点,可采用以即时交流为主,讨论与课堂学习相结合、讲座与研究相结合、培训与技能切磋相结合的多种模式。教师作为受教育者,更喜欢在讨论中交流学习,研讨式的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学习热情,更能激发每位教师的创造力。有针对性地将课堂教学和网络交互式讨论相结合,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优势,增强职后教育的教学效果。根据行业、企业、专业领域知识更新快的特点,引入远程多媒体讲座的形式介绍新技术和新理论,以激发教师接触新领域的积极性。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结合自己的特长,积极进行科学研究,通过网络平台与专家学者、企业技术骨干交流,在互动沟通中提升自己。
结语
随着信息时代与知识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教师对职后教育尤为关注,教师参加职后学习,教师所在院校及在校学生是最终受益方。高职院校本身应发挥核心作用,与政府和企业做良性沟通,为教师提供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培养基地,通过参与企业生产以及企业管理,感受企业文化与职业道德,提升教师实践工作技能与创造力。
教师职后教育应实现常态化与滚动化发展,依靠政策支持,将学校制度和教师学习主动性有机结合,借助学校的监管和教师个体的努力,让教师的企业实践成为多方共同认可的“集体舞”,逐渐构建较为稳定和相对完善的运行机制。同时要注重教师企业实践过程的质量控制,不仅能顺利地实现教师的职后教育目标,而且为校企深度合作和学生的顺利就业提供坚实保障,这无疑会成为职业院校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1]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EB/OL].(2011-11-08)[2015-06-24].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960/201112/xxgk_128045.html.
[2] 朱爱云,彭庆峰.高职教师职后培训现状及优化对策 [J].中国成人教育,2012(2):93-95.
[3] 范洁梅,杨林生.高职院校教师“学校—企业—基地”三位一体继续教育的探索 [J].教育探索,2010(5):104-105.
[4] 王焕成.新时期高职教师继续教育的理念探索与有效路径选择 [J].继续教育研究,2010(12):1-3.
责任编辑:张文革
The educa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porate practice
LIU Li-kui1, JIAO Hui-yuan2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Tianjin College of Commerce,Tianjin 300350,China; 2. Department of Tourism,Qinhuangdao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Qinhuangdao,Hebei 066100,China)
It is considered as an effective measure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 of the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ers,explore corporate practice,make the double type teachers,enhance school-business cooperation,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education.It is significant that the college plays the leading role,so as to motivate incessant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of the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ers.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er;post-career education;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corporate practice
2014-07-18
2014年度天津市教委重点调研课题“关于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的研究”(JWDY-20143007)
柳礼奎(1975-),男,陕西山阳人,天津商务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与教学.
1009-4873(2015)03-0011-04
G718.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