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国内家园合作研究述评
2015-04-10基于CNKI2005年2014年期刊论文分析孔
—基于CNKI(2005年-2014年)期刊论文分析孔 露
(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广元 628017)
近十年国内家园合作研究述评
—基于CNKI(2005年-2014年)期刊论文分析孔 露
(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广元 628017)
文章通过对2005年—2014年近十年间CNKI上的相关论述家园合作问题期刊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主要从家园合作问题、策略、作用以及国内外比较研究四个方面进行了回顾和归纳,并对目前家园合作研究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能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有所帮助。
十年;家园合作;研究述评
一、问题的提出
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1]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家园合作工作逐渐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幼儿园和家庭是两个不同的社会单位,它们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是,他们都与幼儿有极大的关系,幼儿园与家庭是否能形成教育合力,对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从国家政策的层面来看,家园合作的问题日益进入了国家政策研究、制定的范畴,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1989年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首次开辟“幼儿园与幼儿家庭”专章,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家庭配合。2001年教育部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强调:“幼儿园应和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共同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从实践调查中发现,有的幼儿园也非常重视家园合作工作的开展,从个别幼儿园的活动安排表上就能直观地反映出来,如表1。
如何做好家园合作工作,一直是学前教育理论界比较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近些年来,国内很多学者对家园合作问题做过大量的研究,文献资料是比较丰富的。但是,经过笔者查阅发现,目前,基本上还未有学者对家园合作的研究文献做过详细的梳理和总结。故笔者通过对近十年来的期刊文献进行搜索和分析,比较全面详细的总结家园合作的研究现状,进而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希望能对后续研究有所帮助。
表1 幼儿园家园合作工作内容统计
二、检索结果与分析研究
(一)检索结果
笔者在“CNKI(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家园合作”为关键词,以2005年至2014年为期刊年限精确检索,共检索出论文89篇。为了更清楚的了解相关研究状况,避免某些相关文献的遗漏,笔者又分别对“家园合作”的相关关键词“家园共育”、“家园互动”、“家园联系”、“家园沟通”、“家长工作”、“家长参与”进行人工检索和筛选,以同样年限为准进行精确检索,共搜索到相关文章分别是50篇、23篇、10篇、11篇、9篇、813篇。经过系列检索,笔者共搜索到相关文章1005篇,剔除无效文章573篇,共计432篇,如表2。
表2 家园合作研究论文统计(2005年-2014年)
(二)研究内容分析
1.家园合作作用研究
家园合作在幼儿的健康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近十年来,已有不少文献开始关注家园合作的作用和价值研究,把家园合作看作是促进幼儿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和途径。刘艳指出:“通过家园合作形成正向、积极的教育合力,才能共同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2]俞燕婷指出:“通过家园合作,提高亲子阅读质量,不断促进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发展”。[3]贾慧芳指出:“家园合作对幼儿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4]陈荣直接指出,在家园共育的背景下,指导策略是决定幼儿音乐能力培养成败的关键。[5]从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教学的角度来看,家园合作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园合作在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缓解幼儿入园焦虑、加快幼儿入园适应、促进幼小衔接等方面的作用不可小觑,在很多文献中都有所论述。
2.家园合作策略研究
国内研究者对家园合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途径及策略的研究方面。在针对“如何更好地实现家园合作”这一问题,大多数研究者主要关注对家园合作新形式的探讨,重视家园合作中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作用的充分发挥。但是,在针对家园合作的具体措施时,大多数文章都存在大同小异、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因此,家园合作的策略研究也一直是学者们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难点。不过近十年来,很多学者对家园合作有效途径和新形式的探索成果,还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有研究者认为,要真正地让家园互动促进孩子的发展,需要在组织形式上、内容上、时间上、地点等方面的拓展和创新,让教师、家长和孩子共同发起、共同参与、共同指导、共同建构、共同实施的“快乐双休,快乐体验”活动是家园共育的一种新途径。[6]这一家园合作新形式,发挥出了独特的价值,使幼儿、家长与教师得到共同的成长和提高。也有研究者指出,幼儿园组建以民主、平等为组织原则、以提升母亲教育教养水平为目的的“母亲会所”,以最大限度地吸引家长参与幼儿教育,并充分发挥母亲对孩子健康成长的积极作用。[7]这种充分发挥母亲作用的家园合作新形式是值得我们借鉴和推广的。也有研究者指出,幼儿园应该创新建立家园合作新模式——幼儿成长助教团,幼儿园有计划地聘请一些家长(或社会人士),组建成相对稳定的组织,利用他们在职业、经历、兴趣、爱好、专业优势及家庭方面的资源,参与幼儿园的保教工作,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8]
近些年来,有不少学者开始关注特殊条件下的家园合作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创造性对策。针对流动幼儿园家园合作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贺琳霞指出:“要注重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加强对幼儿园的扶持和管理,鼓励家长参与园教。”[9]在针对城乡一体化下的家园合作新问题时,卢谓玲提出:“创设多元的沟通渠道,运用多元的家园互动方式,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发展。”[10]在针对外来务工家庭与幼儿园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时,王晓芬指出:“幼儿园需要针对外来务工家庭及其学前儿童的特点,在合作的时间、内容、方式、计划、角色等方面进行一定的调整。”[11]这些研究的出现表明研究者开始关注特殊群体的家园合作问题,并开始探讨针对性地解决办法,代表着家园合作研究的新动向。
3.家园合作问题研究
(1)家园合作中幼儿园与家长双方地位不平等的原因探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但是在现实中,家园合作中双方地位不平等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经调查显示,多数家长将自身角色定位为被动的配合者,家长只需积极配合,教师需要他们帮助搜集材料,他们就配合搜集;若邀请他们参加活动,他们就尽量参加。[12]教师和家长在家园合作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教师提高了自己的地位,而家长放弃了自己的权利。[13]家长丧失了自己的话语权,逐渐形成教师话语“霸权”、家长“失语”现象的发生。目前,在我国家园合作工作的开展中,如何实现双方地位平等,真正形成一种民主、合作的良好互动氛围,仍需要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的不断探索。
(2)家园合作中相关制度不健全
健全的制度是家园合作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目前家园合作中出现的不积极、不深入、不系统的现象,与相关保障和激励机制不健全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实施过程中,家园合作活动与教学活动相比,随意性较强,缺乏计划性,没有形成规范的规章制度,严重缺乏监督机制和激励措施。[14]教师们对于活动开展的效果如果没有有效的评价机制,对家长参与家园合作的数量和质量也没有形成制度上的考核和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那么,家园合作工作就很难有序高效地运行。总之,家园合作工作要顺利开展,幼儿园应有意识地将家长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和常规化,以确保家长参与工作的实效性。
(3)家园合作中工作内容深入性不够
不管是从理论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上,家园合作工作都受到了应有的关注和重视。但是,总体上来说,家园合作工作内容开展地深入性仍不够,大多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和形式上,如表1所示。通常的家园合作模式是以幼儿园为中心,家长配合,缺乏对家园合作意义的深层次解读,幼儿园未能提供良好的途径和方法让家庭参与进来,致使家长常常觉得难以介入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之中。[15]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与管理的权利被边缘化,离实质性的参与相差甚远。目前,我国家园合作活动形式仍处在较低的层次上,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家园合作内容不仅局限在日常生活的配合上,也应该充分调动家长参与活动设计、教学评价、幼儿园管理等工作,提高家长参与的积极性。
(4)家园合作中沟通方式针对性不强
家园的良好沟通是成功实现家园合作的基础。目前,针对家园沟通形式的研究比较广泛,如利用网络平台、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访、家园开放日等,家园合作沟通中使用的方式大多相同,这种统一的沟通方式尽管在形式上满足了家园合作的要求,但却缺乏针对性和成效性,往往使家园合作流于形式而难取得实质的教育效果。[16]有研究者明确指出:当前在家园合作中教师对所有家长的要求是统一的,不考虑每位家长学历水平、经济状况、职业及教育理念的不同。[17]教师只有尊重家长的这种差异,针对不同类型的家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才能更好地促进家园合作工作顺利开展。
4.家园合作借鉴研究
经过对近十年的文献研究发现,关于国内外家园合作比较研究的文章不多,仅有的一些文章大多是关注美国家园合作研究及启示的。如尹兰英通过对美国HIPPY项目的研究,提出了改善我国家园合作工作的系列办法。对于我国来说,政府应该加强对家园合作的财政投入,重视法律保障和政策规划引导;重视系统化的家园合作模式创建与实施工作;建立有效的科学评估机制。[18]秦元东通过对美国《家庭与学校合作的国家标准》的研究和解读,进而对提高我国家园合作工作的效率提出了一些建议,他明确指出:应该大力重视幼儿园与家庭间的合作关系,强调双向沟通的重要性,尊重家庭的多样性以及构建家庭成长的支持系统等。[19]李生兰分别对美国学前教育机构《家长手册》、家访工作、《家长简报》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对我国完善家园合作工作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和意义。有研究者对意大利瑞吉欧家园共育的特色进行研究和剖析并提出:必须思考我国社会历史文化可能提供的支持系统,把家园共育作为民主合作教育的突破口;教师应该把家长看作合作伙伴而不是顾客。[20]也有研究者对英国家园合作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一些启示。
三、对家园合作研究的思考
(一)提高家园合作文章的研究质量
近十年来,幼儿教师、高校教师和家长等对家园合作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文章刊发,而且研究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但是,从文章的质量和价值的角度来分析,很多文章确实存在着研究水平低的问题。比如,有些幼儿园教师针对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的问题,基本上是在做重复的研究,沟通的问题和策略基本上大同小异,部分幼师的文章存在浅显、理论性低、研究不深入等系列问题;而一些高校教师的文章却存在与之相反的问题,重理论轻实践等,因此,如何提高家园合作的研究水平和质量呢?笔者建议,单从文章研究者的角度来分析,应该加大幼儿园和高校或研究机构、幼儿教师和高校研究者或专家的合作力度,这样就能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专家应用深厚的理论和学术功底指导幼儿园教师对自己发现或思考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所做的研究成果会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价值,既有学术价值又有现实意义。除此之外,也应该充分发挥家长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很多家长也有着自身独特的研究优势,让家长与教授、幼儿教师密切合作,对于提高家园合作的研究质量是大有裨益的。
(二)加大中西部地区家园合作的研究力度
近十年的家园合作研究文章,大都是来自于东部较发达地区的研究者,而来自于中西部地区作者的文章比较少。很多来自经济发达地区幼师所做的家园合作的研究基本上针对于本幼儿园或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的经济基础、文化氛围、社会风气等情况与东部较发达地区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很多研究成果难以得到普遍的推广和运用。所以,笔者建议,应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家园合作问题的研究力度,提高本地区家长、幼师或研究者对家园合作问题研究的积极性和关注力度。
国家应该在政策上或资金上对中西部地区家园合作问题重视并支持;教育部门或者期刊杂志机构应该多做一些关于中西部地区家园合作问题的课题申报或征文活动;研究者也应该针对家园合作问题开展经验交流或合作研究。
(三)注重家园合作研究方法的多样性运用
已有的针对家园合作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存在单一化的问题,大多数研究者采用的是经验总结法和文献法。因此,笔者建议,以后的研究应该多用调查法、个案法、比较法等一些研究方法,以期对家园合作的研究能在方法上实现新突破,能够更好地实现家园合作的新进展。
在这里,笔者不得不对家园合作的研究视角问题做一分析,经研究发现,绝大部分家园合作的文章的研究视角集中在教育学领域,一小部分集中在心理学领域,而优质的家园合作研究成果,既离不开研究方法的选用,也离不了研究视角的创新。因此,在注重研究方法多样化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使研究视角更加多样化。家园合作的问题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更是关乎社会稳定和谐的大问题,以后的研究应该在社会、文化、法理等的角度对家园合作问题进行深层次研究。
(四)创新家园合作内容的研究角度
近十年,关于国外经验及其启示的家园合作研究文章数量较少,今后的研究需要继续加大对这些方面探讨。而特殊群体的家园合作,也应该继续引起我们的关注,尤其是中西部偏远农村地区、特殊儿童、特殊家庭等。在过去的研究当中,对家园合作途径和策略的探讨基本上是围绕着幼儿园、幼师和家长而展开。朱芳红在《影响家园互动质量的因素及其问题分析》一文中提到:孩子是家长、教师互动的中介,是家长、教师判断问题是否公正、合理的仲裁者。正因为孩子的缺位,从而严重影响了家园合作的质量和效果。[21]幼儿的发展才是家园合作的目的和中心,幼儿在家园合作研究中的缺位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后续文章应该多从幼儿的角度进一步探索家园合作的新途径。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 刘艳.家园合作纠正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途径[J].学前教育研究,2010(6):55.
[3] 俞燕婷.家园合作提高亲子阅读的质量[J].幼儿教育,2010(6):40.
[4] 贾慧芳,等. 家园合作促进中班幼儿数学认知发展[J].幼儿教育,2008(5):8.
[5] 陈荣,叫思成. 家园共育幼儿音乐能力的指导策略研究[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0(9):59.
[6] 励发珍.快乐双休,快乐体验——家园共育新途径之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07(1):91.
[7] 张晖.正确对待家园合作中不同类型的家长[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8(11):17.
[8] 陈女.幼儿成长助教团——家园合作的新模式[J].学前教育研究,2006(4):58.
[9] 贺琳霞.流动幼儿家园合作的现状及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版,2008(4):67.
[10] 卢谓玲.城乡一体化下的幼儿园家长工作模式探讨[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2(9):64.
[11] 王晓芬,许铁梅.外来务工家庭与幼儿园家园合作的现状调查[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0(11):52.
[12] 钱愿秋,李珊泽.家园合作中家长参与现状调查与思考[J].幼儿教育,2012(3):40.
[13] 戈柔.家园合作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幼儿教育,2008(12):37.
[14] 孙娓娓.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4(8):120.
[15] 郑慧俐.家庭、幼儿园和社区的三维互动研究[J].早期教育:教科研,2013(4):44.
[16] 王秋红. 新农村幼儿园家园沟通的分层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09(8):69.
[17] 吴素慧.幼儿园家园合作的新方式:母亲会所[J].学前教育研究,2011(7):67.
[18] 尹兰英. HIPPY项目及其对我国家园合作的启示[J].早期教育:教科研,2013(4):48—49.
[19] 秦元东.美国《家庭与学校合作的国家标准》及其启示[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9(11):52.
[20] 周林灿,李娟. 瑞吉欧社区管理模式对我国家园共育的启示[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0(8):69.
[21] 朱芳红.影响家园互动质量的因素及其问题分析[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7(6):49.
[责任编辑 张雁影]
A Literature Review ofthe Recent Decade Family-kindergarten Cooperation Research in China——Analysis of CNKI (2005-2014) Journal Articles
KONG Lu
(Depart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North Sichuan College of Preschool Teacher Education, Guangyuan 628017, China)
Family-kindergarten cooperation is not only one of the important works of the management in kindergarten, but also has been the main topic of preschool education. Based on sorting and analyzing related literature on CNKI for nearly 10 years between 2005 and 2014, this paper summarized and reviewed four aspects, which are mainly from the study of problem, policy and effect of family-kindergarten cooperation and domestic and foreign study comparison. Finally, in order to do something to help the future research,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the situation of current research of family-kindergarten cooperation.
nearly a decade; family-kindergarten cooperation; the research; review
2015-03-01
孔露,男,河南商丘人,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学前基本原理。
G616
A
2095-770X(2015)05-006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