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为德性的关怀品质研究评述

2015-04-10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德性关怀伦理

赵 浚

(吉林工商学院, 吉林长春 130507)

作为德性的关怀品质研究评述

赵 浚

(吉林工商学院, 吉林长春 130507)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作为德性的关怀品质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对作为德性的关怀品质的丰富内涵、理论基础、情感价值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挖掘;对作为德性的关怀品质的实践意义从个体精神生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保障、和谐社会建构等方面进行了多维度诠释;对作为德性的关怀品质的逻辑关系进行了深入剖析。目前,在学理研究层面,加大发掘深度,完善整体结构;在实践研究层面,拓宽研究方法,丰富研究视域;在唯物史观层面,立足民族发展,探寻历史价值已成为未来研究趋势。

德性;关怀品质;评述

德性作为一种人的获得性内在道德品质,与关怀品质有着密切关系。[1]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是中国共产党又一次育人理念的深化与创新。该理论一经提出,引起了学术界对德性问题的广泛关注和思考。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被正式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对我国教育理念的长远规划,具有较强的战略意义。同时,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2]将关怀品质作为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关怀品质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作为德性的关怀品质培养更是人类道德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这些新的理论成果和要求,推动了德性与关怀品质研究的深入开展,也为“关怀品质作为德性何以可能”这一道德哲学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近年来,针对这一问题,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德性与关怀品质分别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研究,对作为德性的关怀品质多有阐述和关涉。不少文章对关怀品质作为德性何以可能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文献梳理和总结,现将其评述如下。

一、发掘作为德性的关怀品质内涵

从辩证的维度看来,对作为德性的关怀品质内涵进行研究就是对其所包含的矛盾关系进行透彻的剖析,对这种内在矛盾关系的解析由此构成对关怀作为德性何以可能的科学思维。对这些矛盾的科学把握是正确研究作为德性的关怀品质及其培养的理论前提和逻辑起点。因此,学术界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比较充分地揭示了作为德性的关怀品质所蕴含的多重复杂的内在关系,并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

第一,从共生性角度出发,揭示作为德性的关怀品质是一种社会关系,体现为一种群体性的社会属性。内尔·诺丁斯认为:“将关怀视为一种关系使我们注意到情境中的双方。关怀作为美德,也是有意义的。一旦我们理解了关怀的关系层面,其美德层面就获得了新的意义。”[3]“你如果真正重视关心的关系性,那么我们必须对人们合乎道德和教育规律的需要予以敏感地反应,即使你的反映不是那么积极。”[4]陈翠芳认为:“在人与人的关系维度中,人们推崇善良、尊敬、关怀、爱心、责任感等优良的道德品性,也一直在学习和锻炼如何超越贫富、等级、种族地去关爱他人、尊重他人。”[5]Pinar. W. F.认为:“当我们进行关怀时,应该考虑到他人的观点、他人的物质需要以及他人对我们的要求。我们的行为需要应该与他人的需要、愿望及其在特定情境中的客观因素相关联。”[6]43蒙培元认为:“德性展开的过程从亲情开始,这无论从生命的意义上说,还是从发生学的意义上说,都是很自然的。但是,必须推而至于广泛的人间关怀,形成所谓社会层面的伦理关系,其中虽有差异性原则,却包涵了相互对待的平等关系,包涵了对人的尊重。”[7]

第二,从思想政治教育出发,揭示作为德性的关怀品质是一种道德行为,体现为一种符合社会道德规律的动态变化与发展的优秀道德品格。关怀品质符合亚里士多德对德性的界定:“一切德性,只要某物以它为德性,它就不但要使该物状况良好,并且要给予该物以优秀的功能……那些被称赞的或可贵的品质就是德性。”[8]李定庆认为:“关怀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具体彰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是道德伦理意识转化为行动的催化剂。……要充分发挥具有关怀品质的教育者的表率作用,促进广大大学生由被关怀者向关怀者转化,引导他们在实践中提升关怀能力,传递正能量。”[9]张澍军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关怀关注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引导受教育者的精神建构,目的在于提升受教育者的人性、德性,增强受教育者的理性思维能力。”[10]

第三,从关怀伦理角度出发,揭示作为德性的关怀品质是一种伦理情感,体现为一种德性情感价值。诺丁斯认为:“德性的动机来源于一些内在的感觉或感受。自然关怀是一种自然的、意愿的状态,伦理性关怀也是在情感上来源于自然关怀并最终是为了取得自然关怀。”[11]肖巍认同诺丁斯的观点,认为“关怀是基于现实伦理关系的,由道德情感、道德认识、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构成的一种重要德性。”[12]楚丽霞认为:“关怀作为一种德性既表现为一种道德认识,一种由意志支持下的道德行为,更表现为一种道德情感,是由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组成的一种德性。道德情感是关怀的重要部分,它是关怀行为的出发点和直接原因……关怀是涉及关注、责任、能力和反应为特征的现代美德范畴。”[13]卡罗尔·吉利根也认为:“关怀不仅是它是与人的情感相关的,包含了关怀人的情绪、感情和态度等一系列与人的特性相关的内容。”[14]“德性论把伦理学理解成作为一种人生幸福的学问,作为一种内在力量的道德,作为一种普遍仁慈的道德,作为一种关爱情怀的道德。总之,是一种力图使人生更加完善充实丰富的学说。”[15]

第四,从教育实践出发,揭示作为德性的关怀品质是一种教育实践内容和方法,体现为关怀受教育者的思想与精神的健康发展。沈晓阳认为:“关怀伦理思想的转变主要表现为关怀伦理的目光从向外转向向内,即更多地关注个体自身的生存、快乐和心灵宁静。这也就是从关注公民德性到关注个人德性的转变,从对他人和社会的关怀到自我关怀的转变。”“关怀伦理就是关怀自我的德性,关怀自我能否顺应自然和必然。”[16]刘铁芳认为:“真正的教育就是要引导和启发个体找到自我生命的尊严,立足现实世界,在追求世俗生活幸福的同时,逐渐达到德性的幸福。因而,教育的形上关怀,就是在我们的教育因过于迎合竞争的现实而失去了必要的理想呵护的时候,仍不忘提升我们的生命状态,让我们从一种事实性的、技术性的存在之中,走向一种精神性的、艺术性的生命存在方式……让我们勇于从周遭各种现实压力的挤迫中,始终能找到自我生命发展的方向。”[17]杨国荣认为:“健全的情感是德性的重要方面,德性的培养同时涉及道德情感的形成过程……在面对他人的痛苦之际,如果产生同情、关切之心,则这种情感便是正当的,相反,如果看到他人遭受不幸而幸灾乐祸,则这种情感便是不正当的。与意向相近,情感的作用也受到德性定势的制约。”[18]

综上所述,学者对作为德性的关怀品质内涵的认识基本达成一致,从多维度对关怀品质作为德性何以可能给予了学理层面的解答。通过文献分析可见,当前对作为德性的关怀品质基本内涵的研究可以概括为:第一,对作为德性的关怀品质的内涵解读呈现出多元化的交叉学科分析。第二,对作为德性的关怀品质内涵的内容属性进行了研究,揭示了个体性和共生性的统一,道德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情感性和理智性的统一,教育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第三,对作为德性的关怀品质内涵的表现形态进行了分析,指出其是实践的、观念的。

二、追寻作为德性的关怀品质的实践意义

作为德性的关怀品质是公民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集中体现。从本质上说,其目的在于以理论样态为社会主义“德治”提供理论指导和精神动力。如何清晰地呈现作为德性的关怀品质价值与现实实践的有效勾连,是对关怀品质作为德性何以可能的基本探讨,也是对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实践的必要考察。学者们对此从个体精神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和谐等方面进行了多层次的有益探索。

第一,作为德性的关怀品质是提升个体精神生活的有效途径。王东莉认为:“德育人文关怀对美好生活的引导,意味着旨在培养、启迪人们“追寻美好生活”,引导个体培养获得美好生活的德性品质,把个体引向自我德性生成的人生历程,引向德性人生、价值人生、美好人生之路,在个体活生生的社会实践中培植、张扬个体生命存在之价值与尊严。”[19]“人文关怀‘以人为目的’还表现在格外重视这种‘个体享用功能’的发挥上,通过充满人文关怀的德育途径和德育方法,使人们感觉到接受德育,进行德性修养,塑造健全的德性人格是个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即可使个体在接受德育、进行德性修养的过程中,体验到满足、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19]德性作为一种人生幸福的学问,作为一种内在力量的道德,作为一种普遍仁慈的道德,作为一种关爱情怀的道德。总之,是一种力图使人生更加完善充实丰富的学说。[20]

第二,作为德性的关怀品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动力。十七大报告将人文关怀作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思想。十八大报告对人文关怀作了进一步的深化和强调,胡锦涛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21]李定庆认为,“关怀成为大学生传递正能量的重要途径。通过培养大学生的关怀品质,使他们感受关怀,付出关怀,提高关怀能力,进而影响身边更多的人,让关怀成为一种人人必备的道德品质。”[9]“培养大学生的关怀品质,首先要明确关怀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具体彰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是道德伦理意识转化为行动的催化剂。其次要充分发挥具有关怀品质的教育者的表率作用,促进广大大学生由被关怀者向关怀者转化,引导他们在实践中提升关怀能力,传递正能量。”[9]张澍军对此进行了更深入的解读,他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关怀,就是从关怀受教育者的需要出发,进而激发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22]“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从关怀出发,对当下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品质予以关注,同时引导受教育者树立关怀意识,培养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行为和行为习惯。”[23]

第三,作为德性的关怀品质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杨国荣认为,“德性的培养并非仅仅是一种单纯的个体行为,而是一开始就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18]“对于一个社会和民族而言,具有什么样的德性基础,对其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整体看,社会发展与德性息息相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一定的德性基础。”[24]“在社会层面,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仁的实现就是对他人的尊重,这种以人为目的的相互尊重、相互关怀的德性伦理,是当今社会非常需要的,其中包括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民之间,要像兄弟姐妹一样,有一种建立在生命联系之上的温情和关怀。”[25]因此,“应深刻领悟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关怀的价值和魅力,尤其应深刻领悟影响心灵和心性的品格关怀、探索生命存在和质量的生命关怀,以及追求个人与社会融合的社会关怀。在此基础上,以深厚的精神特质实现并维护心理和谐与身心和谐,进而达到个人与他人、社会、自然的全面和谐的境界。”[26]

综上所述,学者们一致认为作为德性的关怀品质不仅是理论上的创新成果,更是实践上的思想指南,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一,作为德性的关怀品质明确了“以德化人”和“以文化人”的重要作用,为构建我国公民美好的精神家园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精神要义。第二,为形成我国人民共同认可和遵循的道德价值观念和关怀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有利于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软实力,引导社会正确的道德风尚。第三,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健康平稳发展,建立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培育积极向上、平和团结的社会心态。

三、剖析作为德性的关怀品质的几种逻辑关系

分析作为德性的关怀品质的几种逻辑关系,是研究关怀品质作为德性何以可能的理论基点,是对作为德性的关怀品质研究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的细化与深度探究。近年来,学者围绕这一问题产生了一些研究成果,探索了作为德性的关怀品质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为关怀品质作为德性的研究提供了学理上的有力支撑。

第一,德性与德行。“在西方传统伦理学家的逻辑里面,‘德性’(理智德性)是人及其实现活动的终极目的本身,‘德行’(道德德性)则只是完成这种人及其实现活动的一种过程和手段而已。在中国传统伦理学家的逻辑里面,‘德’或‘德性’(理智德性)只是人及其实现活动的一种过程或手段;而‘德行’(道德德性)才是人及其实现活动的目的本身。一个人只知道‘德性’不等于他有道德;同样,一个人也不是先成为道德的人然后再去做有‘德行’的活动。‘德性’是人的内在品质;而‘德行’则是人的外在品行。内在品质要通过外在品行来表现;外在品行是内在品质的影像。”[27]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也明确指出:“人类(按照我们全部的洞见,每一个理性的创造物)所立足的德性层次,乃是对于道德法则的敬重。那个致力于使创造物遵守道德法则的意向就是:应当出于职责,而不是出于自愿的爱慕,以及万不得已时出于无需命令的、自己越乐意采取的努力来遵守道德法则;他能够时时居于其中的道德状态,乃是德行,亦即处于斗争之中的道德意向,而不是在臆想拥有的意志意向的完全纯粹性之中的神圣性。”[28]

第二,自然关怀与伦理关怀。“关怀作为一种德性,来源于人的感觉。休谟认为,人们普遍具有的某种内部的感觉给道德以‘积极的德性’。而关怀伦理学家内尔·诺丁斯指出,这种‘积极的德性’要求具有两种而不是一种感觉。第一种是自然关怀。它是原始的、最初的感觉。所有人都具有无需作出伦理努力的完全自然的关怀。母亲为了孩子的利益而作出的努力通常不被看成是伦理的,而是自然的。在自然关怀的情况下,‘欲想’和‘应当’是不能分开的。第二种感觉是伦理关怀。它来源于第一种感觉,根源于对第一种感觉的记忆。如果人们自身想对他人进行关怀,就是一种自然关怀的感觉。当人们没有这种感觉时,就会回想起自己关怀和被关怀的感觉,这种感觉作为一种‘我应当’要求当事人对他人的痛苦作出反应。自然关怀与伦理关怀是不同的,后者必须作出前者并不需要作出的努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伦理关怀的地位要高于自然关怀,相反,伦理关怀要依赖于自然关怀。”[29]

第三,人文关怀与终极关怀。学术界普遍认为终极关怀是人文关怀的最终目的和最高价值。王树海认为:“所谓终极关怀,就是对于灵魂的关怀,它被认为是一种最高级质的关怀。对众生物质上关爱是谓怜悯、同情,对其精神上的关爱,则是人文关怀。”[30]王东莉认为,帮助人们建构精神家园,引导人们确立终极关怀,是德育人文关怀的神圣使命。德育人文关怀,倡导在塑造人格的过程中突出精神家园建构的重要性,从而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的。德育人文关怀的最终目的即是要构筑人生的终极关怀,也就是要让人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体验到人生的无限意义与价值。[19]张奎良也持相同观点,他认为“只有实现和保持人与社会的和谐,社会才能够不断地发展进步和越来越完善,才能够给社会群体和每个社会成员以更多的实践关怀、人文关怀,才有可能体现出对人的终极关怀。”[31]

第四,关怀伦理与正义伦理。在西方思想史上,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为代表的古希腊思想家系统阐述了以正义为核心的伦理学理论,而以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等为代表的基督教思想则发展出了一套以仁爱为核心的伦理思想。自此以后,对关怀伦理的研究往往因与正义伦理关系的不同理解而得到不同定位。目前,对关怀伦理与正义伦理的关系存在四种观点:其一,把关怀伦理看成包含正义在内的最高伦理原则。其二,把关怀伦理看成是正义伦理的要求之一。其三,把关怀与正义分别归之于两种不同的伦理体系或伦理思维。其四,将关怀伦理与正义伦理看成是同一伦理体系中的两个伦理维度或伦理层次。[16]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作为德性的关怀品质研究范畴的逻辑探讨主要热点集中在德性与德行、自然关怀与伦理关怀、人文关怀与终极关怀、关怀伦理与正义伦理等四方面。学者们通过对中西方德性和关怀两个核心概念的源渊梳理和内涵解读,予以呈现出关怀作为德性何以可能这一道德哲学问题清晰的逻辑图景,为该问题的深入挖掘和探寻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保证。

四、关注作为德性的关怀品质的未来思考

综述可知,理论界、学术界对于作为德性的关怀品质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确立了作为德性的关怀品质的主要内容、实践意义和逻辑框架,厘清了关怀作为德性何以可能这一问题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精神。但通览全局,对此问题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突破。

第一,在学理研究层面,加大发掘深度,完善整体结构。对作为德性的关怀品质这一哲学和伦理学范畴的界定有待完善,如何能够更准确的表达关怀品质作为德性的重要内容,如何对这一核心问题进行科学内涵的解读和界定,都需要学者的继续研究和进一步探讨,必须从共性和个性两个层面加以拓展。从共性角度,深入发掘作为德性的关怀品质的普遍性本质,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下的公民道德素质养成建设,从整体上提升公民道德素质,促进我国社会稳定与繁荣发展。从个性角度,科学归纳作为德性的关怀品质内涵的特殊表现,着力解决不同层次、不同阶层群体存在的实际问题。

第二,在实践研究层面,拓宽研究方法,丰富研究视域。作为德性的关怀品质研究多局限于理论上的思辨研究,存在脱离实际,理论来源于理论的问题。欲使作为德性的关怀品质得到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运用交叉性学科研究范式是其打破固有研究模式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思维的转换和智慧的汇聚。运用社会研究方法进行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对不同群体进行数理统计与分析,从而对关怀品质的认知、需求程度、实践程度和发展趋势等获得一手资料,以期对该研究形成体系化的归纳和总结;运用人类学田野考察法,在不同群体中进行人物访谈和环境考察,通过亲身经历和情感交流分析被访者的道德思想、行为动机和心理感受,从实际中论证作为德性的关怀品质的实施路径和科学效果,以此对我国公民形成“德性自觉”和“关怀自觉”提出有理、有利的建议和措施。

第三,在唯物史观层面,立足民族发展,探寻历史价值。作为德性的关怀品质,不仅是对德性与关怀品质两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更是对中国历史和中国社会动态变化中的精神文化进行的有益探索。在中西方理论对比过程中,更应看到我国对作为德性的关怀品质从古至今的历史演变和道德文化的传承,提炼出作为德性的关怀品质在中华璀璨文明史中所蕴含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从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德育品质。

[1] 张烁.立德树人是根本[N].人民日报, 2012-11-30.

[2]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

[3] 内尔·诺丁斯.关怀现象学[J]. 侯晶晶,译.中国德育, 2006(2).

[4] 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1.

[5] 陈翠芳.从德性理解环境伦理学[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1).

[6] Pinar. W. F. Contemprary Curriculum Discourses[M].New York: Peter Lang Publish, Inc,1999.

[7] 蒙培元.儒家的德性伦理与现代社会[J].齐鲁学刊,2001(4).

[8] 亚里士多德全集:第8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34;26.

[9] 李定庆.论大学生关怀品质的培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3(12).

[10] 吴文莉,张澍军.论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关怀[J].教育评论,2013(3).

[11] Noddings. Starting at Home: Caring and Social Policy[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24.

[12] 肖巍.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M].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99:23.

[13] 楚丽霞.关怀伦理的心理特征及应用价值[J].道德与文明, 2006(3).

[14] 卡罗尔·吉利根.不同的声音[M].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9.

[15] 高国希.道德哲学[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254.

[16] 沈晓阳.关怀伦理研究[M].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0:24-25;1-2..

[17] 刘铁芳.当代教育的形上关怀[J].高等教育研究, 2007(4).

[18] 杨国荣. 道德系统中的德性[J].中国社会科学, 2000(3).

[19] 王东莉.德育人文关怀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111;86;276-277.

[20] 高国希.道德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54.

[21] 胡晓红,赵浚.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研究综述[J].人大报刊复印·思想政治教育, 2014(4).

[22] 吴文莉,张澍军.论道德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点要素[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3).

[23] 吴文莉,张澍军.论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关怀[J].教育评论, 2013(3).

[24] 柳宽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德性基础[J].宁夏社会科学, 2007(6).

[25] 蒙培元.儒学的核心价值及其意义[J].社会科学战线, 2009(8).

[26] 李华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关怀与心理和谐[J].教育评论, 2009(1).

[27] 萨·巴特尔.关于德性与德行的一种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28]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9:92.

[29] 肖巍.关怀伦理学:主题与思考[J].教学与研究, 1999(3).

[30] 王树海.禅魄诗魂:佛禅与唐宋诗风的变迁[M].北京: 知识出版社, 2000:19.

[31] 张奎良.实践人学与以人为本[M].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11:239.

[责任编辑 沈正军]

The Research Review of Human Quality of Virtue

ZHAO Jun

(Jilin Industry and Commerce College, Changchun 130507,China)

In recent year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on the study of virtue as human care quality has made some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The research of virtue has rich connotation, theoretical basis, the emotional value of the content. As the care quality, it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s from the aspects of individual mental life, security,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mprovement in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At present, in the academic research level, this paper suggested to increase the depth of research, improve the overall structure, and broaden the research methods from the practical aspect; This paper found that exploring the historical value in the aspect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has become the future trend of research.

virtue;care quality;review

2015-03-19

赵浚,女, 吉林长春人,吉林工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讲师,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关怀道德教育。

G416

A

2095-770X(2015)05-0109-05

猜你喜欢

德性关怀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论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西方德性思想的价值与启示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及其立法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