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古愚教育思想述论

2015-04-10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教育

梁 迪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西安 710100)

刘古愚教育思想述论

梁 迪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西安 710100)

刘古愚,我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他以教育为主要途径进行改革,希图寻求救国御侮之道。刘古愚的教育思想是在他所处的特殊时代背景下形成的,他的教育思想始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认为教育应普及于普通民众,以此来提高他们的素质,并且他提倡与中国传统“尚虚”所相反的实学,这在中国社会由传统向近代转型时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开了陕西风气之先,并且培养了一大批爱国志士和学术人才,有许多人为中国近代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刘古愚;爱国主义;教育;实学

刘古愚(1843—1903),字焕唐,号古愚,陕西咸阳天阁村人,陕西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并且在维新运动时期是陕西省的领袖人物,素有“南康北刘”之称。刘古愚处于特殊的历史环境下,中国社会变动之急剧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代。他经历甲午战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等历史事件,深切的感受到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压迫以及清政府腐败无能所带来的丧权辱国、内忧外患的切肤之痛,这极大的激发了他的爱国热忱,使他将全部的精力与热情都投入到教育事业之中,希图通过这个渠道来探索救国之道,挽救民族危亡。1876年刘古愚参加会试落榜后,便绝意科举,专以教书授徒为业。他曾于1884年创办以救国救民为宗旨的“求友斋”,他还亲自讲授政治、时务、天文、地理等课程,后又执陕甘“味经书院”教席达十二年之久,教育和熏陶了一大批爱国志士和学术人才。对刘古愚在教育上的卓越成就,梁启超先生当年有过很高的评价,他说:“启超自交李孟符(即李岳瑞之字),谂先生(指刘古愚)之言论行事,以谓苟尽天下之书院,得十百贤如先生者,以为之师,中国之强可翘足而待也。”[1]12刘古愚在教育方面的突出贡献,在于他培养了大批人才,“关中才俊十九出其门墙”,而且当时以味经书院为中心,渭北咸阳一带成为当时先进思想最突出的地方,开了陕西风气之先。本文拟对特殊背景下刘古愚坚持以教育救国为救亡图存之手段的原因以及其教育思想的特点进行论述,以求学习和借鉴刘古愚的教育思想。

甲午一役,中国败于蕞尔小国日本,刘古愚以“今以中国之大,不能御一日本,割地赔费,无辱不有,非地广荒而不治之实乎?……欲救此患,必自士子自奋于学始,人才辈出,不臻富强者,无是理也”[2]28告诫诸生,他认为中国沦败至此,社会贫弱之根源,是在于学之不均。“今日贫弱之祸谁为之?化兵吏农工商于学者为之也,……故兵不学而骄,吏不学而贪,农不学而惰,工不学而拙,商不学而奸欺”。[3]17兵骄、吏贪、农惰、商奸、工拙成为社会之大危害,造成社会之贫弱不堪。刘古愚认为中国教育之目的在于为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造成了教育仅仅是一种王官之学,而在中国这种困境之下,必须强调教育对广大普通民众的普及作用,“乡间之农、工、商、贾胥纳于学,然后以学为政,然后能自立于今日之世。故今日兴学,人人与有责焉,不独王卿之任也”[4]68。教民之学,重在普通民众,“故国之贫弱熟有捷且大于兴教育,特兴学以化民成俗为之”,使“兵练于伍,吏谨于衙,农勤于野,工巧于肆,商智于市,各精其业,即各为富强之事,而又有殊异之才,挺然出于群练、群谨、群巧、群智之中,以率此练、谨、勤、巧、智之群”[5]18。在提高普通民众的智识方面,刘古愚提倡在广大普通群众聚集的基层乡村设立学堂,“非遍设乡学以统于官,不足以弥后患而图后强也”[5]26。由此他特别重视乡学的作用,他还以乡学为教育的基础来进行变法,与康梁在北京的变法相呼应,“此次变法,顺从治乡立之根基。”“从乡学做之,然后以变朝廷,此今日变法下手法也。”[4]132“今日遍设乡学为第一要务”,希图以此长民智而强国家,使社会下层民众普遍受到教育。他建议,乡设乡学,县设县学,府设大学及专门之学,并且表示:“我今注意在乡学,不在府县之学;在小学不在中学、大学,盖今日作成一虚以待试之奇才,不如作成一实而即用之凡才。”“当今以时势,欲富强中国,理财治兵,无从下手,唯有屈意治乡以固根本。”[4]132刘古愚以建立乡学的做法来试图普及民众教育,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先进的想法,以教化民众而提高民众的素质,而逐渐使中国富强起来。在促使乡学的实现方面,刘古愚引用孟子“上无礼,下无学,丧无日矣!”[6] 103以先圣哲人的话来为乡学寻找依据。另外一方面,刘古愚主张“政教合一”,“官私合一”,“以学师兼官事”,把行政管理与社会教化统一起来,来使乡学得到政权的支持,这是由于君主专制的社会制度的根深蒂固,使得政权在普通民众之中享有极大的权威。而把各级官吏与人民大众以教育的纽带连接起来,以达到教化民众之目的,如此便能“天下之官民皆如师弟,而天子则以天下官民为弟子,隔阂去而吏弊何自而生,涣散萃而人心焉有不振。故大同之运尚,何敌国外患之足虑哉!”[5]15

刘古愚认为近代以来中国受人欺凌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落后的科举取士制度。科举取士重八股文,重词章考据空谈之虚学,而轻经世致用之实学,这就使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使人才成为只知道“之乎者也”而不关注中西时事、国家命运之人。八股文严重束缚了臣民的思想与为实事求实学之道,使得“士非士,吏非吏,官非官,兵非兵,工非工,刑非刑”[2]28,而天下成为虚浮之天下,朝廷成为虚浮之朝廷,自然在注重实用之学的西方国家面前连连战败。尤其是西学随着坚船利炮进入中国之后,中国先进的士大夫们在感叹西方科技之先进的同时,也主张对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进行学习。刘古愚认为近世之教育应随着社会变化而变,他指出,天在变,地在变,物在变,人在变,政不能不变,“文治之学不能不变也”。刘古愚主张“学于古者,必以身所值之时习之,手之得古人立法之意,则以应当世之变,然后推行无弊”[7]52。在对学生和国民进行教育时,要培养他们“历耻、习勤、求实、观时、广识、乐群”这六个方面的品质。他首要强调要历耻与习勤,即知耻而后勇。士子读书而至于无用者,不是书之无用,乃是由于士子不能历耻,当前中国被西方列强所环伺,何以中华五千年之文明古国,却被认为是野蛮之国,“何以他国之人皆智皆巧皆富强,中国独愚拙而贫弱?”[8]267凡此种种,乃是由于中国重道不及制器,重文不及重事所致,是为学子的一大耻辱!要改变这种状况,就惟有知耻,方能“耻则愤,愤则勤”[8]267,知耻之后则需习勤,学生一定要立志勤苦好学,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有志之士,其学问当自习勤始”[8]262。其次又强调要“求实”。中国最大的弊端,在于唐宋以来取士均以“文”(明清时则为八股文)而不以“事”。刘古愚认为外国无论是诗书礼乐,还是仁义道德,均比不上中国,但是为何仍能富强?其侵夺中国经济、军事、外交等各项主权,瓜分中国的言论甚嚣尘上,就是因为中国没有能治事之能人才子,“士子读书始束发受学,但知读书为作八股之资,不惟与世事无涉”,“一切用人行政,均以八股之技从事,代他人为言,而与己无与,成为虚浮之天下”[2]28-29,士子只会空谈义理,却无实际办事能力,以至于“每遇一事,就茫然不知所措”,“不得不假手于人,而弊丛生矣”[8]268。再者,他强调要观时然后广识,及熟悉当前之时务然后了解西方强于中国之原因。古书有云:识时务者为俊杰,“士子读书以识今日时务为第一义”[8]263。西方列强以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是以先进之制度和科学技术取胜,而且西人重视器物之学,他们诸事求新,因而才能不断进取。中国欲救今日之弊,惟有大力学习西方政治及工艺之所长,对政治书籍也要尤其注意多加阅读。最后是再次强调“乐群”。刘古愚虽身处西北内地,但他却以很多沿海学人都没有的广阔胸怀和世界眼光,对崇实书院的学生谆谆教诲道,五大洲之人肤色有五种:白、黑、棕、红、黄。中国为黄种,其知识能力并不亚于白种人,为何包括中国人在内的其他各色人等却日渐削弱比不上白人?原因就是“白人能群,各色人群不能群也”。[8]267清政府腐败无能,且各地多有叛乱,这就相当程度上虚耗中国国力,然而白人却能开民智,官民团结一心,能合力办事,因而我们处处受制于白人。现在国家外患严重,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非合天下为一心一力,不足以救之,故今之第一要义,当自能群始。”[8]269如果天下人能齐心合力,使千万人为一人,千万家为一家,而不是人人自顾其家,存有自私自利之心,则人人将不再受奴役于外国,而能度过此等危急危亡之局势。学生养成“历耻、习勤、求实、观时、广识、乐群”这六个方面的品质,将有助于他们了解国家丧权受欺的屈辱,学习世界各国之兴衰根本,借鉴西方之经验,适应社会之发展,团结一致共御外敌,以达中国之富强。

另一方面,刘古愚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西方国家的又一个原因是:“外人之学在事,中国之学在文;文遁于虚,事征于实,课虚不如求实,故造就逊于人也。”[2]20这也是上文提到的刘古愚对学生要求的“求实”之品质。中国之学尚虚,尤其是清代乾、嘉以降,考据、训诂、帖括、记诵之学大盛,清政府又多次推行文字狱,以文化专制来加强专制统治,使得学者们多埋头故纸堆而不问时务。刘古愚批评乾嘉学派使得读书士子“读书知古而不知今”,“舍事实而尚虚文”,他认为中国之弱也是由此导致。刘古愚以教育救国为己任,注重以“实学”教导士子,提倡有的放矢,务求实用之学,学习西方之学。《大学格致说》这样解释实学,“举凡天下之物有益于身心家国天下者,无不精研其理,实为其事,俾家国天下实获其益。则天生物以供人用者,皆得显其用,是为格物,是谓尽物之性。”刘古愚指出:外国谋富强,中国言仁义,“外国之富强有实事,中国之仁义托空谈,故中国不敌外洋,非仁义不敌富强,空谈不敌实事,其弊亦自士子读书始”[2]28。为了矫正空谈无实之学风和教育方面所存在的弊端,刘古愚在味经书院执教时创办时务斋,该书院在课程安排上注重外文、算术、工艺制造等实用内容,分为“政事”“工艺”二科,大力提倡学习自然科学和时务。“政事”科目的内容主要是了解各国现状,研析本国时弊,探计救国之法;“工艺”科目的主要内容是研习仿制器具,推广实业。他要求学生要以“保国、保种、保教”的“实心”来讲求“实学”,试图改变教育之弊端。同时,他鼓励学生学习外国政治、经济、语言、历史等,并与中国现实政治相印证,以图学者全面了解西方国家之概况,养成爱国之人才。刘古愚指出:“学以为政,非悉五大洲之政事、文章、人情、物产,亦何以为学?”[4]17除此之外,他还特别重视算学的重要性,“夫算术至今日,融会中西御制数理精蕴,详载借根方术,以开其端”[3]24。刘古愚在味经书院期间,把算学列为必修课,并且视算学为实学的基础,要求书院诸生“凡有志时务之学者,无论自占何门,均需习算。”[2]19据刘古愚的授业弟子李岳瑞所述:“算术为秦中绝学,无讲习者。时先生授瑞读,得架上《四元玉筌细草》嗜之顾无从索解,乃冥心探究,忘寝食至呕血,阻尽通其说,今陕士多精几何,明测算,皆先生启之也”。[9]24刘古愚之所以如此推崇算学,是因为他以算学作为自然科学之基础,通过学习算学来与时务日用、机械制造结合起来,培养工、农、商、兵各种技术人才和理财、治兵、从政的实用人才。

刘古愚作为中国近代的一位著名的维新运动家和教育家,为陕西的近代教育及革命都做出了显著的贡献,使得“关中风气为之一变”,[10]24培养了一大批爱国志士和学者。刘古愚教育思想的特征首先体现在其思想形成的特殊背景上。在中国近代屡遭列强侵略,中国社会处于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关键时期,刘古愚的教育思想始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志在以教育为切入点进行改革,来探求一条救国御侮之道。其次,刘古愚的生活经历虽然没有像早期维新派诸人直接出洋、身沐欧风美雨那样的便利,但是他在早期就接触了西方文化的熏陶,这使他的教育思想能够摆脱时代的局限性和根深蒂固的儒学传统的影响,提出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广识”、“乐群”,提倡实业救国。再次,刘古愚教育思想始终以实学为底蕴,提倡务实之学并且举办新式企业,以教育救国与实业救国相并举。最后,刘古愚的教育思想还提倡普及民众教育,提高全民族民众之素质,使士、农、兵、工、商各应从事于使中国富强之实事的训练。总之,刘古愚的教育思想反映的是中国社会从传统向近代转型中必要的一个环节,虽然,他的教育思想还不能完全摆脱传统士大夫那种以儒学传统为中心的影响,但是在当时仍然具有重大的进步作用。

[1]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M].北京:中华书局,1989.

[2] 刘光蕡.刘古愚先生全书·文集:卷八[M].思过斋苏州金陵,民国七年刊本.

[3] 刘光蕡.刘古愚先生全书·文集:卷二[M].思过斋苏州金陵,民国七年刊本.

[4] 刘古愚.刘古愚教育论文选[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

[5] 刘光蕡.刘古愚先生全书·文集:卷六[M].思过斋苏州金陵,民国七年刊本.

[6] 孟子·离娄上[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7] 曹冷泉.陕西近代人物小志[M].西安:樊川出版社,1945.

[8] 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

[9] 张鹏一.刘古愚年谱[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89.

[10] 高拜石.新编古春风楼琐记[M].台北:作家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 沈正军]

Educational Thoughts of Liu Guyu

LIANG Di

(School of History and Civilization,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100, China)

Liu Guyu is a great educator in modern China and he used education as the main means to reform in order to find a way against the war. The education thoughts of Liu Guyu were formed in the special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he lived. His education thoughts were always with patriotism as the core and he also considered that education should be popularized among the ordinary people to improve their patriotism. He advocated pragmatic learning instead of Chinese traditional way of learning, which had a great impact on the changing period from the traditional society to the modem society. He started something new in Shaanxi and cultivated a large number of patriots and academic talents. Many of them hav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

Liu Guyu; patriotism; education; pragmatic learning

2015-04-15

梁迪,女,河南商丘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

G40-06

A

2095-770X(2015)05-0092-03

猜你喜欢

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车内教育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教育心得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让教育成为终身之择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