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从容”守护儿童心灵生态

2015-04-10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教育者竞争心灵

许 静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以“从容”守护儿童心灵生态

许 静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教育以培养人为宗旨,就是要解放人的心灵,释放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信心和勇气,从而能够从容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然而,在竞争和比较的思维模式下,教育本身也日益成为人生挫折的一部分,渐渐走向反面,不仅无助于人的信心发展,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为人挖掘了一个自卑的“洞穴”,尤其是儿童期的教育,比较与竞争破坏了儿童的心灵生态,危及儿童健康人格的可持续发展。教育需要用“从容”去守护儿童的心灵生态。

从容 ;儿童; 心灵生态

伴随人类认识领域的扩展,世界是一个生命多样性的共生共存体也日益成为人类共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是理智和必然的选择。而仅仅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无法从根本上保护和建设自然生态环境,因为人类对待环境的行为方式本质上是人类内心思维模式的映射,只有构建人类心灵生态,自然生态危机才能得以消除。然而,在相对微观的教育系统里,却依然盛行着比较、区分和竞争的思维模式,个体多样性的共生共存并未得到充分的尊重,这自然有来自社会生活大环境的客观影响,也与教育者自身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不足和缺乏自信有直接关系。教育培养人,人构成社会,教育活动中人的思维方式与社会生活里人的思维方式一脉相承,此生彼长,从根本上无法把矛头单独指向一方。只是,教育自当更加理性的去守护人的心灵生态,只有人类精神世界实现了和谐可持续成长,才能解除人类自然生存环境的危机。

一、“从容”的教育学意蕴

“从容”是一个平常朴素的词语,《大汉语词典》给“从容”立了七个义项:(1)举动。(2)悠闲舒缓,不慌不忙。(3)盘桓逗留。(4)斡旋;周旋。(5)宽缓。(6)谓经济宽裕。(7)指中药肉苁蓉。今天使用“从容”一词多取第二个义项,含镇静沉着之意,并在此义项下延伸出“从容”更丰富的内涵和哲理,视从容为一种修养、一种气质、一种境界、一个人的睿智与大度,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是内心深处的豁达与乐观。笔者认为,“从容”的教育学意蕴则如下:

(一)“从容”原本是教育的本质蕴含

正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语对教育的描绘。儿童首先是一个生命,生命遵循其自然成长的秩序。而教育就是要面对自然的生命,用从容的气质真诚关怀每一个儿童生命的成长。如此,生命才能焕发活力和光彩。正如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所提出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撼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在这里,从容的教育充满着诗意和优雅。

(二)“从容”是教育者人格魅力的体现

它源于教育者对教育本质深刻透彻的领悟,是教育者爱心、耐心和沉稳自信的表现。一个拥有从容品质的教育者,往往拥有豁达的气度,对教育充满希望,他能够尊重儿童的差异,允许儿童有不同的发展。能够充分尊重儿童成长的节奏,静心的等待儿童按照自己的“花期”绽放。一个拥有从容品质的教育者,并不排斥或逃避客观存在的困难和挫折,而在困难面前不急躁,不强求,待之以沉稳的态度。

(三)“从容”是构建和谐温馨师生关系的前提

它可以唤醒教育智慧,让教育者忽略体制的束缚,使教育发生在不知不觉中,建构和谐、温暖的师生关系。正如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儿》中提到:什么是最好的教育?他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教育是滋养,是润物无声。

二、“竞争——比较”思维模式下的儿童和教育者

“竞争”是个体或群体间力图胜过或压倒对方的心理需要和行为活动。即每个参与者不惜牺牲他人利益,最大限度地获得个人利益的行为,目的在于追求富有吸引力的目标,竞争是个人或群体的各方力求胜过对方的对抗性行为。

有竞争就有比较,比较必然建立在统一的价值标准下,这样的思维模式在教育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儿童在单一的标准下被区分出好差优劣,被筛选到重点或普通学校,被暗示或预设不一样的人生前景。即使在竞争中胜出的一方也时刻意识到前面还有更加激烈的竞争,学习是手段,教育沦为工具,学习更多是压力的驱使而非从容的选择;竞争中败下阵来的一方,不仅要面对可能的指责或惩罚,还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无能,不优秀,不断为自己未来的人生设限,甚至从此钻进自卑的“洞穴”。不仅如此,竞争继而带来双方的对立,普遍的友善失去生存的土壤。“竞争的结果,必然是个人的利益胜过一切,促使每一个人给行为蒙上美德的外衣。”[1]。

不仅是儿童,教育者自身也难免陷入竞争的怪圈,以儿童为工具,以班级为单位,或是积极或是被动地迎合着来自家庭和社会对教育的需求,被无奈、困惑、茫然的情绪困扰,体验着生存压力下的挣扎和自我背叛的痛苦,焦虑于自己的工作能否被同行或校领导认可。基于强烈的心理压力,工作中情绪化,一碰到学生的问题就急于改变,缺乏耐心,喜欢用高压手段以求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学生也因此在紧张、恐惧的氛围中学习,日益对学校、对学习产生厌倦。难怪一位教师这样表达对教育的感情:有多爱就有多痛。背负着沉重的压力,能够走多远?情绪困扰下,教师对教育、对儿童的热情能维持多久?教育者的智慧在紧张的状态下是否能得以彰显?儿童纯真灵动的天性在压力挤压下能否保留?似乎,我们难以信心十足地给出肯定的答案。但是,教育是具有反思性的,在问题日益凸显的同时,教育也会作出更加理性的选择:用从容之心守护儿童心灵生态。

三、守护儿童心灵生态的视角转换与途径

(一)“心灵生态”的内涵

2010年10月21-22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院、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美国过程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过程哲学与心灵生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 会议对“心灵生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心灵生态”是“在怀特海机体哲学基础上,结合了中国哲学强调心灵与教化的特点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其英文译名为spiritual ecology。”同时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未来的一种生活方式,需要处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三个维度的问题,即培育自然生态、伦理生态和心灵生态,其中心灵生态是根本。”美国过程研究中心主任菲利普·克莱顿教授从过程哲学的视角阐述了他对心灵生态概念的理解。他认为“心灵生态是一个透视人与世界关系的新视角,它提示我们滋养、保护世界,对外部世界掠夺性的索取是对我们自身的深度伤害。”并且指出“心灵生态不是抽象的哲学和理论原则,而是一种心境、一种情志、一种意识、一种生活方式。”[2]

近代工业文明以来,人类对自然似乎拥有了绝对征服的力量,不断向自然索取,掠夺地球自然宝藏,其结果就是生态环境的破坏。人类也因此陷入生存危机中。同样的行为也发生在教育活动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致力于把儿童塑造成什么成为教育的惯性思维,而守护儿童心灵生态则更需关注教育能为儿童保留什么。童心、好奇心和想象力是儿童最为珍贵的宝藏,维护着儿童的心灵生态。儿童健康丰富之人格,自由灵动之品性,自立自尊、自信自爱之精神都必然以此为生长点。笔者以为,守护儿童心灵生态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二)守护儿童心灵生态的途径

第一,从容要求,尊重信任,守护儿童自由灵动之品性。社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教育也不例外。“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呼喊声响彻在校园和社会的角角落落,作为教育者的父母和教师不再从容,儿童也在这样紧张的气氛中难得充分享受童年的欢乐,被迫跟随着社会的快车快步结束童年的生活。儿童时常被父母或老师督促“快点”、“抓紧时间”,以致于儿童无法安心于自己的“工作”。儿童基于好奇的专注时时被打断,被要求去完成他们无法理解的任务。快节奏带来的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不安,消极的情绪在蔓延,并不断触及儿童的心灵世界。儿童拥有非凡的感受力,他们能够敏锐地觉察到成人世界的慌乱无序。

教育者经常基于自身的经验,挑着“爱“的旗帜,对儿童指手划脚,指挥命令,把儿童强行从他自己世界驱逐,而进入到成人错综复杂、充满比较的世界中。然而,儿童有着他们自己的世界和独特地对世界的价值判断的方式。“所有儿童天生具有一种‘吸收’文化的能力”,[3]信任并尊重每一个儿童的“惟一”性是教育的本质所在。教育者的职责恰恰在于帮助每一个儿童发现他自己,了解他自己。儿童自身的智慧就会因此得到自由的发展,即使面对困难复杂的状况,也不会被恐惧占据心灵。

对儿童的要求多一份从容既是教育者自信豁达的体现,也是给予儿童自我学习成长的时间和空间,儿童在“从容”中能感受到教育的温馨和学习的乐趣,其自由灵动的品性就会如同美丽的花朵一样绽放。

第二,勤于鼓励,给与肯定,滋养儿童自信自爱之精神。我们几乎所有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居住在自卑的“洞穴”中,可能因为不漂亮,因为贫穷,因为失败,因为不够优秀或是各种各样的原因被嘲笑过或是否定过。此后,我们用一生的努力试图走出这个“洞穴”,又时常觉得在这个“洞穴”里似乎更安全。有时,我们恰恰因为害怕被世界抛弃而选择抛弃世界,因为害怕失去而不愿付出,害怕被欺骗而选择不信任……当心灵被“怕”充斥的时候,真正的自信自爱就难以发展。

自信自爱的种子应该从童年开始播种,鼓励与肯定就是最优良的土壤。而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似乎更乐于用完美主义的眼光去发现儿童的缺陷,以便及时加以矫正,努力塑造自己期望的完美的儿童。通常的情形恰恰是教育者距离想要儿童成为的那样的形象很遥远,儿童却在这样完美的期望中不断体验着被否定的挫折感,甚至因而怀疑自己是否是可爱的,自信自爱的种子失去生根发芽的土壤,自卑却如同蜗牛的壳如影随形,阻碍着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对儿童的鼓励与肯定并非是停留在语言的表层,而是教育者内心对儿童的信任与尊重。自信自爱是无法被教导的,唯有以信任培育自信,以尊重滋养自爱。

第三,弱化竞争,悦纳自我,塑造儿童健康丰富之人格。成人世界中普遍的竞争正一步步浸入儿童的世界。竞争的外在标准正在消耗着人的内在自我实现的动力,伴随而来的是无边的虚无感。儿童不断在大人的压迫下卷入无休止的竞争漩涡,自我内在标准逐渐被外在价值取代。在这样的境遇中,儿童也时时被“无聊”困扰,与其纯真的经验世界疏离。

激烈的社会竞争氛围,让人感受扑面而来的压力,释放压力的内在需求刺激了人的娱乐意识、消费意识的膨胀,对物的欲望和自我保护的意识也通过教育不断灌输到儿童心中,相应的责任意识却愈加淡薄。外在标准不断消解着儿童的自我肯定和信心,也抑制了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习沦为必须完成的任务,而不是内在精神成长的需求,教育与儿童疏离并成为儿童生活中挫折的一部分。蒙台梭利认为儿童能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行自我塑造,并将其变成个性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儿童以他的“惟一”性,与世界相遇,并完整的栖息在自己选择的世界中。而竞争迫使儿童经常放弃自我,以迎合外在标准,渐渐远离他本来所是的完整性,如此,健康丰富的人格何以养成?

社会竞争是客观存在的,弱化竞争是要避免以功利目标为目的的竞争,防止社会竞争对儿童教育的渗透。比如当前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其根本原因就是社会竞争的逐层渗透。教育者应当对此持有警惕,尊重儿童成长的规律,为儿童守护一片从容天地。

第四,疏于比较,扬长补拙,培育儿童自立自尊之素养。

比较总是建立在一个统一的指标上,这显然违背了人的“惟一”性特质。当教育者在对儿童进行比较时,在其内心就有了一个标准,而这标准可能是社会的或国家的,也可能是教育者自己的,但唯独不是儿童的。教育者设定了一个自己想要的形象,要求儿童按着这样的形象去努力,并习惯于用“勤能补拙”的古训去激励儿童,而儿童自身的天赋才能很有可能在这样的比较中被“遮蔽”。用刻苦努力获得的成绩能否树立的儿童的自信?还是在这样的努力中更多的体验到学习的被动和辛苦?是因此愿意更努力,还是因此感到疲惫而厌倦学习?如果换一种思维方式,以“扬长补拙”取代“勤能补拙”,那么,儿童的学习将是从容的,是有成就感的,也是充满创造力的。这样,儿童的学习与其自立自尊素养的发展自然融合为一个统一的过程。

[1] 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2] 孙磊.心灵生态——过程哲学研究的新进路[N].光明日报,2010—11 —16 (11).

[3] 蒙台梭利.有吸收力的心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 李亚卓]

Guard Children’s Spiritual Ecology with “Easier Attitude”

XU Jing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Xuzho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221116, China)

Education is to train human purpose, is to liberate people’s mind, release the potential of people, develop people’s confidence and courage, to confront of difficulties and setbacks in life. However, the education itself is also increasingly become a part of life frustration, towards its opposite gradually with the prevalence of competition and comparative thinking mode. It is no benefi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fidence of the people. Especially in childhood education, the comparative and competitive sense would destroy the children’s spiritual ecology, endanger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healthy personality. Therefore, we think education is needed to protect children’s spiritual ecology with "easier attitude" .

easier; children’s spiritual; ecology

2015-05-25;

2015-06-06

许静,女,江苏徐州人,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德育与人格塑造。

G610

A

2095-770X(2015)05-0001-03

猜你喜欢

教育者竞争心灵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感谢竞争
唤醒心灵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