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对外宣传中的翻译工作

2015-04-09

视听 2015年8期
关键词:原句泰语翻译者

□ 黄 媛

浅谈对外宣传中的翻译工作

□ 黄 媛

在全球化作用的影响下,各国之间的交流日趋频繁,区域合作不断加强,做好对外宣传中的翻译工作成为促进国与国交流的重要任务。本文对泰语翻译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总结出泰语翻译的主要方法和技巧。

对外宣传;泰语;翻译工作

由于每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文化、民族特色、地理位置等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各个国家或地区的人们在表达思想的时候,其语言各不相同。然而,人类属于群居生活,需要借助语言进行交流。在全球化作用的推动下,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越来越频繁,仅凭母语进行交流,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对外语进行翻译成了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翻译工作在促进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翻译工作概述

如果仅仅将书面意思进行翻译,即使通过短期的学习也可以实现,而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内心情感进行深入理解,却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因为这需要翻译人员将上述内容在译文里准确地展现,并对译文进行合理的修饰,这种翻译也被称为“精心的再创作”,不仅需要翻译人员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而且要有极高的情感感知能力,体现的是翻译人员的悟性。翻译家们总结出来的一些翻译理论,难以提高学习者的翻译能力,而一些翻译教材,也仅仅能够提供给翻译者一些翻译技巧,在实际翻译工作中,用处并不大。

对于刚刚从事泰语翻译的人来说,只要把每一个字或单词翻译出来,组成一个连贯的句子即可,或者将不按照语文的形式以及结构等,用自己的语言把泰语原文的意思直接摘写出来,这两种翻译方法是大部分翻译者采用的翻译方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两种方法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翻译。那么翻译究竟是什么呢?1986年,尤金·奈达对翻译进行了阐述,他认为,翻译并不是科学,而是技术。为什么说翻译是一门技术,因为在翻译过程中有多种选择和译法,要将原文进行准确、正确的翻译,熟练掌握将泰语转换成汉语,以及将汉语转换成泰语的技术,使用一种语言代替另一种语言的过程。同时,翻译也是一门艺术,之所以说它是艺术,是因为它不仅要求翻译者能将其内容准确表达,而且要保证译文的顺畅和优美。英国著名翻译家冯雷认为:翻译既是一门技巧,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换句话来说,翻译是对语文进行控制,加以斟酌和精确的运用,科学合理地加入想象力和创造力,以此达到调和的目的。

由此可见,翻译就是将一种语言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表达出来,在翻译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译文与原文表达内容一致;其次,在表达方式上,译文要与原文尽可能一致。除此之外,还要对语言进行合理的加工处理,将原文作者的风格和思想感情准确地展现在译文当中。翻译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对原文的翻译过程犹如对一件工艺品的制作过程,我们知道,制作一个产品的过程是很容易掌握的,但是在完成初步的制作后,想要使之变成一件艺术品,需要对产品进行工艺处理,也就是说,需要制造者在制作过程中加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翻译工作同样如此。

二、泰语翻译会遇到的主要问题

在进行外宣工作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遇到很多当地特色的地名或者重要人物的人名;读当地新闻宣传刊物时,我们又会遇到很多俗语俏皮话。如何能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顺其自然的切换,译文充分体现原作者的风格和神韵,这要求翻译者必须具有极高的语言能力。然而,对于刚刚学习泰语翻译的人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在理解原文内容的前提下,对译文进行遣词造句,如何将其准确、富有感染力地表达出来,是泰语翻译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一)对词义的轻重程度掌握能力不足

汉语中的很多词语与泰语中的词语所表达的意思大致相同,但是在本质上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比如,表示“看”的词语,汉语和泰语在数量和程度上的表达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在泰语中常用表示“看”的词有“”(1)“我们一起去看电影”“,这个时候用“”就很合适,“”使用范围很广,既可以表示泛泛地看,也可以表示专心的看;(2)“别望他,等下他害羞”,这里用比较合适,用于表示专心地看或注视,或者往往距离较远地张望;(3)“今天一整天都没见到他”,这里的就侧重于表示看见或者目睹事件发生过程。

所以我们新闻翻译人员在进行翻译的时候严格甄选合适的词语来运用,如果没有按照原文的真正含义选择更加适合的词语,使译文失去了原文的风格和神韵,没有将原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准确表达,就有可能造成与原作者要求的效果相差甚远。

(二)词义的巧妙引申掌握不足

任何一个国家的语言,都有一词多义或者多词一义的情况,泰语同样如此。然而,无论是哪一个词的最初含义,都是特定情况下被赋予的。比如就是“奴才”的意思,的

意思是“贵族”,如果这句话直译就是“像奴才那样赞美,像贵族那样谩骂”,这会让人很莫名其妙,不清楚这句话到底要表达什么,但如果把和这两个具体形象引申为这两个形象所代表的特有属性——“低俗”和“高雅”,“低俗的赞美,高雅的谩骂”这样看起来会更简练。

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在原有词义的基础上引出新意,采用不同于原文字面意义的词语来表达原文的内在含义。在翻译时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即引申词义不能超出基本词义所允许的范围,更不能离开原文自做文章。

(三)译文非译入语的习惯表达

无论是对哪种语言进行翻译,都不可能保留原句的最初状态,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某些表达方式不可能与原句一模一样,这是由于各语言的特点决定的。习惯表达指的就是语言特有的文化内涵,文化内涵的形成主要受到历史背景、地理位置、风俗习惯、宗教影响以及历史典故的影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语言在不断的运用和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对于缺乏翻译经验的人来说,在翻译过程中,受到语法制约的现象非常普遍,虽然译文句子与原文句子所要表达的含义一样,但并不是译入语的习惯表达,也会失去原句的表达方式特色。因此,在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和逻辑关系,从该词的根本含义出发,进一步加以引申,选择比较恰当的汉语词语来表达,使译文既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又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三、泰语翻译主要方法

对于泰语的翻译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加法,一种是减法,以下对两种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一)“加法”含义

我们知道,由于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的差异,每种语言都有它别具一格的特色。所谓“加法”,就是译文和与原句之间在不同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以及语言习惯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在翻译过程中,通过增加一些合适的词或短句,以便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原句的思想感情和正确意思。在书面语中,泰语往往习惯用长句来表达,而汉语往往习惯用短句进行表达,我们在将汉语翻译成泰语的时候,往往加入一些合适的词汇,把短句变成长句,达到表达句子关系的目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所增加的词或短句并不是说意思正确就可以将其加入进去,而是词或短句一定要文字表面上没有,但是含义本身有的。例如:“一点点而已”,意为“一点点,极少”,可放在形容词或副词的后面,在此是一个语气助词,放于句末,表示强调,理解为“正是”;又如“刚刚才知道”,还可做“自己”的理解,起强调作用,类似英语的“反身代词”结构,如“你自己也一样不知道”。

在采用“加法”进行翻译的时候,要遵循以下原则:我们要了解“加法”的含义并不是说可以“无中生有”,这是极其错误的一种认识,“加法”是为了能够解决两种语言进行相互转换时在使用上的差异问题,也可以说,“加法”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真正目的而不得已采取的一种翻译方法。“加法”翻译主要遵循两个原则,其一,在保证语法结构完整的前提下,加入合适词或短句进行翻译;其二,无论增加词或短句的数量多少,一定要保证译文内容与原文所要表达的思想一致,不出现任何差异。

(二)“减法”含义

“减法”是与“加法”相对的一种翻译方式,在将泰语翻译成汉语的时候,采用的就是“减法”方式,由于每种语言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所以翻译者要充分掌握两种语言的差异。所谓“减法”,就是译文与原句之间在不同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以及语言习惯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在翻译过程中,通过减少一些合适的词或短句,以便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原句的思想感情和正确意思。原句被翻译成译文后,减少的这些词或短句,并不能影响原句所要表达的具体含义,也就是说,在减少这些词或短语后,被留下的部分足以将原句的意思进行准确、详细的阐述。为了能够更加细腻地表达某一含义,泰语往往采用语法的方式将动词变成名词,并在其前面加一个“万能动词”的词,以此来强调动作的过程,但是在将其翻译成汉语后,往往将其减去,因为,汉语中不存在此种结构。所以在这句话中“她写了什么?我看不见”, 在这里就都不用翻译了。

在采用“减法”进行翻译的时候,要遵循以下原则:我们要知道“减法”的真正含义,并不是可以对句子成分进行随意减少,“想减就减”和“乱减”是完全错误的两种认识,“减法”是为了两种语言进行相互转换的时候,能够解决两种语言在使用上的差异,真正达到沟通的目的。在不需要“画蛇添足”的情况下,方可使用此种翻译方法。采用“减法”的翻译方式,能够在正确表达原句意思的前提下,对句子中多余的成分进行去除,不仅使译文得以凝练,而且使他人更容易理解译文含义。

1.谢繁. 浅谈泰语语用中的性别差异特点[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3(11)

2.李灵珠. 浅谈泰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的必要性[J]. 家教世界.2013(4)

3.侯宇霞. 语言植入/引入的价值与意义——以泰语中的语音语句为例[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作者单位:广西人民广播电台)

猜你喜欢

原句泰语翻译者
诠释学翻译理论研究
论翻译者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翻译家
翻译者学术经历与翻译质量关系的研究
《暹罗馆译语》与现代泰语读音差异
仿写句子
浅析提高泰语阅读技能之我见
浅谈《泰语听力》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云南省精品课程《泰语听力》系列论文
托福阅读句子简化题解题策略
强调结构面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