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坠楼男童事件看媒体救助

2015-04-09

视听 2015年8期
关键词:小浩女童救助

□ 蓝 芬

从坠楼男童事件看媒体救助

□ 蓝 芬

一、善于发现情况

作为一名医疗线的记者,意味着要留意和发掘医疗救助群体的困境。因病致贫、因贫返病的事例可以说不胜枚举,然而不可能每个案例都去报道,既不现实,也无法达到新闻媒体救助的效果,那么就需要从中去挑选一些具有典型故事,而这些故事的背后又有令人动容的东西。

2014年1月,笔者接到一个医院的发过来的求助信息,一名1岁9个月的男童从家中3楼坠下,经过当地医院的治疗毫无起色,看着孩子陷入植物人状态,他的亲人决定放弃治疗,然后就在进入殡仪馆的时候,孩子紧紧握住了亲人的手,顽强的求生意志打动了亲人,于是亲人咬咬牙,决定砸锅卖铁都要救孩子。小皓从清远被送到广州,经过抢救,小浩居然创造了一个生命的奇迹,苏醒过来,甚至有希望恢复自理的能力。在得知小浩的经历之后,我不仅感慨万分:一个还不到2岁的小生命,在生死关头,居然牢牢抓住自己的“救命稻草”,他的求生意志感动了所有人,而在此时,他的家里已经花费了十几万的医疗费,对于一个农村家庭,如何承担起后续的康复治疗,更是一个漫长而艰辛之路。作为媒体人的我,便“策划”了一场“救救小浩”的公益行动。

二、主动策划体现人文关怀

传统媒体拥有庞大的收视群体和社会公信力,在社会救助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只要用心策划报道,协同整个栏目的运作,就能让受困家庭得到救助。但这种主动的策划和报道,必须是建立在详细的调查基础上,而且要基于事实,不能为了煽情而随意改变事件本身的真实性。

2014年1月20号,为了还原这场悲剧的来龙去脉,了解小浩病情和家庭真实状况,我前往清远小浩所在的村子、清远市人民医院、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经过两天的走访收集资料,对于小浩的情况了解得比较清楚,更加坚定了救助的信念。

2014年1月23号,我采写的系列报道《男童坠楼家人放弃治疗殡仪馆外握手求生》《小浩后续治疗漫长盼爱心接力延续奇迹》陆续播出,一时间小浩事件引起强烈的反响,一些爱心人士纷纷通过电话、现场捐赠和银行转账等方式,为处在水深火热的小皓一家送上“救命钱”,集腋成裘,积少成多,在短短的一个星期内,小浩家里已经收到市民捐款1万多元,医院也为他减免了部分医疗费用,但是相比起庞大的治疗费用,依然显得杯水车薪。小浩一家靠爸爸打散工,每个月的收入不过是2000元左右,经过再三协商,栏目组决定发起一场全城义卖救助活动,1月25号当晚在《珠江新闻眼》节目播出特别报道:《珠江新闻眼为小浩募捐善款明天下午不见不散》,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栏目组原本拥有较为广阔的人脉关系和社会网络资源,仅仅2天的时间,从场地布置、联系知名书画家、到活动主持流程和内容,新闻片子的播放等都已经准备妥当。2014年1月26号,在举行书画义卖现场,包括钟维国、张弘、吕宏望,程家焕,吕志强,李晓白,王杰,徐南铁等多位书画名家即席挥毫,泼墨作画,并将作品进行现场义卖,广东省政府参事王则楚,广东省政协委员孟浩、陈忠烈,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都到现场支持。本身也是书法家的孟浩更一连写下多幅作品,并在现场呼吁市民为这个勇敢的男孩募捐,信息时报、羊城晚报、大洋网、中新网等众多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也对活动进行报道,《坠楼男童求生存书画家拍卖作品筹善款》《书画家挥毫义卖救小浩》,一股充满温情的为爱行动扩大开来,短短的几天内筹集到一大笔的善款。可以说,这样一场声势浩大的媒体救助行动,也是近年来罕见的成功救助的案例,在积极救助之下,春节后我们回访了小浩一家;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由于持续的治疗,小浩病情日渐好转;1月27日,在《珠江新闻眼》节目播出《小浩或留院过春节街坊善款及祝福送达》。

新闻媒体利用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和社会公信力,奔走呼吁,牵线搭桥,跟踪报道,使许多遭受灾害和疾病打击的群体得到了及时的帮助,实现了让捐助者放心,让受助者安心,也践行了媒体的社会公益责任。

三、建立媒体和公益机构的合作

其实,在社会上,不乏很多公益机构和爱心团体,他们拥有大笔的慈善基金,有固定的资源来源,但由于大多数的患儿家庭并未获悉公益机构信息或求助渠道,往往错过了这些“救命钱”,媒体就要扮演好沟通平台的角色。

在做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我认识了一些公益机构或爱心商会,他们热心致力于救助病患家庭,在建立起彼此的信任基础上,媒体和社会机构一起让慈善事业走下去。例如2015年1月7号播出的《女童每晚如厕十几次原是脑内长肿瘤》,关注一名广西8岁女童不幸患上脑肿瘤事件,由于父母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平时对女儿疏于照顾,致使女童在患病后未能及时发现,即使后来查出病因,也因为家庭经济差治疗或将停止,于是我对事件进行了报道。在播出后,立即得到了广东恤孤会的支持,并且对女童一家送上1万元的救助金,2015年1月14号播出《追踪:8岁脑肿瘤

女童获恤孤会救助》,对救助案例进行了跟踪报道。此后,恤孤会对记者报道的医疗救助个案都不同程度给予支持,再次给予女童家庭1万元救助金。

现在很多医院之外,有不少对应的机构也在捐助患儿,2015年1月21号,汕头一位爸爸向我们发来求助信,说9岁女儿不幸患上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虽然妻子骨髓适合移植,但对于一个普通的家庭,要支付高达30万的医疗费,全家几乎陷入绝望的境地,于是抱着最后的一丝希望,向媒体发出的求助。由于女童的情况较为特殊,也有救助痊愈的可能,笔者做了题为《妈妈骨髓可救女独缺手术费盼捐助》的报道。在播出后,一心基金会通过报料平台与记者联系,两天后,基金会划拨10万元的救助金;记者后续了解到,女童的治疗顺利进行,并且再有1万多元的社会爱心人士捐助,达到了媒体传播的力量。

由此可见,媒体对于求助个案的报道介入,一方面广为传播受困家庭的需求,一方面也为公益机构掌握更多的患儿提供了便利,社会合力提供援助,宣扬了社会的正能量。

四、医疗救助报道路在何方

粗略统计,平均每个星期就有一个因病求助的个案,有的是外来务工人员,有的是贫困山区,有的是中层白领,虽然孩子的病情各有不同,但共同的特征就是无力承担高额的医疗费用,而家庭也因为孩子患病而支离破碎,单靠媒体去组织发动义卖救助,显然也是不太现实的。而爱心组织的一次性救助,也只能是解决燃眉之急,并非长久之计,加上媒体救助报道也不可能做到广泛覆盖,通过媒体报道获得救助的只是一小部分人,相对庞大而复杂的现实,媒体的善举力量微弱。

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就是,当下媒体在救助报道中存在角色错位,越权承担职能部门应尽的职责,媒体人频繁出现的救助报道,久而久之会让观众产生情感疲劳,淡漠慈善救助,甚至还出现个别人消费公众的爱心骗取钱财等不良事件。

在社会救助中,媒体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有学者认为,媒体做公益有先天的优势,这体现在它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上面,这是其它社会组织不具备的,但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要依靠政府的相关部门跟进,媒体要和政府有效对接。

2013年1月的一场意外大火,烧毁了河南兰考县民袁厉害的一栋小楼,7人葬身火海,1人重伤,事件令以收养弃婴而出名的“爱心妈妈”袁厉害一度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无独有偶,同年1月,在广州,“拾荒妈妈”张菲带着她收养的4个孩子到广州武警医院求医,面临医药费的难题,她不得不向媒体求助,然后在道德和法理的天平上,媒体该如何作出选择呢?

对于患病的孩子和张菲而言,她收养了捡回来的孩子,可以说是一种大爱的表现,情理上自然得给予这位“妈妈”帮助,然而这种捡回来的孩子,在法律上又是不允许的,秉着对弱势家庭的关注,记者报道了拾荒妈妈带孩子广州求医事件,2013年1月16号《关注孤儿保护:“拾荒妈妈”30年收养30弃婴》,从人性的角度,报道了拾荒妈妈和孤儿温暖的生活历程,同时报道也不限于事件本身,并深入探讨事件背后的法律问题。此外我也主动联系到“拾荒妈妈”所在地的村书记,由于媒体的报道,引起当地部门的重视,村书记承诺会给张菲申请相关救助,同时为了孩子的成长,考虑更加安全稳妥的收养方式,将按照法律程序,办理正规的收养手续。这令陷入惶恐不安的“拾荒妈妈”有了名正言顺的身份,而且还解决了后顾之忧,这样她的“包袱”就于情于理交由民政部门进行对口的帮扶,切实解决求助人的实际问题。2013年1月17号我作了后续报道,《关注孤儿保护:政府如何帮助拾荒妈妈》,为事件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医疗卫生投入占了当年财政收入的7.7%,占当年GDP总量的1.7%;2012年,我国医疗卫生投入占当年财政收入6.14%,占GDP总量1.38%,意味着医疗卫生投入数额与GDP成反比,医疗资源不足。2009年中国新医改,破解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依然在艰难前行。媒体作为社会的舆论监督者,应该充分发挥建言献策的作用,及时传递医改新信息,对于重大惠民医改方案,做详细的解读和报道,使医保政策深入民心,救助渠道和途径更加畅通。此外,对于民众在医改中所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媒体也应及时上传下达,把大多数的民众声音反馈出去,在政府和民众之间,起到政策协调者的作用。

综上所述,首先要肯定媒体在救助方面的积极作用,真实客观反映弱势患儿,主题明确,形成全社会合力救助的热潮,短时间内的确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有助于解决这些家庭所面临的庞大医疗费用支出的窘境。但必须看到的是,这种帮助的范围和程度非常有限,作为媒体,不仅是道义的承担者,更是社会的引领者,是政策的参与者和监督者;从长远来看,为建立广泛的保障体系出谋划策才是正道,通过推动医改的发展,政策的传播,打破信息不对称的误区,才可让民众向实现“幼有所养、病有所医、老有所终”的中国梦迈进。

(作者单位:广东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小浩女童救助
山不让尘,川不辞盈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水下救助抢险
女童阴道异物、阴道炎需警惕
我的爸爸是谁
一个被妈妈厌恶的小孩
水下救助抢险
8岁女童学马术坠亡 父母一审获赔百余万
临时救助 “善政”还需“善为”
我国回族女童教育研究综述